禽粪发酵技术及其所配制的猪用浓缩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071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禽粪发酵技术及其所配制的猪用浓缩饲料的制作方法
(一)一种新型的禽粪发酵技术及运用本技术配制的猪用浓缩饲料属于应用微生物技术和饲料科技领域。
(二)现有技术及其不足禽粪(包括鸡、鸭、鹅、鹌鹑、鸽等家禽类的粪便)是我国养猪业的传统饲料,由于其具有方便、实惠、营养丰富等优点,并利于猪的生长,所以一直被人们广泛应用。据测定,禽粪中干物粗蛋白含量为22—31%,赖氨酸含量为0.48—0.60%,此外,Ca,P含量也极为丰富;但是,如果将禽粪作为饲料直接喂猪,也存在不少缺陷①有臭味,适口性差,难以大量单独喂猪。②不同程度地含有病原菌和寄生虫。③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较低。④禽粪若不经特殊处理而作为饲料直接喂猪效果甚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普遍采取如下方法1、膨化法利用特殊设备,对禽粪加温、加压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减压,使禽粪物理性状发生突然变化。经此处理后,可达到以下效果①基本上可消除臭味,②基本上能杀死病原菌和寄生虫,③适口性变好,④蛋白质消化吸收率有所提高。但膨化技术的缺点是①设备昂贵。比如购置一台日处理禽粪20吨的设备约需60万元。②动力消耗大。每处理一吨禽粪需消耗动力折合人民币200元左右。③设备易损,维修费用高。据统计,每膨化一吨禽粪约需要20元维修费。
2、发酵机发酵法禽粪发酵机主要由天津、秦皇岛生产。但经1989—1992年三年的实践证明,它所发酵出的产品质量并不理想。其缺点主要是①臭味较重,②机器易损。所以近两年来,国内用户已购买的这种机器几乎全部停止使用。
3、自然发酵法所谓自然发酵即指将禽粪放在容器中或露天堆积使之自然发酵。此种发酵法简便易行并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但其缺点主要有①发酵物中病原菌和寄生虫不能完全杀死,②粗蛋白损失率达15%以上。
4、接种发酵法目前禽粪接种发酵所使用的菌种主要有米曲霉等霉菌。发酵后产品仍有臭味,病原菌和寄生虫仍不能全部杀死,并且适口性不佳。
运用以上四种方法处理禽粪所得产品,其中粗蛋白含量最高可达27%左右。国内一般直接把它们作为蛋白源掺入饲料中替代饲料配方中的饼粕类蛋白源喂猪。但这种替代方法在营养平衡方面不够合理。
(三)发明目的鉴于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本发明基于以下几个目的1、采用新型发酵技术,以消除禽粪臭味,改善适口性;杀死病原菌和寄生虫,降低粗纤维含量,提高粗蛋白和Ca,P的消化吸收率。
2、以禽粪发酵物为基料,添加入其它营养物质,以配制成猪用浓缩饲料,用户只要在玉米和麸皮中按比例加入本浓缩饲料就可构成不同日龄猪的配合饲料。它既可以保证猪在不同日龄阶段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而达到摄入均衡的目的,又可为用户提供使用上的方便。
(四)本发明的核心内容1、根据鲜禽粪的含水量不同,适量补充麸皮、米糠、玉米、秸杆粉、各类饼粕和酒糟等添加物。添加物及其补充量的确定应根据各地现有资源和禽粪含水量而定,主要目的是有利于发酵菌的生长繁殖。
2、采用好氧和厌氧混合发酵法利用特选的以下两类六株微生物为菌种(1)拟内孢霉(Endomycopsis sp.),(2)黑曲霉(Asperglllus niger),(3)木霉(Trrchoderma sp.),(4)双歧杆菌(Blfldobacrerldm sp.),(5)蜡样芽孢杆菌(Baclllus cereus),(6)乳酸菌(Lactobacallus bulgaricus)。
其中(1)、(2)、(3)为好氧霉菌,(4)、(5)、(6)为厌氧细菌。在发酵体系中先进行好氧发酵过程,再进行厌氧发酵过程。
3、采用水泥池发酵工艺采用水泥池密封发酵方式进行发酵,从而无须人为地把发酵过程分为好氧与厌氧两步进行。发酵时间长短根据气温高低而定。
4、甲醛处理发酵后按发酵物干重的0.3—0.8%对发酵物料进行甲醛处理。其目的一是为杀死病原菌和寄生虫,二是为钝化发酵菌种中的厌氧菌但又不杀死它们;三是为固定发酵物中的某些游离蛋白质,使之在干燥过程中不受损失。
5、瞬时高温灭菌采用瞬时高温灭菌方法以进一步杀死发酵物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而又不破坏厌氧菌中的芽孢杆菌,从而保证产品质量。这种处理工艺能保证产品中具有一定量的益生菌活菌。
6、将发酵物与其他饲料原料混合,制成猪用浓缩饲料。其中,禽粪发酵物占67.5—90%,饼粕占3.3—5.3%,类氨基酸占2.6—7%,赖氨酸占0.78—1.14%,微量元素(Cu,Zn,Mn,Fe,Co,Sn,I)占0.3—0.46%,活性剂占0.3%,食盐占1%,玉米占2.34—27.56%。
(五)本发明具体实施步骤1、禽粪发酵主要分以下几步进行①根据各地饲料原料资源以及禽粪的含水量情况,加入麸皮、米糠、玉米等或其他添加物,并调整发酵物的含水量达到60—70%,添加物配方实例见表1;添加物添加量见表2。
表1添加物配方实例
表2添加物(7号配方除外)添加量
注7号配方为玉米秸粉。也可用稻草粉、麦草粉、豆秸粉、稻壳粉等代替。秸杆的吸水量比麸皮等大3倍左右,因此在使用7号配方时,添加物只加表1的30%即可。
②将2类6株特选菌种活化,然后用搅拌机接种于禽粪和添加物混合而成的培养基中。
③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水泥池中,采取密封发酵方式进行发酵,无须人为把好氧与厌氧过程分开进行。当好氧菌耗尽物料空隙中的氧气后,便自然地为厌氧菌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发酵料温应控制在26—40℃之间,如温度过高则采用短时通风降温。待蜡样芽孢杆菌达26亿/g时,终止发酵。发酵时间21—30天(视季节而定)。
2、甲醛处理发酵结束后按发酵物上干重的0.3—0.8%的比例,将浓度为35—37%的甲醛均匀地洒在发酵物表面,同时将表层发酵物翻入里层以便拌匀,并立即用薄膜覆盖,密封48小时。
3、灭菌、干燥、粉碎将发酵后并经甲醛处理的物料立即取出,用气流技术以150±5℃的气流温度进行瞬时高温灭菌处理(5秒),然后将物料晒干或低温(80℃以下)烘干;粉碎发酵物。
4、用搅拌机将发酵物与其他饲料原料(见发明内容之6)按比例混合,质检、包装、入库。
全部操作工艺流程图如下禽粪收集→适当亮晒、滤水→添加物备料→禽粪与添加物按比例混合←菌种活化→接种→入池密封发酵→甲醛处理→瞬时高温灭菌处理→干燥→粉碎→发酵物与其他物料混匀→质检→包装→入库。(六)主要技术指标及优点1、技术指标以禽粪为基料的猪用浓缩饲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3表3以禽粪为原料的猪用浓缩饲料技术指标<
>2、优点①往禽粪中掺入一定量的多种添加物,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
②采用好氧与厌氧相结合的发酵方法,使营养平衡方面更趋合理,同时也无须把好氧发酵与厌氧发酵人为地分别进行,从而使操作简化。
③发酵菌中的三株厌氧菌都是益生菌,它们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同时可大幅度降低肠道发病率。
④该发酵方法周期较长,能彻底消除臭味,并使益生菌得到充分繁殖。同时使禽粪中的粗蛋白和Ca,P的消化吸收率提高16%左右(而传统方法只能提高8%)。
⑤用甲醛处理禽粪发酵物,可杀死部分病原菌和寄生虫,同时钝化了某些厌氧菌,固定了某些游离蛋白质,使发酵物质量更高。
⑥采用瞬时高温处理工艺,可使发酵物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得以彻底杀灭,并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益生菌中起关键作用的芽孢杆菌。据测定在处理过程中,芽孢杆菌仅损失19%左右。
⑦将禽粪发酵物与其他物料按合理配比混合组成的猪用浓缩饲料,其营养指标均达国内有关猪用浓缩饲料标准的规定,同时由于本产品经过浓缩,使养猪户使用时十分方便。
⑧以禽粪发酵物为基料的猪用浓缩饲料,与不含禽粪发酵物的同类产品相比,其成本降低25%,而饲养效果相当。
参考文献1、洪平《饲料原料要览》,海洋出版社,1990。
2、刘继业《饲料工业手册》,新华出版社,1990。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的禽粪发酵技术,其特征是以禽粪为基料并补充适量添加物作为培养基,利用特选的2类6株微生物为发酵菌种,采取好氧与厌氧相结合的发酵方式进行发酵,再对发酵产物进行甲醛处理、瞬时高温灭菌和干燥、粉碎,并按一定配比与其他特定饲料原料相混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粪发酵技术,其特征是所说的在培养基中补充适量添加物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原料资源和禽粪含水程度,在禽粪中补充麸皮、米糠、玉米、饼粕、秸杆粉和酒糟等添加物,使培养基含水量降至60%左右。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粪发酵技术,其特征是所说的作为发酵菌种的特选的2类6株微生物是指由3株好氧霉菌和3株厌氧细菌构成的菌种组合,它们依次为(1)拟内孢霉(Endomycopsls sp.)(2)黑曲霉(Asperglllus nlger)(3)木霉(Trlchoderma sp.)(4)双歧杆菌(Blfldobacierlum sp.)(5)蜡样芽孢杆菌(Baclllus cereus)(6)乳酸菌(Lactobacallus bulgarlcus)。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粪发酵技术,其特征是所说的好氧与厌氧相结合的发酵方式是指将特选的3株好氧霉菌和3株厌氧细菌同时接种于培养基,之后置于水泥池中密封,当好氧菌耗尽物料空隙中的氧气之后,便为厌氧菌的迅速繁殖准备了条件。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粪发酵技术,其特征是所说的对发酸产物进行甲醛处理是指按发酵物干重的0.3—0.8%的比例将一定浓度的甲醛溶液均匀地加入发酵物中,同时立即密封达4 8小时。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粪发酵技术,其特征是所说的瞬时高温灭菌是指运用气流技术,以150±5℃的气流温度对经甲醛处理的发酵物灭菌5秒左右。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粪发酵技术及其所配制的猪用浓缩饲料,其特征是所说的经甲醛处理、灭菌、干燥、粉碎后的发酵产物按一定配比与其他特定饲料原料相混合是指经上述若干步聚处理的禽粪发酵物与一定配比的玉米、饼粕、赖氨酸、类氨基酸、微量元素制剂、食盐、活性剂等饲料原料相混合而成猪用浓缩饲料。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禽粪发酵技术及其配制的猪用浓缩饲料,其特征是所说的经若干步处理的禽粪发酵物与其他饲料原料混合的一定配比是指经若干步骤处理的禽粪发酵物占67.5—90%;饼粕占3.3—5.3%;玉米占2.34—27.56%;类氨基酸占2.6—7%;赖氨酸占0.78—1.14%;微量元素制剂(Cu,Zn,Mn,Fe,Co,Sn,I等)占0.3—0.46%;活性剂占0.3%;食盐占1%;等等。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的禽粪发酵技术及其所配制的猪用浓缩饲料是指以禽粪为基料并补充适当添加物作为培养基,利用特选的2类6株微生物为发酵菌种,采用好氧与厌氧相结合的发酵方式进行发酵,再对发酵产物进行甲醛处理,瞬时高温灭菌和干燥、粉碎,最后与一定配比的玉米、饼粕、赖氨酸、类氨基酸,微量元素制剂、食盐、活性剂等饲料原料相混合而成猪用浓缩饲料。这项技术能彻底消除禽粪臭味、杀灭其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能使禽粪中的粗蛋白和钙、磷的消化吸收率提高16%,由于三种厌氧菌均为益生菌,故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并大幅度降低肠道发病率,产品成本比同类浓缩饲料降低25%,使用效果相当。
文档编号C12P1/00GK1124582SQ94119358
公开日1996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17日
发明者王厚德 申请人:王厚德, 张兰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