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丸自动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47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肉丸自动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食料成形的烹调用具装置。
为了使我国世代相传的传统手工操作肉丸食品改进成为机械制作的大众化方便食品,我国专利CN92219183.2提出了一种具有丸料输送机构与切丸机构的《手摇式制丸机》。该机主要由摇把、大齿轮,螺旋轴、轴承、螺旋筒、螺旋叶片、旋刀、小齿轮和旋刀轴杆所组成。该机与原始的手工操作相比,具有省时省力优点,每小时不停止手摇可制丸100公斤,但仍未脱离手工操作制丸的体力劳动,且不包括油炸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重新提供一种集制丸与油炸于一体的熟食品的肉丸自动加工机。
其解决方案是通过在带有前导轮与固定轮的正三角形座架正中固定炉体,固定轮内侧的后梁上镶焊支承板固定电机和减速机,摇杆通过三角皮带由减速机带动,三角皮带的被动轮柱销通过限位滑槽促使摇杆摆动,以驱使给料系统的活塞连杆作往复运动,同时带动棘轮齿条机构促使地轮驱动铁锅和轮撮旋转,并使上部由悬臂杆支承的复合环流发生器自身作相对运动,由此而构成自动的集制丸与油炸于一体的肉丸自动加工结构装置。
按照上述方案制造的肉丸自动加工机,由于结构紧凑、长宽高均在一米左右,因此在滚轮的作用下移动方便;又由于铁锅靠地轮悬撑在炉口上,并在台面与锅盖之间转动,使轮撮在地轮带动下易于撮起肉丸出锅,并使复合环流发生器在铁锅内实现其限定肉丸由生料环道向熟料环道漂动;再次是给料系统能自动定量及时输送成形生料,因此只要把搅拌好的肉糊装入料斗即可在收集器中包装、计量油炸肉丸。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移动方便、一人操作每分钟可炸制成品肉丸半公斤;不但方便食堂、餐厅,而且可作为服务千家万户的就业工具。
该实用新型的具体装置细节及工作情况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肉丸自动加工机结构图。
图2是肉丸自动加工机的复合环流发生器剖视图。
图3是肉丸自动加工机的复合环流发生器俯视图。
图4是肉丸自动加工机的给料系统22结构剖视图。

图1所示,座架4由角钢焊接成正三角形,前有一个导向轮2,后有两个固定轮1、3。在两固定轮1、3之间的后梁5上镶焊了一块下面带有加强筋的钢板作为动力系统的支承板6。炉体35固定在座架4的正中,炉底开有出渣孔,炉身下部有风门7、上部有炉门16。设置有工作用台面板24固接在炉体35的周边上。固定在支承板6上的电机8额定转速1200转/分、容量为110瓦,经蜗轮蜗杆结构的减速机9减速为20转/分、输出扭矩为21牛顿·米的动力经三角皮带10传动,使被动轮11上的柱销12通过摇杆14上的限位滑槽13促使摇杆14摆动,以驱使给料系统22的活塞连杆30作往复运动。给料系统22安装在台面板24上,经吐料嘴32将料斗31内的肉糊自动定量及时地送出。摆动的摇杆14同时带动棘轮齿条机构17运动,棘齿条在弹簧18的拉力作用下与棘轮啮合,以促使与棘轮同轴的地轮15驱动托着托锅环21和铁锅33的托环圈20带着托锅环21和铁锅33旋转。随着托环圈20的旋转,另外两个惰性地轮19、23也跟着转动,地轮15、19、23的轴承座统一安装在台面板的下面。其中一个惰性地轮23经同轴的传动皮带25带动其与皮带从动轮26同轴的六边形体的轮撮27的不相邻三边上的撮箕28转动,使铁锅33内的油炸(或水煮)好的肉丸被三个撮箕28轮流从锅内撮起溜出。皮带从动轮26与轮撮27的两个轴承架29安装在台面板24上;并且复合环流发生器的上面部分得到支承的三个悬臂杆34也同时定位支撑在台面板24上,使复合环流发生器自身内部能够作相对运动。
由图2和图3可知,复合环流发生器由定位支撑在台面板24上的水平环流发生器44与支撑于铁锅33内壁46上的竖直环流发生器45构成,且水平环流发生器44与随铁锅33转动的竖直环流发生器45之间保持着一种相对运动间隔而无任何接触的结构状态。竖直环流发生器45由环形平板41、环板脚36、铁丝40和瓷质导流筒37组成。在环形平板41的周边上,均布着三十二个环板脚36,并与环形平板41之间用螺丝固接。各环板脚36之间顺次缠绕三圈铁丝40。将下大上小的喇叭形瓷质导流筒37悬挂于环形平板41正中间,并用销钉固定于环形平板41的内圆口上,形成悬空于铁锅33底部不少于22毫米的距离结构。竖直环流发生器45依靠环板脚36支撑在铁锅33内壁46上,并随铁锅33转动。水平环流发生器44由悬臂杆34、锅盖43、导流圆盘42、间隔套管38、平直导流片39和环形导流片47组成。悬臂杆34悬挂着整个水平环流发生器44,锅盖43悬浮地固定在三个悬臂杆34上,锅盖43内的中心部位经间隔套管38支撑设置导流圆盘42,并在导流圆盘42下面沿切线方向均布有五块平直导流片39。在锅盖43内设置的环形导流片47则环绕导流圆盘42呈渐开线结构形状焊接在锅盖43上,使水平环流发生器44内部分隔成一环道51(从投料口52开始的起始圈)、二环道50、三环道49。三环道49只有半圈,从三环道49出来是轮撮27撮起油炸(或水煮)好的肉丸的地方,是锅盖43开口部分。依靠三个悬臂杆34轴撑的锅盖43外表面,安装有一个成型匙53及其相匹配的支承架54、匙柄55和可调砝码56。成型匙53是一把普通的不锈钢汤匙,匙头处于投料口52和吐料嘴32之间,它承接从吐料嘴吐出的肉丸生料,然后从投料口52投入铁锅33。在锅盖43外表面的一环道51和三环道49处,分别开有观察孔57和48。工作时可盖上两小块矩形平板玻璃以封闭两个观察孔48和57。
图4反映了给料系统22的内部结构现状。由图可以看出,给料系统22是由活塞连杆30,三通管58、62,阀杆61、65,阀针60、63,球冠形单向阀门59、64,料斗31,吐料嘴32,堵头66和其它管件组成。在料斗31、活塞连杆30和进料管路相联接的三通管58处,正对料斗31下方安装了一根朝向料斗31的阀杆61,其阀杆61顶端延伸有一根可使球冠形单向阀门59上下滑动的阀针60,该球冠形单向阀门59的球形冠朝向料斗31。在出料管路延伸的尾端三通管62处,同样安装了一个具有相同阀杆65、阀针63和球冠形单向阀门64的结构,该球冠形单向阀门64的球形冠朝向出料管路。在三通管62处的吐料嘴32的上方管口由一堵头66密封。启闭灵活的球冠形单向阀门59、64在活塞连杆30的往复运动所产生的正负压的作用下,能适时启闭,经吐料嘴定量输送肉丸生料于锅盖43上的成形匙53内。当成形匙53内积满一定重量的肉糊时,在可调砝码的调控下,匙头自动下沉,其中的肉糊便自动从投料口52滑入铁锅33,并从锅内带回少许油料以润滑匙头。
权利要求1.一种食料成形的烹调用肉丸自动加工机,其特征是在带有前导轮2与固定轮1、3的正三角形座架4正中固定炉体35,固定轮1、3内侧的后梁5上镶焊支承板6固定电机8和减速机9,摇杆14通过三角皮带10由减速机9带动,三角皮带10的被动轮11柱销12通过限位滑槽13促使摇杆14摆动,以驱使给料系统22的活塞连杆30作往复运动,同时带动棘轮齿条机构17促使地轮15、19、23驱动铁锅33和轮撮27旋转,并使上部由悬臂杆34支承的复合环流发生器自身作相对运动,由此而构成自动的加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丸自动加工机,其特征是复合环流发生器由固定于台面板24上的水平环流发生器44与支撑于铁锅33内壁46上的竖直环流发生器45构成,且水平环流发生器44与竖直环流发生器45之间保持相对间隔而无任何接触的结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肉丸自动加工机,其特征是竖直环流发生器45由环形平板41、环板脚36、铁丝40和瓷质导流筒37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肉丸自动加工机,其特征是水平环流发生器44由悬臂杆34、锅盖43、导流圆盘42、间隔套管38、平直导流片39和环形导流片47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肉丸自动加工机,其特征是锅盖43外表面安装有一个成型匙53及其相匹配的支承架54、匙柄55和可调砝码5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丸自动加工机,其特征是给料系统22是由活塞连杆30,三通管58、62,阀杆61、65,阀针60、63,球冠形单向阀门59、64,料斗31,吐料嘴32,堵头66和其它管件组成。
专利摘要肉丸自动加工机属于一种食料成型的烹调用具装置。其特点是炉体固定于带轮的三角形座架,动力传输机构使给料系统的活塞连杆作往复运动,同时促使地轮驱动铁锅和轮撮旋转,并使部分被悬臂杆支撑的复合环流发生器相对运动。该机结构紧凑简单、移动使用方便,锅内肉丸能自动从生料环道向熟料环道漂移,并自动出锅。不但是食堂的一种厨具,而且也是服务千家万户的就业工具。
文档编号A23L1/31GK2191541SQ942274
公开日1995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12日
发明者戚明诚 申请人:戚明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