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多用途灌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282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多用途灌肠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护理器具。
本实用新型是按传统的护理灌肠用具发展而来的,实际上是继本人获得二次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后续改进,参见专利号92211073.5“一次性灌肠器”及专利号2L92236343.6“多功能配套灌肠器”。
上述产品经投产试用后,临床操作确实较为简便,既克服了传统灌肠器在使用中的繁琐组合、肛管的反复清洗、消毒、标准药的滥用等弊端,又切断了灌肠操作上交叉感染的途径,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该产品在使用中仍存有需备剪刀剪口启封、塑料接管易滑脱及配套不够完善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改进上述灌肠器的结构和组合而设计的。它不仅具有无菌、抗污染以及杜绝灌肠中院内感染的优点,又具有保留和不保留灌肠等多种用途。可用于清洁肠道,为手术及检查前准备;解除便秘和胀气,减轻中毒症状;直肠给药等肠道灌洗用途,又可兼作肛管排气及妇科冲洗的代用品,这就为医院提供了高效能的灌肠灌洗器,也为家庭护理提供了新型的医疗保健器具。
本实用新型有主体部分和配套部分,其结构分述如下主体结构按垂直方向自上而下为一个塑料灌肠袋(1),上端敞口。袋上端一侧有悬挂孔(或悬挂带)供悬挂灌肠袋用。另一侧有一予置肛管孔(3),可将待用的肛管插入此孔,以便于操作者为病人做体位等准备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肛管(7)和导管(5)不经过接头直接粘接,避免了临床操作中接头漏水或肛管脱落的弊端。灌肠袋(1)上方为敞口装置,其两侧各有一个悬挂孔(2)或悬挂带和予置肛管孔。灌肠袋上带有刻度标志。配套部分更为完善,即除有消毒纸(9)和一个装有标准药的药袋(1)外,还配有一次性簿膜手套(11)和一次性卫生垫(附图
未绘出),使临床操作十分有效而方便。
下例附图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所示主体部分自上而上依次为悬挂孔(2)、予置肛管孔(3)、悬挂带(8)、灌肠袋(1)、其下缘出口(4)、导管(5)、调节器(6)、肛管(7)配套体为消毒纸(9)、标准药袋(10)、簿膜手套(11)及卫生垫。主体与配套体可同时集装于一个塑料袋中,便于运输、保存及使用。操作时只需将标准药投放入灌肠袋中,再加入适量温开水,即可用于各种清洁灌肠。也可根据病情需要,投放不同药液于灌肠袋中,经直肠给药分别达到镇静、消炎、降温等不同治疗目的。另外,此一结构装置还可直接用于妇科冲洗及肛管排气,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多用途之目的。
本一次性多用途灌肠灌洗器,集无菌、卫生、安全、方便、高效为一体,为现代医学及家庭保健的理想灌肠灌洗器具,是传统灌肠器更新换代的必然产品,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次性多用途灌肠器,它是由灌肠袋(1)、导管(5)、螺旋夹(6)、肛管(7)构成的一体化主体部分,其特征在于肛管(7)和导管(5)直接相连;灌肠袋(1)上方为敞口装置在灌肠袋(1)的上部两侧各有一个悬挂孔(2)或悬挂带(8)和予置肛管孔(3),灌肠袋上带有刻度标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肠器,其特征是配套体部分,由消毒纸(9)、标准药(10)、薄膜手套(11)及卫生垫系列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多用途灌肠器属医疗护理器具。它是继获92236343.6多功能配套灌肠器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权构思的后续改进。将灌肠袋上端之锐角封口改为直角敞口。对侧加一预置肛管孔或将悬挂孔改为悬挂带,取消肛管与导管之间的接头,使灌肠袋、导管和肛管连为一体,配套装置内增添薄膜手套及卫生垫,因而在临床应用中更显示其简洁、方便和多用途性。
文档编号A23L3/02GK2248455SQ9520189
公开日1997年3月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19日
发明者孙同哲 申请人:孙同哲, 孙玉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