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胶原蛋白肠衣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449930阅读:9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食胶原蛋白肠衣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动物内层皮为主要原料制造可食肠衣的方法。
随着人们对肉食灌肠类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多,天然动物肠衣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因而国外一些厂家开始利用牛、猪等动物皮为原料,制造了可食的人造肠衣,这种人造肠衣称为胶原蛋白肠衣,其机械性能、工业灌装及卫生指标均超过了天然肠衣。目前生产胶原蛋白肠衣主要有干法和湿法,干法是将动物皮经洗净打碎后经机械成型直接用热风干燥定型得到,湿法是在机械成型后先用凝固液定型,再加入改性剂改性,最后干燥折叠或套缩得到。但文献介绍的干法或湿法均存在设备投资大、生产工艺复杂,做出的肠衣膜厚,不能生产广式肠衣,特别是国外采用的干法,做出的肠衣柔性不好,不适合我国南方人或东南亚人的习惯或口味。本申请人于1995年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胶原蛋白肠衣及及其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号95118575.6,该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湿法生产可食蛋白肠衣的方法,但此法的工艺过程仍较复杂,而且需要加聚乙烯醇和甲醛缩聚物进行改性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具有方法简单、设备投资省、产品质量好的胶原蛋白肠衣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包括将动物内层皮清洗、切碎、酸碱处理、胶原纤维提取、挤压成型、干燥、包装等工艺步骤,其区别特征是省去了原有湿法的凝固、一次干燥、用聚乙烯醇和甲醛缩聚物进行改性处理、二次干燥等工艺步骤,并简化了一部分设备。具体方法为将未鞣制的牛、猪内层皮清洗、分割后先用石灰乳腌渍1-2天,洗净,再用稀盐酸浸泡,待皮料变为半透明膨胀状,洗净,送至滚筒压片,然后放到搅拌机中,加入按总原料量的1-5%纤维素,盐酸和水,控制pH在2.5~3.5,水份含量80~90%,混和均匀成胶原团,送至冷库贮存1-2天后,将胶原团送到挤压机通过有压缩空气的喷头喷成薄壁管状物,立即由传送带送到烘干机烘干,用固化剂和增塑剂喷洒2-3次,干燥后经机械压扁和卷绕,送至熟化室熟化,最后由卷绕机或套缩机,包装得到成品。
以下结合附图
描述本发明可食胶原蛋白肠衣的生产方法(干法)的工艺过程附图是干法生产胶原蛋白肠衣的工艺流程图,以下详细说明一、清洗将未鞣制的边角牛皮、猪皮(二层或三层)用清水洗去粘附的杂物。
二、分割用切皮机将洗净的皮切成30×30cm的块状物。
三、酸碱处理将分割的皮先用石灰乳腌渍1-2天后用水冲洗干净,再用稀盐酸溶液(0.1-0.5N)浸泡,使皮料变为半透明膨胀状,排去酸液,用清水洗涤3-4次。
四、胶原纤维提取将处理好的半透明皮料投入绞碎机切成碎粒,然后用滚压机研压成片进行脱纤处理。
五、胶原团制作将上述的皮料放入搅拌机内,边搅拌边加入纤维素、CMC(可食纤维素)、水、盐酸,控制pH在2.5~3.5,水份90%左右,混合均匀成胶原团。
六、冷冻将胶原团放到1-4℃的冷库中,存放1-2天,其目的是使胶原团中的水份分布均匀,做出的肠衣厚薄均匀,无气孔,物理性质更好。
七、挤压成型上述胶原团转入供压机内,供压机在适当压力下胶原浆通过再过滤进入挤压机的箱内,挤压机将胶原浆自箱内带出,通过喷头缝隙成为充气的薄壁管。
八、干燥喷头出来的薄壁管肠衣传送到烘干机内干燥。用0.5~1%的Na2CO3溶液的固化剂和5-10%的甘油增塑剂浇洒几次使肠衣得到处理,从干燥机肠衣出来的肠衣经机械压扁后卷绕成盘。
九、熟化肠衣出来后在70-80℃的熟化室内熟化8-20小时定型。
十、折缩包装将熟化后的肠衣送至卷绕机或套缩机上折成所需长度或重量的成品,包装即成。
本发明方法做得产品的成份和重量含量为蛋白质68-78%甘 油5-8%纤维素1-5%水 份15-20%本发明的方法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1.设备投资省,比现有干法和湿法使用的设备可节省分步干燥设备和凝固定型设备,能耗也大为降低。
2.肠衣成膜性好,适合做广式肠衣,也适合作西式肠衣,做出的胶原蛋白肠衣外观为淡黄色或灰黄色,厚薄均匀,口径统一,可满足手工灌肠或机械灌肠的要求,色泽、风味和口感与天然肠衣基本相同,不需加聚乙烯醇和甲醛缩聚物改性处理,食用安全。
3.操作简单,不受湿法定型凝固剂浓度的影响,而且得率在90%以上。
本发明产品经产品质量检验站检测,其机械指标为管壁厚 0.04~0.09mm纵向抗断力 >4N胀破强度>0.02MPa以下是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Φ20mm口径广式肠衣制作取未经鞣革的牛二层或三层皮100kg用冷水洗净,除去肉膜,用切皮机分割为30×30cm皮块,用石灰乳在常温下(15-30℃)腌渍1-2天,洗去石灰浆及其它杂物,沥干水,再用0.1~0.3N盐酸浸泡4-6小时,待皮变为半透明后,用清水洗涤,将上述皮块用绞碎机绞成Φ20mm的皮粒,送入碾压机压成片状,然后倒入搅拌机,按100kg皮料,边搅拌边加入12升1%的CMC溶液,2kg纤维素、1∶1的盐酸70-350ml,充分混合均匀,直至成团,含水量控制在90%左右,经筛孔过滤机过滤,放到1-4℃的冷库中贮存1-2天。
将上述的胶原团放入挤压机中,从带空气喷射器的挤压机中的喷头和管状缝挤出管状膜,成型后直接进入干燥室烘干,并且在干燥室内喷洒0.5-1%Na2CO3溶液和5-8%的甘油溶液,从干燥室出来后得到半透明的管状膜,再放到熟化室70℃下保持10小时熟化阶段,再用折叠机或折缩机收折装盒得到成品。
实施例二,Φ32mm口径以上肠衣制作取未经鞣制的牛二层皮100kg投入水池中用流动水冲洗净,除去肉络,分割为30×30mm皮块,用石灰乳腌渍1天,洗净投入盐酸浓度为0.1~0.2M的溶液中酸化,6小时后待皮块变为半透明状,用清水洗清干净再沥干,然后按实施例1的方法搅拌和研压成片,倒入搅拌机,一边搅拌,一边加入3kg纤维素和1.1的盐酸,控制含水量在85-90%,pH在2.0~3.5之间,充分混和成胶原团,经过滤除杂后放到1-4℃的冷库中贮存1-2天。
从冷库取出胶原团后将其放进挤出吹膜机吹成管状物,然后在50~60℃的干燥室干燥,每干燥半小时喷洒一次0.5-1%NaCl和5-10%的甘油溶液,最后一次干燥后压扁收卷,然后放至70~80℃熟化室15~20小时,缩折装盒得到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可食胶原蛋白肠衣的生产方法,包括将动物内层皮清洗、切碎、酸碱处理、胶原纤维提取、挤压成型、干燥、包装的工艺步骤,其特征在于将未鞣制的牛、猪内层皮清洗、分割后先用石灰乳腌渍1-2天,洗净,再用稀盐酸浸泡,待皮料变为半透明膨胀状,洗净,送至滚筒压片,然后放到搅拌机中,加入按总原料量的1-5%纤维素,盐酸和水,控制pH在2.5~3.5,水份含量80~90%,混和均匀成胶原团,送至冷库贮存1-2天后,将胶原团送到挤压机通过有压缩空气的喷头喷成薄壁管状物,立即由传送带送到烘干机烘干,用固化剂和增塑剂喷洒2-3次,干燥后经机械压扁和卷绕,送至熟化室熟化,最后由卷绕机或套缩机,包装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胶原蛋白肠衣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酸碱处理的动物内层皮定用机械滚压成片的方法提取胶原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胶原蛋白肠衣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化剂和增塑剂为0.5~1%的Na2CO3水溶液,增塑剂为5-10%的甘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胶原蛋白肠衣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肠衣在熟化室的熟化条件为70~80℃,时间为8-20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阐述了一种可食肠衣的生产方法,它是将动物内层皮经过清洗、切碎、酸碱处理,胶原纤维提取,挤压成型、干燥、增塑、熟化、卷绕或套缩等步骤,制得强度高、口径统一、厚薄均匀、食用安全的可食胶原蛋白肠衣,该方法设备投资省,操作简单,能耗低,得率高。
文档编号A22C13/00GK1154797SQ9612225
公开日1997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0日
发明者黄炳华, 周亚仙 申请人:梧州市蛋白肠衣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