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阳离子交换处理和毫微滤改进澄清度和颜色的绿茶萃取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132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阳离子交换处理和毫微滤改进澄清度和颜色的绿茶萃取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制备具有改进澄清度和颜色的绿茶萃取液的方法。本申请特别涉及用一种阳离子交换物料处理,接着通过毫微滤以制备这些绿茶萃取液的方法。本申请还涉及用这些绿茶萃取液制备的饮料。
背景技术
茶的萃取艺是熟知的。例如用热水或冷水萃取绿茶以形成一种含有可溶性茶固形物的稀的萃取液。这些绿茶萃取液可以浓缩成浓的萃取液而以冻结的、冷藏的或干制的形式出售。绿茶萃取液也可以同其它饮料成分,例如果汁、花蜜等结合在一起以提供一种具有某些需要的风味和感观特征的绿茶饮料。
绿茶萃取液最初含有大量未氧化的黄酮醇,特别是单体儿茶素,例如表儿茶素,表棓儿茶素,棓酸表棓儿茶酸酯和棓酸表儿茶酸酯,这些使茶饮料具有需要的味道(涩味)。但是,这些儿茶素成分(分子量从约200至约500)在萃取液中其它成分存在下能被氧化成较高分子量的多酚,特别是茶黄素和茶锈红素。这些其它成分包括金属离子(特别是钙、镁、锰、铝、锌和铁),某些部分氧化的有机中间体(特别是醌类),这些是绿茶在开始萃取时同溶解的氧形成的。萃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作为一种催化剂,同醌类和溶解的氧一起使儿茶素转变成氧化的多酚类,这些使绿茶饮料具有不希望的和经久的涩味。
由儿茶素的氧化作用形成的这些氧化的多酚类能相互反应和同绿茶萃取液中的其它物料反应,例如咖啡因,蛋白质,果胶和/或金属离子而形成甚至更大的和更重的络合物,最终沉淀出来。其结果是,茶饮料从要求的浅绿色转变成不吸引人的棕色。更重要的是,在少许几天内茶饮料变成浑浊、污浊和发展成可见的沉淀物。
含茶饮料中络合物料的变色和沉淀在视觉上是不吸引人的。某些消费者认为这样的饮料是不合口味的和“陈”的。此外,对要求含有绿茶的“澄清的”饮料而言,这些能改变颜色和变成混浊的绿茶萃取液肯定是不受欢迎的。
曾试图从绿茶萃取液中去除这些络合物。这些方法包括改变加工条件,特别是利用温度形成沉淀,再经离心分离,过滤以除去沉淀物。其它方法包括悬浮和稳定氧化的多酚。参阅1977年9月27日授权Jongeling的美国专利4,051,261。其它方法包括用化学物和酶溶解不溶成分,或用溶剂萃取茶叶,使只有未氧化的儿茶素被萃取出来。即使使用了这些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后,儿茶素仍会被氧化成不合意的氧化的多酚类。此外,当绿茶萃取液结合到含有非茶物料,例如果汁,混合甜饮料,和/或花蜜,的饮料中时,此饮料会转变成不吸引人的棕色,随着时间的过去饮料会变成“泥泞状”。
另外一种方法是1995年6月26日Ekanayake等的美国专利5,427,806中公开的方法,该方法曾被用来降低例如茶黄素和茶锈红素那样的氧化多酚的量,和增加所需要的儿茶素和氨基酸茶氨酸的量。在Ekanayake等的方法中,用异抗坏血酸和/或抗坏血酸加上柠檬酸的含水酸溶液萃取绿茶。然后用明胶处理经酸萃取的茶溶液,和过滤去除产生的沉淀物。前述的Ekanayake等的方法去除了存在于绿茶萃取液中的不良的氧化的物料和铁。但是,绿茶萃取液中的不合需要的成分没有全部被去除,包括铁以外的其它金属离子(例如,钙和镁),茶黄素和络合的成分,例如果胶和蛋白质。因此,仍需要有一种方法,该方法能使绿茶萃取液中的有助于形成氧化多酚和其它络合成分的那些成分降到最少,减少了或去除了,从而使得到的萃取液经过长时间仍具有改进的澄清度和颜色。
发明概述本发明涉及生产一种经长时间仍具有改进的澄清度和颜色的绿茶萃取液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提供一种绿茶萃取液,该萃取液已经非必需地,但是优选地从以下步骤中得到(1)用一种包含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或异抗坏血酸和抗坏血酸的混合物,加上柠檬酸的含水酸溶液处理绿茶物料以获得含有可溶性绿茶固形物的第一次含水萃取液;(2)从残留的绿茶物料中分离出第一次含水萃取液;(3)用一种包含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或异抗坏血酸和抗坏血酸的混合物的含水酸溶液处理步骤(2)中得到的残留绿茶物料以获得含有可溶性绿茶固形物的第二次含水萃取液;(4)从残留的绿茶物料中分离出第二次含水萃取液;(5)合并第一次和第二次含水萃取液以获得绿茶萃取液;b.用一定量食品级的阳离子交换物料处理绿茶萃取液,其量应能有效地去除存在于萃取液中的金属阳离子;c.用一种毫微滤膜接触经处理过的萃取液,处理过的萃取液的温度从约100°F至约140°F(从约37.8℃至约60℃),以去除较高分子量的成分,得到的渗透液是滤出的绿茶萃取液。
本发明也涉及由此方法得到的经过滤的绿茶萃取液。此滤出的萃取液,按1%可溶性固形物基础计包含a.一种儿茶素混合物,包含(1)至少约130ppm的表儿茶素;(2)至少约300ppm的表棓儿茶素;(3)至少约350ppm的棓酸表棓儿茶酸酯;(4)至少约60ppm的棓酸表儿茶酸酯;(b)至少约50ppm的茶氨酸;(c)非必需地,但是优选地,至少约450ppm的咖啡因;(d)约10ppm或更少的钙,镁,锰,铝,锌和铁离子中的每一种离子;(e)在600nm测定的吸光度约0.06或更少;
(f)非必需地,但是优选地,在430nm测定的吸光度约0.6或更少;(g)非必需地,但是优选地,可滴定酸度(TA)至少约0.1%。
用阳离子交换物料处理绿茶萃取液改进了澄清度,这是由于该处理去除了萃取液中的金属离子,特别是钙离子和镁离子,这些离子能同果胶或蛋白质(或类似果胶或类似蛋白质的成分)结合形成络合分子,这些络合分子能沉淀和产生混浊。最重要的是,用阳离子交换物料处理而除去的这些金属离子是使儿茶素氧化成氧化的多酚类,例如茶黄素和茶锈红素,的潜在的催化剂。此外,当阳离子交换物料是一种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时,则加入氢离子可以使需要追加的酸度(例如,加入食用酸)萃取液的量减少或减到最少,从而使用此萃取液制备的饮料具有润滑的,较少辛辣和涩口味道。
用毫微滤膜接触处理的绿茶萃取液这一步骤能去除较大的高分子量成分。这些包括果胶,蛋白质,叶绿素类(和叶绿素的各降解产物),茶锈红素和某些茶黄素,以及由于残留的金属离子/络合物而产生的氧化产物。除去这些高分子量组分改进了所得滤出萃取液(渗透液)的澄清度和色泽,甚至是长时间的改进。滤出的萃取液富含所要求的儿茶素,这些儿茶素使绿茶萃取液具有所要求的风味特征。另一个重要优点是滤出的萃取液中富含茶氨酸,这是一种需要的绿茶成分,它能柔和由于儿茶素引起的涩口味。
由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处理过的,滤出的绿茶萃取液也可以用于制备所要求的绿茶饮料。此绿茶萃取液也可以同其它饮料成分结合,包括果汁,以提供范围广泛的含绿茶的饮料。另一个令人惊奇的优点是,膳食饮料中的这些绿茶萃取液大大抑制了阿斯巴甜的特征后味。
发明详述A.定义此处所用的名词“可溶性固形物”是指从茶萃取的可溶性茶固形物,它们是在萃取或随后的加工中可溶解于水中的成分和任何其它可溶于水的成分。这些固形物包括咖啡因,黄酮醇,氨基酸(特别是茶氨酸),食用酸(例如在此后阐述的在酸萃取过程中加入的柠檬酸,异抗坏血酸和抗坏血酸)和它的盐,蛋白质,糖以及相关的物料。在茶萃取液或茶固形物中存在的这些成分(例如儿茶素)的量都是以1%可溶性固形物为基础计算的。
此处所用的名词“绿茶物料”或“绿茶固形物”是指从山茶属得到的绿茶物料或固形物,山茶属包括普洱茶和阿萨姆茶或它们的杂交茶,侧如新鲜采摘的绿茶叶,采摘后立即干燥的新鲜绿茶叶,在干燥前已经过热处理以钝化任何存在的酶的新鲜绿茶叶,未发酵的茶,速溶绿茶和这些茶叶的含水萃取液。绿茶物料是茶叶,它们的萃取液,茶植物梗和其它相关的植物物料,这些物料是未经过部分发酵或充分发酵而成为乌龙茶或红茶。叶腈珠属的其它成员,棕儿茶或茶植物的钩藤科等也可以使用。按照本发明,未发酵茶的混合物也可以用于制备绿茶萃取液。
此处所用的名词“儿茶素”通常是指儿茶素,表儿茶素和它们的衍生物。这些衍生物包括糖盐,糖酯和其它食用的生理上可利用的衍生物。儿茶素、表儿茶素和它们的衍生物是绿茶中存在的重要黄酮醇。为了本发明的目的,绿茶固形物、萃取液或物料中的儿茶素的量是根据这些黄酮醇中的四种的量而定的表儿茶素,表棓儿茶素,棓酸表儿茶酸酯和棓酸表棓儿茶酸酯。但是,应该理解其它儿茶素也可以存在于绿茶中,例如棓儿茶酸和棓儿茶酸棓酸酯。
此处所用的名词“包含”是指可以结合应用在本发明的绿茶萃取液、产品和方法中的各种成分和加工步骤。因此,名词“包含”包括更为严格的名词“基本上由…组成”和“由…组成”。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所用的全部数量、部分,比例,百分比均以重量计。B.开始的绿茶萃取液和预处理步骤用于本发明中的绿茶萃取液可以从绿茶物料或其它天然源的绿茶得到。绿茶萃取液通常是通过用水接触绿茶叶或其它绿茶物料得到一种含水的萃取液。在那些绿茶物料已经小心处理过以防止开始产生产物母体(例如醌类)的情况中,这些产物母体能使需要的儿茶素被氧化成不合需要的高分子量氧化多酚类(例如茶黄素和茶锈红素),可以按照本发明的不用酸萃取方法加工得到绿茶萃取液,即不用含水的酸溶液萃取。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中,优选用酸萃取法得到开始的绿茶萃取液以去除某些金属离子,例如铁,以及某些氧化的酚类成分,例如茶黄素,茶锈红素和醌类。
优选按照1995年6月26日授权Ekanayake等的美国专利5,427,806中阐述的方法进行酸萃取,该专利列此供参考。在Ekanayake等的方法中,绿茶物料是用含有柠檬酸以及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或异抗坏血酸和抗坏血酸的混合物的水溶液接触或萃取的。加入酸的萃取用水优选使用去离子水。
用该酸溶液进行萃取可以是分批的,半连续式,连续的或相当的方法。优选使用的方法是分批的或半连续式的。
在分批方法中,绿茶物料的萃取温度优选从约40℃至约50℃,最优选从约45℃至约50℃,所用的水溶液中含有萃取所需的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全部用量的约1/2至约3/4,和全部柠檬酸。茶物料对水溶液的比例通常从约1∶7至约1∶20,更优选从约1∶7至约1∶9,最优选约1∶8。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对茶物料的比例通常从约1∶6至约1∶60,优选从约1∶7至约1∶50。柠檬酸对茶物料的比例通常从约1∶10至约1∶40,优选从约1∶20至约1∶35。
用该酸溶液进行萃取所需的时间应足以使含水萃取液中所含有的可溶性固形物从约0.75%至约2.5%,优选从约1%至约2%。将含水的萃取液同残留的茶物料和其它固态茶残留物进行分离,例如用沉降和倾析,过滤或离心分离等方法。然后将含有其余的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的第二次酸溶液加到残留的茶物料/残留物中,加入的比例通常从约1∶7至约1∶20,优选从约1∶8至约1∶15。第二次萃取的温度通常从约40℃至约48℃,优选从约43℃至约46℃。第二次萃取进行的时间应足以使第二次含水萃取液中含有的可溶性固形物从约0.5%至约2.0%,优选从约1.0%至约1.5%。在从第二次含水萃取液中去除残留的茶物料后,将第一次含水萃取液和第二次含水萃取液合并一起以得到绿茶萃取液供本发明随后的加工步骤用。
当使用半连续方法时,绿茶物料也是用含有柠檬酸和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或异抗坏血酸和抗坏血酸的混合物的酸溶液进行萃取的。半连续方法的第一步是将方法中所需的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或它们的混合物的全部用量的约1/2至约3/4和全部柠檬酸加到一个含有水的罐中。由于所需加入的酸的量是根据茶物料的重量计算的,因此所需加入的茶物料的重量是预先确定的。异抗坏血酸和/或抗坏血酸对茶叶的比例通常从约1∶6至约1∶60,优选从约1∶7至约1∶50,柠檬酸对茶物料的比例通常从约1∶10至约1∶40,优选约1∶35。然后将茶物料加到含有酸的水溶液中。含有酸的水溶液对茶物料的比例通常从约1∶7至约1∶20。茶物料是完全湿润的。萃取进行的温度通常从约40℃至约50℃,优选从约45℃至约50℃,萃取进行到绿茶溶液的白利糖度达到大于约4。将溶液(第一部份)的约60%至约80%,优选从约65%至约75%,最优选70%泵送到过滤罐中。第一部份绿茶萃取液是在真空下泵送到真空罐中以限制萃取液中的氧含量,这一部份绿茶萃取液是供本发明的随后的加工步骤用的。含有其余的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的其它量的水用于冲洗过滤罐。冲洗溶液加到过滤罐中直到茶萃取液的白利糖度达到约1至约3,优选从约1.5至约2。剩余的绿茶溶液(第二部份)是用于萃取另外的新鲜绿茶物料,从而可以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的量。
从该酸萃取得到的绿茶萃取液(在下文中阐述的随后的加工和浓缩之后)通常包含从约20%至约60%的可溶性固形物;从约3%至约17%(优选从约2%至约15%,更优选从约3%至约11%)的异抗坏血酸和/或抗坏血酸;从约1%至约6%(优选从约2%至约5%,最优选从约2.5%至约3.3%)的柠檬酸;从约1%至约25%(优选从约6%至约20%,最优选从约7%至约15%)的儿茶素(即表儿茶素,表棓儿茶素,棓酸表棓儿茶酸酯和棓酸表儿茶酸酯合在一起的量);和从约0.85%至约4%的咖啡因。茶氨酸对咖啡因的比例通常从约1∶3至约1∶100,优选从约1∶4至约1∶80。茶氨酸对氧化儿茶素(例如茶黄素和茶锈红素)的比例从约1∶10至约1∶150,优选约1∶20。C.用阳离子交换物料对萃取液的处理本发明的一个关键方面是用一种食品级的阳离子交换物料处理绿茶萃取液(用或不用酸式萃取)。这种用阳离子交换物料的处理能去除作为氧化反应用的催化剂金属离子,该氧化反应使单体儿茶素转变成聚合的氧化多酚,例如茶黄素和茶锈红素。这些金属离子的去除,特别是钙和镁离子,也能改进澄清度,这是由于防止了金属离子同萃取液中的其它成分络合,特别是果胶或类似果胶的成分。正是这些络合的分子造成不良的混浊。
这种处理通常是用一种食品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同绿茶萃取液接触。树脂对萃取液的比例应能使树脂有效地去除萃取液中的金属离子,特别是钙、镁、锰、铝、锌和铁。典型的萃取液对树脂的比例从约1∶1至约30∶1范围之间,优选从约1∶1至约15∶1。萃取液对树脂的比例对于决定萃取液中的咖啡因是否大量被去除也是重要的。如果阳离子交换树脂大量过剩(例如,萃取液对树脂的比例小于约1∶15),则萃取液中的大量的咖啡因会被去除。对于本发明的脱除咖啡因的绿茶萃取液而言,使用过剩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是符合需要的。但是,对于本发明的含咖啡因的绿茶萃取液而言,应该防止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量过剩。需要时,可以用一种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阳离子交换树脂,也即将阳离子交换物料附着在一种载体或基质上。
可以用任何传统的方法使绿茶萃取液同阳离子交换树脂接触,只要该方法能使树脂和萃取液紧密接触。适用的方法包括流化床,搅拌罐,分批罐和并流和逆流的流动柱。这种处理步骤可以是分批的,半分批的,半连续的或连续的。典型的是,绿茶萃取液连续经过一个横向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当通过一个树脂柱或树脂流化床时,萃取液的流动可以是向上流动或向下流动。
许多种食品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用于处理绿茶萃取液。特别优选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是那些称作“强酸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包括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的磺化共聚物,在侧链上有磺酸基的亚硫酸盐改性的交联的苯酚甲醛树脂和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和丙烯腈或丙烯酸甲酯的磺化四聚合物。这些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把氢离子加到萃取液中,因此减少了萃取液对加入其它量酸的需要,特别是当配制饮料时。适用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包括那些以下商标名称出售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如Amberlite IR-116,IR-118,IR-120B,XT-1022E,XT-471F(都是由Rohm & Haas的Organo分厂生产的),Diaion SK-1B,SK-102,SK-104,SK-106,SK-110,SK-112,SK-116,FR-01(都是三菱化学品公司生产的),和XFS-43281.00,XFS-43280.00,XFS-43279.00,XFS-43278.00,HCR-W2(都是Dow化学品公司生产的)和Wofatite KPS(拜耳公司生产的)。
绿茶萃取液同阳离子交换树脂保持接触的时间(停留时间)很大程度上依靠所用树脂的类型,要求去除金属离子的程度,萃取液中开始存在的金属离子的量,所用树脂的量,萃取液的温度和萃取液的pH。决定停留时间的主要因素是要求去除金属离子的程度。萃取液同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接触,通常要至萃取液中的每一种金属离子(即钙,镁,锰,铝,锌和铁离子)的量为约10ppm或更少。优选的每一种这些金属离子的量是约5ppm或更少。萃取液在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柱中的停留时间通常受萃取液通过柱的流速所控制。典型的萃取液流通过树脂柱的速率从约1至约5加仑/分/立方英尺。优选的萃取液流通过树脂柱的速率从约2至约4加仑/分/立方英尺。
进行阳离子交换处理时的温度没有特殊的关键性。从室温到随后毫微滤步骤进行时的温度范围都是适用的温度。本发明的阳离子交换处理的典型温度范围从约77°F至约140°F(从约25℃至约60℃)。
流出的萃取液的pH,典型的在开始时下降。但是,过一段时间后,阳离子交换树脂变成耗尽了(即载满了离子)。在使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地方,这通常由流出液的pH明显增加到约3以上来证明。此时,就需要将耗尽的树脂恢复到能从绿茶萃取液中去除另外量的金属离子。恢复的方法是从阳离子交换树脂上解吸金属离子。典型的树脂解吸方法是先用去离子水清洗树脂床以保证没有残留的茶萃取液。然后用一种强酸,例如盐酸(4至10%溶液)或硫酸(1至8%溶液)通过树脂床,典型的流过速度从约0.15至约0.5加仑/分/立方英尺直至流出液的pH约1,接着用去离子水清洗(典型约用6倍床的容积)直至冲洗水的pH呈中性。此时,树脂床可以用作下一批茶萃取液的处理。D.处理过的萃取液的毫微滤本发明的另一个关键方面是用一种毫微滤膜同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过的萃取液接触,得到的渗透液即滤过的绿茶萃取液。本发明中的毫微滤去除了较高分子量的物料,例如果胶,蛋白质,叶绿素(和相关的降解产物),茶锈红素,某些茶黄素和其它氧化产物,这些物料能同萃取液中的任何残留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此处所用的“毫微滤”是指所用的过滤膜具有的分子量或孔尺寸比通常在超滤中所用的要小,但比通常在反渗透方法中所用的要大。类似超滤,毫微滤只抵制在某种分子量大小以上的溶质通过,而允许较小的溶质通过。相反,反渗透膜通常抵制全部溶质成分通过,也包括离子在内,而只允许水分子通过。
本发明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毫微滤步骤应在萃取液的温度从约100°F至约140°F(从约37.8℃至约60℃)下进行,优选从105°F至约115°F(从约40.6℃至约46.1℃)。典型的是在用阳离子交换物料处理以后,和就在毫微滤之前加热萃取液以达到此温度范围。进行毫微滤步骤时使萃取液的温度在此范围内的重要性有二点。如果温度太低于约100°F(37.8℃),所需要的氨基酸,例如茶氨酸,能同氧化的多酚类络合形成较大的分子,因而在萃取液的毫微滤时被滤膜去除。反之,如果萃取液的温度太高于约140°F(60℃),萃取液中某些络合的氧化物料会离解成较小的分子,因而在毫微滤时从滤膜通过。
本发明的方法中,进行毫微滤时的压力是重要的。进行毫微滤时的压力应高到足以使萃取液(即渗透)合适地流通过滤膜以达到所要求的加工效率。但是,压力不应太高使大量的水被从萃取液中除去,即应当避免浓缩液(即滞留液)的浓度太高。典型的是本发明中的毫微滤,滤膜的上游侧的静水压从约100至约300磅/平方英寸,优选从约175至约250磅/平方英寸。
适用于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毫微滤是用聚合物制成的,该聚合物的标称分子量截留范围从约700至约5000道尔顿(相当于孔大小范围从约17至约40埃)。优选的用于制作毫微滤膜的聚合物,其标称分子量截留范围从约800至约2000道尔顿(相当于孔大小范围从约18至约27埃)。通过使用具有合适的标称分子量截留范围或孔大小的膜,分子大小比膜的标称孔直径小的萃取液中的需要的茶成分(例如,儿茶素)随同大量水一起被强制通过膜和积聚在下游一侧作为渗透液,而分子大小比膜的标称孔直径大的不需要的分子(例如,氧化的多酚类如某些茶黄素和茶锈红素)则被膜抵制而留在上游一侧作为滞留物。
用于制作毫微滤膜的聚合物的类型对本发明的方法也是重要的。适用的聚合物是那些对萃取液中需要的成分具有较低的亲合性(例如儿茶素)。醋酸纤维素,聚砜,聚偏氟乙烯等是通常适用于制作这些毫微滤膜的聚合物。例如,参阅1986年8月5日授权Linder等的美国专利4,604,204中公开的适用的醋酸纤维素膜材料。但是,聚酰胺(例如尼龙)型聚合物通常不适合于制作膜物料,因为用此聚合物制作的膜对儿茶素的亲合性太大,它能从绿茶萃取液中除去或过滤掉太多这些需要的成分。
毫微滤膜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构型,通常是位于柱体型的组合体或组件内。本发明方法中优选的膜构型通常称作“螺旋状卷绕膜”。典型的螺旋状卷绕膜包括中心位置的渗透液管或滤出液管,管外周围螺旋卷绕着至少一片滤膜,滤膜和管之间有合适的间隔或衬里。参阅1995年11月28日授权Colby的美国专利5,470,468,1993年3月9日授权Chang等的美国专利5,192,437,1991年2月19日授权Thalmann等的美国专利4,994,184,1991年1月29日授权Falk的美国专利4,998,445,1988年11月1日授权Olsen的美国专利4,781,830,1981年11月17日授权Setti等的美国专利4,301,013,这些专利中公开了有代表性一般形式的螺旋状卷绕膜柱体,它们可以应用于本发明中的毫微滤。在螺旋状卷绕构型情况中,膜不应太紧密地卷绕,以致于不适当地阻碍了萃取液围绕和通过膜的流速。
其它适用的构型包括中空纤维膜的管状排列,其中许多中空的膜纤维(例如,3至20)排列在一个标准组件罩内。参阅1991年3月5日授权Herczeg的美国专利4,997,564,1991年2月12日授权Fulk的美国专利4,992,177,1990年9月25日授权Raneri等的美国专利4,959,149,1984年3月6日授权Breslau的美国专利4,435,289,这些专利公开了一般形式的含有中空纤维膜的管状排列模式,这些都可以在本发明的毫微滤中应用。含有一系列2片或更多的间隔开的膜板或片的平的过滤器柱体也可以用于实施本发明中的毫微滤。
在萃取液已经经过本发明的毫微滤后,需要冷却所产生的茶萃取渗透液。如前所述,萃取液在毫微滤之前通常是加温的。但是,在这种加温状态下的所得萃取渗透液会使所需要的和富集的成分(特别是儿茶素)发生不需要的氧化作用,这些成分是仍存在于萃取渗透液中的。典型的萃取渗透液是冷却到约60°F(15.6℃)或更低,优选约45°F(7.2℃)或更低以防止这些氧化反应。
经过一段时间后,毫微滤膜会被堵塞,这是由于被去除的较高分子量成分的量作为滞留物而增加了。这是从萃取渗透液的流速降低显示出来。因此,毫微滤膜应定期清洗或更换以保持加工效率和保证萃取液中的不需要的较高分子量成分被去除到合适的程度。E.其它非必需的步骤本发明的处理过的和经过过滤的绿茶萃取液可以干燥成能复水的茶萃取液固体。传统的干燥方法,例如冷冻干燥,真空带式干燥和喷雾干燥都可应用于产生一种基本上无水的、存贮稳定的粉状物,这些粉状物是能够复水的。优选的方法是萃取液先在真空下(受热)蒸发浓缩。适合于干燥处理的浓缩的萃取液通常含有从约25至约60%的可溶性固形物,优选从约30至约60%的可溶性固形物,最优选从约40至约60%可溶性固形物。在浓缩和干燥步骤中,优选的萃取液的温度不超过约70℃,最优选不超过约50℃。F.处理的和过滤的绿茶萃取液的特征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经过处理的和过滤的绿茶萃取液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更详细地说,这些萃取液含有富集量的需要的儿茶素。存在于绿茶萃取液中的富集量的儿茶素是按照本发明对四种关键的儿茶素或它们的衍生物进行测定的,它们是表儿茶素,表棓儿茶素,棓酸表儿茶酸酯和棓酸表棓儿茶酸酯。按照本发明得到的绿茶萃取液,以1%可溶性固形物计算,含有(1)至少约130ppm,优选至少约200ppm,最优选至少约270ppm的表儿茶素;(2)至少约300ppm,优选至少约450ppm,最优选至少约550ppm的表棓儿茶素;(3)至少约350ppm,优选至少约500ppm,最优选至少约850ppm的棓酸表棓儿茶酸酯;(4)至少约60ppm,优选至少约100ppm,最优选至少约175ppm的棓酸表儿茶酸酯;本发明的绿茶萃取液也富集有茶氨酸(5-N-乙基-谷氨酰胺),一种主要存在于茶中能改进和柔和儿茶素的涩味的成分。按照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绿茶萃取液含有至少约50ppm,优选至少约100ppm,最优选至少约150ppm的茶氨酸。
本发明的绿茶萃取液是不脱除咖啡因的,因此它也具有某些最少量咖啡因的特征。按照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绿茶萃取液典型的含有至少约450ppm,优选至少600ppm,最优选至少700ppm的咖啡因。
本发明的绿茶萃取液也优选具有某种最大量金属离子的特征。本发明的绿茶萃取液中的钙,镁,锰,铝,锌和铁的量是表示在阳离子交换处理步骤中从绿茶萃取液去除这些金属离子的有效性程度。按照本发明的绿茶萃取液含有约10ppm或更少,优选约5ppm或更少的钙,镁,锰,铝,锌和铁成分中的每一种。
本发明的绿茶萃取液也优选具有某种最低量可滴定酸度(TA)的特征。当用一种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绿茶萃取液时,加入的氢离子使萃取液具有柔和的,较少辛辣涩口的味道。本发明绿茶萃取液优选具有的可滴定酸度至少约0.1%,最优选至少约0.2%。
本发明的绿茶萃取液也优选具有改进澄清度的特征。本发明的萃取液的澄清度是用在600nm时萃取液的吸光度来测定的。按照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绿茶萃取液在600nm测定的吸光度约0.06或更少,优选约0.04或更少。
本发明的绿茶萃取液也优选具有改进颜色的特征。按照本发明的萃取液的颜色是用430nm时萃取液的吸光度来测定的。在430nm测得的吸光度值反映萃取液中棕色的程度,这些棕色是由于存在有茶锈红素,茶黄素单棓酸酯,茶黄素二棓酸酯,果胶,蛋白质,叶绿素和它们的相关降解产物而产生的。按照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绿茶萃取液,在430nm测得的吸光度约0.6或更少,优选约0.4或更少,也即具有较少的棕色。G.用处理的和过滤的绿茶萃取液制备的饮料按照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绿茶萃取液可以用于许多饮料中。在饮料中包含的绿茶萃取液或从萃取液得到的绿茶固形物的量是一种有风味的量。构成“有风味的量”依靠许多因素,包括所要求的风味效应,饮料的类型等因素。本发明的饮料通常包含从约0.01至约1.2%,优选从约0.05至约0.8%的绿茶固形物(包括由于萃取液的加工而存在的任何其它可溶性固形物,例如在酸性萃取中的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和/或柠檬酸)。
除了绿茶,本发明的饮料可以包含有效量的其它风味体系,例如果汁,蔬菜汁,水果风味料,蔬菜风味料以及这些风味成分的混合物。更详细地说,绿茶同果汁的结合可以具有吸引人的味道。果汁可以得自苹果,酸果蔓,梨,桃,李,杏,油桃,葡萄,樱桃,穗醋栗,树莓,鹅莓,接骨木果,黑莓,乌饭浆果,草莓,柠檬,莱母酸橙,桔,橙,葡萄柚,cupuacu,马铃薯,西红柿,莴苣,芹菜,菠菜,圆白菜,水芹,蒲公英,大黄,胡萝卜,甜菜,黄瓜,菠萝,椰子,石榴,猕猴桃,芒果,木瓜,香蕉,西瓜,红桔和,麝香瓜。优选使用的汁得自苹果,梨,柠檬,莱母酸橙,桔,葡萄柚,酸果蔓,橙,草莓,红桔,葡萄,猕猴桃,菠萝,西番莲果,芒果,番石榴,树莓和樱桃。最优选的是柑桔汁,优选葡萄柚汁,橙汁,柠檬汁,莱母酸橙汁和桔汁,以及从芒果,苹果,西番莲果和番石榴得到的汁,以及这些汁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饮料中的这些其它风味体系的有效用量(即“有效量”)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风味体系的来源,要求的风味效应等因素。当包含果汁和/或蔬菜汁时,本发明的饮料中可以包含从约0.1至约90%,优选从约3至约35%,更优选从约3至约10%的汁(此处测定时是基于一倍浓度的2°至16°白利糖度果汁的重量百分比)。加到饮料中的果汁和/或蔬菜汁可以是果泥、菜泥、带肉果汁或一倍浓度的果汁或浓缩果汁。特别优选的果汁是固形物(主要是糖固形物)含量从约20°至约80°的白利糖度的浓缩物。
本发明的风味体系也可以包含天然的和/或合成的风味料,风味油,萃出物,油树脂,精油等在技术上已知可用于饮料中的风味物。这些风味料可以选自水果风味料,植物风味料,蔬菜风味料和它们的混合物。特别优选的水果风味料是柑桔风味料包括橙风味料,柠檬风味料,莱母酸橙风味料和葡萄柚风味料。除柑桔风味料外,也可以使用许多其它的水果风味料,例如苹果风味料,葡萄风味料,樱桃风味料,菠萝风味料,接骨木果风味料,cupuacu风味料等。特别优选的植物风味料有木槿,金盏花,蔷薇果,橙花,春黄菊,接骨木花,锦葵,柠檬草和菊花。
除汁以外的风味体系,通常加到饮料中的风味料为风味乳浊液。典型的风味乳浊液包含各种风味料的混合物,它是以乳浊液,酒精萃取液或喷雾干燥物等形式使用的。风味乳浊液也可以包含如1987年11月10日授权Kupper等的美国专利4,705,691中阐述的混浊剂,有或没有增重剂,该专利列此供参考。
当使用风味料乳浊液时,本发明的饮料通常包含从约0.2至约5%,优选从约0.5至约3%,最优选从约0.8至约2%的乳浊液。典型的风味乳浊液是通过混合风味油(0.001至20%)同一种乳化剂(1至30%)和水制备而成的,如需要不透明的饮料,则再加入混浊剂。加工而成的风味料乳浊液中,乳浊液小滴颗粒直径以从约0.1至约3.0微米为合适,优选的乳浊液小滴颗粒直径约2.0微米或更小。最优选的乳浊液小滴颗直径约1.0微米或更小。乳化剂复盖在颗粒状的风味油外面有助于防止聚结和保持合适的分散体。也可以使用增重剂(也可以用作混浊剂)以保持乳浊液颗粒分散在饮料中。增重剂的例子有溴化植物油(BVO)和酯化树脂,特别是酯树胶。有关在液体饮料中使用增重剂和混浊剂的描述参阅L.F.Green的《软饮料技术的发展》第1卷,第87-93页(应用科学出版公司,1978)。
本发明的饮料通常含有有效量的一种或几种甜味剂,包括碳水化合物甜味剂和天然的和/或合成的无/低热量甜味剂。本发明饮料中所用的甜味剂的量(即“有效量”)取决于所用的特定甜味剂和所要求的甜味强度。对于无/低热量甜味剂而言,用量随特定甜味剂的甜味强度而变化。
本发明的饮料可以用任何一种碳水化合物甜味剂增甜,优选使用单糖或双糖。用糖增甜的饮料通常包含从约0.1至约20%,最优选从约6至约14%的糖。这些加到饮料中的糖通常是固态或液态形式,但是优选加入一种糖浆,最优选是一种浓缩的糖浆,例如高果糖淀粉糖浆。在制备本发明的饮料时,这些糖甜味剂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通过饮料的其它成分加入,例如果汁成分,风味剂等。
这些饮料中优选使用的糖甜味剂有蔗糖,果糖,葡萄糖和它们的混合物。果糖可以用液体果糖,高果糖淀粉糖浆,果糖粉或果糖糖浆,但是优选使用高果糖淀粉糖浆。商品高果糖淀粉糖浆(HFCS)有HFCS-42,HFCS-55和HFCS-90,按糖固体重量计,它们分别含有42%,55%和90%的果糖。其它天然源的甜味剂或它们的纯化萃取物,例如1995年7月18日授权Fischer等的美国专利5,433,965中公开的甘草酸苷,蛋白质甜味剂索马丁,罗汉果的汁等(列此供参考)也可以用于本发明的饮料中。
合成的无热量或低热量甜味剂也可以单独地或和碳水化合物甜味结合在一起加到本发明的饮料中,例如包括糖精,环己基氨基磺酸盐,乙酰磺胺,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低级烷基酯甜味剂(例如,阿斯巴甜),美国专利4,411,925(Brennan等)中公开的L-天冬氨酰-D-丙氨酸酰胺,美国专利4,399,163(Brennan等)中公开的L-天冬氨酰-D-丝氨酸酰胺,美国专利4,338,346(Brand)中公开的L-天冬氨酰-L-1-羟甲基-链烷酰胺甜味剂,美国专利4,423,029(Rizzi)中公开的L-天冬氨酰-1-羟乙基链烷酰胺甜味剂,1986年1月15日公开的Janusz的欧洲专利申请书168,112中公开的L-天冬氨酰-D-苯甘氨酸酯和酰胺甜味剂等。一种特别优选的低热量甜味剂是阿斯巴甜。
用阿斯巴甜增甜的饮料具有一种对许多人来说是不良的后味特征。令人惊奇的是,按照本发明制备的含有绿茶萃取液的饮料能基本上抑制这种阿斯巴甜后味。这种令人惊奇的优点在以阿斯巴甜为主要甜味源的饮料中特别明显,例如阿斯巴甜和碳水化合物甜味剂的混合物,例如以高果糖淀粉糖浆属碳水化合物甜味剂的饮料,其中高果糖淀粉糖浆的量是所要求的甜味强度的约一半或更少。
本发明的饮料可以包含其它非必需的饮料成分,包括防腐剂(例如有机酸),着色剂等。这些饮料也可以用美国推荐每日摄入量标准(RDA)的从0至约110%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强化,如果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会大大改变所要求的饮料性质(例如室温下的陈放时间),以及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同饮料的其它必需成分在化学上和物理上是相容的。特别优选的是维生素A(例如维生素A棕榈酸酯)和它的维生素原(例如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例如硫胺素盐酸盐)和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虽然其它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可以使用的。
按照本发明的饮料,典型的在用碳水化合物糖增甜的饮料中含有从约80至约90%的水,在膳食型饮料中可高到约99%的水,也即这些饮料至少是部分用低和/或无热量甜味剂增甜的。优选用去离子水。用碳水化合物甜味剂配制的按照本发明的饮料浓缩物,典型的含有从约25至约75%,优选从约40至约60%的水。需要时,饮料用水可以是充碳酸气的。通常如果饮料中包含的溶解的二氧化碳,大于饮料容积的约30%,优选大于约100%,即认为该饮料是充碳酸气的。按照本发明的充碳酸气的饮料一般包含从100至450%,优选从200至350%饮料容积的二氧化碳。通碳酸气的饮料通常含有非常少量或不含果肉。充碳酸气的饮料可以灌装在高密度聚乙烯瓶或其它合适的容器内和密封。有关饮料的制作,特别是充碳酸气的方法的阐述,可以参阅L.F.Green著的《软饮料技术的发展》,第1卷,第102至107页(应用科学出版公司,1978)。H.分析方法1.儿茶素和咖啡因本发明的绿茶萃取液和绿茶固形物中特定的儿茶素和咖啡因的量是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紫外吸光度检测测定的,该方法在Z.Lebensm.-Unters-Forsch,第192卷(1991),第526-529页中的S.Kuhr和U.H.Engelhardt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中的黄酮醇,3-邻-没食子酰奎尼酸,棓酸和咖啡因”中有阐述。
2.茶氨酸本发明的绿茶萃取液和绿茶固形物中茶氨酸的量是通过毛细管电泳采用激光诱导的荧光测定的。该方法在毛细管电泳杂志(J.Cap.Elec),第1卷(1994),第36-54页,H.E.Schwartz,K.J.Ulfelder,F-T.A.Chen和S.L.Pentoney,1994“毛细管电泳应用中激光诱导的荧光检测的实用”中有阐述。
3.金属离子本发明的绿茶萃取液和绿茶固形物中每一种金属离子的量是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发射光谱测定法测定的,该方法在应用光谱学,第32卷,第1期(1978),第1-30页,R.L.Dahlquist和J.W.Knoll的“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生物物料和泥土中常量元素,痕量元素和超痕量元素的分析”中有阐述。
4.可滴定酸度本发明的绿茶萃取液和绿茶固形物的可滴定酸度是通过用0.3125 N的NaOH溶液反滴定至酚酞终点来测定的,该方法在S.Nagy和J.A.Attaway的“柑桔营养和质量”(美国化学学会,学术讨论论文集143 1980)第295-98页上有阐述。
5.吸光度本发明的绿茶萃取液和绿茶固形物在600nm和430nm时的吸光度值是可见光分光度法测定的,使用的是一种Beckman DU-9分光光度计,用蒸馏水作空白。
6.白利糖度本发明的绿茶萃取液和绿茶固形物的白利糖度值是用一个阿贝折射计测定的。
7.可溶性固形物本发明的绿茶萃取液和绿茶固形物中的可溶性固形物的量是用蔡司折光计在29℃和根据溶解的固形物制定的校准表测定的。
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举例说明按照本发明制作的绿茶萃取液。
实施例1取90.7克抗坏血酸和136.1克柠檬酸溶解在176公斤的46℃的去离子水中。将4.54公斤中国绿茶末混合进此溶液中直至全部茶叶湿润。用一个管式过滤器从浆液中滤出茶萃取液,于此同时,以相同速度将46℃的温去离子水泵送进浆液,其速度以能保持浆液中的液体量。继续进行萃取直到离开浆液的萃取液的白利糖度达到约1%。合在一起的萃取液的pH为4.2,重量102公斤和含有1.22%的可溶性固形物。然后冷却萃取液至室温和通过一个DowexHCR-W2的填充柱(0.22立方英尺柱床),这是Michigan,Midland的Dow化学品公司生产的一种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经过柱的速度为约0.4-0.6加仑/分。用树脂处理过的萃取液的pH为2.7和含有同开始萃取液相同%的可溶性固形物。然后将处理过的萃取液通过一个含有OSMO SP-12毫微滤膜的(由Minnesota,Minnetonka的Osmonics公司生产)过滤柱体,过滤的浓缩液(滞留物)再循环。制作膜的醋酸纤维素聚合物具有标称分子量截留1000道尔顿(相当于约20埃的孔径)。穿过膜的压力保持在200磅/平方英寸,此压力使渗透液的流速约500毫升/分。用冷却水喷淋膜罩使过滤柱体的进料温度保持在42℃至43℃。产生的萃取渗透液含有1.12%的可溶性固形物,378ppm的表儿茶素,800ppm的表棓儿茶素,1409ppm的棓酸表棓儿茶酸酯和280ppm的棓酸表儿茶酸酯;992ppm的咖啡因;200ppm的茶氨酸;在600nm的吸光度0.012单位;在430nm的吸光度0.16单位;2.5ppm的铝,7.3ppm的钙,0.8ppm的铁,4ppm的镁,3ppm的锰和<1ppm的锌;可滴定酸度为0.25%。将萃取渗透液冷却至约10℃,然后在真空下蒸发以产生茶浓缩液。
实施例2取510克异抗坏血酸和216克柠檬酸溶解在34.5公斤的125°F(51.7℃)的去离子水中。将4.31公斤的中国绿茶末混合进此溶液中直至全部茶叶湿润。用一个管式过滤器从浆液中滤出茶萃取液,于此同时,以相同速度将125°F(51.7℃)的温去离子水泵送进浆液,其速度以能保持浆液中的液体量。继续进行萃取直到离开浆液的萃取液的白利糖度达到约1%。合在一起的萃取液(185公斤)具有的pH为3.8和2.08%的可溶性固形物。然后冷却萃取液至室温和通过一个Wofatit KPS的填充柱(0.98立方英尺柱床),这是Pennsylvania,Pittsburgh的拜耳公司生产的一种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的磺化共聚物),经过柱体的速率约0.4-0.6加仑/分。用树脂处理过的萃取液的pH为2.5和含有同开始萃取液相同%的可溶性固形物。然后将处理过的萃取液通过一个含有OSMO SP-12毫微滤膜的过滤柱体,过滤的浓缩液(滞留物)再循环,使用了同实施例1中相同的压力和流速。使用了一个在线热交换器使进料到过滤柱体的温度保持在100°-105°F(37.8℃至40.6℃)。产生的萃取渗透液具有0.75%的可溶性固形物;223ppm的表儿茶素,503ppm的表棓儿茶素,670ppm的棓酸表棓儿茶酸酯和138ppm的棓酸表儿茶酸酯;551ppm的咖啡因;115ppm的茶氨酸;600nm时0.007吸光度单位;430nm时0.06吸光度单位;5ppm的铝,6ppm的钙,0.9ppm的铁,5ppm的镁,2ppm的锰和<1ppm的锌;可滴定酸度0.17%。冷却渗透液至约50°F(10℃),然后在真空下蒸发以产生茶浓缩液。
实施例3取817公斤中国绿茶末混合进含有91公斤异抗坏血酸和41公斤柠檬酸的2000加仑125°F的软化井水中,边混合边搅拌直至萃取液的白利糖度达到约4.5(75分钟)。将浆液泵送进一个过滤器从使用的茶叶中分离出萃取液(第一次萃取液)。取11.3公斤异抗坏血酸溶解在2000加仑125°F的软化井水中以提供一种酸溶液,用该酸溶液冲洗留在过滤器中的残留茶叶直至冲洗液的白利糖度约1.8。
冷却第一次萃取液至室温,然后通过一个DowexHCR-W2的填充柱(18.5立方英尺柱床),流速约每分钟35至40加仑。用树脂处理过的萃取液的pH约2.8。然后将处理过的萃取液通过一个配备有40片16厘米直径的OSMO SP-12膜的OSMO 80B毫微滤装置。穿过膜的压力保持在200磅/平方英寸,该压力使渗透液的流速每分钟约15加仑。用一个在线热交换器使过滤装置的进料温度保持在110°F至115°F(43.3℃至46.1℃)。将渗透液冷却至约40°F(4.4℃),然后在真空下蒸发以得到绿茶浓缩液。
实施例4用以下成分配制本发明的用糖增甜的饮料

*按实施例1,2或3制备取35公斤水置于一个配备高剪切搅拌器的合适容器中。按上表所列顺序和数量缓慢加入各成分,同时强力搅拌。在前一成分溶解后再加入下一成分。特别重要的是在溶解黄原胶到溶液中时应强力搅拌和缓慢加入至旋涡中。其余的水用于淋洗容器。对于冷藏用产品,等分灌装在清洁的瓶中,加盖和冷藏。为了产品稳定,用高温短时热灌装法以保证饮料的微生物稳定性。
实施例5用以下成分配制本发明的膳食型饮料

*按实施1,2或3制备取30公斤水置于一个配备有高剪切搅拌器的合适容器中。按上表所列顺序和数量缓慢加入各成分,同时强力搅拌。在前一成分溶解后再加入下一成分。其余的水用于淋洗容器。将溶液倒入一个Zahm & Nagel的10加仑9000系列碳酸饱和器中。加入3体积的二氧化碳。将充气饮灌瓶和封盖。紧接在封盖以前加入200ppm的Velcorin(二碳酸二甲酯),这是新鲜制备的1%的Velcorin水溶液。将瓶封盖,倒置几次并倒置贮存几小时以确保整个瓶中分布Velcorin。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得到具有改进澄清度和颜色的绿茶萃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a.用一定量食品级的阳离子交换物料处理绿茶萃取液,用量应能有效地去除存在于萃取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和b.用一种毫微滤膜接触处理过的萃取液,接触时处理过的萃取液的温度从100°F至140°F(从37.8℃至60℃)以提供一种萃取渗透液,该渗透液按1%可溶性固形物计含有(1)一种儿茶素混合物,包含(a)至少130ppm的表儿茶素;(b)至少300ppm的表棓儿茶素;(c)至少350ppm的棓酸表棓儿茶酸酯;(d)至少60ppm的棓酸表儿茶酸酯;(2)至少50ppm的茶氨酸;(3)10ppm或少于10ppm的钙,镁,锰,铝,锌和铁离子中的每一种;(4)在600nm测定时的吸光度为0.06或小于0.06。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之前的绿茶萃取液是从以下步骤得到的(1)用一种含水酸溶液接触绿茶物料,该酸溶液包含柠檬酸和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或异抗坏血酸和抗坏血酸的混合物,茶物料对酸溶液的比例从1∶7至1∶20,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或它们的混合物对茶物料的比例从1∶6至1∶60,和柠檬酸对茶物料的比例从1∶10至1∶40,得到一种含有可溶性绿茶固形的第一次含水萃取液;(2)从残留的绿茶物料中分离出第一次含水萃取液;(3)用一种含水酸溶液接触步骤(2)的残留绿茶物料,该酸溶液包含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或异抗坏血酸和抗坏血酸的混合物,茶物料对酸溶液的比例从1∶7至1∶20,以提供含有可溶性茶固形物的第二次含水萃取液;(4)从残留的绿茶物料中分离出第二次含水萃取液;和(5)合并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含水萃取液得到绿茶萃取液。
3.权利要求1至2的任何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是通过将绿茶萃取液同阳离子交换树脂接触来实现的,其中萃取液对树脂的比例在从1∶1至30∶1范围内,优选从1∶1至15∶1,优选至萃取液中的钙,镁,锰,铝,锌和铁离子中的每一种离子的量为10ppm或更少,最优选为5ppm或更少。
4.权利要求1至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树脂是一种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优选的树脂选自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的磺化共聚物,在侧链中有磺酸基的亚硫酸盐改性的交联的酚醛树脂和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和丙烯腈或甲基丙烯酸酯的磺化四聚合物。
5.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是通过将萃取液流经树脂的柱来实现的,萃取液的温度从77°F至140°F(从25℃至60℃),优选从105°F至115°F(从40.6℃至46.1℃),其特征还在于萃取液流过树脂柱的速率从1至5加仑/分/立方英尺,优选从2至4加仑/分/立方英尺。
6.权利要求1至5的任何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是在静水压从100至300磅/平方英寸,优选从175至250磅/平方英寸下实现的。
7.权利要求1至6的任何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毫微滤膜是由一种标称分子量截留从700至5000道尔顿,优选从800至2000道尔顿的聚合物制成的。
8.一种绿茶萃取液,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按1%可溶性固形物计a.一种儿茶素的混合物,包含(1)至少130ppm,优选至少200ppm,最优选至少270ppm的表儿茶素;(2)至少300ppm,优选至少450ppm,最优选至少550ppm的表棓儿茶素;(3)至少350ppm,优选至少500ppm,最优选至少850ppm的棓酸表棓儿茶酸酯;(4)至少60ppm,优选至少100ppm,最优选至少175ppm的棓酸表儿茶酸酯;b.至少50ppm,优选至少100ppm,最优选至少150ppm的茶氨酸;c.10ppm或更少,优选5ppm或更少的钙,镁,锰,铝,锌和铁离子中的每一种离子;d.非必需地至少450ppm,优选至少600ppm,最优选至少700ppm的咖啡因;e.非必需地可滴定酸度至少0.1%,优选至少0.2%;f.在600nm测定的吸光度为0.06或更小,优选为0.04或更小;g.非必需地在430nm测定的吸光度为0.6或更小。d.在600nm测定的吸光度为0.04或更小,优选为0.4或更小。
9.一种饮料,其特征在于它包含a.从0.01至1.2%,优选从0.05至0.8%的从权利要求8的萃取液得到的绿茶固形物;b.非必需地从3至35%的选自果汁,蔬菜汁和它们的混合物的汁c.非必需地从6至14%的糖。
10.权利要求9的饮料,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效量的阿斯巴甜。
全文摘要
具有改进澄清度和颜色的绿茶萃取液。这些萃取液是通过用食品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绿茶萃取液而得到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用量应能有效地去除存在于萃取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然后将处理过的萃取液用一种毫微滤膜在从约100°F至约140°F(从约37.8℃至约60℃)温度下过滤,得到的渗透物即滤出的绿茶萃取液。这些绿茶萃取液可以包含在许多饮料中,特别是可以用于抑制膳食饮料中阿斯已甜的特征后味。
文档编号A23F3/16GK1214613SQ97193271
公开日1999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26日
发明者A·埃卡纳亚克, J·R·邦格, M·J·小莫兰卡姆普 申请人: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 被以下专利引用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