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86850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铁皮石斛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饮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铁皮石斛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铁皮石斛是一种珍贵的植物药材,民间将其称为"救命仙草",国际药用植物界称 其为"药界大熊猫"。《中国药学大词典》称铁皮石斛"专滋肺胃之气液,气液冲旺,肾水自生, "善于养阴生津,治疗阴虚津亏诸症。《神农本草经》将铁皮石斛列为具有"轻身延年"作用 的圣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有效成分主要是石斛多糖、石斛碱和总氨基酸等。能提高人 体免疫能力,增强记忆力;补五脏虚劳;抗衰老;抑制肿瘤;改善糖尿病等症状有显著效果。 [0003] 铁皮石斛除含有多糖、生物碱、氨基酸等物质外,还含钙、钾、钠、镁、锌、铁、锰、硒、 铜、铬、镍等微量元素。经中国医药学院药用植物所鉴定多糖含量为18. 974%、总生物碱为 0.03%,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对人体眼、咽、肺、胃、肠、肾等器官疾病有特殊疗效。
[0004] 铁皮石斛的食用方法通常有以下五种方式:
[0005] 1、铁皮石斛鲜食;2、铁皮石斛入茶;3、铁皮石斛入膳;4、铁皮石斛入酒;5、铁皮石 斛入药。
[0006] 铁皮石斛入茶,仍然是当代最常见的食疗方法。食用时依然延续传统的方式。将 铁皮石斛采摘、烘焙炮制后,用水煎煮或者开水冲泡的方式,喝其水、弃其渣或者咀嚼其渣 吞咽食入。
[0007] 尽管铁皮石斛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但由于传统的水解方法对铁皮石斛的有效成 分的释出和提取是有限的,相当部分的有效成分未能溶解在水中,因此喝水的方式不能充 分摄入铁皮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如果咀嚼吞食泡水后的残渣,一是不方便,二是口感不好、 吞咽其渣对许多人会有障碍。
[0008] 因为煎煮和开水冲泡的方式只能部分提取其水溶性成份,其中大量的非水溶性有 效成分和部分水溶性有效成份均因无法提取而被作为残渣而被废弃了。
[0009] 上述几种方法,均不能有效利用铁皮石斛的有效成分、人体吸收率较低,废弃率较 高;而且药味很重,对于塞药的人群不适合使用,不能够满足人们的口感。
[0010] 茶是中国的传统保健饮品。各种茶品的功效各有不同,色泽、口味也各不相同。例 如,花茶能够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绿茶能够 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对口腔和轻度胃溃疡有加速愈合;青茶能够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 内积热,让肌体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作用;红茶能够生热暧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 助消化,去油腻。
[0011] 将铁皮石斛粉末与茶粉混合,生产出不同口味、不同风格的铁皮石斛茶,不仅有益 于人体健康,而且口感好,是一种方便有效的食疗产品。
[0012]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13] 本申请是以全新的制备方式制作铁皮石斛茶产品,改变铁皮石斛传统的入茶饮食 的方式。
[0014]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皮石斛茶,所述的铁皮石斛茶具有口感好、使 人们用方便的吃茶方式实现食疗、能够有效缓解人体亚健康状态等优点。
[0015]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铁皮石斛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 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0016]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7] 一种铁皮石斛茶,包括:
[0018] 铁皮石斛的超微细粉末40-70%,茶粉30-60% ;所述铁皮石斛的超微细粉末的粒 径的为大于等于600目。
[0019] 将铁皮石斛超微细粉末与茶粉混合,既能够起到铁皮石斛调节人体亚健康状态和 提高免疫力的效果,又能够改善整个饮品的口味,还能够提供茶粉本身的好处,满足更广泛 人群的需求。所述铁皮石斛的超微细粉末的粒径的为大于600目,其粒径更小,更容易被人 体吸收,效果更好。使用铁皮石斛的超微细粉末泡水食用,改变了传统的、用加工过的茎叶 泡水饮用习惯,最大限度的吸收铁皮石斛的功效,避免浪费。
[0020] 优选地,所述铁皮石斛的超微细粉末的粒径为600-1200目。
[0021] 将其粒径控制在600-1200目之间是因为,粒径过大则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粒径过 小不方便服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粉尘飘溢,不仅使用不方便而且会浪费一部分铁皮 石斛茶。
[0022] 更加优选地,所述铁皮石斛的超微细粉末的粒径为800-1000目。
[0023] 此范围内的粒径,吸收效果和使用效果好,而且口感好。
[0024] 优选地,所述茶粉的粒径为600-1000目。
[0025] 此范围粒径的茶粉,能够比较好的与铁皮石斛超微细粉末混合均匀,而且不容易 发生团聚,在水中分散度较好且稳定。
[0026]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铁皮石斛和茶粉的粒径的控制,一方面要考虑利于人体吸收, 另一方面要考虑两者的混合,在混合时主要解决混合均匀、不发生团聚、饮用时不容易放生 沉降等问题,再一方面还要考虑上述因素最终带来的口感上的变化。
[0027] 优选地,所述铁皮石斛的超微细粉末由铁皮石斛的叶、茎、根制得。
[0028] 利用铁皮石斛的全植株制作,避免了浪费。
[0029] 优选地,所述茶粉选自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黄茶、白茶和花茶。
[0030] 各种类型的茶均可以与铁皮石斛超微细粉末混合,一方面可以根据各自的口味进 行挑选,另一方面能够减弱铁皮石斛的味道,再一方面两者共同使用效果更好。
[0031]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所述的铁皮石斛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 a.干燥脱水:将洗净的铁皮石斛进行干燥脱水;
[0033] b.粉碎:将干燥后的铁皮石斛进行超微粉碎,得到超微细粉末;
[0034] c.混合:将所述超微细粉末与所述茶粉按照重量份数充分混合,得铁皮石斛茶。
[0035] 干燥脱水能够方便粉碎,而且能够避免粉末的团聚;将铁皮石斛粉碎成为超微细 粉,有利于人体吸收,也有利于其与茶粉的混合,两者的混合匹配度也较好。
[0036] 优选地,所述干燥脱水步骤在50_80°C的恒温烘箱中进行。
[0037] 在此温度下恒温干燥脱水,一方面脱水效果好,另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铁 皮石斛的药效。
[0038]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包装步骤:
[0039] 将充分混合后的粉末,使用食品级镀铝或者铝箔袋分装,得铁皮石斛茶的成品。
[0040] 使用食品级镀铝或者铝箔袋分装,能够起到隔光、隔温、防潮的作用,防止铁皮石 斛茶变色变质。
[0041] 优选地,每一个所述成品重2_5g。
[0042] 小包装方便消费者使用,方便携带,而且不至于因包装过大而产生浪费。
[004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44] (1)变喝茶为吃茶,可以最大限度的使人体吸收铁皮石斛;
[0045] (2)最大限度的保留铁皮石斛的药效;
[0046] (3)能够减弱甚至消除铁皮石斛的药味,能够满足更广泛人群的口感;
[0047] (4)能够调节人体亚健康状态,提高人体免疫力,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 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 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 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49] 实施例1
[0050] 将洗净的铁皮石斛的叶、茎、根在50°C的恒温烘箱中进行干燥脱水;然后将干燥 后的铁皮石斛进行超微粉碎,得到600目的超微细粉末;
[0051] 取40kg上述铁皮石斛超微细粉末,将其与60kg市售600目的绿茶粉充分混合;
[0052] 将充分混合后的粉末,使用食品级镀铝袋进行分装,分装为每袋2g的铁皮石斛茶 成品。
[0053] 实施例2
[0054] 将洗净的铁皮石斛的叶、茎、根在80°C的恒温烘箱中进行干燥脱水;然后将干燥 后的铁皮石斛进行超微粉碎,得到1200目的超微细粉末;
[0055] 取70kg上述铁皮石斛超微细粉末,将其与30kg市售1000目的红茶粉充分混合;
[0056] 将充分混合后的粉末,使用食品级镀铝袋进行分装,分装为每袋5g的铁皮石斛茶 成品。
[0057] 实施例3
[0058] 将洗净的铁皮石斛的叶、茎、根在60°C的恒温烘箱中进行干燥脱水;然后将干燥 后的铁皮石斛进行超微粉碎,得到800目的超微细粉末;
[0059] 取50kg上述铁皮石斛超微细粉末,将其与50kg市售700目的黑茶粉充分混合;
[0060] 将充分混合后的粉末,使用食品级铝箔袋进行分装,分装为每袋3g的铁皮石斛茶 成品。
[0061] 实施例4
[0062] 将洗净的铁皮石斛的叶、茎、根在70°C的恒温烘箱中进行干燥脱水;然后将干燥 后的铁皮石斛进行超微粉碎,得到1000目的超微细粉末;
[0063] 取60kg上述铁皮石斛超微细粉末,将其与40kg市售800目的乌龙茶粉充分混合; [0064] 将充分混合后的粉末,使用食品级铝箔袋进行分装,分装为每袋4g的铁皮石斛茶 成品。
[0065] 实施例5
[0066] 将洗净的铁皮石斛的叶、茎、根在55°C的恒温烘箱中进行干燥脱水;然后将干燥 后的铁皮石斛进行超微粉碎,得到900目的超微细粉末;
[0067] 取45kg上述铁皮石斛超微细粉末,将其与55kg市售900目的黄茶粉充分混合;
[0068] 将充分混合后的粉末,使用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