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花红茶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6740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次干燥,每次干燥后需下机摊晾,摊晾时间逐 次延长。
[0025] f、摊凉:10~15分钟,4-6cm,热气散尽,叶内水份分布均匀。
[0026] g、低温干燥:温度控制在60~70°C之间,风速调至0.8 m/s,时间15~25 min。
[0027] h、提香;在提香机内干燥,温度控制在80_100°C之间,风速0.8m/s,时间10~15 min,干花含水率< 12%。
[0028] 红茶的加工工艺: a、 采摘:清明前采摘,以一芽二叶为原料,采人工采,保持芽叶新鲜、完整、匀净,不采 雨水叶、露水叶、紫色芽叶、病虫害叶 b、 萎凋:采摘的茶叶摊放于清洁卫生,设施完好的贮青间或萎凋槽、篾质簸盘中,铺设 厚度在2~5公分,每隔1小时轻翻1次,摊放时间为4~6小时; c、 揉捻:将萎凋叶放入容器内加压一次;加压重量为0.5kg/cm2,加压时间30分钟;直 至萎凋叶的叶面有茶汁渗出即可; d、 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18°C~36°C,湿度控制在75%~85%,发酵程度控制在85%~ 95% ; e、 烘干:在真空微波设备中对茶叶原料进行干燥,干燥至茶叶原料中的含水量为3%-6%,即制得红茶成品。
[0029] 实验:以下实验所用红茶为老鹰红茶: 实验一:茶树花和红茶的最佳比例研究 按照上述第4~6个实施例中的原料配比分别进行组合,随机抽取当地爱好喝茶的居民 100人进行调研,每人均对3个比例的茶汤进行品尝,品尝不同茶汤的间隔时间为lOmin,每 品尝一种茶汤后填写调研表,调研表的内容见表1。
[0030] 表1茶树花老鹰红茶汤色及香味调研表
表1中(1)(2)(3)分别为茶树花和红茶依次按上述第4~6个实施例所得茶汤的序号,品 尝者需对更愿意接受或更喜欢的茶汤进行选择。
[0031] 实验结果:统计结果见表2。
[0032] 表2品尝者对喜欢的汤色和茶香选择后的统计表
选择分人数越多,说明那组茶汤更受人们青睐。分析表2,选择序号(2)的人数所占总人 数的比例最大,说明更多的人喜欢序号(2)对应的茶汤的色泽和口感。为达到更好的经济效 益,生产时选择茶树花和红茶的配比为33%: 67%。
[0033] 实验二:CAT活性和SOD活性含量测定实验 使用85°C饮用水150mL分别冲泡3g茶树花、3g老鹰红茶和3g混合后的茶树花老鹰红茶, 并测定所冲泡的茶水中SOD活性和CAT活性的含量,平行三次实验,并求平均值,测定结果见 表3、表4 〇
[0034]表3茶树花和老鹰红茶中活性成分的测定
表4不同比例茶树花和老鹰红茶配合后所冲泡的茶汤中活性成分含量
数据分析:分析上述表1和表2的数据,茶树花和老鹰红茶单独冲泡后,茶汤中所含的 CAT活性平均含量和SOD活性平均含量比同等量的茶树花和老鹰红茶混合后所含有的CAT活 性平均含量和SOD活性平均含量低;通常情况下,若原料的成分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或是具 有促进成分溶出的条件,则原料混合后冲泡所测得的目标成分的含量应该是原料单独冲泡 后所得含量的和,但是实验结果证明相同组分茶树花、老鹰红茶混合后所冲泡的茶汤中所 含CAT活性平均含量和SOD活性平均含量高于单独组分茶树花、老鹰红茶冲泡后所含CAT活 性平均含量和SOD活性平均含量;大量资料记载,CAT活性和SOD活性均是源于生命体的活性 物质,目前没有相关记载表明可通过合成或分解得到,即使有人工合成的CAT活性和SOD活 性也均为其类似物,所以推断茶树花和老鹰红茶混合后,两种原料之间可能存在能合成或 促进分解来生成CAT活性和SOD活性的物质;也可能存在能促进CAT活性和SOD活性溶出的成 分。
[0035]实验三:对上述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研究验证 在考察引起茶树花、老鹰红茶混合后的CAT活性和SOD活性含量比单一原料所得CAT活 性和SOD活性高的因素时,做过多次实验,其中一个实验对混合后的茶树花老鹰红茶进行冲 泡后,立即取其充分湿润的茶渣进行轻微研磨、捣碎,并将捣碎后的茶渣在显微镜下观察, 经过多次重复实验观察并确定,茶渣当中存在大量细胞在短时间内破裂的现象,破裂后的 细胞释放出较多的金黄色成分。
[0036] 然而对比实验以单一的茶树花和老鹰红茶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在显微镜下观察 不存在实验组中的大量细胞破裂并释放金黄色成分的现象。显微实验后对该金黄色成分进 行成分测定,结果表明该金黄色成分中存在较多的CAT活性和SOD活性。
[0037] 实验三结果分析:茶树花有一个特点是,茶树花中存在一种含量较高的金属离子, 该金属离子为锡离子,主要因为该离子的浓度大,致使茶树花在接触了足量的饮用水后,在 渗透压的作用下,茶树花的细胞吸收大量的水分而破裂,破裂后的细胞释放出上述金黄色 成分和锡离子。在细胞的选择透过性作用下,老鹰红茶细胞选择透过茶树花细胞释放出的 锡离子,进而导致老鹰红茶细胞中的物质密度增大,在渗透压作用下,老鹰红茶细胞同样吸 收大量水分而释放出上述金黄色成分。
[0038] 结论:茶树花红茶冲泡过程中存在的循环关系:即茶树花细胞吸水破裂、释放锡离 子和金黄色成分、红茶细胞选择透过锡离子、红茶细胞吸水破裂、释放锡离子和金黄色成 分,此循环在单一的冲泡茶树花和红茶时不存在,所以茶树花红茶配合冲泡时,存在能促进 CAT活性和SOD活性溶出结论成立。
【主权项】
1. 茶树花红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树花红茶包括的原料及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茶树 花30~35%、红茶65~70%,红茶为黄观音品种发酵所得。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花红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树花与所述红茶的重量百分比 为33%:67%。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花红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树花的加工工艺是: a、 选择授粉后两天的茶花进行采摘; b、 将采摘后的鲜花放入摊晾槽内,厚度在2~5公分,每隔lh轻翻1次,摊放时间4~6h; c、 采用蒸汽杀青处理3~5min; d、 摊晾:4~6公分,至热气散完,回潮柔软,手捏成团,松散; e、 烘焙:采用热风干燥方式,干燥时温度控制在70~80°C之间,风速2.5m/s,时间35 ~45min,花的铺设厚度在2~3公分;分3~4次干燥,每次干燥后需下机摊晾,摊晾时间逐 次延长; f、 摊凉:10~15分钟,4~6cm,热气散尽,叶内水份分布均匀; g、 低温干燥:温度控制在60~70°C之间,风速调至0.8m/s,时间15~25min; h、 提香;在提香机内干燥,温度控制在80-100°C之间,风速0.8m/s,时间10~15min,干 花含水率<12%; 所述红茶的加工工艺是:a、采摘;b、萎凋;c、揉捻;d、发酵;e、烘干。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配置品,具体涉及一种茶树花红茶及制备方法,所述茶树花红茶包括的原料及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选用干花含水率≤12%的茶树花30~35%(重量百分比)、黄观音品种发酵所得的红茶65~70%(重量百分比)。按所调配的比例制得的茶树花红茶,沸水冲泡,立即香气四溢,汤色红润明亮、清甜爽口、蜜香馥郁、香气清淡优雅,既具有茶树花的淡淡花香味,又具有红茶特有的香醇。茶树花和红茶拼配后SOD活性和CAT活性均比单一红茶和茶树花的含量高,对提高茶的抗氧化、延缓衰老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更彰显了茶具有有益健康的价值。同时变废为宝,资源获得高效利用,增加了茶农的收入。
【IPC分类】A23F3/06
【公开号】CN105432813
【申请号】CN201510645718
【发明人】赵吉伟
【申请人】贵州湄潭沁园春茶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