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鲜叶的手动揉捻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894969阅读:来源:国知局
套筒120内分别套接有主轴121、定位转动装置、主轴丝杆123,主轴丝杆123的驱动端与动力箱110的第一动能输出端相连接,定位转动装置套接于主轴丝杆123,主轴121的驱动端设置有与定位转动装置相匹配的主轴内槽128,定位转动装置包括分别套接于主轴丝杆123的移位块体124、主轴套环125、主轴承126、主轴垫环127,主轴121、主轴丝杆123、移动块体124均同轴线布置,移位块体124通过丝母与丝杆连接,移位块体124上设置有与主筒导向槽相匹配的移位凸起块,移位块体124上还设置有与其同轴线布置的台阶,台阶上套接有主轴套环125、主轴承126、主轴垫环127,主轴套环125、主轴垫环127均与台阶活动连接并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台阶与主轴承126的内圈相固定,主轴垫环放置于主轴内槽128内并与主轴内槽底壁相贴合,主轴承128的外圈与主轴内槽128的壁部相固定,主轴套环125与主轴121的驱动端相固定;主轴121的壁部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主轴导向键槽122;连接壳体130内布置有相互啮合的副轴齿轮132、主轴齿轮134,主轴齿轮134套接于主轴121外部,通过键136连接主轴齿轮134与主轴121,键136与主轴导向键槽122相匹配;副轴齿轮132内套接有副轴141,副轴141的驱动端与动力箱110的第二动能输出端相连接;主轴121的动能输出端连接外筒体驱动轴332。
[0081 ]当动力箱110的第一动能输出端提供动能时,驱动主轴丝杆123转动,由于移位块体上设置有与主筒导向槽相匹配的移位凸起块,从而使得通过丝母与主轴丝杆123相连接的移位块体124沿着丝杆的轴线方向发生往复运动,从而驱动分级外筒体沿其轴线方向运动,从而控制分级外筒体对分级内筒体的覆盖范围,针对具体的分级要求,逐步开启各个分级区。
[0082]当动力箱110的第二动能输出端提供动能时,驱动副轴141转动,使得套接于副轴的副轴齿轮132发生转动,副轴齿轮的转动并驱动与之相啮合的主轴齿轮134的同步转动,由于主轴齿轮134通过键、主轴导向键槽的相互匹配与主轴相连接,从而使得主轴齿轮驱动主轴的转动,由于主轴丝杆不发生转动,所以移位块体124不发生位移,从而使得主轴只发生转动不发生轴向的运动;主轴的转动实现与之相连接的分级外筒体转动,并驱动与分级外筒体相连接的分级内筒体转动,从而使得装于分级内筒体内的茶叶通过被开启的分级区进行逐步分级,从而将茶叶分级成小、中、大三种型号。
[0083]副轴141还套接有调控装置,其包括副轴套筒140、环形凸起部142、第一弹簧143、定位圆盘144、副轴垫环,副轴141上设置有环形凸起部142,环形凸起部142上设置有锁紧凸起部,副轴套筒140、第一弹簧143、定位圆盘144、副轴垫环127均套接于副轴141的外部,定位圆盘144、副轴垫环127分别与副轴141活动连接,副轴套筒140的一端与连接壳体130相连接,副轴套筒140的另一端与定位圆盘144相连接,定位圆盘144上设置有与锁紧凸起部相匹配的锁紧凹槽,第一弹簧143的一端连接环形凸起部142,第一弹簧143的另一端连接副轴垫环,副轴垫环145与连接壳体130相连接。调控装置是用于控制副轴的转动,从而提高精度,避免输出轴在轴线方向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产生转动。
[0084]当副轴上套接有调控装置时,初始状态下,第一弹簧驱动环形凸起部上的锁紧凸起部与定位圆盘上的锁紧凹槽相咬合,副轴不能发生转动,从而使得主轴齿轮与副轴齿轮位置锁紧,与此同时,主轴只能发生轴线方向上的往复运动;当驱动副轴转动时,必须先对副轴施加轴线的作用力并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得锁紧凸起部与锁紧凹槽相分离,再驱动副轴的转动,既可驱动副轴齿轮、主轴齿轮、主轴的转动。
[0085]主轴套筒120的一端与动力箱110的壳体通过铆钉连接,主轴套筒120的另一端与连接壳体130通过铆钉连接;副轴套筒140的一端与连接壳体130通过铆钉相连接,副轴套筒140的另一端与定位圆盘144通过铆钉相连接。
[0086]主轴套筒120的外侧壁处铰接有双动力支架112,通过双动力支架112控制双动力装置的俯仰角度,扩大使用范围。
[0087]茶叶分级方法,其步骤包括:
a、通过分级内筒体开口端将经过揉捻后茶叶倒入分级内筒体中,并将分级外筒体套接于分级内筒体外部;双动力装置的动力箱的第一动能输出端提供动能并驱动主轴丝杆转动,由于主轴、定位转动装置分别套接于主轴丝杆,主轴套接于主轴套筒内,主轴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主筒导向槽,主轴的驱动端设置有与定位转动装置相匹配的主轴内槽,定位转动装置包括分别套接于主轴丝杆的移位块体、主轴套环、主轴承、主轴垫环,主轴、主轴丝杆、移动块体均同轴线布置,移位块体通过丝母与丝杆连接,移位块体上设置有与主筒导向槽相匹配的移位凸起块,移位块体上还设置有与其同轴线布置的台阶,台阶上套接有主轴套环、主轴承、主轴垫环,主轴套环、主轴垫环均与台阶活动连接并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台阶与主轴承的内圈相固定,主轴垫环放置于主轴内槽内并与主轴内槽底壁相贴合,主轴承的外圈与主轴内槽的壁部相固定,主轴套环与主轴的驱动端相固定,并且主轴的输出端与设置于分级外筒体驱动端的外筒体驱动轴相连接,从而丝杆在转动过程中,驱动移位凸起块沿其轴线方向往复运动,由于定位转动装置的限制作用,使得主轴沿其轴线方向发生位移,并且使得与主轴输出端相连接的分级外筒体沿其轴线方向运动。
[0088]分级外筒体与分级内筒体同轴线布置,分级内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分级区、第二分级区、第三分级区,由分级内筒体的开口端向分级内筒体筒深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三分级区、第二分级区、第一分级区,依次设置于第一分级区、第二分级区、第三分级区上的分级孔的尺寸逐步增大,分级内筒体上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分级导向凹槽,分级外筒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分级导向凹槽相匹配的分级导向凸起;并且分级内筒体的底壁固定连接分级转轴,分级转轴定位于分级立架并且分级转轴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分级内筒体沿其轴线方向运动直至覆盖第二分级区、第三分级区,裸露第一分级区。
[0089]b、双动力装置的动力箱的第一动能输出端停止输出动能,动力箱的第二动能输出端开始输出动能并且驱动副轴转动,由于副轴外部套接有副轴齿轮、主轴外部套接有与副轴齿轮相啮合的主轴齿轮,主轴的壁部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主轴导向键槽,主轴齿轮通过键与主轴导向键槽的相互匹配并与主轴相连接,副轴的转动从而驱动副轴齿轮的转动,并驱动与副轴齿轮相啮合的主轴齿轮转动,从而实现主轴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实现分级外筒体的转动,分级外筒体的转动并带动与之连接的分级内筒体转动,使得放置于分级内筒体中的茶叶翻滚,使得较小的茶叶从第一分级区分级出去。
[0090]C、待分级外筒体旋转一定时间后,第二动能输出端停止输出动能,第一动能输出端输出动能并驱动分级外筒体收缩,直至开启第二分级区时,停止第一动能输出端的动能输出,此时第一分级区、第二分级区均处于开启状态;再开启第二动能输出端并且输出动能,驱动分级外筒体、分级内筒体的转动,通过第二分级区筛选中型茶叶。
[0091]d、待第二分级区分级完成时,再按照上述方法开启第三分级区,并利用第三分级区对茶叶进行分级,直至茶叶完全分级。
[0092]如图15-19所示,烘干装置400,包括烘干转台420、设置于烘干转台420上方的烘干托台410、设置于烘干转台420下方的振动盘体440、与烘干转台420活动连接的振动杆430,烘干托台410上布置有散热孔412,烘干托台上端面安装有茶叶容置容器,茶叶容置容器上设置有烘干气孔,烘干转台420包括烘干转板422、烘干转轴424,烘干转板42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烘干转轴424的输出端,烘干转轴424位置固定并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烘干转板422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安装有烘干热源,烘干转板422上圆周阵列有以烘干转轴轴线为圆心的若干振动通孔426,振动杆430与振动通孔426相匹配并且振动杆430在振动通孔426内竖直方向滑动,振动杆430上端部固定连接烘干托台410,振动盘体440上设置有与振动杆430下端部相匹配的振动导向槽442,振动杆430在振动导向槽442内沿圆周方向转动,振动导向槽442内固定有坡面倾斜块446,坡面倾斜块446的下端面与振动导向槽的底壁相贴合,坡面倾斜块446上端部设置有倾斜的坡面,坡面低位指向坡面高位在水平面上的分解方向与烘干转台420的转动方向相同;当转动烘干转轴424时,驱动与烘干转轴相连接的烘干转板422转动,烘干转板带动振动杆的转动,振动杆在转动过程中与坡面倾斜块接触,并在坡面倾斜块的坡面上滑动,从而使得振动杆发生竖直向上的运动,从而顶起设置于振动杆上端部的烘干托台,当振动杆从坡面高位直接落下时,带动烘干托台的竖直向下运动,从而使得烘干托台发生振动,使得放置于烘干托台上部的茶叶容置容器发生振动,促使茶叶的翻动,提高烘干效果。
[0093]当振动杆从坡面高位快速落下时,振动杆与振动导向槽发生碰撞,产生较大噪音并且容易造成机构的损伤,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