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气孔人为调节烟气量的卷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158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通过气孔人为调节烟气量的卷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通过人手夹持来控制气孔开闭调整通风稀释比例,人为控制卷烟烟气量的卷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有在卷烟滤嘴水松纸上以激光打孔或静电打孔方式打出一系列小微孔,通过这些小微孔从侧向导入空气以稀释烟气量,从而降低焦油对吸烟者危害的技术。为了避免手指对微孔通气的干扰,这些微孔一般都打在距滤嘴尾端10-15mm的地方,打孔的方式是沿滤嘴圆周分布为一个或几个圆圈。消费者对这样的卷烟只能被动地接受,消费者感到烟气不足不希望有侧向空气稀释烟气的话,也无法自主地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通过气孔人为调节烟气量的卷烟,它能由消费者自己通过手指夹持卷烟的动作来自主控制烟气量的大小,使消费者能主动地选择自己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卷烟和现有技术中的卷烟一样,由卷烟部分和滤嘴部分组成,滤嘴部分的包裹水松纸上开有可吸入侧流空气的孔径小于1mm的微型通孔,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水松纸上的微型通孔呈现区域性集中分布状态,它们设置在吸食卷烟时手指夹持的距滤嘴尾端13-28mm处的范围内。所述的区域性集中分布状态是指多个微型通孔集中分布在滤嘴双侧对称的位置上形成一通孔区和一对称通孔区,或集中分布在滤嘴一侧的位置上形成通孔区。所述的一通孔区和一对称通孔区中的微型通孔的数目是相同或不相同的。所述的一通孔区和一对称通孔区的通孔区的面积大小是相等的或不相等的。所述的通孔区大小是宽度为2-8mm,长度为4-12mm。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施容易,不增加成本,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显著,是一种人性化的卷烟产品。


附图1是滤嘴长度为20mm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滤嘴长度为20mm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滤嘴长度为20mm的又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滤嘴长度为20mm的再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滤嘴长度为15mm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滤嘴长度为15mm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滤嘴长度为30mm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滤嘴长度为30mm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通孔区宽度;2-通孔区;3-通孔区;4-滤嘴部分;5-卷烟部分;6-通孔区长度;7-微型通孔;8-通孔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1-4所示为滤嘴长度为20mm的实施例,本产品由卷烟部分5和滤嘴部分4组成,这里所述的滤嘴长度不是水松纸长度,水松纸比滤嘴稍长,它还有一部分是粘结在卷烟包裹纸上的。在图1中,滤嘴4上的水松纸上开有12个通孔7(说明并非一定是此数目的个孔,此图示只是举例而已,可以多也可以更少,以下同。),它们集中分布在一起形成通孔区2,在与通孔区2相对称的位置上也有12个通孔7集中分布在一起形成通孔区3,此通孔区2和3是设置在距滤嘴尾端约18mm处(这是设计的距离,图示中未能准确表达,仅示意而已,以下同)。在图2中通孔区2由12个通孔7集中分布在一起,与其相对称的通孔区3中也有同数目的通孔7集中分布在一起,此通孔区2和3设置在距滤嘴尾端约16mm处。图1和图2中的通孔区中通孔的数目相同,两者的区域宽度1和区域长度6是不同的。附图3中通孔区2由12个通孔集中分布在一起,通孔区3由8个通孔集中分布在一起,它们设置在距滤嘴尾端约18mm处(它们距滤嘴尾端的位置是可以相同或不相同的,其余同)。图4中只有通孔区8分布在滤嘴的一侧,图示中由18个通孔集中分布在一处而成,它们设置在距滤嘴尾端约16mm处。附图5、6所示为滤嘴长15mm的实施例,图5中通孔区2、3均设置了12个通孔,区域的长度和宽度是不同的,它们设置在距滤嘴尾端约14mm处。图6中通孔区8也设置有12个孔,它们距滤嘴尾端约13mm。附图7、8是滤嘴长为30mm的卷烟,图7中通孔区2、3设置在距滤嘴尾端约28mm处,图8中通孔区8设置在距滤嘴尾端约20mm处。总之,图示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仅有此例中的数字、排列、组合。但它们都处于距滤嘴尾端13-28mm处的范围内,通孔区有大有小,但总体尺寸宽度为2-8mm,长度为4-12mm。由于上述区域正好是人用手指夹持卷烟时所处的位置和人手指一般所应占有的大小。因此,吸烟人使用本卷烟时,如果完全不需要侧向进入的空气,他可以用手指正好夹在对称或不对称的通孔区,手指即能完全堵住所有的通孔,不让侧向空气进入。如果吸烟人需要少许侧向空气,他可以稍稍移动手指,空出部分通孔7让其通入空气。如果吸烟人希望有较多的侧向空气进入,它可以使用手指夹持在通孔区以外地方,手指稍作移动即可,所有的通孔7都不被堵住,他就会得到较多的侧向空气进入。图示中的孔是放大的,不是孔的真实大小,仅为示意而已。
权利要求1.一种可通过气孔人为调节烟气量的卷烟,由卷烟部分和滤嘴部分组成,滤嘴部分的包裹水松纸上开有可吸入侧流空气的孔径小于1mm的微型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松纸上的微型通孔(7)呈现区域性集中分布状态,它们设置在吸食卷烟时手指夹持的距滤嘴尾端13-28mm处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区域性集中分布状态是指多个微型通孔(7)集中分布在滤嘴双侧对称的位置上形成通孔区(2)和通孔区(3),或集中分布在滤嘴一侧的位置上形成通孔区(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区(2)和通孔区(3)中的微型通孔(7)的数目是相同或不相同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区(2)和通孔区(3)的通孔区的面积大小是相等的或不相等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区大小是宽度为2-8mm,长度为4-1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通过气孔人为调节烟气量的卷烟,属于卷烟技术领域。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水松纸上的微型通孔呈现区域性集中分布状态,它们设置在吸食卷烟时手指夹持的距滤嘴尾端13-28mm处的范围内。所述的区域性集中分布状态是指多个微型通孔集中分布在滤嘴双侧对称的位置上形成一通孔区和一对称通孔区,或集中分布在滤嘴一侧的位置上形成通孔区。通孔区中的微型通孔的数目是相同或不相同的。通孔区的面积大小是相等的或不相等的。所述的呈现区域性集中分布的通孔区大小是宽度为2-8mm,长度为4-12mm。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施容易,不增加成本,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显著,是一种人性化的卷烟产品。
文档编号A24D3/04GK2935843SQ2006200982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4日
发明者李丛笑 申请人:武汉达汇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