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152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烤烟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用空气增温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烤烟生产的由燃料燃烧为热 源对空气进行增温的烤烟热风炉。
背景技术
烤烟热风炉,顾名思义提供用于烤烟生产的热空气的辅助设备。 一般由炉体和热交换室 组成,通过炉体内燃料的燃烧产生热量,空气由风机经进风口送入热交换室进行换热增温后 从出风口送出。
目前的烤烟热风炉热交换室通常设置在炉体烟道的四周,同时炉体通过其内部的耐火层 进行保温隔热,空气通过烟道壁与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热利用率低,燃料消耗大,资源浪
费严重。
针对目前烤烟热风炉的问题,本申请人曾申请了一种热风炉(申请号为200820303769.0 ),包括炉体及包围在炉体外的机壳,热交换室是位于炉体和机壳之间的腔体并通过机壳上 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与外部连通。因此,空气能从炉体的所有表面吸收热量,延长了空气的加 热路径,增大了热交换面积,在相同的出风口温度需求下,降低燃料消耗,提高了热利用率 ,并能防止加热炉炉体产生高温变形。
但上述申请的热风炉的进风口设置在装置顶部,出风口设置在装置底部,热交换室内冷 热空气的主动对流与风机风压造成的被动对流流向相反互相干扰。因此在同等进风口风压条 件下,降低了热交换室内及出风口的风压,出风量减小,热利用率降低,且由于干扰的不可 控降低了出口温度的控制精确性。同时,空气流经烟道时温度已经较高,降低了对高温烟气 的热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热交换室内冷热空气的主动对流与 风机风压造成的被动对流互相干扰的烤烟热风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烤烟热风炉,包括炉体及包围在炉体 外的机壳,热交换室是位于炉体和机壳之间的腔体并通过机壳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与外部连 通,炉体设置有延伸至机壳外的烟道,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机壳侧面或底部,所述出风口设置 在机壳顶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进风口设置在机壳侧面或底部,将出风口设置在机壳 顶面,使冷热空气的主动对流方向和风机风压造成的被动对流方向形同,避免了相互干扰。 在同等进风口风压条件下,出风量更大,参与热交换的空气更多,热利用率更高,消除了干 扰的不可控,出口温度的控制更精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机壳的侧面;所述炉体的烟道包括位于与进风口 同侧热交换室内的内部烟道和机壳外的外部烟道。空气一经导入热交换室内就通过内部烟道 壁与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此时空气和烟气的温差最大化,能进一步提高温烟气的热利用率 高。同时避免了将进风口设置在机壳底部造成的安装困难。
为了进一步提高烟气的热利用率,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机壳中部;所述内部烟道沿炉壁由 炉体顶部延伸至炉体底部,所述外部烟道位于与进风口同侧的机壳上方;所述内部烟道和外 部烟道通过位于内部烟道和进风口之间的散热通道连通。通过增设散热通道,延长了烟气与 热交换室内空气的换热路径,增大参与热交换的换热面积。
为了进一步理顺热交换室内的气流方向并增加换热面积,所述热交换室内炉体的炉壁上 设置有换热片。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除加煤口左侧机壳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拆除进风口所在机壳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炉体顶部的顶部换热片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l、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烤烟热风炉,包括炉体2及包围在炉体2外的机 壳l,热交换室6是位于炉体2和机壳1之间的腔体并通过机壳l上的进风口 12和出风口 1 l与外 部连通,炉体2设置有延伸至机壳1外的烟道,所述进风口12设置在机壳1侧面或底部,所述 出风口ll设置在机壳l顶面。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上述进风口12设置在机壳1的侧面;所述炉体2的烟道包括位于与进 风口 12同侧热交换室6内的内部烟道31和机壳1外的外部烟道32。
通过将进风口12设置在机壳1侧面,将出风口ll设置在机壳l顶面,使冷热空气的主动对 流方向即冷热空气的自然对流,与风机风压造成的被动对流方向基本一致。在同等进风口12 风压条件下,出风量更大,参与热交换的空气更多,热利用率更高,消除了干扰的不可控,出口温度的控制更精确。空气一经导入热交换室6内就通过内部烟道31壁与高温烟气进行热 交换,此时空气和烟气的温差最大化,能进一步提高温烟气的热利用率高。
当然将进风口12设置在机壳1底部时,能使冷热空气的主动对流方向和风机风压造成的 被动对流方向完全一致,但这样设置会造成的安装困难,且不能使空气和烟气的温差最大化 ,不利于提高烟气的热利用率,总体热利用率低于进风口12设置在机壳1侧面时。
进一步的,上述进风口12设置在机壳1中部;所述内部烟道31沿炉壁由炉体2顶部延伸至 炉体2底部,所述外部烟道32位于与进风口12同侧的机壳1上方;所述内部烟道31和外部烟道 32通过位于内部烟道31和进风口 12之间的散热通道连通。
内部烟道31采用倒置式,增加了换热面积,为设置散热通道提供了可能。而由于散热通 道的存在,延长了烟气的放热路径,增大了烟气与热交换室6内空气热交换的面积,增加了 同时参与热交换的气体数量,提高了烟气热量的利用率,并能防止外部烟道32产生高温变形 。进风口 12和散热通道的位置关系则保证了换热的进行。
为了进一步防止外部烟道32受热变形,上述外部烟道32外表面设置有散热钢带34。通过 散热钢带34进一步对外部烟道32进行降温。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上述炉体2是煤炉并设置有延伸至机壳1外的加煤口23、出渣口24, 所述进风口12设置在与加煤口23异侧的机壳1上。避免了加煤口23、出渣口24对热交换室6内 气流的影响,进风口12左右两侧对称,气流能被均匀的分散到进风口12两侧。
由于采用煤炉,在上述内部烟道31采用倒置以后,烟气携带的粉尘容易在烟道底部产生 聚积,同时由于散热通道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粉尘的聚积并妨碍了粉尘的清理,因此上述散 热通道通过设置在热交换室6底部的集尘室5与内部烟道31连通;所述集尘室5延伸至机壳1外 部并通过挡板51封闭。需要清除粉尘时,拆卸挡板51能够很方便的对集尘室51内的粉尘进行 清理;热风炉工作时,能够通过挡板51封闭集尘室5,使集尘室5构成烟道的一部分,防止烟 气外泄。具体的,这里的挡板51通过多个螺栓锁紧,当然其也可以通过其他现有的如滑槽等 可拆卸方式进行固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上述散热通道包括连接管道43、纵向散热管41和横向散热管42;纵 向散热管41设置在横向散热管42下方,纵向散热管41的两端分别连通集尘室5和横向散热管 42;连接管道43设置在横向散热管42上方,连接管道43的两端分别连通外部烟道32和横向散 热管42。
上述纵向散热管41包括五根,横向散热管42设置有一根,烟气经过纵向散热管41后在横 向散热管42重新汇集,然后经连接管道43从外部烟道7排出。纵向散热管41设置数量在考虑增加换热面积、增加参与换热气体数量的同时,还基于对热风炉烟气数量、烟气排气通畅的 考虑,当然根据热风炉大小、热交换室6腔体的不同等,也可以不同。而横向散热管42除了 对烟气起汇集作用以外,还起到对空气的阻挡作用,迫使空气分散到两侧热交换室6内进一 步进行换热增温,而不会直接进入顶部被出风口ll排出。当然纵向散热管也可以采用倾斜的 散热管代替,但倾斜的散热管,热分布不均不利于热交换的进行;倾斜的散热管可以在外部 烟道32入口直接汇集的形式,但没有了横向散热管42的阻挡作用,热利用率会急剧降低。而 横向散热管也能通过挡板进行代替,但采用挡板后还需要设置其它结构对烟气进行汇集,增 进了复杂性。
上述纵向散热管41、横向散热管42都为直管,当然也可以采用弧形管、蛇形管、螺旋管 等异形管,但相对于直管,异形管可能导致烟气排出困难,从而影响燃烧室的燃烧,反而妨 碍热风炉的工作。
当然散热通道也可以采用腔室或者其他异型结构等组成,并通过增加散热片的形式提高 烟气的热利用率,但设置散热管更为简便,制作成本更低。
为了进一步理顺热交换室6内的气流方向并增加换热面积,上述热交换室6内炉体2的炉 壁上设置有换热片。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上述换热片包括纵向设置在侧面炉壁上的侧面换热片21和放射状设 置在顶部炉壁的顶部换热片22,且顶部换热片22汇集于出风口11下方。这样就通过换热片, 在增大热交换面积的同时通过换热片之间形成的导流槽有效控制了空气在热交换室6内的流 向,使空气能够流过炉体2的所有表面,进一步提高了热利用率,并最终在放射状顶部换热 片22的导流作用下汇集在出风口11下方经出风口11排除。
为了增强侧面换热片21对进风口 12两侧气流的分配作用,上述进风口 12设置在机壳1中 部;进风口12两侧炉壁上的侧面换热片21顶部与炉体2高度一致,纵向长度由靠近进风口12 一侧起依次递增。当然侧面换热片也可以是弧形由进风口12位置延伸至炉体2顶部,但弧形 片制作困难。
而根据出风口ll、进风口12位置的不同、根据热交换室6腔体形状的不同、根据热风炉 大小的不同,换热片的布置形式可以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炉体2除了采用煤炉以外也可以是其他采用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或气体燃 料的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的烤烟热风炉,空气和烟气能够完全隔离,除用于烤烟生产外,也能满足温 室增温、药材干燥、食品干燥,或其他需要对空气进行增温对空气质量又有要求的场合。
权利要求1.烤烟热风炉,包括炉体(2)及包围在炉体(2)外的机壳(1),热交换室(6)是位于炉体(2)和机壳(1)之间的腔体并通过机壳(1)上的进风口(12)和出风口(11)与外部连通,炉体(2)设置有延伸至机壳(1)外的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2)设置在机壳(1)侧面或底部,所述出风口(11)设置在机壳(1)顶面。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烤烟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 (12) 设置在机壳(1)的侧面;所述炉体(2)的烟道包括位于与进风口 (12)同侧热交换室(6 )内的内部烟道(31)和机壳(1)外的外部烟道(32)。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烤烟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 (12) 设置在机壳(1)中部;所述内部烟道(31)沿炉壁由炉体(2)顶部延伸至炉体(2)底部 ,所述外部烟道(32)位于与进风口 (12)同侧的机壳(1)上方;所述内部烟道(31)和 外部烟道(32)通过位于内部烟道(31)和进风口 (12)之间的散热通道连通。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烤烟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烟道( 32)外表面设置有散热钢带(34)。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烤烟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2)是 煤炉并设置有延伸至机壳(1)外的加煤口 (23)、出渣口 (24),所述进风口 (12)设置 在与加煤口 (23)异侧的机壳(1)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烤烟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通过 设置在热交换室(6)底部的集尘室(5)与内部烟道(31)连通;所述集尘室(5)延伸至 机壳(1)外部并通过挡板(51)封闭。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烤烟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包括 连接管道(43)、纵向散热管(41)和横向散热管(42);纵向散热管(41)设置在横向散 热管(42)下方,纵向散热管(41)的两端分别连通集尘室(5)和横向散热管(42);连 接管道(43)设置在横向散热管(42)上方,连接管道(43)的两端分别连通外部烟道(32 )和横向散热管(42)。
8 如权利要求5、 6或7所述的烤烟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 室(6)内炉体(2)的炉壁上设置有换热片。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烤烟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包括纵 向设置在侧面炉壁上的侧面换热片(21)和放射状设置在顶部炉壁的顶部换热片(22),且 顶部换热片(22)汇集于出风口 (11)下方。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烤烟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 (12 )设置在机壳(1)中部;进风口 (12)两侧炉壁上的侧面换热片(21)顶部与炉体(2)高 度一致,纵向长度由靠近进风口 (12) —侧起依次递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用空气增温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烤烟生产的由燃料燃烧为热源对空气进行增温的烤烟热风炉,包括炉体(2)及包围在炉体(2)外的机壳(1),热交换室(6)是位于炉体(2)和机壳(1)之间的腔体并通过机壳(1)上的进风口(12)和出风口(11)与外部连通,炉体(2)设置有延伸至机壳(1)外的烟道,所述进风口(12)设置在机壳(1)侧面或底部,所述出风口(11)设置在机壳(1)顶面。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热交换室内冷热空气的主动对流与风机风压造成的被动对流互相干扰,空气和烟气能够完全隔离,除适用于烤烟生产外,也适用于温室增温、药材干燥、食品干燥等其他场合。
文档编号A24B3/10GK201434502SQ2009203067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3日
发明者平 何, 兰 方, 李富德, 罗国华 申请人:西昌中村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