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18664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该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该壳体内的雾化器以及用于给该雾化器供电的供电单元,该雾化器的一端具有吸嘴,在壳体内还设置有可移动部件,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可切换的开关并开设有可供雾化器通过的窗口,所述雾化器固定连接于该可移动部件上,该开关和可移动部件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机构,该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雾化器的吸嘴位于壳体内部,当所述开关被切换至第二状态时,所述可移动部件可带动雾化器运动并使其具有吸嘴的一端经所述窗口伸出至壳体外部。本实用新型在休息状态下雾化器可隐藏于壳体内,方便携带;在吸烟状态下雾化器的吸嘴部分可伸出壳体外,使用非常方便。
【专利说明】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统香烟替代品,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可方便携带的电子吸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子香烟作为传统香烟的替代品,主要是采用供电的方式使储存在内部的烟液(含尼古丁的溶液)雾化生成烟雾供人吸食,以模拟传统香烟的吸烟效果。现有常规的一类电子香烟的外观主要是呈类似香烟的杆状,且是由雾化器和电池组件轴向连接而成(例如螺纹连接);由于电池组件也是呈细长的杆状,因此内部所容纳的锂电池通常为圆柱状电芯且容量较小,在平时使用中需要频繁进行充电,特别是在外出旅行等场合,经常会因电量用尽而无法使用。此外,现有常规的电子香烟通常放置于烟盒内以便于携带,在需要抽烟时需要将电子香烟从烟盒中取出来使用,在不使用时需要将电子香烟放入烟盒内以免吸嘴部位遭到外界污染,可起到防尘效果,同时可在烟盒中对电池组件进行充电,但是在电子香烟充电时并不可直接使用。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将现有的电子香烟和烟盒的相应功能进行结合,提出一种新型的便于携带的一体化电子吸烟装置,使其中的雾化器在平时可隐藏于壳体内,在吸烟时可将雾化器的吸嘴部分伸出壳体外直接供人吸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其中雾化器在平时可隐藏于壳体内起到防污染作用,在吸烟时雾化器的吸嘴部分可伸出壳体外直接供人吸食。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该壳体内的雾化器以及用于给该雾化器供电的供电单元,该雾化器的一端具有吸嘴,所述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还包括一位于壳体内的可移动部件以及设置于壳体上的开关,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可供雾化器通过的窗口,所述雾化器固定连接于该可移动部件上,该开关和可移动部件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机构;所述开关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该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雾化器的吸嘴位于壳体内部,当所述开关被切换至第二状态时,所述可移动部件可带动雾化器运动并使其具有吸嘴的一端经所述窗口伸出至壳体外部,当该开关被切换回至第一状态时,该雾化器上具有吸嘴的一端缩回至壳体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系。
[0007]进一步,所述开关可沿所述壳体相对滑动,并且该开关上具有与齿轮系匹配的第一齿条,在所述可移动部件上具有与该齿轮系匹配的第二齿条。
[0008]具体来说,所述开关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可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0009]优选的,所述开关和窗口设置于壳体上的同一表面上,在第一状态时该开关的至少一部分遮盖住所述窗口,当切换该开关至第二状态时可使该窗口露出。
[0010]优选的,所述雾化器与供电单元之间通过一可伸缩的螺旋线缆形成电连接。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一用于引导所述可移动部件滑动的导轨,该导轨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导杆。
[0012]进一步,所述雾化器内装载有烟液以及可将该烟液雾化形成烟雾的雾化元件,并且在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启动该雾化元件的按键。
[0013]进一步,在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供电单元连接的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
[0014]进一步,在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显示电量的显示屏。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的壳体内设置供电单元以及一与雾化器连接的可移动部件,在壳体上开设有可供雾化器通过的窗口,当切换所述开关至第二状态时,该可移动部件可带动雾化器运动并使其具有吸嘴的一端经上述窗口伸出壳体之外,当切换至第一状态时,雾化器上具有吸嘴的一端缩回至壳体内部;因此雾化器这种可伸缩的结构,不仅便于携带,而且可供使用者直接进行吸烟动作。在平常状态下,雾化器被隐藏在壳体内部,在需要吸烟时间只需拨动上述开关使雾化器的吸嘴上升至壳体外部。
[0016]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组件,本实用新型中的可伸缩雾化器结构可使得壳体内部容积较大,其内可以容纳较大容量的电池,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的使用时间长,无需频繁进行充电操作。此外,由于壳体上还设置有与供电单元连接的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因此该电子吸烟装置本身还可以作为一个移动电源,可利用充电接口对充电单元中的电池进行电量补充,以及在户外时可利用该电子吸烟装置对其它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A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吸烟装置处于休息状态的外部示意图;
[0018]图1B是实施例中电子吸烟装置处于吸烟状态的外部示意图;
[0019]图1C是实施例中电子吸烟装置处于吸烟状态时的俯视图;
[0020]图2是实施例中电子吸烟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 ] 图3是实施例中的雾化器的轴向剖视图;
[0022]图4是实施例中传动机构与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3]图5是实施例中的电子吸烟装置处于休息状态时雾化器被隐藏在壳体内的示意图;
[0024]图6是实施例中的电子吸烟装置处于吸烟状态时雾化器的一端伸出壳体外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其壳体只相当于一个烟盒的大小,便于使用者携带;供电单元和雾化器都设置于壳体内,壳体上设置有可控制雾化器伸缩的开关,当该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雾化器的吸嘴被隐藏在壳体内,当切换该开关至第二状态时,开关可使雾化器具有吸嘴的一端伸出壳体外部供使用者吸食。下面就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阐述:
[0026]参见图1A,本实施例涉及的电子吸烟装置100包括壳体101以及位于壳体101内的雾化器106和给该雾化器106供电的供电单元(未显示),供电单元可包括内部的电池以及电路板,雾化器106的一端具有一供使用者吸烟的吸嘴107。通常情况下,壳体101可被设计成方形,尺寸类似于现有技术中的烟盒大小,以便于使用者在吸烟时间握持,在壳体101的顶部表面上设置有一可相对壳体101滑动的开关102,在壳体101的前表面上还设置有按键103、指示灯104以及下部的显示屏105,按键103用于启动雾化器106内部的雾化元件工作,当雾化元件工作时指示灯104显示发光状态,显示屏105用来显示内部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雾化器106工作时的有关参数。此图1A显示为电子吸烟装置100的休息状态,相对应的,此时开关102处于第一状态,雾化器106被隐藏在壳体100,在该状态下吸嘴107没有伸出壳体101外部,使用者无法吸烟。
[0027]再参见图1B及图1C,其显示为电子吸烟装置100的吸烟状态,此时开关102处于第二状态。在壳体101上开设有可供雾化器106通过的窗口 108,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方案,开关102和窗口 108都设置于壳体101上的同一表面上,即顶部表面。在第一状态下,该开关102的至少一部分遮盖住该窗口 108,当向左拨动该开关102至第二状态时可使该窗口 108露出,并且在开关102向左沿着壳体101滑动的同时,可通过内部的传动机构牵引上述雾化器106向上移动,使雾化器106具有吸嘴107的一端经过窗口 108伸出壳体101外部,然后启动按键103是雾化器106工作,供使用者吸食。可以理解的是,开关102与窗口 108并不限定位于壳体101的同一表面上,该窗口 108还可以采用其它盖体遮盖,当吸烟时将该盖体打开即可。当吸烟完毕后,向右拨动上述开关102返回至第一状态即可将雾化器106的吸嘴107下降缩回至壳体101内部,同时开关102将窗口 108遮盖。需要说明的是,开关102的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并不限定开关102处于某一具体位置上。其中只要保证雾化器106能完全缩回至壳体101内部,即可将开关102定义为第一状态,与缩回至壳体101内部的距离大小无关;同样的,只要保证雾化器106具有吸嘴107的一端伸出至壳体101外以便于吸食的适应长度,即可将开关102定义为第二状态,与伸出的距离大小无关。
[0028]参见图2所示,设置在壳体101内的供电单元包括电池114和与电池114电性连接的控制电路板111,电池114和雾化器106并排放置。控制电路板111上具有控制单元、稳压电路等外围电路,雾化器106与控制电路板111之间通过一可伸缩的螺旋线缆110连接,当雾化器106上升或者下降时,该螺旋线缆110可相对拉伸或者收缩,使雾化器106内的雾化元件始终与供电单元连接。由于壳体101的容积较大,则电池114可采用方形的锂电池,相比现有常规的电子香烟来说,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容量。在壳体101内设置有一可移动部件109,雾化器10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该可移动部件109上,在雾化器106的旁边设置有一导轨115,导轨115通过支架固定在壳体101内部,导轨115竖直放置并且与雾化器106基本平行。可移动部件109可沿该导轨115上下滑动以带动雾化器106实现升降动作。在壳体101内的顶部靠近开关102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引导开关102滑动的导轨116,导轨116沿着水平设置,开关102与可移动部件109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机构,具体结构见以下描述。由上可见,当开关102水平滑动时,可移动部件109可带动雾化器106沿着竖直方向升降,开关102的滑动方向与可移动部件109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0029]在壳体101底部靠近控制电路板111的部位还设置有充电接口 112和放电接口113,充电接口 112和放电接口 113与供电单元中的控制电路板111连接,充电接口 112可实现为电池114充电,而放电接口 113 —可实现为外界的其它电子设备充电,控制电路板111具有相应的充放电管理电路。即本实施例中的电子吸烟装置100也可以作为一个移动电源使用,壳体101上显示屏105可用于显示充电或者放电过程中的电量。由移动电源在现有技术中较为普遍,因此内部的充放电管理电路在此不再赘述。
[0030]如图3所不,其揭不了雾化器106的内部结构。雾化器106包括外壳1063,夕卜壳1063内部的部分区域容纳有烟液1064,外壳1063内部设置有雾化元件和具有微孔结构的渗透部件1062,雾化元件为发热丝1061,发热丝1061缠绕在渗透部件1062上,渗透部件1062通过毛细作用吸取烟液并供发热丝1061加热雾化形成烟雾,烟雾经过通道1065从吸嘴107排出。发热丝1061的两端通过导线位于雾化器106下端的两个电极1066、1067连接,而电极1066、1067则通过上述螺旋线缆110与供电单元形成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3展示的只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雾化器的基本结构,而现有技术中其它结构的雾化器均能应用于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雾化器可伸缩的结构中。
[0031 ] 参见图4所示,其揭示了上述传动机构与其它部件的连接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开关102与可移动部件109之间的传动机构优选为齿轮系119。具体来说,该齿轮系119包括依次啮合并传递动力的第一齿轮120、第二齿轮121和第三齿轮122,该三个齿轮的中心轴分别固定在壳体101上。在开关102的下部具有一突出部,突出部设置在导轨116上,且突出部上还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第一齿条118,可移动部件109上的侧部还具有竖直分布的第二齿条117。第一齿条118与第一齿轮120相哨合,该第一齿轮120与外径较大的第二齿轮121啮合,同时第二齿轮121与第三齿轮122上的小齿轮部1222相啮合,第三齿轮122还具有一与小齿轮部1222同轴设置的大齿轮部1221,大齿轮部1221与上述第二齿条117相啮合。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上述导轨115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导杆,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两根导杆1151、1152,可移动部件109可沿着两根导杆1151、1152上下滑动。本实施例设置至少两个导杆的目的在于,可保证雾化器106移动的平稳性,防止雾化器106的运动过程中发生偏位。类似的,导轨116也可采用相同结构来防止开关102发生偏位。由于上述齿轮系119具有一定的传动比,因此当开关102沿着导轨116水平横向滑动较小距离时,即可驱动雾化器106上升或者下降较大的距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需要说明的是,齿轮系是机械领域中常用的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中的传动机构并不限定于齿轮系,也可以采用螺杆传动等其它常见的传动机构;同样的,开关的移动方式除了滑动之外,也可以是旋转等方式,即通过旋转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0032]参见图5和图6所示(图中隐藏了壳体101的前盖),其揭示了雾化器106从休息状态切换为吸烟状态的过程。在休息状态下,开关102停留在壳体101顶部并靠近右侧的位置(第一状态),开关102位于右边的一部分将壳体101上的窗口 108遮盖。雾化器106被隐藏在壳体101内,而且螺旋线缆110处于收缩的原始状态。因此在休息状态下,从外部无法观察到雾化器106,整个电子吸烟装置呈一个方块状,便于携带。
[0033]当将开关102移动至壳体101顶部的左侧时(第二状态),窗口 108被显露,即为吸烟状态。开关102下部的第一齿条118带动齿轮系119旋转,齿轮系119传递动力给可移动部件109上的第二齿条117,可移动部件109带动雾化器106沿着竖直方向上升,使雾化器106具有吸嘴107的一端从窗口 108伸出壳体101外部,供使用者吸烟。在吸烟状态下,螺旋线缆110从收缩状态变为拉伸状态。在壳体101内靠近按键105 (见图1)的位置设置有按键电路板123,按键电路板123与控制电路板111之前用导线连接。当吸烟状态下吸嘴107伸出壳体101之外时,即可按下按键105,控制电路板111内的控制单元可控制雾化器106中的发热丝与电源接通并产生热量使烟液雾化。
[0034]以上实施例仅为本说明书为便于理解实用新型内容所列举的部分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任何限定,也非所有可实施方案的穷举,故凡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流程或步骤所做出的任何微小改进或等效替代,均应包含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该壳体内的雾化器以及用于给该雾化器供电的供电单元,该雾化器的一端具有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还包括一位于壳体内的可移动部件以及设置于壳体上的开关,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可供雾化器通过的窗口,所述雾化器固定连接于该可移动部件上,该开关和可移动部件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机构;所述开关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该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雾化器的吸嘴位于壳体内部,当所述开关被切换至第二状态时,所述可移动部件可带动雾化器运动并使其具有吸嘴的一端经所述窗口伸出至壳体外部,当该开关被切换回至第一状态时,该雾化器上具有吸嘴的一端缩回至壳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可沿所述壳体相对滑动,并且该开关上具有与齿轮系匹配的第一齿条,在所述可移动部件上具有与该齿轮系匹配的第二齿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可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和窗口设置于壳体上的同一表面上,在第一状态时该开关的至少一部分遮盖住所述窗口,当切换该开关至第二状态时可使该窗口露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与供电单元之间通过一可伸缩的螺旋线缆形成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一用于引导所述可移动部件滑动的导轨,该导轨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导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内装载有烟液以及可将该烟液雾化形成烟雾的雾化元件,并且在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启动该雾化元件的按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供电单元连接的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显示电量的显示屏。
【文档编号】A24F47/00GK203952434SQ201420274437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7日
【发明者】李永海, 徐中立, 郑敏, 郭永录 申请人: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