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型香味吸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7634发布日期:2019-03-16 00:4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加热型香味吸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加热型香味吸入器。



背景技术:

香烟或雪茄等吸烟产品是通过烟叶的燃烧产生含有烟草香味成分的烟(气溶胶)的典型香味吸入器。另外,近年来,出现了各种通过从具有电热线圈等的电加热器产生的热对香味发生源进行加热,不进行香味发生源的燃烧或热分解即可抽吸香味的香味吸入器。

作为这种加热型香味吸入器,已知有电子烟,其具备:筒形的壳体,具有吸嘴且将产生的空气流朝向吸嘴引导;香味发生源,配置于壳体内;加热器,对香味发生源进行电加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0246032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中国实用新型第203828066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加热型香味吸入器中,通过加热器对香味发生源进行加热时产生的热容易蓄积在壳体内,因蓄积在壳体内的热的影响,会给香味吸入器的各零件及香味发生源等带来不利的影响。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壳体内难以蓄积加热器对香味发生源进行电加热时产生的热的加热型香味吸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至少在加热型香味吸入器的壳体的配置有加热器的位置的外周面设有促进散热的金属制的凹凸图案。

更详细地说,本发明的加热型香味吸入器具备:壳体,具有吸嘴且整体形状形成筒形;香味发生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对所述香味发生源进行电加热,在所述壳体的至少配置有所述加热器的位置的外周面,设置有促进散热的金属制的凹凸图案。在本发明中,可以在壳体的外周面将突起配设为图案状而形成凹凸图案,也可以在壳体的外周面实施例如切削加工等而将凹部配设为图案状,从而形成凹凸图案。

另外,本发明的加热型香味吸入器可以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形成有所述凹凸图案的凹凸图案配置区间的中央区域部配置有所述加热器。

在此,所述凹凸图案可以包含排列在所述壳体的外周面的多个突起。

另外,本发明的加热型香味吸入器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自吸嘴端起的规定区间形成有未设置所述凹凸图案的凹凸图案非配置区间。

在此,在本发明的加热型香味吸入器中,所述凹凸图案的突起的高度尺寸可以比突起的宽度尺寸大。

另外,在本发明的加热型香味吸入器中,所述凹凸图案的突起可以具有朝向顶部变细的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加热型香味吸入器可以在所述凹凸图案的突起的顶部设置有隔热材料。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壳体内难以蓄积加热器对香味发生源进行电加热时产生的热的加热型香味吸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电子烟的外观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电子烟的外观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电子烟的内部结构图。

图4a是展开显示实施方式1的电子烟的壳体的外周面的示意图。

图4b是设置于实施方式1的电子烟的壳体的突起的立体图。

图5a是表示构成实施方式1的凹凸图案的突起的形状变形的图。

图5b是表示构成实施方式1的凹凸图案的突起的形状变形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电子烟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电子烟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电子烟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加热型香味吸入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只要没有特别限定的记载,本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结构要素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并不限定发明的技术范围。

<实施方式1>

图1~图3是作为实施方式1的加热型香味吸入器的一例的电子烟1的概略图。图1及图2是实施方式1的电子烟1的外观图。图3是实施方式1的电子烟1的内部结构图。

在电子烟1中,主体部2和雾化部3拆装自如。图1表示主体部2与雾化部3成为一体的状态。图2表示主体部2及雾化部3分离的状态。在此,符号20是主体部2的壳体(以下称为“第一壳体”),符号30是雾化部3的壳体(以下称为“第二壳体”)。以下,在统称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的情况下,简单称为“壳体cs”。电子烟1的壳体的整体形状呈筒形(棒状)。本说明书中的术语“壳体”指收容电子烟1的各零件的外壳,例如也可以称为“壳”、“外壳”等。

在主体部2的第一壳体20内收容有电池21、电子控制部22、吸引检测传感器23等。另外,在主体部2的一端侧设置有led24。电池21可以是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等充电式电池。电子控制部22是控制电子烟1整体的计算机。电子控制部22例如可以是微处理器,具备安装有处理器、存储器等的电路基板(未图示)。

第一壳体20例如是有底圆筒状的壳,从底面20a侧起配置有led24、电子控制部22、电池21、吸引检测传感器23。而且,在第一壳体20的上端侧设置有用于将主体部2与雾化部3拆装自如地连接的第一卡合部25。另外,在第一壳体20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将大气吸入内部的缺口(即,第一进气孔26)。

接着,对雾化部3进行说明。雾化部3是加热器单元和烟弹部成为一体的组件。雾化部3的第二壳体30例如是有底圆筒状的壳,在其上端面30a的中央部穿设有吸引孔作为吸嘴31。雾化部3兼作烟嘴,吸烟者叼着第二壳体30的上端侧进行抽吸,能够从吸嘴31吸入生成于雾化部3内的气溶胶。此外,雾化部3的吸嘴端侧可以是朝向上端侧变细的形状,以便吸烟者容易叼着。

在雾化部3的第二壳体30的下端侧设置有用于将雾化部3与主体部2拆装自如地连接的第二卡合部32。雾化部3的第二卡合部32可进行与主体部2的第一卡合部25的卡合及解除。主体部2的第一卡合部25和雾化部3的第二卡合部32的卡合方式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螺纹连接方式。但是,也可代替螺纹连接方式,采用经由套筒部件的连接,例如嵌合连接等公知的连接方法。另外,如图2所示,在第二壳体30的下端部设置有用于将大气吸入内部的缺口(即,第二进气孔37)。在将雾化部3安装在主体部2的状态下,该第二进气孔37与主体部2的第一进气孔26连通,通过组合它们可形成空气引入口ai。

接着,对雾化部3的内部结构详细进行说明。雾化部3的第二壳体30的内部为两层筒结构,由筒状的隔壁33将第二壳体3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贮存气溶胶生成液的烟弹部34和内部通路39。在烟弹部34配置有含浸气溶胶生成液的棉纤维等液体供给部件38。另外,气溶胶生成液是通过加热生成气溶胶的液体,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含有香料的多元醇,但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甘油、丙二醇、尼古丁液、水、香料等的混合液体。

符号35是直接或间接地吸引、保持贮存于烟弹部34的气溶胶生成液的芯部。芯部35例如也可以将玻璃纤维搓拧而成。芯部35具有毛细管结构,利用毛细管现象能够直接地吸引、保持贮存于烟弹部34的气溶胶生成液,或者经过由棉纤维构成的液体供给部件38间接地吸引、保持含浸于其中的气溶胶生成液。此外,芯部35以插通在设置于隔壁33的一对保持孔(未图示)的状态下被保持于隔壁33。如图3所示,芯部35以横跨内部通路39的横截面的方式架设,其两端部在烟弹部34的内部延伸,并且与由棉纤维构成的液体供给部件38接触。

另外,如图3所示,在芯部35卷绕有具有电热线圈的电加热器36。芯部35还具有作为支承电加热器36的电热线圈的芯材的功能。电加热器36至少部分地包围芯部35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当通电而使电加热器36工作时,芯部35将被加热,结果,被保持于芯部35的气溶胶生成液蒸发。

在此,电子控制部22及电池21经由电配线连接,从电池21向电加热器36的通电由电子控制部22控制。在此,电子烟1通过配置于主体部2的吸引检测传感器23检测吸烟者对吸嘴(吸引口)31的吸引(抽吸),由此能够检测出吸烟者的吸烟要求。例如,当吸烟者抽吸吸嘴31时,外部的空气从空气引入口ai被吸入壳体cs的内部。基于此时的壳体cs内部的压力变化,吸引检测传感器23能够检测出吸烟者对吸嘴31的吸引。如果吸引检测传感器23检测到吸烟者对吸嘴31的吸引,电子控制部22就从电池21向电加热器36供电,通过加热芯部35使气溶胶生成液蒸发。

此外,作为吸引检测传感器23,可以使用检测吸烟者的吸引所产生的负压的压敏传感器或者热流量计(mems流量传感器等)。另外,代替吸引检测传感器23,也可以在电子烟1的壳体cs上设置接受来自吸烟者的操作的吸烟开关(未图示)。该情况下,吸烟开关经由电配线与电子控制部22连接,电子控制部22检测吸烟开关被操作成接通的状态。当吸烟开关为接通的状态时,电子控制部22从电池21使电加热器36通电,可使气溶胶生成液蒸发。

另外,如图2所示,在第二壳体30的下端部设置有用于将大气吸入内部的缺口,即第二进气孔37。该第二进气孔37在主体部2安装了雾化部3的状态下与主体部2的第一进气孔26连通,通过组合它们而形成空气引入口ai。

如上所述,电子烟1在检测到吸烟者对吸嘴31的吸引时,通过对电加热器36通电而加热芯部35,使被保持于芯部35的气溶胶生成液蒸发(气化)。另外,因吸烟者抽吸吸嘴31而从空气引入口ai流入壳体内的空气被导入雾化部3的内部通路39的内端。在内部通路39的外端设置有吸嘴31,流入内部通路39的空气朝向吸嘴31在内部通路39流动。在此,如图3所示,保持电加热器36的芯部35以横跨内部通路39的方式架设在内部通路39的中途。当吸烟者抽吸吸嘴31时,因电加热器36加热芯部35而蒸发(气化)的气溶胶生成液与内部通路39流动的空气混合,生成气溶胶。这样,在内部通路39生成的气溶胶经由内部通路39被导入吸嘴31,吸烟者能够从吸嘴31抽吸到气溶胶。

如上构成的电子烟1,由于是通过电加热器36加热被保持于芯部35的香味发生源(即气溶胶生成液),因此,可能因电加热器36而产生大量的热。在此,如果大量的热蓄积在壳体cs内部,就会影响到收容于壳体cs内的各零件,例如电子控制部22及贮存于烟弹部34的气溶胶生成液。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烟1的壳体cs采用使电加热器36产生的热容易向外部散发的结构。

以下,对电子烟1的散热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图3所示,在电子烟1的壳体cs的外周面设置有促进散热的金属制的凹凸图案bp。凹凸图案bp包含规则地排列于壳体cs的外周面的多个突起5而构成。图4a是展开显示实施方式1的电子烟1的壳体cs的外周面的示意图。图4b是设置于实施方式1的电子烟1的壳体cs的突起5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凹凸图案bp的突起5如图4b所示具有四棱柱形状,如图5a及图5b例示的变形,也可以具有其它形状。图5a例示具有圆柱形状的突起5。图5b例示具有钟形形状(碗状)的突起5。

此外,图1~3所示的符号6表示壳体cs的外周壁。构成凹凸图案bp的多个突起5向壳体cs的外周壁6的外周面6a突出设置。另外,如从图1~图3清楚可知,在壳体cs上,至少在配置有电加热器36的位置(范围)的外周面6a设置金属制的凹凸图案bp。即,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烟1以覆盖电加热器36的侧方的方式在壳体cs的外周面6a配置有金属制的凹凸图案bp。在此,通过将凹凸图案bp设置在壳体cs的外周面6a,能够很好地增加壳体cs的表面积,即,很好地增加散热面积。而且,凹凸图案bp由导热性优异的金属制成,可促进凹凸图案bp的散热。

其结果是,热难以蓄积在电子烟1的壳体cs内部,能够抑制给收容于壳体cs内的各零件(例如,电子控制部22及贮存于烟弹部34的气溶胶生成液)带来不利的影响。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壳体cs的外周面6a排列多个突起5而形成凹凸图案bp,因此,适合散发壳体cs内部的热的同时,能够减小把持电子烟1的吸烟者的手指和壳体cs的外周面6a的接触面积。由此,热难以传导至把持电子烟1的吸烟者的手指,具有吸烟者不容易感到不适的效果。

在此,在壳体cs的长度方向上,将形成有凹凸图案bp的区间称为“凹凸图案配置区间z1”(参照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凹凸图案配置区间z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配置电加热器36。由此,在电子烟1(壳体cs)的长度方向上,以温度最容易变高的位置为中心,能够以良好的平衡配置凹凸图案bp,将电加热器36的发热有效地向外部(大气中)散发。因此,热进一步难以蓄积在电子烟1的壳体cs内。此外,形成凹凸图案bp(突起5)的材料是金属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不锈钢、铝等。

在此,对于在壳体cs的外周面6a设置凹凸图案bp导致的散热面积(表面积)的增加率进行计算。作为条件例,在将电子烟1的直径(壳体cs的外周壁6的外径)设定为10mm,将凹凸图案配置区间z1设定为30mm,将突起5的形状设定为一个边1mm的立方体,邻接的突起5彼此的间隔尺寸设定为1mm的情况下,散热面积(表面积)的增加率约为202%。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散热性方面考虑,如果在壳体cs的外周面6a设置凹凸图案bp(突起5)导致的壳体cs的表面积的增加率为20%以上,是优选的。

在此,将在电子烟1的壳体cs中设置有吸嘴31的一侧端部称为“吸嘴端3a”。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烟1在壳体cs的长度方向上的自吸嘴端3a起的规定区间,形成有未设置凹凸图案bp的凹凸图案非配置区间z2(参照图1)。这样,由于在壳体cs的吸嘴端3a侧的区域没有配置凹凸图案bp,因此,当吸烟者叼着电子烟1的吸嘴31时,能够抑制口接触到配置于壳体cs的凹凸图案配置区间z1的外周面6a的金属制的凹凸图案bp。此外,凹凸图案非配置区间z2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20mm以上。即,由于自壳体cs的吸嘴端3a起的至少20mm的区间不设置凹凸图案bp,所以能够有效地避免在叼着电子烟1时吸烟者的唇与凹凸图案bp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烟1中,如图4、图5所示,优选凹凸图案bp的突起5的高度尺寸hs大于宽度尺寸ws。这样,通过使高度尺寸hs相对得大于突起5的宽度尺寸ws,能够进一步使在壳体cs的外周面6a设置凹凸图案bp导致的壳体cs的表面积(散热面积)增加。因此,将电子烟1的壳体cs内的热更容易散发到外部。

另外,如上所述,通过使凹凸图案bp的突起5的高度尺寸hs比宽度尺寸ws大,与突起5的顶面(顶部)5a(参照图4、图5)的面积(以下称为“顶部面积st”)相比,能够相对地增加突起5的侧面(侧部)5b(参照图4、图5)的面积(以下称为“侧部面积ss”)。即,能够增加侧部面积ss在突起5的表面积整体中所占的比例。由此,能够减小吸烟者把持电子烟1时手指和突起5的接触面积,突起5的热更加难以传递到吸烟者的手指。进而,如上所述,通过增加侧部面积ss在突起5的表面积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能够从突起5的侧面5b优先散热。由此,突起5的顶面5a的温度难以变高,更不会给把持电子烟1的吸烟者带来不适感。

另外,如图5b所示,如果凹凸图案bp的突起5具有朝向顶面(顶部)5a变细的形状,当吸烟者把持电子烟1时,能够进一步减小吸烟者的手指和突起5的接触面积。因此,突起5的热更加难以传递到吸烟者的手指。

另外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烟1中,在构成凹凸图案bp的突起5的顶面(顶部)5a设置隔热材料7(参照图5(a))。设置于构成凹凸图案bp的突起5的顶面5a的隔热材料7,例如可以是隔热涂料(隔热表面涂层材料)等。通过在突起5的顶面5a涂布隔热涂料等,能够提高突起5的顶面5a的隔热性。由此,在使壳体cs内的电加热器36产生的热优先从突起5的侧面5b向外部散失的同时,能够积极抑制顶面5a变热。因此,突起5的热更加难以传递到吸烟者的手指,适合抑制给吸烟者带来不适感。此外,涂布于突起5的顶面5a的表面涂层的隔热涂料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将隔热性高的陶瓷乳化(乳化、混合微粒子)的涂料。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烟1中,在壳体cs的外周面6a以一定的间隔规则地排列着多个突起5,但不限于此。例如,排列于壳体cs的外周面6a的多个突起5彼此的间隔可以不是一定的间隔。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电子烟1a的图。图6所示的电子烟1a在凹凸图案配置区间z1的中央区域部z1a配置电加热器36的电热线圈,这一点与图1~3所示的方式相同,而在凹凸图案配置区间z1的中央区域部z1a和位于其两侧的端部区域部z1b,突起5彼此的间隔(间距)有变化。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凹凸图案配置区间z1的中央区域部z1a的突起5彼此的间隔被设定成比在端部区域部z1b的突起5彼此的间隔小的尺寸。由此,在壳体cs的凹凸图案配置区间z1,与端部区域部z1b相比,中央区域部z1a以更高的密度配置着突起5。由此,在壳体cs的凹凸图案配置区间z1中,可在与配置有电加热器36的位置对应的中央区域部z1a使突起5的配置密度最高,因此,更适合将来自电加热器36的发热散发到外部。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加热型香味吸入器可进行各种变更、改良、组合等,这对从业者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烟1在使气溶胶生成液含浸在配置于烟弹部34的由棉纤维等构成的液体供给部件38的方式下贮存气溶胶生成液,但也可以采用在所谓所液体罐中贮存气溶胶生成液的罐式,还可以分别构成使气溶胶生成液蒸发的雾化器和液体罐。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在电子烟1的壳体cs的外周壁6的外周面6a以图案状凸设突起5而形成凹凸图案bp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在壳体cs的外周壁6的外周面6a实施例如切削加工等,以图案状凹设凹部而形成凹凸图案bp。该情况下,例如可以在壳体cs的外周面6a以一定的间隔凹设多个凹部。此时,在邻接的凹部彼此之间形成有突起5,通过凹部和突起5的组合形成凹凸图案bp。

另外,例如,如图7所示的变形例2的电子烟1b,可以在雾化部3的烟弹部34的后段配置收容烟叶的烟草烟弹8。图7只局部地表示电子烟1b的雾化部3侧。烟草烟弹8的前端面8a和后端面8b能够使在雾化部3生成的气溶胶通过。在雾化部3生成的气溶胶从前端面8a流入烟草烟弹8内。并且,当气溶胶通过烟草烟弹8内时,吸烟者能够从后端面8b抽吸到接收了烟草成分及香料成分的气溶胶。在这种类型的电子烟1b中也采用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散热结构,由此,能够将电加热器36产生的发热很好地散发到外部。

另外,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图8所示的电子烟。图8表示变形例3的电子烟1c。图8是沿着其长度方向剖切圆筒形的电子烟1c的纵剖视图。电子烟1c具有电池101、收容烟草填充物102的容器103、电加热器104、烟嘴105。将烟草填充物102填充在容器103中,可通过电加热器104加热容器103内的烟草填充物102而产生气溶胶,从烟嘴105抽吸。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在壳体cs的配置有电加热器104的位置的外周面6a同样设置了包含金属制的多个突起5的凹凸图案bp。由此,能够将电加热器104的发热很好地散发到外部。

符号说明

1…电子烟(加热型香味吸入器)

2…主体部

3…雾化部

5…突起

20…第一壳体

21…电池

22…电子控制部

23…吸引检测传感器

24…收容腔

30…第二壳体

31…吸嘴

32…液体供给部件

34…烟弹部

35…芯部

36…电加热器

38…液体供给部件

39…内部通路

cs…壳体

bp…凹凸图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