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卷烟机组的气流筛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3765发布日期:2018-11-07 20:1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卷烟机组的气流筛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烟机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卷烟机组的气流筛分装置。



背景技术:

YJ17型卷烟机是1994年在德国HAUNI公司PROTOS70卷烟机技术基础上转化的国产化机型,目前国内市场保有量在壹千五百台以上。由于其技术成熟、生产稳定,YJ17型卷烟机是国内卷烟生产设备的主力机型,多用于生产中、高档卷烟。ZJ17型供丝机是YJ17型卷烟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PROTOS 90、PROTOS 2-2等系列高速机型的推出,在保障卷烟内在质量的供丝技术方面,对卷烟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相比较,PROTOS 70机型的技术相对落后,其在除杂能力、烟丝造碎、烟丝填充均匀性等方面的能力已愈来愈成为该机型应用的短板。更为突出的是,在生产白沙(和天下)、细支烟、芙蓉王新品牌时,易出现梗签去除不干净导致梗签刺破烟支,造成废品率较高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卷烟机除杂剔梗能力的气流分离器,提高供丝机的供丝质量,从而降低成品烟的废品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用于卷烟机组的气流筛分装置,包括整平辊、直通筛分器、分离弯道、筛分风机和风管,分离弯道的进口端与直通筛分器的上端连接,风管的出口端与直通筛分器管的下端连接,分离弯道的出口端分成两个出口,其中一个为烟丝出口,另一个出口与筛分风机的进风口连接,风管的进口端与筛分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直通筛分器的侧壁连接有烟丝入口,整平辊设置于供丝机的陡角提升带和烟丝入口之间,经整平辊整理平整后的烟丝从烟丝入口进入直通筛分器中,烟丝在从下往上的气流吹送下分离,分离后较轻的烟丝向上进入分离弯道中从烟丝出口经针辊进入流化床,较重的烟梗从直通筛分器的下端排出。

所述直通筛分器包括矩形筛分腔和连接于矩形筛分腔内壁的阻尼块。

所述烟丝入口位于所述矩形筛分腔的侧壁上部,烟丝入口的下侧板为倾斜板,矩形筛分腔内对应烟丝入口处设置有导向斜板。

所述矩形筛分腔的侧壁下部连接有扬丝辊,矩形筛分腔的侧壁对应扬丝辊处开设有条形口。

所述筛分风机为离心风机。

所述风管包括直管段和连接于其下端的弯管段,直管段的上端与所述筛分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弯管段的末端与所述矩形筛分腔的下端连接。

所述弯管段的上端段内平行连接有翻转辊和闸辊,闸辊位于翻转辊的外下侧,弯管段的上端段下侧壁上开设有烟梗出口。

所述分离弯道内的转弯段内设置有弧形导向板,弧形导向板的起始端位于分离弯道的中心面上,后续段逐渐往分离弯道的外侧内壁靠近。

所述矩形筛分腔的长度在400mm-1200mm之间,高度为1000mm-2900mm之间;所述弧形导向板的弯弧半径在100mm-400mm之间。

所述烟丝出口的末端连接有叶轮闸门。

本实用新型通过筛分风机提供气流,使从供丝机的陡角提升带进入直通筛分器的烟丝和其中的烟梗彻底分离,烟丝从分离弯道经针辊进入流化床,烟梗从直通筛分器的下端排出,所以提高了卷接机组供丝机的剔梗性能和供丝技术水平,从而避免现有技术因为烟丝中有较多烟梗的存在而带来的成品烟烟支刺破等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阻尼块与矩形筛分腔高度方向侧板的连接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用于卷烟机组的气流筛分装置,包括整平辊1、直通筛分器2、分离弯道3、筛分风机4、风管5、扬丝辊6、闸辊7、叶轮闸门8、翻转辊9。

直通筛分器2包括矩形筛分腔21和通过沉头螺钉连接于矩形筛分腔21内壁的阻尼块22,本实施例优选阻尼块22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阻尼块22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筛分效果。矩形筛分腔21的侧壁上部连接有烟丝入口A,烟丝入口A的下侧板A1为倾斜板,矩形筛分腔21内对应烟丝入口处设置有导向斜板23。倾斜板A1和导向斜板23的设置,使烟丝入口形成漏斗状,使该处截面积变小,流速加快,更利于烟丝的上扬。矩形筛分腔21的高宽比大,阻尼块在矩形筛分腔的高度方向内壁交错布置,进一步提高筛分效果。

矩形筛分腔21的长度宜在400mm-1200mm之间,高度为1000mm-2900mm之间,具体的尺寸根据相应的卷烟机型号确定。

从图2可以看出,整平辊1设置于供丝机的陡角提升带和烟丝入口A之间。

矩形筛分腔21的侧壁下部连接有扬丝辊6,矩形筛分腔21的侧壁对应扬丝辊6处开设有条形口。扬丝辊6的设置可清除直通筛分器2中可能存在的烟丝团。

分离弯道3的进口端与矩形筛分腔21的上端连接,分离弯道3内的转弯段内设置有弧形导向板10,弧形导向板10的起始端位于分离弯道3的中心面上,后续段逐渐往分离弯道3的外侧内壁靠近。弧形导向板10的弯弧半径在100mm-400mm之间,具体的尺寸根据相应的卷烟机型号确定。

本实施例的筛分风机4采用离心风机,但是该风机需根据不同的卷烟机型号的安装位置进行设计。其它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卷接机组内部自带的负压风机的分压风作为筛分气流。

在筛分风机4气流的作用下,在分离弯道3的转弯段,烟丝被甩向分离弯道3的外侧壁,而弧形导向板10的起始端位于分离弯道3的中心面上,所以分离弯道3被弧形导向板10分成两个通道,其中外侧的通道为烟丝通道,内侧的通道为风道。烟丝通道的出口端连接叶轮闸门8,风道的出口端与筛分风机4的进风口连接。筛分风机4的出风与风管5的进口端连接,使气流循环不断的筛分从供丝机陡角提升带送入矩形筛分腔21内的烟丝。

整平辊1将供丝机陡角提升带送过来的烟丝整理平整,同时烟丝在整平辊的辅助作用下从烟丝入口进入直通筛分器中,进入直通筛分器中的烟丝在筛分风机的吹送气流作用下,较轻的烟丝被吹向分离弯道,而较重的烟梗在克服气流作用后向下落至矩形筛分腔的下部。所以筛分风机转速的选择在考虑分离效果的同时,必须考虑烟梗能往直通筛分器的下部落。而且筛分风机的转速必须可调,以适应不同烟丝流量下的烟丝筛分需求。

风管5包括直管段51和连接于其下端的弯管段52,直管段51的上端与筛分风机4的出风口连接,弯管段52的末端与矩形筛分腔21的下端连接。弯管段52的上端段内平行连接有翻转辊9和闸辊7,闸辊7位于翻转辊9的外下侧,弯管段52的上端段下侧壁上开设有烟梗出口。

从图1可以看出,烟梗落至直通筛分器2的下部后绝大部分会落至闸辊处,通过闸辊的旋转排出。当然也会有少量的烟梗会落至翻转辊9处。所以翻转辊9的辊体外壁为丝网,丝网既能保证风管的正常通风效果,又不能让烟梗穿过。当烟梗在翻转辊9处累积一定时间后,使翻转辊9翻转将其上累积的烟梗翻落至闸辊7处。

本实用新型通过筛分风机4提供循环气流,使进入直通筛分器2的烟丝和其中的烟梗在阻尼块22和气流的作用下彻底分离,烟丝从分离弯道进入针辊定量后,再进入流化床,烟梗从直通筛分器的下方的闸辊处排出,所以提高卷接机组供丝机的剔梗性能和供丝技术水平,从而避免现有技术因为烟丝中有较多烟梗的存在而带来的成品烟烟支刺破等质量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