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铆压无引线接触式电子雾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0404发布日期:2019-08-13 20:3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铆压无引线接触式电子雾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铆压无引线接触式电子雾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传统的香烟正逐步地被电子烟所取代。而电子烟中最重要的是设备是烟弹,如何快速组装且保证性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尤其是夏季高温情况下,车内温度达到50度以上,消费者将产品遗留在车内,很容易使产品受到高温膨胀而漏油;另外 ,如何解决在使用过程中消费者抽到油也是一个难题;

关于发热材料:目前大部分的发热丝为1普通线圈式发热丝、2线圈式陶瓷发热丝,同时市场上也存在了3印刷式陶瓷发热丝。普通线圈式发热丝需要穿纤维绳或者棉来实现导油,而线圈式陶瓷发热丝同样需要包棉或者无纺布来实现导油,印刷式陶瓷发热丝则不用棉或者布可与烟油直接接触。其中1、普通线圈式发热丝、2、线圈式陶瓷发热丝这两种方式组装比较复杂,并且对物料精度要求较高,容易产生漏油、干烧以及抽到油的情况;3、印刷式陶瓷发热丝则成本较高,同时印刷发热部分比较容易烧焦。以上3种发热材料均需要引线与雾化器的正负极连接。

关于防漏油措施: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雾化器并没有完善的防漏有措施,主要有2种情况:1、雾化器进气口直通发热丝部分,这样会导致发热丝高温飞溅的烟油以及因抽吸冷凝产生的烟油直接从雾化器进气口露出;2、侧边进气且单独气道启动空气开关,这种方式无法使与发热丝接触的烟油燃烧充分,口感较差。

关于防吸到油:目前市场上主要通过在发热丝正上方加一个圆柱形气管,直通吸嘴出气口,这种方式会很大程度上把油抽吸到嘴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铆压无引线接触式电子雾化系统,解决了发热丝组装困难或者成本高,不良高的问题而设计,避免了漏油,吸到油,以及不良高的问题,同时成本比较低,且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抛弃传统的引线式铆压配合方式,直接使用弹性顶针与发热丝接触,可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非铆压无引线接触式电子雾化系统,包括油杯、吸嘴硅胶、吸嘴发热组件以及防漏油底座组成的烟弹主体,吸嘴发热组件倒置装入油杯上开设的发热组件槽中并通过密封硅胶与发热组件槽挤压密封配合,防漏油底座与油杯互相装配,吸嘴硅胶装配在油杯的另一侧,吸嘴硅胶通过吸嘴密封;

油杯内具有一个侧出气通道,防漏油底座上设置有防漏油进气凸台,使得气流与出气孔错位,防漏油底座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防漏油底座中间的预留腔相通,防漏油底座的导电件伸入于该预留腔中,利用导电件分割进入到预留腔中的气流,进气口的出气口端与侧出气通道相通,预留腔与侧出气通道导通,吸嘴发热组件的发热体与伸入于预留腔内的导电件弹性接触导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嘴发热组件包括进油密封硅胶、导油陶瓷以及一发热片,所述导油陶瓷上具有一个导油陶瓷凹槽,发热片安装于导油陶瓷凹槽中,进油密封硅胶上设置有进油密封硅胶凹槽,安装有发热片的导油陶瓷安装于进油密封硅胶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漏油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磁性金属孔以及至少两个弹簧顶针孔,导电件为弹簧顶针,弹簧顶针穿过弹簧顶针孔并伸入于预留腔中,磁性金属孔内装入磁性金属,防漏油底座相对弹簧顶针孔的另一侧开设一个密封硅胶槽,密封硅胶槽内放置一个密封硅胶圈,油杯一侧插入于密封硅胶槽中并与底部的密封硅胶圈接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吸嘴硅胶的顶部具有一个注油孔,所述吸嘴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出气口,正对注油孔的吸嘴顶面设置有对应的注油塞,注油塞随着吸嘴的密封而插入于注油孔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吸嘴与油杯之间通过卡扣扣合,吸嘴硅胶的外壁设置有环形凸起,与吸嘴内壁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将片状发热材料与陶瓷结合,减少了组装步骤,且容易组装;二、通过将发热丝进气口太高,与发热丝相互错位来实现漏油情况;三、将传统的发热丝出气管放在侧面,避免了直接吸到油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油底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倒置后的各组件的内部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嘴硅胶与主机组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嘴与主机组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嘴与主机组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组装好雾化器后的内部截面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完成后的内部气流走向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油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防漏油底座的内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油杯300、吸嘴100、吸嘴硅胶200、吸嘴发热组件400以及防漏油底座500组成的烟弹主体,吸嘴发热组件400倒置装入油杯300上开设的发热组件槽600中并通过密封硅胶与发热组件槽600挤压密封配合,防漏油底座500与油杯300互相装配,吸嘴硅胶200装配在油杯300的另一侧,吸嘴硅胶200通过吸嘴100密封;

如图10和图11所示,油杯300内具有一个侧出气通道301,防漏油底座上设置有防漏油进气凸台511,使得气流与出气孔错位,防漏油底座上设置有进气口510,进气口与防漏油底座中间的预留腔相通,防漏油底座的导电件伸入于该预留腔中,利用导电件分割进入到预留腔中的气流,进气口的出气口端与侧出气通道相通,预留腔与侧出气通道导通,吸嘴发热组件的发热体与伸入于预留腔内的导电件弹性接触导电,如图8和图9所示。

如图2所示,吸嘴发热组件400包括进油密封硅胶401、导油陶瓷402以及一发热片403,导油陶瓷402上具有一个导油陶瓷凹槽404,发热片403安装于导油陶瓷凹槽404中,进油密封硅胶401上设置有进油密封硅胶凹槽405,安装有发热片403的导油陶瓷402安装于进油密封硅胶401中。

如图3和图13所示,防漏油底座50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磁性金属孔501以及至少两个弹簧顶针孔502,导电件为弹簧顶针,弹簧顶针506穿过弹簧顶针孔502并伸入于预留腔800中,磁性金属孔501内装入磁性金属507,防漏油底座相对弹簧顶针孔的另一侧开设一个密封硅胶槽504,密封硅胶槽504内放置一个密封硅胶圈505,油杯一侧插入于密封硅胶槽504中并与底部的密封硅胶圈505接触。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吸嘴硅胶200的顶部具有一个注油孔201,吸嘴100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出气口101,正对注油孔的吸嘴顶面设置有对应的注油塞102,注油塞102随着吸嘴的密封而插入于注油孔201内。

如图12所示,吸嘴100与油杯300之间通过卡扣扣合,吸嘴硅胶200的外壁设置有环形凸起225,与吸嘴内壁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顶针与发热片预留的接触区域弹性接触,实现了给发热片正负极通电。其中弹簧顶针不仅仅局限在通过弹簧顶针,同时也包括通过进油密封硅胶实现弹簧顶针与发热片的弹性接触,即即使使用同样尺寸的非弹簧顶针(没有任何弹性的金属件)也可以实现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弹性接触。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防漏油进气凸台,让气流不会直接和出气孔对接,利用弹簧顶针分割气流,使通过防漏油进气凸台的气流能够更好的与发热片所燃烧的通过导油陶瓷进入的烟油产生的烟雾更好的接触。同时让因冷凝,高温所产生的少量液体能够存储在防漏油底座里。同时因为防漏油底座部件之间密封比较完全,所以能够防止最大程度的漏油。

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侧出气通道,使得启动空气开关气道和烟雾出气道合二为一,可以防止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吸到烟油。

为避免冷凝烟油从吸嘴与油杯之间渗出,通过在吸嘴硅胶处加环形凸起,与吸嘴环形过盈配合实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将片状发热材料与陶瓷结合,减少了组装步骤,且容易组装;二、通过将发热丝进气口太高,与发热丝相互错位来实现漏油情况;三、将传统的发热丝出气管放在侧面,避免了直接吸到油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