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折式伞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骨。
已申请的专利,如中国专利CN2322443Y,名称为“轻质槽骨与补强弹性骨结合之伞骨强化装置”,其虽揭示一横断面呈U型凹槽的轻质主伞骨连接一横断面呈圆形的弹性外伞骨,但整套伞骨装置为供单折的伞骨使用,并未揭示可使用在多折式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用于多折式伞的含铝合金内骨及碳纤外骨的多折式伞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们实现的多折式伞骨装置,其包含顶骨、下支骨、中间骨、辅助骨及尾骨各一件,顶骨横断面为U型并枢连至中棒的上巢;下支骨横断面为U型,并枢连顶骨且枢连至一下巢,滑合于中棒上;中间骨枢连下支骨并藉辅助骨枢连顶骨;尾骨枢连中间骨;其特征是顶骨、下支骨为铝合金制成,尾骨为碳纤维补强塑胶制成,其断面为圆;中间骨为碳纤维补强塑胶制成,含有一上凸部、两补强肋及一底凹部,上凸部纵设于中间骨上部,两补强肋纵设于中间骨底部两侧缘,底凹部纵设于中间骨的底部而介于两补强肋之间。
上述设计,利用这种多折式伞骨装置,达到了可使用于多折伞的效果。
下面以附图、实施例再作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伞示意图;图2为
图1的2-2视图;图3为
图1的3-3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收伞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当顶骨与下支骨为碳纤补强胶的收伞示意图。
如
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枢连至中棒1,中棒1包括一下管11、中管12与一上管13相互伸缩套合,一上巢14设于上管13上部,一下巢15滑合于中棒1上而于开伞时卡扣于一弹节16上,弹节16为弹性伸设于中棒1上;该伞骨装置2包含顶骨21、下支骨22、中间骨23、辅助骨24及尾骨25各一件,顶骨21横断面为U型并枢连至中棒1的上巢14;下支骨22横断面为U型,并枢连顶骨21且枢连至一下巢11,滑合于中棒1上;中间骨23枢连下支骨22并藉辅助骨24枢连顶骨21;尾骨25枢连中间骨23;其特征是顶骨21、下支骨22为铝合金制成,尾骨25为碳纤维补强塑胶制成,其断面为圆;中间骨23为碳纤维补强塑胶制成,含有一上凸部233、两补强肋234及一底凹部235,上凸部233纵设于中间骨23上部,两补强肋234纵设于中间骨23底部两侧缘,底凹部235纵设于中间骨23的底部而介于两补强肋234之间。顶骨21里端211枢连上巢14,下支骨22里端221枢连下巢15,中间枢接部223枢连顶骨21的最外端212;中间骨23里端231连接一内接头26的尾端263;辅助骨24两端241、242枢连顶骨21外端213与内接头26里端部261之间,内接头26一对凸耳262枢连下支骨22外端222;尾骨25里端251枢连一外接头27的一对凸耳272,里端271连接中间骨23外端232;中间骨23的两补强肋234可防止扭转,于开伞时增加其稳定性;各枢接孔加工方便,顶骨21及下支骨22不必另加接头,收折时,不会阻扰操作,且很顺畅。
如图6所示由于碳纤补强塑胶质地较硬,不易加工,故可加用接头J,箭头F表示开伞向上,故顶骨21及下支骨22等“内骨”以铝合金制作,可不另加接头J,收伞也顺畅,而中间骨23及尾骨等“外骨”,仍以碳纤维补强塑胶制作,故就整体而言,本实用新型质量较强度高,优于其它伞骨装置。
权利要求1.多折式伞骨装置,其包含顶骨、下支骨、中间骨、辅助骨及尾骨各一件,顶骨横断面为U型并枢连至中棒的上巢;下支骨横断面为U型,并枢连顶骨且枢连至一下巢,滑合于中棒上;中间骨枢连下支骨并藉辅助骨枢连顶骨;尾骨枢连中间骨;其特征是顶骨、下支骨为铝合金制成,尾骨为碳纤维补强塑胶制成,其断面为圆;中间骨为碳纤维补强塑胶制成,含有一上凸部、两补强肋及一底凹部,上凸部纵设于中间骨上部,两补强肋纵设于中间骨底部两侧缘,底凹部纵设于中间骨的底部而介于两补强肋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伞骨,提供一种含铝合金“内骨”和碳纤维“外骨”的多折式伞骨装置。顶骨、下支骨为铝合金制成,尾骨为碳纤维补强塑胶制成,其断面为圆;中间骨为碳纤维补强塑胶制成,含有一上凸部、两补强肋及一底凹部,上凸部并纵设于中间骨上部,两补强肋纵设于中间骨底部两侧缘,底凹部纵设于中间骨的底部而介于两补强肋之间。用于伞。
文档编号A45B19/00GK2443636SQ00261618
公开日2001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3日
发明者林俊光, 张荣仁 申请人:福太洋伞工厂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