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体的分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21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移动体的分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可移动体的分配装置,其用于诸如液体化妆品材料挤压容器或诸如此类的容器内,使用者可适当挤压和使用其内容纳的液体化妆品材料。
背景技术
公开一传统的可移动体的分配装置,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0-262324中,其包括一圆柱形的可移动体,在其外圆周形成有一阳螺纹以及形成有多个通向外侧并沿圆周方向对齐的纵向延伸凹槽;一圆柱形的主体,其具有一形成在圆柱形主体的内圆周的中间部分的阴螺纹,阴螺纹与从圆柱形主体的后侧插入的可移动体的阳螺纹旋在一起;以及一可转动地连至主体的后端部分的圆柱形操作件,其具有与可移动体的凹槽互锁并设置在圆柱形操作件的内周缘上的凸肋;可移动体沿纵向方向以不可转动的方式可滑动地插入,并且通过主体和操作件的相对转动逐渐地分配可移动体。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消费者强调产品轻便和易于使用的要求,在不改变可移动体的长度而保持同样的分配的情况下,存在有通过缩短传统的可移动体分配装置的整体长度以紧凑产品的需求。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标是提供一可移动体分配装置,其有与现有技术相比缩短的整体装置长度,而保持等同分配量,以这样的方式可满意地实现产品的尺寸缩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前述的问题,涉及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可移动体分配装置是这样的一可移动体分配装置,其包括一在其外圆周上形成有阳螺纹的圆柱形可移动体;一圆柱形主体;在其内圆周的中间部分形成有可与可移动体的阳螺纹旋在一起的阴螺纹;一可转动地连至主体的后端部分的圆柱形操作件,其包括一设置成从设在其后端的基底朝向前侧突出的轴元件,轴元件沿纵向方向、以不可转动的方式可滑动地配合安装到与阴螺纹啮合的可移动体内;以及一棘轮,其包括一组棘齿和一棘轮弹簧,用来限制可移动体沿向前方向或向后方向的移动;通过引起主体和操作件的相对转动,逐渐地分配可移动体;其中,在中间部分的内圆周和远离中间部分的区域的内圆周之间的一台阶部分形成在圆柱形主体的内部;棘轮包括一圆柱形棘轮弹簧部分,其中,至少一组棘齿与棘轮弹簧一体形成;以及棘轮弹簧部分夹在主体的台阶部分和操作件的内侧之间,这样,轴元件穿过棘轮弹簧内侧,并因此使可移动体同样穿过该内侧。
此外,涉及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可移动体分配装置是这样的一可移动体分配装置,其包括一在其外圆周上形成有阳螺纹的圆柱形可移动体;一圆柱形主体,在其内圆周的中间部分形成有可与可移动体的阳螺纹旋在一起的阴螺纹;以及一可转动地连至主体的后端部分的圆柱形操作件,其包括一设置成从设在其后端的基底朝向前侧突出的轴元件,轴元件沿纵向方向、以不可转动的方式可滑动地配合安装到与阴螺纹啮合的可移动体内;通过引起主体和操作件的相对转动,逐渐地分配可移动体;其中,各自地向外侧突出并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凸肋沿圆周方向形成在轴元件的外圆周上;与轴元件的凸肋互相地装配的多个凹槽形成在可移动体的内圆周上;以及轴元件的凸肋由凸肋组成,其中,其中间部分大于凹槽的尺寸,这样,从其前端侧至其中间部分的区域可插入到可移动体的凹槽内部,这阻止超过此的进一步的插入,且可移动体和轴元件保持在沿径向方向的规定的相对位置。
在这种类型的技术方案中,理想的是,轴元件的凸肋形成在具有一中空横截面的凹陷部分的两侧,通过挖掘多个位置以形成一中空横截面。
此外,涉及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可移动体分配装置是这样的一可移动体分配装置,其包括一主体管;一设置在该主体管的后端部分且能相对于主体管作相对转动的操作管;一可移动体包括插入主体管和操作管内侧的一转动阻止部分和一螺纹部分;一用来以不可转动的方式与可移动体的转动阻止部分接合并引导可移动体沿轴向方向滑动的管侧转动阻止部分;一用来与可移动体的螺纹部分旋在一起的管侧螺纹部分;以及各自地设置在主体管和操作管上以互相啮合并允许与相对转动同步的沿一方向转动的棘轮;通过螺纹部分旋在一起、转动阻止部分的接合以及棘轮的啮合,可移动体被逐渐地朝向主体管的前端分配;其中,可移动体形成为圆柱形,可移动体的螺纹部分设置在其内圆周或外圆周其中的一个上,且可移动体的转动阻止部分设置在内圆周或外圆周其中的另一个上;以及管侧转动阻止部分、管侧螺纹部分和棘轮以重叠方式在与轴向方向垂直的同一平面内安装。
在这种类型的技术方案中,理想的是,还提供沿轴向方向以突出方式安装在操作管的基底部分上的一轴元件;以及一具有圆柱形状的圆柱形件,其连续地安装以环绕轴元件的前端侧,同时还以不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至主体管;将可移动体插入在轴元件和圆柱形件之间,可移动体的转动阻止部分设置在可移动体的内圆周上,且可移动体的螺纹部分设置在可移动体的外圆周上;管侧转动阻止部分设置在轴元件的外圆周上并与形成在可移动体的内圆周上的可移动体的转动阻止部分接合;管侧螺纹部分设置在圆柱形件的内圆周上,并与可移动体的外圆周上的可移动体的螺纹部分旋在一起;以及诸棘轮以环绕圆柱形件的方式安装。或可选择地,其还包括沿轴向方向以突出方式安装在操作管的基底部分上的一轴元件;以及一具有圆柱形状的圆柱形件,其连续地安装以环绕轴元件的前端侧,同时还以不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至主体管;将可移动体插入在轴元件和圆柱形件之间,可移动体的转动阻止部分设置在可移动体的外圆周上,且可移动体的螺纹部分设置在可移动体的内圆周上;管侧转动阻止部分设置在圆柱形件的内圆周上,并与形成在可移动体的外圆周上的可移动体的转动阻止部分接合;管侧螺纹部分设置在轴元件的外圆周上,并与可移动体的内圆周上的可移动体的螺纹部分旋在一起;以及诸棘轮以环绕圆柱形件的方式安装。
在本发明中,涉及的阳螺纹和阴螺纹包括螺纹齿突出的类型和具有同样螺纹功能的槽的概念。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在此,可移动体分配装置根据这样一实例进行描述,其中它应用于一液体化妆品材料挤压容器以挤压液体化妆品材料(诸如,粉底、胭脂或美容液),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且以下的描述也适于应用一液体材料(诸如,用于书写仪器的墨水、液体药物等等)的实例,以及条形化妆品材料挤压容器以分配固体材料等的条形化妆品材料。


图1是一垂直剖面图(可移动体分配前),示出应用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移动体分配装置的一液体化妆品挤压容器的总成;以及图2是一垂直剖面图(可移动体分配后),示出同一可移动体分配装置应用的一液体化妆品挤压容器的总成。
在本发明中,如图1所示,液体化妆品分配容器10包括一可移动体分配装置1、一活塞2、一出口盖3以及一顶盖4。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该液体化妆品材料分配容器10包括一形成在主体管51内侧以容纳液体化妆品材料的液体化妆品材料容纳区域5。
在此,活塞2形成为圆盘形状,其与可移动体13的前端部分一体地接触,且沿轴向方向可滑动地插入主体管51内而同时与其内圆周接触(见图1和图2)。
此外,出口盖3安装在主体管51的前端,从主体管51的前端排出由活塞2依照可移动体13的移动压出的液体型化妆品材料(见图1和图2)。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假设其可安装在主体管51的前端,可使用一刷子等。
另外,顶盖4拆卸地安装在主体管51的前端管部分51a,且用来遮盖涂复元件6等(见图1)。
如图1和图2所示,可移动体分配装置1包括一圆柱形主体11、一圆柱形操作件12、一圆柱形可移动体13和一棘轮14。
换而言之,可移动体分配装置1组成这样一装置,它通过使主体11和操作件12相对转动来逐步地分配可移动体13。
下面给出各个组成元件更详细的描述。
(1)主体11主体11在其内圆周的中间部分内形成有一阴螺纹11a,其与从主体11的后侧插入的可移动体13的螺纹部分的阳螺纹13a旋在一起,以及在主体11的内侧形成有一环部分11b,其包括在中间部分的内圆周和除了中间部分之外的部分的内圆周之间的一台阶部分(见图1和图2)。
具体地来说,主体11包括一主体管51和一圆柱形件52,如图1和图2所示。
主体管51由一圆柱形形状元件组成(见图1和图2)。
如图1中描绘的,主体管51包括一具有在其前侧的一较小外直径的前端管部分51a,以及一具有在其后侧的一较大内直径的后端管部分51b。
如该图所示,一环型突出51c形成在主体管51的内圆周上,位于离其前端一规定长度的位置,且在邻近后端管部分51b的台阶部分51d的位置处,有多个沿轴向方向延伸规定长度的凸肋51e沿圆周方向以相同的间隔形成,此外,在主体管51的后端位置处形成一环形凹陷51f。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圆柱形件52插入并设置在主体管51的后端管部分51b内侧的台阶部分51d的一位置内。
如图3所示,圆柱形件52包括一形成一圆形管形状的圆形管部分52a,以及形成台阶部分的一环部分11b,台阶部分与圆形管部分52a的外圆周一体形成。
仍如图3所示,一形成管侧螺纹部分的阴螺纹11a绕其轴线中心地设置在圆形管部分52a的内圆周上。此外,如图所示,环部分11b的后端形成有环形的凹陷环形凹槽52b,及多个面向后端并以倾斜方式沿一圆周方向突出的棘齿14a,它们沿圆周方向以相同的间距设置在该环形凹槽52b的底表面。
此外,仍如图3所示,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凸肋52c沿圆周方向以相同的间隔形成在环部分11b的外圆周上。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圆柱形件52由进一步提供至其后端侧的一棘轮弹簧部分81(在下文中描述)推压,并借助于紧靠后端管部分51b的台阶部分51d的环部分11b的前端边缘部分,与主体管51以不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同时环部分11b的各自的凸肋52c定位在沿纵向方向形成在主体管51的内圆周上的多个凸肋51e之间。
(2)操作件12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操作件12在其后端具有一基底12a,并绕阴螺纹11a的轴线可转动地连接至主体11的后端部分。弹簧加压器12b沿圆周方向设置在操作件12的内圆周的后侧,其形成比内圆周的前侧更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分。
如图所示,操作件12由一操作管61和一轴元件62组成。
如图4所示,操作管61形成为圆柱形形状。该操作管61具有在其前端有一较小外直径的前端管部分61a,以及一环形突出部分61b设置在该前端管部分61a的外圆周上。此外,如图所示,从前端侧沿轴向方向延伸规定长度的多个凸肋61c沿圆周方向以相同的间隔形成在操作管61的内圆周上,而弹簧加压器12b与凸肋61c连续地安装并延伸直至基底12a,且朝向中心轴线突出超越凸肋61c。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操作管61的前端管部分61a插入主体管51的后端管部分51b内侧,前端管部分61a的台阶部分61d邻接主体管51的后端面,且环形突出部分61b安装入主体管51上的环形凹陷51f内,由此以互相可转动方式将操作管61连接至主体管51。
另一方面,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轴元件62以从基底12a向前侧突出,且其从可移动体的后侧沿纵向方向可滑动地且以不可转动的方式插入可移动体13内。
如图4和图5所示,轴元件62以立式安装,这样,其从基底12a的中间面向前端侧延伸,且其具有一近似十字形的外形。基于从减少组件数量和简化组装过程考虑,轴元件62与操作管61一体形成,但其也可形成为通过插入配装、螺纹配装等连接的一分离元件。
换而言之,通过该类型的轴元件62,借助于一从可移动体的后侧插入可移动体13内的合成物,将操作件12的转动力传送至可移动体13成为可能,因此与传统的可移动体分配装置相比,其有可能保持相同的分配量而同时缩短整体长度。
在此,如图5所示,轴元件62包括在其外圆周上的一管侧转动制动(阻止)部分。换而言之,轴元件62形成有具有中空横截面的多个凹陷部分62c(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有四个凹陷部分),通过沿圆周方向以90°间隔挖掘各自的位置成中空横截面,另外,各自地向外侧突出并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凸肋62a(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有四个凸肋)沿圆周方向形成在凹陷部分62c的两侧。此外,仍如图5所示,可移动体13在其内圆周上设置有一可移动体转动停止(阻止)部分。换而言之,与凸肋62a组合的多个凹槽13b形成在可移动体13的内圆周上,且凸肋72形成在这些凹槽13b的两侧。可移动体13的凸肋72的前端边缘形成支承边缘13c,构成由轴元件62支承的支承部分。
此外,仍如图5所示,轴元件62的凸肋62a由在从凸肋62a的中间部分至基底端侧的区域内、略大于可移动体13的凹槽尺寸的凸肋构成,这样,凸肋62a可从前端侧至凸肋62a的中间部分插入到可移动体13的凹槽13b的内侧,同时阻止其超过此的进一步的插入,且可移动体13和轴元件62保持规定的沿径向方向(因而阻止它们中心轴线之间的分散)的对应位置。在凸肋62a的中间部分的台阶部分形成支承边缘62b,其构成支承部分以支承可移动体13的支承边缘13c。防止轴元件62的凸肋62a进一步插入凹槽13b内侧的合成物并不限于按照本实施例的台阶形的台阶部分,其也可采用具有倾斜面的凸肋等,或采用具有环部分的凸肋等,简而言之,凸肋62a的中间区域应形成为大于插入凹槽13的前端部分的尺寸,且它们也可形成为大于凹槽13b的尺寸。
在此,还可构思一可比较的合成物,其中,轴元件形成有一圆形横截面,凸肋设置在圆形的外圆周上的规定的位置上,且在可移动体上以设置有凸肋的轴元件的相应样式形成有略微大的孔和凹槽,因此,沿径向方向以规定的相对位置保持可移动体和轴元件,但在该比较实例的合成物中,在除了凸肋(轴中心部分)之外的轴元件区域的材料厚度和凸肋的材料厚度之间有一很大的不同,因此,模制的部件的表面易有缩痕,为了防止这种缩痕,有必要增加模制时间,另外,依照由不均匀材料厚度引起的不一致硬度,由于残余应力,诸如翘曲、弯曲、碎裂等的变形变得易于发生。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多个位置处开掘相同的中空截面而形成的轴元件62的凸肋62a的组成,包括插入在可移动体13的凹槽13b内的从其前端至中间部分的区域,形成为比插入凹槽13b的中间部分大的尺寸的从中间部分至基底端侧的部分,但因为该合成包括凸肋的形成,所以包括凸肋62a的轴元件62的形式可近似为一合成,其中,凸肋从轴的中心轴线径向地延伸,例如,以十字形横截面,这样,与前述的比较实例相比,在整个轴元件62内,轴元件62的材料厚度可均匀化。
(3)可移动体13如图5所示,可移动体13形成为圆柱形,且阳螺纹13a形成在其外圆周上。
更具体来说,仍如图所示,可移动体13包括形成在圆柱形件的外圆周上互相对立位置并沿其整体长度延伸的两平坦面部分71,且阳螺纹13a在除了两平坦面部分71之外的曲面上沿轴线方向延伸而形成。
此外,如图5所示,可移动体13的后端侧的内直径是一缩减的直径,且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凸肋72沿圆周方向近似等距地形成在该缩减直径的后端的内圆周上。
如图1所示,借助于与圆柱形件52的内圆周上的阴螺纹11a旋在一起的阳螺纹13a的前端部分,可移动体13沿轴向方向可滑动地与轴元件62以不可转动的方式接合,同时,形成近似十字形的轴元件62的凸肋62a定位在凸肋72,72之间,且在该状态下,凸肋72的后端面邻近轴元件62的基底端部分设置。
更具体来说,如图所示,在这种状态下,在圆柱形件52和棘齿14a,14b上的轴元件62和阴螺纹11a以互相重叠的位置设置在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同一平面内。
(4)棘轮14如图3和图6所示,棘轮14包括一组棘齿,换句话说,棘齿14a在圆柱形件52上,棘齿14b和棘轮弹簧14c在棘轮弹簧部分81上(在下文中描述),且其用来限制可移动体13沿向前方向或向后方向的移动。
更具体来说,如这些图所示,棘轮14包括一圆柱形棘轮弹簧部分81,其中任一组棘齿14a,14b和棘轮弹簧14c以整体方式在其内形成。如图1和图2所示,棘轮弹簧部分81夹在形成一台阶部分的圆柱形件52的环部分11b和形成一突出部分的操作管61的弹簧加压器12b之间,这样,轴元件62可穿过棘轮弹簧部分81的内侧,并因此通过可移动体13的内侧。
换句话说,按照这种类型的棘轮弹簧部分81,轴元件62可穿过其内侧并因而通过可移动体13的内侧,因此与传统的可移动体分配装置相比,其有可能保持相同的分配量而同时缩短整体长度。
当然,棘轮弹簧部分81并不限于此,其还可设置为夹在形成台阶部分的圆柱形件52的环部分11b和操作件12的内侧部分之间,这样,轴元件62可穿过其内侧并因而通过可移动体13的内侧。换句话说,其还可使用夹在圆柱形件52的环部分11b和操作件12的基底12a之间的一棘轮弹簧部分81。
更具体来说,棘轮弹簧部分81由合成树脂制成,如图6所示,且其包括一形成为圆形管形状的圆形管部分14d,以及一形成为圆形管形状的棘轮弹簧14c,其连续地设置至该圆形管部分14d的后端。
如图所示,圆形管部分14d包括在其前端面沿圆周方向以相等间隔形成的多个棘齿14b,棘齿以倾斜的方式突出,这样,表面朝向前端侧并与棘齿14a啮合。此外,如图所示,沿轴向方向延伸规定长度的多个凸肋14e,沿圆周方向以相等间隔形成在圆形管部分14d的外圆周上。另外,如该图所示,棘轮弹簧14c包括一在其外圆周上以螺旋方式切割的狭长切口14f,这样,棘轮弹簧14c可由该狭长切口14f伸长或压缩,因此产生一推动力。
如图1所示,该棘轮弹簧部分81以不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至操作管61,通过在圆柱形件52的环部分11b和操作管61的弹簧加压器之间受压缩的棘轮弹簧14c,产生一沿纵向方向的推动力,棘齿14a,14b啮合在一起(棘齿14a,14a在棘齿14b,14b之间互相定位),此外,圆柱形件52的环部分11b的前端边缘部分邻近后端管部分51b的台阶部分51d,在该状态下,圆形管部分14d的各自的凸肋14e定位在操作管61的各自的凸肋61c,61c之间。
如上所述,在该种类型的可移动体分配装置1中,通过以不可转动的方式沿纵向方向可滑动地插入圆柱形可移动体13的内侧的轴元件62,可将由操作件12产生的转动力传送至可移动体13,此外,轴元件62穿过棘轮弹簧部分81的内侧,以使可移动体13通过。另外,轴元件62穿过与可移动体13的阳螺纹13a旋在一起的主体11的阴螺纹11a。
因而,按照该种类型的可移动体分配装置1,形成管侧转动阻止部分的轴元件62和形成管侧螺纹部分的主体11的阴螺纹11a在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同一平面内互相重叠,此外,轴元件62和棘齿14a,14b在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同一平面内互相重叠,因而,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其有可能缩短整体长度,同时保持相同的分配量,因此,允许最终产品的满意的尺寸缩小。
此外,按照可移动体分配装置1,因为轴元件62、阴螺纹11a和棘齿14a,14b在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同一平面内互相重叠,所以可进一步实现尺寸缩小。
另外,按照可移动体分配装置1,因为凸肋62a(在本实施例中,从中间部分至基底端的区域)的中间部分由大于凹槽13b的尺寸的凸肋构成,这样,可引导凸肋62a从前端侧至其中间部分的区域至可移动体13的凹槽13b内侧,且阻止超过此的进一步的插入,可移动体13和轴元件62沿径向方向保持规定的相对位置,这样,凸肋没有做成较长的必要,因此,使其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形成过程。
此外,在该种类型的可移动体分配装置1中,因为通过挖掘多个在中空横截面内的位置形成前述的轴元件62的凸肋62a,所以其有可能使包括凸肋62a的轴元件62的形状接近合成物,其中,凸肋从轴的中心轴线径向地延伸,因此使其可能在整个轴元件62内材料厚度均匀化。
结果,在不延长模制时间的情形下,可防止模制部件的表面的缩痕,此外,可实现均匀的硬度,因此,不易发生诸如翘曲、弯曲、碎裂等的变形。
这样,按照本发明的可移动体分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可缩短装置的整体长度,同时保持相同的分配量,因此,可满意地实现生产产品的小型化。
权利要求
1.一可移动体分配装置,其包括一在其外圆周上形成有阳螺纹的圆柱形可移动体;一圆柱形主体,在其内圆周的中间部分形成有可与所述可移动体的阳螺纹旋在一起的阴螺纹;一可转动地连至所述主体的后端部分的圆柱形操作件,其包括一设置成从设在其后端的基底朝向前侧突出的轴元件,所述轴元件沿纵向方向、以不可转动的方式可滑动地配合安装至与所述阴螺纹啮合的所述可移动体内;以及一棘轮,其包括一组棘齿和一棘轮弹簧,用来限制所述可移动体沿向前方向或向后方向的移动;通过使所述主体和所述操作件的相对转动,逐渐地分配所述可移动体;其中,一台阶部分形成在所述圆柱形主体的内部、在所述中间部分的内圆周和远离所述中间部分的区域的内圆周之间;所述棘轮包括一圆柱形棘轮弹簧部分,其中,至少一组所述棘齿与所述棘轮弹簧一体形成;以及所述棘轮弹簧部分夹在所述主体的台阶部分和所述操作件的内侧之间,这样,所述轴元件穿过所述棘轮弹簧部分的内侧,并因此使所述可移动体也穿过所述部分的内侧。
2.一可移动体分配装置,其包括一在其外圆周上形成有阳螺纹的圆柱形可移动体;一圆柱形主体,在其内圆周的中间部分形成有可与所述可移动体的阳螺纹旋在一起的阴螺纹;以及一可转动地连至所述主体的后端部分的圆柱形操作件,其包括一设置成从设在其后端的基底朝向前侧突出的轴元件,所述轴元件沿纵向方向、以不可转动的方式可滑动地配合安装至与所述阴螺纹啮合的所述可移动体内;通过致使主体和操作件的相对转动,逐渐地分配所述可移动体;其中,多个各自地向外侧突出并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凸肋沿圆周方向形成在所述轴元件的外圆周上;多个与轴元件的凸肋互相地装配的凹槽形成在所述可移动体的内圆周上;以及所述轴元件的所述凸肋由凸肋组成,其中,其中间部分大于所述凹槽的尺寸,这样,从其前端侧至其所述中间部分的区域可插入所述可移动体的凹槽内部,这阻止超过此的进一步的插入,且所述可移动体和所述轴元件保持沿径向方向的规定的相对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体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元件的凸肋形成在具有一中空横截面的凹陷部分的两侧,通过挖掘多个位置以形成一中空横截面。
4.一可移动体分配装置,其包括一主体管;一设置在所述主体管的后端部分且能相对所述主体管作相对转动的操作管;一可移动体包括插入所述主体管和所述操作管内侧的一转动阻止部分和一螺纹部分;一用来以不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可移动体的转动阻止部分接合并引导所述可移动体沿轴向方向滑动的管侧转动阻止部分;一用来与所述可移动体的螺纹部分旋在一起的管侧螺纹部分;以及各自地设置在主体管和操作管上以互相啮合并允许与所述相对转动同步的沿一方向转动的棘轮;通过所述螺纹部分旋在一起、所述转动阻止部分的接合以及所述棘轮的啮合,所述可移动体被逐渐地朝向所述主体管的前端分配;其中,所述可移动体形成为圆柱形,所述可移动体的螺纹部分设置在其内圆周或外圆周其中的一个上,且所述可移动体的转动阻止部分设置在所述内圆周或外圆周其中的另一个上;以及所述管侧转动阻止部分、所述管侧螺纹部分和所述棘轮以重叠方式在与轴向方向垂直的同一平面内布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体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轴向方向以突出方式安装在操作管的基底部分上的一轴元件;以及一具有圆柱形状的圆柱形件,其安装成环绕所述轴元件的前端侧,同时还以不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至所述主体管;其中,将所述可移动体插入在所述轴元件和所述圆柱形件之间,所述可移动体的转动阻止部分设置在所述可移动体的内圆周上,且可移动体的螺纹部分设置在所述可移动体的外圆周上;所述管侧转动阻止部分设置在所述轴元件的外圆周上并与形成在所述可移动体的内圆周上的可移动体的转动阻止部分接合;所述管侧螺纹部分设置在所述圆柱形件的内圆周上,并与所述可移动体的外圆周上的可移动体的螺纹部分旋在一起;以及所述诸棘轮以环绕所述圆柱形件的方式安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体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轴向方向以突出方式安装在操作管的基底部分上的一轴元件;以及一具有圆柱形状的圆柱形件,其安装成环绕所述轴元件的前端侧,同时还以不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至所述主体管;其中,将所述可移动体插入在所述轴元件和所述圆柱形件之间,可移动体的转动阻止部分设置在所述可移动体的外圆周上,且可移动体的螺纹部分设置在所述可移动体的内圆周上;所述管侧转动阻止部分设置在所述圆柱形件的内圆周上,并与形成在所述可移动体的外圆周上的可移动体的转动阻止部分接合;所述管侧螺纹部分设置在所述轴元件的外圆周上,并与所述可移动体的内圆周上的可移动体的螺纹部分旋在一起;以及所述诸棘轮以环绕所述圆柱形件的方式安装。
全文摘要
通过以不可转动的方式、沿纵向方向可滑动地插入可移动体(13)内侧的一轴元件(62),可将由操作件(12)产生的转动力传送到圆柱形可移动体,此外,通过穿过棘轮弹簧部分(81)的内侧,轴元件(62)变得能穿过可移动体的内侧,其中,轴元件穿过与可移动体的阳螺纹(13a)旋在一起的主体(11)的阴螺纹(11a)。因而,形成一管侧转动阻止部分的轴元件和形成一管侧螺纹部分的主体的阴螺纹在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同一平面内互相重叠,此外,形成管侧转动阻止部分的轴元件和棘齿(14a,14b)在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同一平面内互相重叠。因此,与现有技术的可移动体分配装置相比,其可缩短装置的整体长度,同时保持相同的分配量。
文档编号A45D34/04GK1472122SQ03145839
公开日2004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9日
发明者谷仁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常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