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47856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备经由减震器而与内燃机驱动连结的输入部件、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差动齿轮装置、以及与车轮驱动连结的输出装置的车辆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作为上述车辆用驱动装置,公知有日本特开2013 —166548号公报(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装置。在专利文献I的装置中,输入部件〔输入轴I〕与第一旋转电机〔MG1〕以及差动齿轮装置〔动力分配装置PT〕的旋转轴心〔第一轴Al〕、第二旋转电机〔MG2〕的旋转轴心〔第二轴A2〕、以及输出装置〔输出用差动齿轮装置DF〕的旋转轴心〔第三轴A3〕配置为相互平行并且沿轴向观察时位于三角形的顶点。而且,在配置于该三角形的内部的反转齿轮机构〔C〕的一个齿轮〔第一齿轮42〕,共同啮合有和差动齿轮装置的输出构件〔齿圈R〕一体旋转的齿轮〔输出齿轮22〕与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齿轮〔37〕。但是,在专利文献I的装置中,沿轴向观察时减震器与反转齿轮机构相互重叠地配置,并且沿轴向观察时反转齿轮机构与第二旋转电机相互重叠地配置,因此第二旋转电机的沿着旋转轴心的轴向长度往往会变长。
[0003]另一方面,在日本特开2001— 246953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既具备相同的前提结构、又将相对于输出装置〔差动装置D〕的来自差动齿轮装置〔P〕侧的动力传递系统与来自第二旋转电机〔电动机M〕侧的动力传递系统分别独立地构成的装置。通过将相对于输出装置的两个动力传递系统分开,从而能够不变更各轴的位置地设定总传动比,另外也能够减小车载上的制约。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没有减震器的记载,若考虑该通常设置的减震器的存在,则至少难以将沿轴向观察时与减震器重叠的部件配置于靠内燃机侧的位置。因此,与专利文献I的装置同样地,第二旋转电机的沿着旋转轴心的轴向长度会变长。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166548号公报
[000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 — 246953号公报
[0006]因此,在与减震器连结的多轴结构的车辆用驱动装置中,希望将第二旋转电机的沿着旋转轴心的轴向长度抑制为较短。

【发明内容】

[0007]本公开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经由减震器而与内燃机驱动连结的输入部件;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具有三个旋转构件的差动齿轮装置;以及与车轮驱动连结的输出装置,
[0008]在上述差动齿轮装置的上述三个旋转构件之中,在一个旋转构件驱动连结有上述输入部件,在另外一个旋转构件驱动连结有上述第一旋转电机,余下的旋转构件亦即输出构件与上述输出装置驱动连结,并且上述第二旋转电机与上述输出装置驱动连结,
[0009]在上述车辆用驱动装置中,具备:
[0010]在上述输出构件与上述输出装置之间传递驱动力的第一齿轮机构;以及在上述第二旋转电机与上述输出装置之间传递驱动力的第二齿轮机构,
[0011]上述减震器、上述差动齿轮装置、以及上述第一旋转电机并排配置在它们共用的第一轴上,
[0012]上述第二旋转电机配置在与上述第一轴平行并且在与上述第一轴不同的第二轴上,
[0013]上述输出装置配置在与上述第一轴平行并且与上述第一轴以及上述第二轴不同的第三轴上,
[0014]上述第一齿轮机构配置在第四轴上,该第四轴相对于包含上述第一轴以及上述第三轴双方的平面亦即第一基准面位于与上述第二轴侧相反的一侧,
[0015]上述第二齿轮机构配置在第五轴上,该第五轴相对于包含上述第二轴以及上述第三轴双方的平面亦即第二基准面位于与上述第一轴侧相反的一侧。
[0016]在本申请中,“驱动连结”是指两个旋转构件以能够传递驱动力(与转矩含义相同)的方式连结的状态。在该概念中,包括两个旋转构件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状态、以能够经由一个以上的传动部件而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结的状态。在这样的传动部件中,可以包括以同速或者变速传递旋转的各种部件(轴、齿轮机构、传送带等),也可以包括选择性地传递旋转以及驱动力的接合装置(摩擦接合装置、啮合式接合装置等)。其中,在针对差动齿轮装置的各旋转构件称为“驱动连结”的情况下,意味着不经由该差动齿轮装置的其他旋转构件地驱动连结的状态。
[0017]另外,“旋转电机”作为也包含马达(电动机)、发电机(generator)、以及根据需要发挥马达以及发电机双方的功能的马达/发电机中的任一种的概念来使用。
[0018]根据该结构,由于分别独立地具备在输出构件与输出装置之间传递驱动力的第一齿轮机构、以及在第二旋转电机与输出装置之间传递驱动力的第二齿轮机构,所以能够减小各部件的配置上的制约。另外,通过在相对于包含第二轴以及第三轴双方的第二基准面位于与第一轴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五轴上配置第二齿轮机构,从而能够将第二齿轮机构配置为在沿轴向观察时与减震器分离。另外,通过进一步在相对于包含第一轴以及第三轴双方的第一基准面位于与第二轴侧相反的一侧的第四轴上配置第一齿轮机构,从而能够将第二齿轮机构配置为在沿轴向观察时也与第一齿轮机构分离。由此,能够将第二齿轮机构以及第二旋转电机配置于轴向上靠减震器侧的位置。由此,能够将第二旋转电机的沿着旋转轴心的轴向长度抑制为较短。
[0019]以下,对本公开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优选的方式进行说明。但这并不意味着本发明的范围被以下记载的优选的实施例限定。
[0020]作为一个方式,优选上述第二齿轮机构配置为沿轴向观察时不与上述减震器重置。
[0021]在本申请中,关于两个部件的配置,“沿某个方向观察时重叠”是指,在使与其视线方向平行的假想直线向与该假想直线正交的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至少存在一部分该假想直线与两个部件的双方都相交的区域。因此,关于两个部件的配置,“沿某个方向观察时不重叠”是指,在使与其视线方向平行的假想直线向与该假想直线正交的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不存在该假想直线与两个部件双方都相交的区域。
[0022]根据该结构,无论第二齿轮机构与减震器的轴向的位置关系如何,都能够避免第二齿轮机构与减震器干扰。由此,能够将第二齿轮机构配置于轴向上靠减震器侧、进而靠内燃机侧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将第二旋转电机配置于靠内燃机侧的位置,从而能够有效地缩短第二旋转电机的沿着旋转轴心的轴向长度。
[0023]作为一个方式,优选上述第二齿轮机构具有:与上述第二旋转电机的第二输出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以及相对于上述第三齿轮在轴向的不同位置与上述输出装置的输入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上述第三齿轮相对于上述第四齿轮在轴向上配置于与上述第二旋转电机侧相反的一侧。
[0024]根据该结构,第二齿轮机构的整体配置于比输出装置的输入齿轮更靠第二旋转电机侧的相反侧的位置。由此,能够将第二齿轮机构配置于轴向上靠减震器侧、进而靠内燃机侧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将第二旋转电机配置于靠内燃机侧的位置,从而能够有效地缩短第二旋转电机的沿着旋转轴心的轴向长度。
[0025]作为一个方式,优选上述第三齿轮配置为沿轴向观察时不与上述减震器重叠,并且沿径向观察时与上述减震器重叠。
[0026]根据该结构,与沿轴向观察时第三齿轮和减震器重叠的结构相比,能够有效地缩短第二旋转电机的沿着旋转轴心的轴向长度。
[0027]作为一个方式,优选上述第一齿轮机构具有:与和上述输出构件一体旋转的第一输出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相对于上述第一齿轮在轴向的不同位置与上述输出装置的输入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上述第二齿轮相对于上述第一齿轮在轴向上配置于上述减震器侧。
[0028]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将输出装置的输入齿轮配置于轴向上靠减震器侧的位置,所以能够将第二齿轮机构配置于靠减震器侧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将第二旋转电机配置于靠减震器侧的位置,从而能够有效地缩短第二旋转电机的沿着旋转轴心的轴向长度。
[0029]作为一个方式,优选在车载状态下,相对于上述第一轴在水平方向的一侧配置有上述第二轴以及上述第三轴,并且上述第二轴相对于上述第三轴配置于上方。
[0030]根据该结构,既能够实现与多轴结构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相适的布局,又能够将第二旋转电机的沿着旋转轴心的轴向长度抑制为较短。
【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0032]图2是差动齿轮装置的速度曲线图。
[0033]图3是表示沿轴向观察的情况下的各部件的配置的示意图。
[0034]图4是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35]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0036]图6是表示沿轴向观察的情况下的各部件的配置的示意图。
[0037]图7是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38]图8是表示差动齿轮装置的另一方式的示意图。
[0039]图9是表示差动齿轮装置的另一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第一实施方式〕
[0041]参照附图对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I是具备内燃机E以及旋转电机MGl、MG2双方作为车轮W的驱动力源的混合动力车辆用的驱动装置。该车辆用驱动装置I构成作为所谓的双马达分割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的驱动装置。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I构成作为FF(Front EngineFront Drive:前置前驱)车辆用的驱动装置。
[0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