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用束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22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用束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用束扣结构,尤指一种特别适用于束接扣 住打包带的束扣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以纸类箱体包装运送的产品,为防止箱体轻易破坏,或是多 个箱体或产品必须集中固定时,通常会采用塑胶类打包带进行捆绑暨 打包作业。
目前打包带(束带)于完成捆绑箱体或产品时,必须以金属扣件 或塑胶扣件穿置打包带,再往外拉紧带体,以绑住固定单一或多个箱 体及其产品。但是一般金属扣件必须配合专用机具操作,才可夹铆扣 住打包带的两相对端部,以致较为麻烦与费事,并且金属扣件无法重 复使用。
一般塑胶扣件90 (请参阅第1及2图)的结构中,其扣体91设有 一中间孔,并且外侧一体设有两活动扣杆92、 93,以便插入打包带95 的两返绕部96、 97中,再往外拉紧打包带95的两端98、 99,使打包 带95带体束紧固定住箱体94或产品,同时两活动扣杆92、 93相对扣 接固定打包带95的两返绕部96、 97。
但是塑胶扣件90的两活动扣杆92、 93的自由端与扣体91彼此间 没有强制定位结构,以致两活动扣杆92、 93容易偏移,影响实际束接 扣持力量,而无法提高抗拉力及牢靠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带用束扣结构,主要用于束接 扣住打包带,通过扣座与第一、二扣杆的强制定位结构设计,能够迅 速穿置带体,并且确实束接扣住固定,以提高抗拉力及牢靠性,而且 适合重复使用,符合实际使用需要。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带用束扣包含有 一扣座具有相对第 一、二端部及相对第一、二侧部,以构成一中间穿口,于该第二侧部 设有两相互间隔的卡孔;第一、二扣杆相互间隔横跨于该扣座上,该 第一、二扣杆一端各相对连接于该扣座的第一侧部上,该第一、二扣 杆另一端各设有一卡部,以插入卡接该扣座的两相对卡孔。
于较佳实施例中,该扣座的第一侧部于第一、二扣杆一端相对侧 缘之间设有一凸挡部。
于可行实施例中,该扣座的第二侧部于两卡孔之间设有一凸靠部, 以挡靠该第一、二扣杆另一端的相对侧缘。
上述扣座与第一、二扣杆设为同体塑材,该第一、二扣杆一端各 延伸一弯折片,以连接于该第一侧部相对外缘。
上述扣座的两卡孔内与第一、二扣杆的卡部各设有相对卡勾。


图1为公知塑胶扣件的立体图2为如图1所示塑胶扣件的使用状态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束扣的立体图4为如图3所示束扣的剖视放大图5为如图3所示束扣卡接状态图6为如图3所示束扣完成束接扣住带体的立体图7为如图6所示的剖视放大图8为如图6所示的侧视剖面图。
/^^^i伴ff号说欲J
10扣座11第一端部12添 11 城
13第一侧部14第二侧部15卡孔
16卡孔17凸挡部18凸靠部
19卡勾101中间穿口
21第一扣杆22第二扣杆23弯折片
24弯折片25卡部26卡部
27卡勾30带体 31 返绕部 32返绕部
33、 34 两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
兹举出可行实施例,并且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束扣适用于束接扣住打包 带及其他种类束带,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束扣包含有一扣座10及其 相连第一扣杆21、第二扣杆22,并且彼此间最好设为同体塑材,以塑 胶射出方式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束扣将扣座10设为矩形体,该扣座10具有相对第 一、二端部ll、 12及相对第一、二侧部13、 14,以构成一矩形中间穿 口101,于该第二侧部14设有两相互间隔的卡孔15、 16。第一、二扣 杆21、 22相互间隔横跨于该扣座10上,该第一、二扣杆21、 22—端 各相对连接于该扣座10的第一侧部13上,该第一、二扣杆21、 22另 一端各设有一卡部25、 26,以对应卡接该扣座10的两相对卡孔15、 16,形成强制定位卡接结构。
上述束扣于图5所示的非必要状态下,以及图6、图7及图8所示 的使用状态下,主要通过第一、二扣杆21、 22及其两端弹性,使第一、 二扣杆21、 22的卡部25、 26插入卡接该扣座10的两相对卡孔15、 16, 以于打包带或束带之类的带体30捆绑箱体或产品时,通过扣座10及 第一、二扣杆21、 22束接扣住带体30的两相对返绕部31、 32,以完 成打包作业。
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束扣的扣座IO与第一、二扣杆21、 22可 设为同体塑材,该第一、二扣杆21、 22—端各延伸一弯折片23、 24, 以分别一体连接于该第一侧部13的相对外缘,而作为该第一、二扣杆 21、 22的摆动支点。同时如图3、图4及图7图所示,该扣座10的两 卡孔15、 16内与第一、二扣杆2K 22的卡部25、 26可各设有相对卡 勾19、 27,以确实卡接组合定位,避免松动脱离。除此之外,于非使 用状态下,可由扣座IO的卡孔15、 16底端以工具插入,使第一、二 扣杆21、 22的卡部25、 26往上脱出卡孔15、 16,使束扣能够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束扣实际使用时,以打包带或束带之类的带体30捆绑
箱体或产品,再将带体30的两相对返绕部3K 32往上穿出扣座10的 中间穿口 101,使第一、二扣杆21、 22及其卡部25、 26摆移进入两相 对返绕部31、 32,以如图6、图7及图8所示插入卡接该扣座10的两 相对卡孔15、 16,再往外拉紧带体30的两端33、 34,使束扣能够确 实束接扣住带体30及其所捆绑箱体或产品,并且更提高抗拉力及牢靠 性。
于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束扣的第一、二扣杆21、 22相互间 隔横跨于扣座10上,并且该第一、二扣杆21、 22—端各相对连接于 该扣座10的第一侧部13上,使该第一、二扣杆21、 22另一端的卡部 25、 26可插入卡接该扣座10的两相对卡孔15、 16。其中该扣座10的 第一侧部13于第一、二扣杆21、 22 —端相对侧缘之间可设有一凸挡 部17,以彼此挡靠定位,避免第一、二扣杆21、 22—端侧向偏位。除 此之外,该扣座10的第二侧部14可于两卡孔15、 16之间设有一凸靠 部18,以挡靠该第一、二扣杆21、 22另一端的相对侧缘,避免侧向偏 位,使第一、二扣杆21、 22确实束接扣住带体30。'
本实用新型束扣主要用于束接扣住打包带,通过扣座与第一、二 扣杆的强制定位结构设计,能够迅速穿置带体,并且确实束接扣住固 定,以提高抗拉力及牢靠性,而且适合重复使用,符合实际使用需要, 具备产业上利用价值。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加以限制, 在不离本实用新型精神范畴的情况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可作的 各种简易变化与修饰,均仍应含括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带用束扣结构,用于分别穿置扣住一带体的两端返绕部;其特征在于,该束扣包含有一扣座具有相对第一、二端部及相对第一、二侧部,以构成一中间穿口,于该第二侧部设有两相互间隔的卡孔;第一、二扣杆相互间隔横跨于该扣座上,该第一、二扣杆一端各相对连接于该扣座的第一侧部上,该第一、二扣杆另一端各设有一卡部,以插入卡接该扣座的两相对卡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用束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扣座的第 一侧部于第一、二扣杆一端相对侧缘之间设有一凸挡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带用束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扣座 的第二侧部于两卡孔之间设有一凸靠部,以挡靠该第一、二扣杆另一 端的相对侧缘。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用束扣结构,其特钲在于,该扣座与第 一、二扣杆设为同体塑材,该第一、二扣杆一端各延伸一弯折片,以 连接于该第一侧部相对外缘。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带用束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扣座的两 卡孔内与第一、二扣杆的卡部各设有相对卡勾。
专利摘要一种带用束扣结构,尤其适用于束接扣住打包带,以分别穿置扣住带体的两端返绕部;该束扣包含有一扣座及第一、二扣杆,扣座具有相对第一、二端部及相对第一、二侧部,以构成一中间穿口;第一、二扣杆相互间隔横跨于扣座上,第一、二扣杆一端各相对连接于扣座的第一侧部上,第一、二扣杆另一端各设有一卡部,以插入卡接扣座的两相对卡孔,能够确实束接扣住带体,并且提高抗拉力及牢靠性。
文档编号A44B11/00GK201131368SQ2007201996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3日
发明者邱奕宗 申请人:千奕行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