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双侧链牙和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58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双侧链牙和拉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拉链的金属双侧链牙,在其前后表面上均具 有结合凸部和结合凹部。
背景技术
拉链已经广泛应用于袋等的开口,以便打开/闭合袋等。作为这种 拉链中之一,已知其中在拉链牙链上布置两个拉头使得它们的头部彼 此相对或者它们的底部彼此相对的拉链,由此即使当拉头沿着链牙行 在向前和向后的任一方向上滑动时均能打开/闭合拉链牙链。
双侧链牙用在具有两个拉头的拉链中。这种双侧链牙构造成使得 其结合牙包相对于其前面和后面(在滑动方向上前和后)成形为对称 形状,以便当拉头相对于链牙行向前或向后滑动时提供在每个方向上 没有差别的拉头的操作感觉。特别地,具有良好强度、外观、耐用性 和挠性等的金属双侧链牙用在使用结实织物的衣物、袋等的开口中。
在曰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No.l-80012 (专利文献l)、中国实用新 型申请公告No.2170665Y (专利文献2)等中已经/>开了双侧链牙的 实例。如图10所示的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双侧链牙51包括结合牙包 52、设置在结合牙包52的后端侧处的胴体部53、以及延伸到胴体部 53的后端侧的一对左右牙腿部54a、 54b。
结合牙包52包括比胴体部53更薄的平板部52a、从平板部52a 的前后面突出的结合凸部52b、设置在链牙51的左右侧边缘上并且从 胴体部53起向前突出的左右突出边缘部52c、以及在结合凸部52b和 胴体部53之间形成的结合凹部52d。在专利文献1的双侧链牙51中, 当通过挤压模制链牙51时,通过成形比平板部52a高的结合凸部52b 而获得其结合强度的提高。
在该情况下,为了以预定形状提供突出较高的结合凸部52b,需
要使用围绕结合凸部52b的厚度。为此目的,设置在结合牙包52上的 左右突出边缘部52c形成有它们有限的从胴体部53突出的长度,并且 结合凸部52b和左右突出边缘部52c彼此分开设置。而且,结合凹部 52d的底面的高度设定为与平板部52a的前后面相同的高度,并且在 结合凸部52b的前端侧处i殳置该平板部52a。
才艮据专利文献1,平板部52a的前端面52e在左右方向上形成得 宽且平。从而,通过构造使用专利文献l的双侧链牙51的拉链,当结 合链牙时牙链宽度能够减小,以便获得具有良好外观的拉链。
另一方面,如图11和12所示在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双侧链牙61 如图8和9所示那样包括结合牙包62、胴体部63、以及一对左右牙腿 部64a、 64b。结合牙包62具有较薄地形成的平板部62a、设置在平板 部62a和胴体部63之间的倾斜部62b、以及中心凸部62c和从平板部 62a的前后表面突出的左右凸部62d。
中心凸部62ci殳置在平板部62a的前端侧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 前、后、左和右侧中每个侧面均由斜面形成,使得底部扩张。在链牙 61的左右侧边缘内部以及在中心凸部62c和倾斜部62b之间设置左右 凸部62d,而其周面形成为锥形构造。特别地,左右凸部62d构造成 使得在前端侧上的边缘与中心凸部62c的边缘进行线接触,而其后端 进入倾斜部62b内。
在专利文献2的双侧链牙61中,在中心凸部62c、左右凸部62d 和倾斜部62b之间形成结合凹部62e。而且,每个左右凸部62d的在 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的高度i殳定得大于胴体部63,并且中心凸部 62c的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的高度设定得大于每个左右凸部62d。 因为在构造有专利文献2的双侧链牙61的拉链中,中心凸部62c和左 右凸部62d的高度设定得高于胴体部63,左右链牙61能够牢固地彼 此结合。
在用于专利文献l中描述的拉链的双侧链牙51中(参见图7、10), 独立于胴体部53和左右突出边缘部52c地在平板部52的前后表面上 突出地设置结合凸部52b。假定拉链构造成使用专利文献1的双侧拉链51。在该情况下,如果当链牙51在结合中时拉链链牙51接收诸如 侧向拉力之类的外力,则独立的结合凸部52b可能由其应力而变形或 缺损。另外,结合凸部52b容易钩在结合凸部52b和配合链牙的突出 边缘部52c之间,由此提供结合强度会下降的可能性。
当该专利文献1的双侧链牙51安装到拉链带上时,该拉链带插入 在左右牙腿部54a和54b之间,同时左右牙腿部54a、 54b以预定角 度打开,并随后向内压紧牙腿部54a、 54b,使得链牙成功地以预定间 距植入到拉链带的链牙安装部分上。然而,当以此方式压紧链牙51 的左右牙腿部54a、 54b时,该左右牙腿部54a、 54b塑性变形从而保 持拉链带,同时链牙51的结合牙包52,特别是,左右突出边缘部52c 变形使得它们向外扩张。因此,存在当构造拉链时会影响链牙51的结 合状态、结合强度等的担心。
而且,因为专利文献1的双侧链牙51提供有在结合凸部52b的前 端侧上形成的平板部52a,所以当打开或闭合拉链时滑动阻力大,由 此拉链的操作感觉沉重。另外,可以在结合凸部52b的前端侧上形成 平板部52a。在该情况下,例如,当用户触碰链牙4亍时,他或她能够 感到平板部52a从结合牙包52突出,从而存在提高链牙行接触感觉等 的空间。
另一方面,用于在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拉链的双侧链牙61构造成 使得中心凸部62c和左右凸部62d通过它们的边缘接触,结合凹部62e 的周壁未连续形成j吏得其在中心凸部62c和左右凸部62d之间中断。 从而,中心凸部62c和左右凸部62d未形成为彼此支撑,而是基本上 独立地提供中心凸部62c和左右凸部62d。
为此原因,专利文献2的链牙61具有如下这种问题当拉链构造 有链牙时,与专利文献l的情况一样, 一旦结合链牙61,当链牙接收 侧向拉力等时,中心凸部62c可能变形或缺损,由此损害其结合强度。 而且,在专利文献2的双侧链牙61中,当压紧左右牙腿部64a、 64b 从而安装链牙到拉链带上时,在其外部设置的左右凸部62d和平板部 62a可能会变形,使得它们向外扩张,与专利文献l的情况一样。
而且,在专利文献2的双侧链牙61中,平板部62a也设置在中心 凸部62c的前端侧上。从而,当打开或闭合构造有双侧链牙61的拉链 时,大的滑动阻力施加给拉头,使得拉头的操作感觉变得沉重,由此 恶化链牙行的接触感觉,这是一个缺点。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已经完成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 于提供一种金属双侧链牙,其中即使拉链接收侧向拉力等,结合牙包 或结合凸部也难于变形或缺损以便确保良好的结合强度,并且当抵靠 拉链带压紧时,能够防止结合牙包变形,并且通过减小拉头的滑动阻 力而能够改善拉头的操作感觉。
为了获得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双侧链牙,其包括结 合牙包、设置在结合牙包后端侧上的胴体部、以及延伸到胴体部的后 端侧的一对左右牙腿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牙包包括薄平板部, 其在其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的厚度小于胴体部的厚度;在薄平板部的 左右方向上、在中心部处、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突出的结合凸部; 左右升高部,其从设置在每个结合凸部的左右侧上的薄平板部起、在 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升高,并且延伸到胴体部以便与胴体部成整体; 以及结合凹部,其形成为由结合凸部、左右升高部和胴体部围绕,每 个左右升高部均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从升高部的结合凸部侧上的前 边缘起朝向胴体部倾斜,使得该倾斜部相对于薄平板部的前表面和后 表面升起,并且左右倾斜部的每个内部面的部分以面结合方式与结合 凸部的左右侧面的部分成整体。
在本发明的金属双侧链牙中,优选,每个左右升高部均具有从倾 斜部的后端到胴体部以固定厚度形成的延伸部,并且延伸部的前后表 面形成得与胴体部的前后表面平齐。优选,在结合凸部的顶点部的前 面设置倾斜部的结合凸部侧上的前边缘。而且,倾斜部的倾斜面优选 形成为平面。
优选,在链牙的左右侧边缘两者之间形成左右升高部,同时在它 们之间放置结合凸部和结合凹部。而且,从结合凸部的顶点部到结合
凹部的底面之间的高度优选设定得小于从顶点部到薄平板部的前表面 或后表面的高度。而且,结合凸部的前端优选设置在与薄平板部的前 边缘相同的位置处。
进一步优选地,升高部的前边缘被倾斜或弯曲,以便从链牙的左 右两侧边缘到结合凸部逐渐增加倾斜部的倾斜面的区域。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双侧链牙,其包括结合牙包、 设置在结合牙包的后端侧上的胴体部、以及延伸到胴体部的后端侧的 一对左右牙腿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牙包包括薄平板部,其在其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的厚 度小于胴体部的厚度;在薄平板部的左右方向上、在中心部处、在前 表面-后表面方向上突出的结合凸部;左右升高部,其从设置在每个 结合凸部的左右侧上的薄平板部起、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升高, 并且延伸到胴体部以〗更与胴体部成整体;以及结合凹部,其形成为由 结合凸部、左右升高部和胴体部围绕,
每个左右升高部均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从升高部的结合凸部侧 上的前边缘起朝向胴体部倾斜,使得该倾斜部相对于薄平板部的前表 面和后表面升起,并且
左右倾斜部的每个内部面的部分与结合凸部的左右侧面的部分整 体地连续形成;以及
升高部的前边缘被倾斜或弯曲,以便从链牙的左右两侧边缘到结 合凸部逐渐增加倾斜部的倾斜面的区域。
然后,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拉链牙链的拉链,其中具有上 述构造的金属双侧链牙以预定间隔布置在一对左右拉链带的彼此相对 的侧边缘部上。
本发明的金属双侧链牙具有结合牙包、胴体部和一对左右牙腿部。 所述结合牙包包括薄平板部、从薄平板部突出的结合凸部、左右升 高部和结合凹部,所述左右升高部从设置在每个结合凸部的左右侧上 的薄平板部起升高并且延伸到胴体部以便与胴体部成整体。所述结合 凹部由结合凸部、左右升高部和胴体部围绕,而至少部分的周壁连续
地形成。每个左右升高部均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从升高部的结合凸 部侧上的前边缘起朝向胴体部倾斜,使得该倾斜部相对于薄平板部的 前表面和后表面升起。左右倾斜部的每个内部面的部分以面结合方式 与结合凸部的左右侧面的部分成整体。
因为在具有这种构造的本发明的金属双侧链牙中,结合凸部以面 结合方式与左右升高部成整体,结合凸部和升高部彼此支撑并且很刚 性地形成使得它们难于变形。从而,当拉链构造有本发明的双侧链牙 时,即使在结合左右链牙时拉链接收侧向拉力等,也能防止在结合牙 包上形成的结合凸部和左右升高部变形或缺损。
另外,所述结合凹部由结合凸部、左右升高部和胴体部围绕,而 周壁连续地形成。因此,当结合左右双侧链牙时,结合凸部装配到配 合链牙的结合凹部上,由此稳定维持结合状态。通过该构造,如果拉 链构造有本发明的双侧链牙,则能够稳定地确保良好的结合强度。
另外,左右升高部在薄平板部上形成使得它们通过各自的面与结 合凸部的左右侧面相接合。从而,即使当抵靠拉链带压紧双侧链牙时 左右牙腿部塑性变形,也能防止链牙变形使得左右升高部向外扩张, 由此双侧链牙能够稳定地连接到拉链带上。这使得能够稳定制造高质 量拉链,其中以预定间隔牢固地连接遭受因压紧而引起的结合牙包变 形的双侧链牙。
在本发明的双侧链牙中,左右升高部具有从倾斜部的后端朝向胴 体部以固定厚度形成的延伸部,并且延伸部的前后表面形成得与胴体 部的前后表面平齐。因此,当构造拉链具有本发明的双侧链牙时提供 下面的优点。即,当双侧链牙的结合凸部装配到配合的双侧链牙的结 合凹部上时,能够由左右升高部牢固地保持结合凸部,由此稳定左右 双侧链牙的结合状态。
而且,在本发明的双侧链牙中,在倾斜部的结合凸部侧上的前边 缘设置在结合凸部的顶点部的前面。因此,其中结合凸部和左右升高 部以面结合方式成整体的区域能够确保较宽并且它们通过彼此支撑而 彼此加强,使得能够进一步有力地形成结合凸部和左右升高部。而且,倾斜部的倾斜面形成为平面。通过该构造,在拉链构造有 双侧链牙的情况下,当左右链牙结合时,能够防止在结合牙包上形成 的左右升高部与在配合结合牙包上形成的左右升高部相互影响。因此, 能够稳定地获得拉链的打开/闭合。
而且,在本发明的双侧链牙中,在链牙的左右侧边缘之间形成左 右升高部,同时在它们之间放置结合凸部和结合凹部。因此,如果左 右升高部向上形成到左右两个侧边缘,则在升高部的左右侧面、平板 部的侧面和胴体部的侧面之间不形成台阶,通过该构造,链牙的侧面 能够形成为平滑面,由此获得良好的外观和接触感觉。
从结合凸部的顶点部到结合凹部的底面之间的高度设定得小于从 顶点部到薄平板部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高度。因此,在前表面和后表 面的结合凹部的底面之间的厚度形成得大于在前表面和后表面的薄板 部之间的厚度。因此,结合凸部和左右升高部由结合凹部的底部进行 支撑并更有力地形成,由此确保防止结合凸部和左右升高部的变形。 而且,通过增加在结合凸部的顶点部和薄平板部的前后表面之间高度, 当构造拉链牙链时,拉链牙链能够具有合适的挠性(容易弯曲)。
而且,因为结合凸部的前边缘设置在薄平板部的前边缘上,所以 没有薄平板部设置在结合凸部的前端侧上。从而,在构造有本发明的 双侧链牙的拉链中,拉头的滑动阻力小并且拉头的操作感觉良好,使 得左右链牙能够平滑地彼此结合或者彼此分离。而且,因为不通过薄 平板部而连续地形成结合牙包的前端面以及在前表面和后表面上的结 合凸部的前侧上的倾斜部,因此例如当触摸链牙行时,接触感觉良好。
而且,升高部的前边缘被倾斜或弯曲,以便从链牙的左右两侧边 缘到结合凸部逐渐增加倾斜部的倾斜面的区域。换句话说,在升高部 的前边缘、形成或弯曲该前边缘的链牙的左右两侧边缘的边缘,以便 设置在前边缘的结合凸部的连接部的后面。因此,在结合牙包上的薄 平板部的左右两侧边缘的区域能够确保得较宽。因此,当拉链牙链构 造有本发明的双侧链牙时,如果左右链牙行处于结合状态,每个链牙 易于在作为枢轴转动点的结合牙包处朝向带的前表面-后表面方向旋
转,而不妨碍升高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拉链牙链的挠性。
本发明相关的另一金属双侧链牙提供结合牙包、胴体部和一对左
右牙腿部。所述结合牙包包括薄平板部、从薄平板部突出的结合凸
部、左右升高部和结合凹部,所述左右升高部从设置在每个结合凸部
的左右侧上的薄平板部起升高并且延伸到胴体部以便与胴体部成整
体。另外,所述结合凹部由结合凸部、左右升高部和胴体部围绕,而
至少部分的周壁连续地形成。每个左右升高部均具有倾斜部,该倾斜
部从升高部的结合凸部侧上的前边缘起朝向胴体部倾斜,使得该倾斜
部相对于薄平板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升起。左右倾斜部的每个内部面 的部分与结合凸部的部分一起连续地形成。而且,升高部的前边缘被
倾斜或弯曲,以便从链牙的左右侧边缘到结合凸部逐渐增加倾斜部的 倾斜面的区域。在上面,左右倾斜部的每个内部面的部分与结合凸部 的部分一起连续地形成意味着倾斜部每个内部面的部分和结合凸部的 左右侧面的部分处于面结合方式。因为在具有这种构造的本发明的金 属双侧链牙中,结合凸部以面结合方式与左右升高部连续地整体形成, 结合凸部和升高部彼此支撑并且很刚性地形成使得它们难于变形。从 而,当拉链构造有本发明的双侧链牙时,即使在结合左右链牙时拉链 接收侧向拉力等,也能防止在结合牙包上形成的结合凸部和左右升高 部变形或缺损。另外,金属双侧链牙能够稳定地维持具有良好结合强 度的结合状态。而且,当拉链牙链构造有本发明的双侧链牙时,因为 如上所述倾斜或弯曲升高部的前边缘,拉链牙链能够具有良好的挠性。
在包括拉链牙链的拉链中,其中本发明的金属双侧链牙以预定间 隔布置在一对左右拉链带的彼此相对侧边缘部上,左右双侧链牙适当 地彼此结合以便稳定维持结合状态。而且,即使在结合状态中接收侧 向拉力,也能防止结合凸部和左右升高部变形或缺损。因此,能够制 造不容易分离左右双侧链牙的、具有良好结合强度的高质量拉链。


图l是示出如下状态的示意性透视图其中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 式的金属双侧链牙进行压紧;
图2是金属双侧链牙的侧视图3是示出沿着图2中线III-III截取的截面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解释如下状态的说明图其中抵靠拉链带压紧金属双侧链
牙;
图5是示出构造有金属双侧链牙的拉链的主视图6是通过用截面图表示其一部分从而示出拉链的双侧链牙彼此
结合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7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金属双侧链牙的俯视图8是示出抵靠拉链带压紧金属双侧链牙状态的透视图9是解释如下状态的说明图其中左右链牙结合在由金属双侧
链牙构成的拉链上;
图IO是示出传统双侧链牙的示意性透视图ll是示出另一传统双侧链牙的示意性俯视图;以及
图12是示出双侧链牙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此后,将会通过实例及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 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下面描述的各个实施方式,而可以以各种方式进 行改变,只要提供基本上相同的构造并且实施相同操作和效果即可。 (第一实施方式)
图l是示出如下状态的示意性透视图其中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 式的金属双侧链牙进行压紧。图2是金属双侧链牙的侧视图,并且图
3是示出沿着图2中线in-iii截取的截面部分的剖视图。
在本发明的下面的描述中,双侧链牙的前后方向指当链牙安装到 拉链带上时的带宽度方向,并且双侧链牙的左右方向和前表面-后表 面方向(垂直方向)指当链牙安装到拉链带上时的带宽度方向和带长 度方向。
通过将金属件挤压几次成为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对称的构造 而形成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侧链牙1,并且具有设置在链牙 前部处的结合牙包10、以预定厚度在结合牙包10的后端侧上形成的
胴体部20、以及延伸到胴体部20的后端侧的一对左右牙腿部30a、30b。
结合牙包10包括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设置在中心部分的薄
平板部11、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从平板部11突出的结合凸部12、 左右升高部13、以及凹入地设置在结合凸部12和胴体部20之间的结 合凹部14,上述左右升高部13从设置在结合凸部12的左右侧上的平 板部ll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升高并且朝向胴体部20延伸。
在结合牙包10处的平板部11具有小于胴体部20的预定厚度。薄 平板部11的左右侧边缘相对于链牙的前后方向倾斜地形成,使得其在 左右方向上的尺寸随着其从胴体部20侧走向前端而逐渐减小。平板部 11的前端面lla垂直于链牙的前后方向形成。
在平板部11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在中心形成结合凸部12, 使得该结合凸部12在前后方向上以山形升高。该结合凸部12具有顶 点部12a、 i殳置在顶点部12a的前部和后部的前倾斜部12b和后倾斜 部12c、以及i殳置在左右侧上的左右侧面部12d。
如图2所示,结合凸部12的顶点部12a设置在与胴体部20的前 后表面相同高度位置处并且沿着链牙的左右方向以预定长度形成。结 合凸部12的左右侧面部12d稍微倾斜,使得结合凸部12的左右宽度 尺寸随着它们走向顶点部12a而逐渐减小。在本发明中,结合凸部12 的顶点部12a的背面侧可以在垂直于胴体部的前后表面的垂直平面中 形成而不是形成为如上所述向后倾斜的后倾斜部12c。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结合凸部12的前边缘(前倾斜部12b的底边 缘)的位置与平板部11的前边缘的位置对齐。而且,在平板部11的 前端面lla和在结合凸部12的前后面侧上的前倾斜部12b之间的边部 15形成为曲面,由此构成平滑的外部面,该外部面连续、没有任何不 平坦从平板部11的前端面lla延伸到结合牙包12的前倾斜部。优选, 在边部15处形成的曲面的曲率半径i殳定为O.lmm或更大。
结合牙包10的左右升高部13形成地较厚,使得它们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从平板部11升高并且从结合凸部12的左右侧朝向胴体 部20设置。优选,升高部13的前边缘13c设置在结合牙包12的顶点
部12a前面。升高部13具有从前边缘13c起、在向后方向上、以预定 角度向上倾斜的倾斜部13a和从倾斜部13a的后边缘朝向胴体部20、 以固定厚度形成的延伸部13b,同时延伸部13b的后端与胴体部20整 体形成。此时,倾斜部13a的倾斜面形成为平面。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左右升高部13在链牙1的左右侧边缘之间形 成,在它们之间放置有结合凸部12和结合凹部14。从而,在升高部 13的左右外部面、平板部11的左右侧面和胴体部20的左右侧面之间 不形成台阶。从结合牙包10的侧面到左右牙腿部30a、 30b的外部面 的整个链牙的侧面是平滑面。因此,该双侧链牙1具有良好的外观并 且提供良好的接触感觉。
而且,如图2所示,每个左右升高部13的倾斜部13a的内部面的 部分通过预定区域18 (由倾斜部13a的倾斜面、结合凸部13的后倾 斜部12c的延伸部和平板部11的前/后表面的延伸部围绕的区域)与 结合凸部12的左右侧面的部分以面结合的方式成整体。因此,结合凸 部12和左右升高部13彼此支撑,使得即使施加外力时它们也难于变 形。
在结合凸部12和胴体部20之间、在胴体部的前后表面中凹入地 形成结合牙包10的结合凹部14。该结合凹部14具有凹部底面14a和 围绕该凹部底面14a升高的周壁14b。结合凹部14的凹部底面14a在 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设置在平板部11的前/后表面和胴体部20的前 /后表面之间的一高度位置处,并且平行于平板部11的前/后表面和胴 体部20的前/后表面形成。从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从结合凸部12 的顶点部12a到结合凹部14的凹部底面14a的高度Hl被设定得低于 从顶点部12a到平板部11的前后表面的高度H2 (参见图2)。因此, 在设置在链牙1的前后表面中的凹部底面14a之间的厚度大于在平板 部11的前后表面之间的厚度。因此,结合凸部12的后倾斜部12c和 左右升高部13的每个内部面均被加强,使得进一步加固结合凸部12 和左右升高部13。
结合凹部14的周壁14b由结合凸部12的后倾斜部12c、左右升
高部13的内侧面13d和胴体部20的前端面21构成。尽管在结合凸部 12的后倾斜部12c和左右升高部13的倾斜部13a之间的连接部处形 成由两个倾斜构成的谷部16,但在谷部16和凹部底面14之间设置结 合凹部14的周壁14b。从而,在凹部底面14a的整周上连续地提供结 合凹部14的周壁14b (参见图3 )。
在该情况下,在顶点部12a和结合凹部14的底部之间的间隔(高 度H1)与在谷部16和结合凹部14的底部之间的间隔(高度H3)之 间的比例设定得大于0%是可接受的,然而,优选设定百分比范围为 20 -50% ,并且更优选设定百分比范围为40-50% (参见图2)。例如, 通过设定高度H1和高度H3的百分比低于50%,当构造拉链时,能 够稳定地设定左右链牙行的结合。而且,通过设定该百分比大于20°/o , 能够稳定地获得结合凸部12的有效增加的强度,并且通过设定该百分 比大于40%,能够提高链牙1的成形能力。
胴体部20将结合牙包10与左右牙腿部30a、 30b相连接,并且与 结合牙包10的延伸部13b和左右牙腿部30a、 30b的前后表面和左右 侧面平齐地形成胴体部20的前后表面和左右侧面。构成结合牙包14 的周壁14b的部分的胴体部20的前端面21形成为从凹部底面14a朝 向胴体部的前后表面向上倾斜的倾斜面。
所述对左右牙腿部30a、 30b从胴体部20的后端分支并延伸。左 右牙腿部30a、30b形成得使得当通过挤压加工链牙1时它们从胴体部 20的前端朝向后端打开。当从上面看整个链牙1时,左右牙腿部30a、 30b表现为基本上Y形(参见图4中双点划线)。左右牙腿部30a、 30b 具有芯线夹住部31a、 31b和设置在后端部的带夹住部32a、 32b,当 从上面看链牙时,上述芯线夹住部31a、 31b的内部面形成为圆形。而 且,在芯线夹住部31a、 31b的内部面上设置突起部33a、 33b,使得 它们在左右方向上向内突出。
具有这种构造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侧链牙1可以安装到拉链带2 上,在该拉链带2中沿着侧边缘设置芯线部2a。在该情况下,拉链带 2的芯线部2a插入双侧链牙1打开的左右牙腿部30a、 30b之间,直
到芯线部2a与胴体部20的后端面进行接触为止。之后,使用压紧冲 头等、通过从外部面挤压、在将牙腿的开口宽度变窄的方向上压紧左 右牙腿部30a、 30b。因此,在左右牙腿部30a、 30b之间夹住拉链带 2,使得双侧链牙1能够植入拉链带2中。
左右牙腿部30a、 30b的芯线夹住部31a、 31b具有突起部33a、 33b。因此,当压紧左右牙腿部30a、 30b时,突起部33a、 33b咬进 拉链带2的芯线部2a内,使得双侧链牙1能够牢固地安装到拉链带2 上。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双侧链牙1中,结合牙包10的左右升高部13 与结合凸部成整体并且以面结合方式被有力地支撑,并由结合凹部14 的底面部加强。而且,在链牙1的左右侧边缘之间较长地形成左右升 高部13。因此,即使当连接双侧链牙1时压紧左右牙腿部30a、 30b, 不像传统上那样,也能防止左右升高部13向外变形,使得能够稳定地 保持结合牙包10的构造。
第一实施方式的多个双侧链牙1以预定间隔植入所述对左右拉链 带2的带侧边缘中,由此制造左右拉链牙链3。然后,拉头4放置在 获得的拉链牙链3的链牙行上,并且顶端止码5和底端止码6在链牙 行的滑动方向上安装到前后端部上,由此制造如图5所示的拉链7。
在以此方式获得的拉链7中,当在结合方向上(从底端止码6到 顶端止码5的方向)上滑动拉头4时,如图6所示,每个链牙1的结 合凸部12能够装配入每个配合的结合凹部14内,上述结合凹部14 具有连续形成的周壁14b。因此,能够牢固地结合布置在左右拉链带2 上的双侧链牙1,由此稳定地保持结合状态。
特别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双侧链牙1中,以预定角度倾斜的倾斜部 13a设置在结合牙包10上形成的每个左右升高部13的前端侧上,并 且进一步地,倾斜部13a的倾斜面构造为平面。从而,当左右双侧链 牙1如上所述那样进行结合时,设置在左右双侧链牙1上的相应升高 部13彼此不相互影响,由此平滑地闭合拉链7。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双侧链牙1中,结合凸部12以面结合方式与左 右升高部13成整体,以便被有力地形成,并且由结合凹部14的底面 部加强双侧链牙1。从而,即使左右双侧链牙1当它们彼此结合时接 收诸如侧向拉力之类的外力,也能有效防止结合凸部12和左右升高部 13变形或缺损。因此,构造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双侧链牙1的拉链7能 够稳定地确保良好的结合强度。
而且,在构造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双侧链牙1的拉链7中,在结合 牙包10的结合凸部12的顶点部12a与平板部11的每个前表面和后表 面之间的间隔(高度H2)设定得大于在顶点部12a和结合凹部底面 14a之间的间隔(高度H1)。通过该构造,拉链7能够确保即使当其 闭合时的合适的挠性。从而,能够适宜在不同场合使用拉链7。
另外,因为每个双侧链牙1的结合牙包10均具有从平板部11的 前端面lla到结合凸部12的前倾斜部12b连续、没有任何不均匀的外 表面,所以拉链7的左右链牙行的接触感觉良好。而且,因为左右链 牙行由这种双侧链牙1形成,由此能够抑制在链牙行上滑动的拉头4 的滑动阻力,以便提高拉头4的操作感觉。
在该情况下,在双侧链牙1的结合牙包10处、在平板部11的前 端面lla和结合凸部12的前倾斜部12b之间、在边部15上形成的曲 面的曲率半径设定为O.lmm或更大。从而,能够获得极大提高链牙行 接触感觉和拉头4操作感觉的高质量拉链7。 (第二实施方式)
图7是示出金属双侧链牙的俯视图。图8是用于解释抵靠拉链带 压紧金属双侧链牙状态的透视图。
在第二实施方式和附图的说明中,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金属双侧 链牙共享的部分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并且省略该说明部分。
第二实施方式的双侧链牙41相对于其前后方向形成为对称形状, 具有设置在链牙的前部处的结合牙包42、在结合牙包42的后端侧上 以预定厚度形成的胴体部20、以及延伸到胴体部20的后端侧的一对 左右牙腿部30a、 30b。
结合牙包42包括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设置在中心部分的薄
平板部11、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从平板部11突出的结合凸部12、 左右升高部43、以及凹入地设置在结合凸部12和胴体部20之间的结 合凹部14,上述左右升高部43从设置在结合凸部12的左右侧上的平 板部11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升高并且朝向胴体部20延伸。左右 升高部43形成得较厚,使得它们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从平板部 11升高,并且从结合部12的左右侧朝向胴体部20设置。在链牙41 的左右侧边缘之间形成升高部43,同时具有放置在它们之间的结合凸 部12和结合凹部14。
升高部43具有从前边缘43c起、在向后方向上、以预定角度向上 倾斜的倾斜部43a和从倾斜部43a的后边缘朝向胴体部20、以固定厚 度形成的延伸部43b,同时倾斜部43a形成为平面。
而且,左右升高部43以面结合方式连续形成有一部分结合凸部 12,并且结合凹部14和左右升高部43彼此支撑。
如图7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侧链牙41、前边缘43c的左右侧 边缘两者的前边缘45设置在前边缘43c的凸部12处的连接部后面, 并且左右升高部43的前边缘43c线性地形成。换句话说,左右升高部 43的前边缘43c倾斜地形成,以便从链牙1的左右侧边缘两者到结合 凸部12逐渐地增加倾斜部43a的倾斜面的区域。本发明的左右升高部 的前边缘也倾斜地形成,以便朝向结合凸部逐渐地增加倾斜部的倾斜 面的区域。
具有这种构造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侧链牙41可以安装到提供有 芯线部2a的拉链带2上。在该情况下,拉链带2的芯线部2a插入双 侧链牙1的左右牙腿部30a和30b之间,之后使用压紧冲头等压紧左 右牙腿部30a和30b。因此,拉链带2被夹在左右牙腿部30a和30b 之间,使得双侧链牙1能够植入拉链带2中。
当以此方式压紧左右牙腿部30a、 30b时,倾斜部43a和延伸部 43b的部分朝向左右牙腿部30a、 30b(向外)弯曲,同时左右牙腿部 30a、 30b塑性变形。这是关于左右侧边缘两者的链牙的倾斜部43a的 所述部分,该部分的长度在前后方向上短于内部面(连接部44)的长度,并且倾斜部43a的内部面连续地形成有结合凸部12。
即,如果当左右牙腿部30a、 30b^皮压紧时倾斜部43a的内部面与 结合凸部12整体形成,左右侧边缘两者的部分的链牙的倾斜部43接 收外力,并且左右侧边缘两者的链牙的倾斜部43通过拉力朝向左右牙 腿部30a和30b弯曲。通过这种力,左右侧边缘两者的部分的链牙的 延伸部43b相应地弯曲。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即使左右侧边缘两者的链牙的倾斜部43a 弯曲,由于以面结合方式加强倾斜部43a的内部面(连接部44)和结 合凸部12,能够通过防止变形而维持结合牙包10的稳定形状。
当拉头4滑动时,将第二实施方式的双侧链牙41成功植入拉链带 2中的拉链能够与双侧链牙1相结合并且保持稳定结合的状态,上述 双侧链牙1牢固和平滑地布置在左右拉链带2上。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双侧链牙41中,结合凸部12以面结合方式与 左右升高部43成整体,以便被有力地在凹部14的底面部处形成。从 而,即使左右双侧链牙1当它们彼此结合时接收诸如侧向拉力之类的 外力,也能有效防止结合凸部12变形或缺损。
另外,如上所述倾斜构造有第二实施方式的双侧链牙1的拉链7, 该拉链7具有在双侧链牙41上的左右升高部43的前边缘43c,并且 前边缘43c的链牙的左右侧边缘两者的端部45设置在前边缘43c和结 合凸部12的连接部44的后面。
为此原因,如图9所示,如果左右链牙行处于不妨碍左右升高部 分的结合状态,则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前表面-后表面带方向)在作 为枢轴转动点的结合牙包处旋转每个链牙。因此,拉链能够容易地确 保良好的挠性并且广泛地扩展其应用场合。在该情况下,由于左右升 高部43的前边缘43c的倾斜增加,因此能够扩张每个链牙的旋转区域。
在以上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已经进行了本发明的双侧链牙应 用于普通类型拉链的实例的说明,其中单个拉头设置在上述普通类型 拉链的拉链牙链中。然而,本发明的双侧链牙不限于该实例,而是该 双侧链牙可以用在具有两个拉头的拉链中,其中两个拉头布置在拉链
牙链上,使得它们的头部或尾部同样彼此相对。
本发明能够适宜用作安装到袋、衣物等的开口上的拉链的链牙。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双侧链牙,其包括结合牙包(10)、设置在结合牙包(10)的后端侧上的胴体部(20)、以及延伸到胴体部(20)的后端侧的一对左右牙腿部(30a、30b),结合牙包(10)包括薄平板部(11),该薄平板部(11)在其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的厚度小于胴体部(20)的厚度;在薄平板部(11)的左右方向上、在中心部处、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突出的结合凸部(12);左右升高部(13、43),其从设置在每个结合凸部(12)的左右侧上的薄平板部(11)起、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升高,并且延伸到胴体部(20)以便与胴体部(20)成整体;以及结合凹部(14),其形成为由结合凸部(12)、左右升高部(13、43)和胴体部(20)围绕,其特征在于,每个左右升高部(13、43)均具有倾斜部(13a、43a),该倾斜部(13a、43a)从升高部(13、43)的结合凸部(12)侧上的前边缘(13c、43c)起朝向胴体部(20)倾斜,使得该倾斜部(13a、43a)相对于薄平板部(1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升起,以及左右倾斜部(13a、43a)的每个内部面的部分以面结合方式与结合凸部(12)的左右侧面的部分成整体。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金属双侧链牙,其特征在于,每个左右升 高部(13、 43)均具有从倾斜部(13a、 43a)的后端到胴体部(20) 以固定厚度形成的延伸部(13b、 43b),以及延伸部(13b、 43b)的前后表面形成得与胴体部(20)的前后表 面平齐。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双侧链牙,其特征在于,在结合 凸部(12)的顶点部(12a)的前面设置倾斜部(13a)的结合凸部(12) 侧上的前边缘(13c)。
4、 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双侧链牙,其特征在于, 倾斜部(13a、 43a)的倾斜面形成为平面。
5、 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双侧链牙,其特征在于, 在链牙(1)的左右侧边缘两者之间形成左右升高部(13、 43),同时 在它们之间放置结合凸部(12)和结合凹部(14)。
6、 如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双侧链牙,其特征在于, 从结合凸部(12)的顶点部(12a)到结合凹部(14)的底面(14a) 的高度设定得小于从顶点部(12a)到薄平板部(11)的前表面或后表 面的高度。
7、 如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双侧链牙,其特征在于, 结合凸部(12)的前端设置在薄平板部(11)的前端上。
8、 如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双侧链牙,其特征在于, 升高部(43)的前边缘(43c)被倾斜或弯曲,以便从链牙(1)的左 右两侧边缘到结合凸部(12)逐渐增加倾斜部(13a、 43a)的倾斜面 的区域。
9、 一种金属双侧链牙,其包括结合牙包(10)、设置在结合牙 包(10)的后端侧上的胴体部(20)、以及延伸到胴体部(20)的后端 侧的一对左右牙腿部(30a、 30b),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牙包(10 )包括薄平板部(11 ),该薄平板部(11)在 其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的厚度形成得小于胴体部(20)的厚度;在薄 平板部(11)的左右方向上、在中心部处、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 突出的结合凸部(12);左右升高部(43),其从设置在每个结合凸部(12)的左右侧上的薄平板部(ll)起、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升 高,并且延伸到胴体部(20)以便与胴体部(20)成整体;以及结合 凹部(14),其形成为由结合凸部(12)、左右升高部(43)和胴体部(20)围绕,每个左右升高部(43)均具有倾斜部(43a),该倾斜部(43a) 从升高部(43)的结合凸部(12)侧上的前边缘(43c)起朝向胴体部 (20)倾斜,使得该倾斜部(43a)相对于薄平板部(11)的前表面和 后表面升起,以及每个左右倾斜部(43a)的部分与结合凸部(12)的部分整体地连续形成;以及升高部(43)的前边缘(43c)被倾斜或弯曲,以便从链牙(1) 的左右两侧边缘到结合凸部(12)逐渐增加倾斜部(13a、 43a)的倾 斜面的区域。
10、 一种拉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拉链牙链(3),其中根据权利要 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双侧链牙(1)以预定间隔布置在一对左 右拉链带(2)的彼此相对的侧边缘部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侧链牙,其中即使拉链接收侧向拉力等,在结合牙包上形成的结合凸部也难于变形,由此确保良好的结合强度,并且当抵靠拉链带压紧链牙时,能够防止结合牙包变形。本发明的金属双侧链牙(1)包括结合牙包(10)、胴体部(20)和一对左右牙腿部(30a、30b)。该结合牙包(10)包括薄平板部(11);在薄平板部(11)的左右方向上、在中心部处突出的结合凸部(12);左右升高部(13),其从设置在每个结合凸部(12)的左右侧上的薄平板部(11)起、在前表面-后表面方向上升高,并且与胴体部(20)成整体;以及结合凹部(14),其形成为由结合凸部(12)、左右升高部(13)和胴体部(20)围绕。每个左右升高部(13)均具有倾斜部(13a),该倾斜部(13a)从前边缘(13c)起朝向胴体部(20)倾斜,使得该倾斜部(13a)升起。左右倾斜部(13a)的每个内部面的部分以面结合方式与结合凸部(12)的左右侧面的部分成整体。
文档编号A44B19/02GK101342026SQ20081013048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0日
发明者大野麻波, 长谷川元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