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42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拖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鞋,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拼装成坐垫的多用途拖鞋。
背景技术
传统的拖鞋,通常需要有各种规格型号来适应不同人的脚型,由于现有的拖 鞋需要对号穿着,如果一双拖鞋中有一只损坏或者丢失,则另外一只也很难配上, 只能将一双鞋废弃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分左、右脚,可适应各种脚型,鞋底可以拼 接成坐垫的多用途拖鞋。
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拖鞋,包括鞋底,其中所述鞋底包括若干个单元体,相 邻的单元体相互连接,每个单元体周边设有通孔,通孔开孔方向垂直于鞋底,所
述鞋底每条边侧面都设有至少2个榫槽连接装置,鞋底前側与后侧设置的榫槽连 接装置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鞋底左侧和右側设置的榫槽连接装置数量相等且 位置相对应,所述拖鞋还包括1根以上的绳子,绳子一端利用鞋底前部左侧的通 孔固定,绳子另一端利用鞋底前部右侧的通孔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拖鞋,其中所述的榫槽连接装置包括插接体和连接柱, 插接体设置于鞋底左侧和前侧边缘的每个单元体外侧的上部,插接体的外侧设有 --个圆弧形凸起,插接体下端设有一个凸起,所述连接柱设置于鞋底右侧和后侧 边缘的每个单元体外侧的下部,连接柱下端设有一个突出的半圆台,连接柱的外 侧设有一个与圆弧形凸起相匹配的圆弧形凹槽,半圆台的上端面设有一个与凸起 相匹配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拖鞋,其中所述的榫槽连接装置包括横板和长条形凸 台,每个横板设置于鞋底左侧和前側边缘的单元体外侧中部,横板板面沿水平方 向向外延伸,横板的外端设有向下的凸起,所述长条形凸台设置于鞋底右侧和后 侧边缘的单元体外侧下部,长条形凸台上端设有一个与凸起相匹配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拖鞋,其中所述凸起和凹槽沿鞋底侧边方向的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拖鞋,其中所述的单元体的上、下端为半球体,中间为 圆柱体,半球体直径与圆柱体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拖鞋,其中所述的单元体的材料为塑料或木材或竹子。 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拖鞋,其中所述绳子数量为2至6根,绳子的材料为棉布或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拖鞋,其中所述鞋底为矩形,矩形的四个角部为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拖鞋,其鞋底包括若干个单元体,相邻的单元体相互连 接,每个单元体周边设有通孔,所述拖鞋还包括1根以上的绳子,绳子一端利用 鞋底前部左侧的通孔固定,绳子另一端利用鞋底前部右侧的通孔固定。故其可以 不分左、右脚,可适应各种脚型;因为每只鞋底周边侧面设有榫槽连接装置,鞋 底前侧与后侧设置的榫槽连接装置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鞋底左侧和右侧设置 的榫槽连接装置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所以鞋底可以拼接成坐垫,因此本实用 新型的拖鞋在损坏或者丢失一双中的一只时,可以购买上述实用新型的拖鞋的一
只来配对穿着,或者将剩余的一只当坐垫使用a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拖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拖鞋所述鞋底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剖视a; 图3为图1的B-B截面剖视图4为图2的C方向试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拼接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图6为多用途拖鞋拼接成坐垫的效果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D-D截面剖视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拼接状态的侧视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拖鞋,包括一对鞋底 1,鞋底1为矩形,矩形的四个角部为圆弧形,其中所述鞋底1包括若干个单元 体2,单元体2的上、下端为半球体,中间为圆柱体,半球体直径与圆柱体直径 相同,相邻的单元体2相互连接,单元体2的连接可以通过模具注塑成型,也可 以通过胶接或者串接的方法实现,每个单元体2周边设有通孔3,通孔3的开孔 方向与鞋底l垂直,相邻通孔3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多用途拖鞋还包括1根以 上的绳子5,绳子5—端利用鞋底1前部左侧的通孔3固定,绳子5另一端利用 鞋底1前部右侧的通孔3固定,绳子5还可以一端利用鞋底1前部左侧的通孔3 固定,绳子5另一端从鞋底1正面穿过鞋底1前部右侧通孔3,然后从鞋底l背 面穿过鞋底1前部左側另一通孔3,再利用鞋底1前部右侧的通孔固定,由于鞋 底l背面也具有单元体2的半球体,半球体之间就会存在凹槽,所以绳子5在鞋 底1背面穿过时可以扣在鞋底1背面的凹槽中,不易与地面摩擦而断裂,绳子5 穿.过通孔3的次数和固定绳子5的通孔3位置能够根据穿鞋人的脚型进行调整,因此,不论穿鞋人脚型大小、形状,只要本实甩新型多用途拖鞋一种型号的鞋底 就可满足所有人的穿拖鞋需求。
上述鞋底每条边側面都设有至少2个榫槽连接装置4,鞋底前側与后侧设置 的榫槽连接装置4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鞋底左側和右側设置的榫槽连接装置 4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榫槽连接装置4包括插接体6和连接柱8,插接体6 设置于鞋底1左侧和前侧边缘.的每个单元体2外側的上部,插接体6的外侧设有 一个圆弧形凸起7,插接体6下端设有一个凸起7',连接柱8设置于鞋底l右側 和后侧边缘的每个单元体2外侧的下部,连接柱8下端设有一个突出的半圆台9, 连接柱8的外侧设有一个与圆弧形凸起7相匹配的圆弧形凹槽10,半圆台9的 上端面设有一个与凸起7'相匹配的凹槽10'。
图5和图6所示,上述圆弧形凸起7可以插入与之相匹配的圆弧形凹槽10 中,同时,上述凸起7'插入与之相匹配的凹槽10,中,因此, 一对鞋底l可以 利用周边侧面的榫槽连接装置4搭接在一起,拼接成坐垫,若干只鞋底1就可 以利用周边侧面的榫槽连接装置4搭接成片,拼接成临时地板或者防滑垫。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与图1、图 2、图3和图5的区别在于上述榫槽连接装置4包括横板11和长条形凸台13, 横板11设置于鞋底1左侧和前侧边缘的单元体2外側中部,横板11板面沿水平 方向向外延伸,横板11的外端设有向下的凸起12,每个长条形凸台13设置于 鞋底1右侧和后侧边缘的单元体2外側下部,长条形凸台13上端设有一个与凸 起12相匹配的凹槽H,凸起12和凹槽14沿鞋底l侧边方向的宽度相同,这种 实施方式所述的榫槽连接装置4设置在鞋底l前侧和后侧的数量为2个且位置相 对应,榫槽连接装置4设置在鞋底l左侧和右侧的数量可以是2个或3个或4个 或5个且位置相对应。
上述凸起12可以插入凹槽14中, 一对鞋底1可以利用周边侧面的榫槽连接 装置4搭接在一起,拼接成坐垫,若干只鞋底1就可以利用周边侧面的榫槽连 接装置4搭接成片,拼接成临时地板或者防滑垫。
上述单元体2,其材料可以为塑料或木材或竹子,绳子5数量取决于穿鞋人 将脚固定在鞋底1上的方式,也可以为2根或3根或4根或5根或6根,绳子5 上还可以连接饰带或者花结,为拖鞋起到装饰作用,绳子5、饰带和花结的材料 为棉布或塑料。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 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 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 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拖鞋,包括鞋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包括若干个单元体(2),相邻的单元体(2)相互连接,每个单元体(2)周边设有通孔(3),通孔(3)开孔方向垂直于鞋底,所述鞋底(1)每条边侧面都设有至少2个榫槽连接装置(4),鞋底(1)前侧与后侧设置的榫槽连接装置(4)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鞋底(1)左侧和右侧设置的榫槽连接装置(4)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所述拖鞋还包括1根以上的绳子(5),绳子(5)一端利用鞋底(1)前部左侧的通孔(3)固定,绳子(5)另一端利用鞋底(1)前部右侧的通孔(3)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槽连接装置 (4)包括插接体(6)和连接柱(8),插接体(6)设置于鞋底(1)左侧和前側边缘的每个单元体(2)外侧的上部,插接体(6)的外侧设有一个圆弧形凸起(7), 插接体(6)下端设有一个凸起(7'),连接柱(8)设置于鞋底(1)右側和后側 边缘的每个单元体(2)外侧的下部,连接柱(8)下端设有一个突出的半圆台(9), 连接柱(8)的外侧设有一个与圆弧形凸起(7)相匹配的圆弧形凹槽(10),半 圆台(9)的上端面设有一个与凸起(7')相匹配的凹槽(IO'),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用途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槽连接装置 (4)包括横板(11)和长条形凸台(13),横板(11)设置于鞋底(1)左側和前侧边缘的单元体(2)外侧中部,横板(11)板面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横板(11) 的外端设有向下的凸起(12),所述长条形凸台(13)设置于鞋底(1)右 侧和后侧边缘的单元体(3)外侧下部,长条形凸台(13)上端设有一个与凸起(12) 相匹配的凹槽(14)。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2)和凹 槽(14)沿鞋底(1)侧边方向的宽度相同。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之一的多用途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 体(2)的上、下端为半球体,中间为圆柱体,半球体直径与圆柱体直径相同。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用途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体(2)的材 料为塑料或木材或竹子。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用途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子(5)数量为 2至6根,绳子(5)的材料为棉布或塑料。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用途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为矩形, 矩形的四个角部为圆弧形。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用途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子(5)上可连 接若干饰带或者花结。
专利摘要一种多用途拖鞋,包括鞋底(1),其中所述鞋底(1)包括若干个单元体(2),相邻的单元体(2)相互连接,每个单元体(2)周边设有通孔(3),通孔(3)开孔方向垂直于鞋底,所述鞋底(1)每条边侧面都设有至少2个榫槽连接装置(4),鞋底(1)前侧与后侧设置的榫槽连接装置(4)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鞋底(1)左侧和右侧设置的榫槽连接装置(4)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所述拖鞋还包括1根以上的绳子(5),绳子(5)一端利用鞋底(1)前部左侧的通孔(3)固定,绳子(5)另一端利用鞋底(1)前部右侧的通孔(3)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分左、右脚,可适应各种脚型,鞋底可以拼接成坐垫的多用途拖鞋。
文档编号A43B3/10GK201216211SQ200820109239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5日
发明者刘丽贤, 廖东明, 朴 戴, 金政策, 韩东一 申请人:东莞市澳麦尔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