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式隐形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62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锁式隐形拉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隐形拉头,特别是一种自锁式隐形拉头。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着多种隐形拉头。这些隐形拉头使尼龙拉链闭合时其链牙集中在链带 的一侧,而链带的另一侧没有链牙,从而将尼龙拉链的链牙隐藏起来。隐形拉头是一种较为 特殊的产品,其独特性决定了其用于安装马钩及弹簧的空间较小,同时实现自动化组装的 难度较大。例如,2002年2月27日公告的第01218606. 6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即揭示一种 隐藏式拉链的拉头装置,其包含有一拉头本体,该拉头本体具有一个导缘,该导缘具有一 对隔开的壁体,该对壁体之间形成一沟槽;该对壁体各开设有一顶端开口的凹槽;一锁勾, 置于导缘两壁体间的沟槽,该锁勾项部亦设有一顶端开口的凹槽;一固定杆,嵌入于导缘两 壁体的凹槽,该固定杆枢跨于锁勾的凹槽;一盖片,该盖片盖设在该固定杆上以固定压制该 固定杆。操作时,该锁勾绕该固定杆转动以实现该拉头的开启与自锁。然而,由于该固定杆被该盖片压制固定,且该锁勾抬起时,该盖片的一端与该锁勾 的顶面抵接,这就使得该锁勾绕该固定杆转动的角度比较小。相应的,该锁勾的锁爪抬起的 高度也比较小,从而使该拉头的操作不便。而且,由于该锁勾的顶面须与该固定杆配合,而 该固定杆被固定在该拉头导缘的顶部,使得该锁勾的高度较高,一方面结构复杂且比较浪 费材料;另一方面,这种高度使该锁勾与该拉头本体的接触面积较大,该锁勾旋转遇到的阻 力也较大,不利于该拉头的操作,而且,由于该锁勾弧形底部的半径较大,其能沉入该拉头 本体的部分必然较少,从而导致该锁勾在该拉头本体内的结合不够稳固。从组装的角度来 看,由于该隐形拉头的导缘尺寸较小,特别是该固定杆的直径一般为1至2毫米,长度一般 为3毫米。该盖板的尺寸也比较小,这就使得该拉头不便于实现机械化自动组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稳定及便于自动化组装的自锁式隐形 拉头。一种自锁式隐形拉头,包括滑块、弹性元件、马钩及压制件,该滑块包括下板、导 柱、上板及连接柱,该连接柱上设有收容槽,该马钩包括枢转部及钩部,该马钩的枢转部及 该弹性元件设置在该连接柱的收容槽内,该枢转部的前端与该弹性元件抵接,该压制件包 括固定段及压制段,该压制件由金属材料一体压铸成型,该固定段固定在该连接柱上,该压 制段相对该固定段向下设置,该马钩枢转部的顶端对应该压制段设有枢接槽,该马钩枢转 部的底端对应该枢接槽设有枢转块,操作时,该马钩通过其枢接槽绕该压制段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自锁式隐形拉头中的压制件通过金属材料一体压铸成 型,其具有结构简单、强度较高的优点,可以有效地对该马钩进行压制,并具有较长的使用 寿命。而且,压铸成型使得该压制件便于制成各种特定的形状,以满足该滑块的连接柱的尺 寸要求。本发明隐形拉头通过在该压制件上设置该压制段及在该马钩上设置该枢接槽及枢转块,使得操作时该马钩可相对该压制件的压制段转动。由于该压制件的压制段相对该固 定段向下设置,使得该压制段的底端与该固定段的最外端的距离可以设置的较远,所以该 马钩的转动角度可以较大,使得该弹性元件的变形与该钩部的移位之比比较合理,从而使 该隐形拉头具有操作稳定的优点。而且,由于该压制件的压制段的长度可控,相比现有技术 可以设置的比较长,这就可以减小该马钩枢转部的高度,从而节省该马钩所耗费的材料。同 时,由于该压制件的压制段相比现有技术可以设置的比较长,该枢接槽与该枢转块之间的 距离可以设置的比较短,这就使得该枢转块与该滑块接触的面积相比现有技术可以较少, 从而该马钩转动时受到的摩擦比较小,使该隐形拉头具有便于操作的优点。而且,由于该压 制件为一体成型,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盖板、转轴结构所需元件较少,这就有效地减少了该隐 形拉头的组装工序,特别是省去了现有技术中体积非常小的转轴的定位过程,非常有利于 实现自动化组装。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发明自锁式隐形拉头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自锁式隐形拉头的立体组装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自锁式隐形拉头解锁时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自锁式隐形拉头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发明自锁式隐形拉头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图6所示自锁式隐形拉头中压制件沿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8是图6所示自锁式隐形拉头组装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00、100a、IOOb 隐形拉头321 扣接块10滑块 322 压抵面12下板 324、324b 枢接槽122侧翼板 326 枢转块14导柱 328 嵌合面142凹槽 34 钩部144、144b枢转槽 40、40a、40b 压制件16上板 42、42a、42b 固定段162穿孔 421 让位槽18、18a连接柱 422 缺角181、181a折边 44、44b 压制段182收容槽 441 转轴184限位槽 442 固定板20弹簧 50拉片30、30b马钩 52 连接环32、32b枢转部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自锁式隐形拉头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该自锁式隐形拉头100 包括一滑块10、一弹簧20、一马钩30、一压制件40及一拉片50。该弹簧20、马钩30、压制 件40及该拉片50依次组装在该滑块10上,形成该隐形拉头100 (如图2所示)。该滑块
10由锌合金一体压铸成型。请参照图1及图3,该压制件40由锌合金一体压铸成型。该压制件40侧视大致呈 “T”形。该压制件40包括一固定段42及一压制段44。该固定段42为长方体板状结构,该 固定段42沿其长度方向在其顶部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一缺角422,该两缺角422使得该固 定段42未与该压制段44连接部分的横截面大致呈等腰梯形结构(如图1所示)。该固定 段42最厚处的厚度为0. 7毫米,长度为4. 3毫米,宽度为2. 3毫米。根据具体需求,该固定 段42的厚度也可被控制在0. 6毫米至1. 0毫米之间。该压制段44为一相对该固定段42 向下延伸的板状结构,该压制段44的底面为弧形结构。请参照图1至图3,该马钩30包括一枢转部32及一钩部34,该枢转部32的后端 与该钩部34连接形成一“L”形钩状结构。该枢转部32前端的底部设有一压抵面322。该 压抵面322用于压抵该弹簧20的顶端。该枢转部32中部的顶面设有一枢接槽324,该枢 接槽324的底面为圆弧形结构。该枢转部32中部的底面向下凸伸设有一枢转块326,该枢 转块326的底面为圆弧形结构,且该枢转块326的底面与该枢接槽324的底面为同心圆结 构。该枢转部32与该钩部34连接处的顶面设有一嵌合面328。解锁时,该马钩30的嵌合 面328可抵顶在该压制件40的固定段42的一端。请参照图1至图3,该滑块10包括一下板12、一导柱14及一上板16,该下板12 及上板16的前端通过该导柱14连接。该下板12的两相对侧分别向上凸伸设有一侧翼板 122。该两侧翼板122呈对称结构。该下板12、导柱14及该上板16组合形成一大致呈Y形 的滑道供一拉链的两条链齿(图未示)通过。该上板16于该导柱14的上方一体向上凸伸 设有一连接柱18,该连接柱18大致呈长方块状结构。该上板16于其后端贯穿设有一穿孔 162,该穿孔162对应该马钩30的钩部34设置。请参照图1及图3,该连接柱18上设有一收容槽182,该收容槽182贯穿该连接 柱18的顶面及后侧面(如图1所示),该收容槽182用于收容该弹簧20、该马钩30的枢转 部32及该压制件40。该导柱14上对应该弹簧20设有一凹槽142,该凹槽142与该连接柱 18的收容槽182连通。该凹槽142的宽度与该弹簧20的外径相同以防止该弹簧20在该 凹槽142内移动。该导柱14对应该马钩30枢转部32的枢转块326的外形设有一枢转槽 144 (如图3所示),该枢转槽144与该连接柱18的收容槽182连通,该枢转槽144用于可 枢转地收容该马钩30的枢转块326。该连接柱18的顶面与该马钩30平行的两相对侧分 别向上凸伸设有一折边181,该两折边181分别位于该连接柱18顶面的最外侧。该两折边 181的高度为1. 2毫米,厚度为0. 6毫米。该连接柱18对应该压制件40的压制段44在位 于其收容槽182两侧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一限位槽184,该两限位槽184与该连接柱18的 收容槽182连通。该两限位槽184的宽度与该压制段44的厚度相同,以收容该压制段44 并限制该压制段44移动。组装该隐形拉头100时,首先,将该弹簧20放置在该滑块10的凹槽142内;将该拉片50的连接环52套设在该马钩30的钩部34上,再将该马钩30的钩部34穿设于该上 板16的穿孔162内并伸入该滑块10的Y形滑道内,将该马钩30的枢转部32放置在该连 接柱18的收容槽182内,使该马钩30的枢转块326收容在该导柱14的枢转槽144内,该 马钩30前端的压抵面322压抵在该弹簧20的顶面;接着,将该压制件40的压制段44插入 该滑块10的连接柱18的两限位槽184内并使该压制段44压制在该马钩30的枢接槽324 内,将该压制件40的固定段42放置在该连接柱18的顶面上。最后,利用冲压模具(图未 示)弯折该连接柱18的两折边181以夹持固定该压制件40的固定段42的两缺角422,即 完成该隐形拉头100的组装(如图2及图3所示)。请参照图3及图4,操作该隐形拉头100时,通过拉片50向上抬高该马钩30的钩 部34。由于该马钩30的枢接槽324被该压制件40的压制段44压制,该马钩30的枢转块 326与该滑块10的枢转槽144枢接,且该枢转块326的底面与该枢接槽324的底面为同心 圆结构,该马钩30将绕该压制件40的压制段44顺时针旋转。该马钩30的顺时针转动将 导致该马钩30前端的压抵面322向下压缩该弹簧20,使该弹簧20发生弹性收缩变形;同 时,该马钩30的钩部34将被逐渐抬起。请参照图4,当该马钩30上的嵌合面328恰好与该 压制件40的固定段42抵顶时,该马钩30的钩部通过穿孔162从该滑块10的Y形滑道内 移出,解除该隐形拉头100的自锁状态。该隐形拉头100将在该拉片50的牵引下沿着拉链 的链牙移动。当该隐形拉头100移动到位时,去掉对该拉片50的作用力,该压制件40前端 的压抵面322将被回弹的弹簧20向上抵顶。该马钩30将绕该压制件40的压制段44做逆 时针旋转,使得该马钩30的钩部34向下回落, 通过该穿孔162重新插入该滑块10的Y形 滑道内,使该隐形拉头100自锁。由以上叙述可知,由于该压制件40通过锌合金一体压制成型,其具有结构简单、 强度较高的优点,可以有效地对该马钩30进行压制,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而且,压铸成 型使得该压制件40便于制成各种特定的形状,以满足该滑块10的连接柱18的尺寸要求。 本发明隐形拉头100通过在该压制件40上设置该压制段44及在该马钩30上设置该枢接 槽324及枢转块326,使得操作时该马钩30可相对该压制件40的压制段44转动。由于该 压制件40的压制段44为板状结构且相对该连接柱18的顶端向下设置(如图3所示),使 得该压制段44的底端与该固定段42的最外端的距离可以设置的较远,所以该马钩30的转 动角度可以较大,使得该弹簧20的变形与该钩部34的移位之比比较合理,从而使该隐形拉 头100具有操作稳定的优点。而且,由于该压制件40的压制段44的长度可控,相比现有技 术可以设置的比较长,这就可以减小该马钩30枢转部32的高度,从而节省该马钩30所耗 费的材料。同时,由于该压制件40的压制段44相比现有技术可以设置的比较长,该枢接槽 324与该枢转块326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的比较短,这就使得该枢转块326与该滑块10接 触的面积相比现有技术可以较少,从而该马钩30转动时受到的摩擦比较小,使该隐形拉头 100具有便于操作的优点。而且,由于该枢转块326的半径比较小,其沉入该滑块10的枢转 槽144的深度比较深,使得该马钩30与该滑块10的结合稳固,操作时不易被拉出。另外,由 于该压制件40的压制段44与该马钩30的枢接槽324的接触为线面接触,相比现有技术的 转轴与枢接槽的面面接触模式接触的面积比较少,从而使该马钩30转动时遇到的阻力比 较小,易于操作。而且,由于该压制件40为一体成型,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盖板、转轴结构所 需元件较少,这就有效地减少了该隐形拉头100的组装工序,特别是省去了现有技术中体积非常小的转轴的定位过程,非常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组装。更重要的是,由于该滑块10及 该压制件40是由锌合金一体压铸成型的,锌合金的优点在于熔融温度较低便于压铸成型, 但其缺点在于一方面锌合金成型的薄片高度过高容易折断,另一方面,普通锌合金成型的 薄片的最薄处的厚度不能低于0. 5毫米。这就给该压制件40的固定段42及该连接柱18 的两折边181的设置带来了困难。为了使该两折边181能顺利弯折以将该压制件40固定, 该固定段42在其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了该缺角422,这就使得该固定段42在其最厚处的厚 度超过0. 5毫米,而在该两缺角422处的厚度可小于0. 5毫米。由于该两缺角422的设置 减小了该固定段42的厚度,该连接柱18的折边181的高度可以较低,而且该两折边181在 弯折固定该固定段42时,只需弯折一定角度与该两缺角422扣接即可,相比现有技术弯折 的角度也较少。所以,通过该固定段42的缺角422的设置,该连接柱18的折边181可以有 效地将该压铸成型的压制件40固定。 可以理解地,在不设置该嵌合面328的情况下,该压制件40的固定段42 —样能挡 止该马钩30。为了便于该隐形拉头100的滑块10成型时脱模及该压制件40的组装,该限 位槽184的宽度可稍稍大于该压制段44的厚度。当然,即使该限位槽184的宽度远大于该 压制段44的厚度,该隐形拉头100仍能正常工作。该滑块10的枢转槽144的设置是为了 收容该马钩30的枢转块326并防止该马钩30在水平方向上受力产生移动,实际制造时,即 使不设置该枢转槽144,只要该滑块10能与该马钩30的枢转块326抵接,该隐形拉头100 仍能正常工作。该枢转块326的底面与该枢接槽324的底面的同心圆结构是为了便于该马 钩30在转动时同时与该压制件40及该滑块10接触,增强转动的稳定性,事实上,该枢转块 326的底面也可设置成其他形状,例如向下凸伸的倒三角形结构,只要其能与该滑块10抵 接且在该马钩30转动时不造成干涉即可。该弹簧20也可以采用其他弹性元件,如弹片等。 该滑块10及该压制件40也可以采用其他金属压铸成型。该压制件40除采用金属材料一 体压铸成型外,还可以其他材料成型,例如,用高分子材料一体注塑成型。请参照图5,其所示为本发明自锁式隐形拉头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该自锁式 隐形拉头IOOa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隐形拉头100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压制件40a在其固定 段42a的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让位槽421,该连接柱18a上的折边181a分别对应这些 让位槽421设置。该隐形拉头IOOa组装时,这些折边181a分别弯折收容在这些让位槽421 内,以将该压制件40a固定。这些让位槽421的功能在于降低该固定段42a上局部的厚度, 以利于该两折边181a的弯折压制固定。当然,这些让位槽421还可以采取其他易于压铸成 型的形状。请参照图6,其所示为本发明自锁式隐形拉头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该自锁式 隐形拉头IOOb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隐形拉头100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压制件40b包括一固 定段42b及一压制段44b。该压制段44b由两个平行且从该固定段42b上向下延伸的固定 板442及一连接该两固定板442底部的转轴441组成(如图6及图7所示)。该转轴441 未与该固定段42b平行且未接触,从而使该固定段42b及压制段44b形成一通孔结构。该 马钩30b的枢接槽324b对应该压制段44b的转轴441的外径设置且该马钩30b的枢转部 32b于该枢接槽324b的上方凸伸设有一扣接块321,该扣接块321在组装时可伸入该该压 制件40b的通孔内以使该马钩30b可通过其枢接槽324b及扣接块321与该转轴441枢接, 绕该转轴441转动。该滑块10的导柱14的枢转槽144b的底面为与该转轴441同心的圆弧形结构,以防止在该马钩转动过程中产生干涉。
请参照图8,通过该压制件40b的压制段44b及该马钩的枢接槽324b及扣接块321 的设置,使得该马钩30b可绕该转轴441转动,相比前述实施例具有操作更加稳固的优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中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 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 及其等同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锁式隐形拉头,包括滑块、弹性元件、马钩及压制件,该滑块包括下板、导柱、 上板及连接柱,该连接柱上设有收容槽,该马钩包括枢转部及钩部,该马钩的枢转部及该弹 性元件设置在该连接柱的收容槽内,该枢转部的前端与该弹性元件抵接,其特征在于,该压 制件包括固定段及压制段,该压制件由金属材料一体压铸成型,该固定段固定在该连接柱 上,该压制段相对该固定段向下设置,该马钩枢转部的顶端对应该压制段设有枢接槽,该马 钩枢转部的底端对应该枢接槽设有枢转块,操作时,该马钩通过其枢接槽绕该压制段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隐形拉头,其特征在于,该压制段为相对该固定段向 下延伸设置的板状结构,该压制段的底面为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隐形拉头,其特征在于,该马钩的枢接槽的底面为圆 弧形结构,该枢转块的底面为与该枢接槽的底面同心的圆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隐形拉头,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柱对应该压制件的压 制段在位于其收容槽两侧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该连接柱的收容槽 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锁式隐形拉头,其特征在于,该滑块的导柱对 应该马钩枢转部的枢转块设有枢转槽,该枢转槽与该连接柱的收容槽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隐形拉头,其特征在于,该压制件固定段的顶端的两 相对侧分别设有缺角,该连接柱的顶端对应该压制件固定段的两个缺角分别设有折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隐形拉头,其特征在于,该压制件的固定段的顶端的 两相对侧分别设有让位槽,该连接柱的顶面对应该压制件固定段的让位槽设有折边。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自锁式隐形拉头,其特征在于,该滑块及该压制件分别由 锌合金一体压铸制成,该固定段最厚处的厚度在0. 6毫米至1. 0毫米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隐形拉头,其特征在于,该压制段包括两个固定板及 一个转轴,所述固定板的顶端与该固定段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端与该转轴连接,该马钩的 枢转部对应该压制段的转轴设有扣接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隐形拉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片,该上板于该导 柱的上方向上凸伸设置该连接柱,该连接柱的收容槽贯穿该连接柱的顶面及后侧面,该上 板于其后端对应该马钩贯穿设有穿孔,该马钩对应该压制件的固定段设有嵌合面。
全文摘要
一种自锁式隐形拉头,包括滑块、弹性元件、马钩及压制件,该滑块包括下板、导柱、上板及连接柱,该连接柱上设有收容槽,该马钩包括枢转部及钩部,该马钩的枢转部及该弹性元件设置在该连接柱的收容槽内,该枢转部的前端与该弹性元件抵接,该压制件包括固定段及压制段,该压制件由金属材料一体压铸成型,该固定段固定在该连接柱上,该压制段相对该固定段向下设置,该马钩枢转部的顶端对应该压制段设有枢接槽,该马钩枢转部的底端对应该枢接槽设有枢转块,操作时,该马钩通过其枢接槽绕该压制段转动。该拉头滑块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稳定及便于自动化组装的优点。
文档编号A44B19/34GK102038335SQ20091011260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9日
发明者骆燕明 申请人: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