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163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源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吹风机内部的热源产生装置,尤指一种将电阻 丝经过特殊排列组构后,以有效降低其作用时的电磁辐射波强度的热源产生装

吹风机为一般家庭中必备的电器用品,其用于吹干头发,使用者几乎每天 都会使用。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吹风机内部一組可产生热的热源产生装置, 经电流导通后,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升温,同时,利用一马达带动扇叶,藉由 一端吸入的空气,将热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热,迅速的由另一端吹出,以产生
热风;习用的吹风机内部所组构的热源产生装置,存在着高电磁辐射波的缺点。 如图1所示,图中所示为习用热源产生装置的组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热源产 生装置10,其主要由一云母架101、 一第一电阻丝102及一第二电阻丝103所 组构而成,其中,云母架101成型有数个组设部1011,可供第一电阻丝102及 第二电阻丝103绕设,云母架101的平面上,组设有一第一电性接点1012以及 一第二电性接点1013,组设时,第一电阻丝102与第二电阻丝103的一端呈连 接状(并联),并电性组设于云母架101的第一电性接点1012,且此第一电性接 点1012连接一电连接线104,以供电流输入,再者,第一电阻丝102与第二电 阻丝103的另一端,亦呈连接状(并联),且电性组设于云母架101的第二电性 接点1013,如此,当电流导通后,则可因第一电阻丝102与第二电阻丝103的 作用,而迅速产生升温的作用;如图2所示,图中所示为电阻丝的电流方向示 意图,本图中,将第一电阻丝102及第二电阻丝103拉伸后的示意,如图,第 一电阻丝102及第二电阻丝103的一端呈连接状(并联),且组设于第一电性接 点1012,电流由电连接线104进入后,分别由第一电阻丝102及第二电阻丝103 流向其另一端,两者的电流流向相同,缘此,第一电阻丝102及第二电阻丝103 之间,即会产生电i兹辐射波;如图3所示,图中所示为同电流方向的电磁辐射 波示意图,如图,电流由a点(同图2中所述的第一电性接点1012)进入后,由 第一电阻丝102及第二电阻丝103通过,并流向另一端b点(同图2中所述的第 二电性接点1013),此时,电流于两电阻丝(102、 103)中的流向相同,假设两者 间所产生的第一电磁辐射波A1、及第二电磁轴射波A2均为10毫高斯的强度, 则此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波会产生累积和叠加的现象,因此,电磁辐射波的总 和为10+10=20毫高斯;如上,使用者因每日必需使用吹风机,等于每日都会 接触到电磁辐射波,再加上日常所使用的其它电器,使用者几乎是终日都处在 电磁辐射波的环境中,若能适度的将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波减少,将有助于保护 人体免受电磁辐射波的伤害。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源产生装置,可有效降低电磁辐射波, 以减少其对人体的损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热源产生装置,用以组设于一吹风机中,经一电流导通后,可产生热,使该吹风机可输出热风,
包含有
一云母架,组设于该吹风机中,该云母架成型有复数个组设部,该云母架 并组设有复数个电性接点;
复数个电阻丝,分别以其两端组设于该云母架的该各电性接点,且相间隔 绕设于该云母架的该各组设部;以及
一电连接线,连^t妄于该云母架的其中一该电性-接点,以^使一电流可由此导 入,且该电流导入后,通过该相间隔的该各电阻丝的电流流向相反。
上述该复数个电阻丝至少包括一第一电阻丝及一第二电阻丝。
上述该复数个电性接点至少包括一第一电性接点、 一第二电性接点、 一第 三电性接点及一第四电性接点,所述的第 一 电性接点与第四电性接点是呈电性 连接。
上述第 一电阻丝的一端是组设于第 一电性接点,其另 一端则组设于第三电 性接点,及第二电阻丝的一端是组设于第二电性接点,其另一端则组设于第四 电性接点。
上述各相间隔绕设的各电阻丝,经电流导通后,各电阻丝会分别产生一电 磁辐射波,且各相间隔的各电磁辐射波的方向呈相反。
一种热源产生装置,用以组设于一吹风机中,经一电流导通后,可产生热, 使该吹风机可输出热风,包含有
一云母架,组设于该吹风机中,该云母架成型有复数个组设部,该云母架 并组设有一第一电性接点、 一第二电性接点、 一第三电性接点及一第四电性接 点;
一第一电阻丝,其一端是组设于第一电性接点,并向下绕设于该云母架的 该组设部,其另一端则组设于该第三电性接点;
一第二电阻丝,其一端是组设该第二电性接点,并向上绕设于该云母架的 另一组设部,其另一端则组设于该第四电性接点;
一电连接线,连接于该云母架的第一电性接点及第二电性接点,以使电流 可由此导入,且该电流导入后,该流经第一电阻丝及第二电阻丝的电流方向呈 相反。
上述该第 一 电性接点与第二电性接点可重叠为 一独立的电性接点。
上述电流导通后,第一电阻丝及第二电阻丝会分别产生一电磁辐射波,且 各电磁辐射波的方向呈相反。
一种热源产生装置,用以组设于一吹风机中,经一电流导通后,可产生热, 使该吹风机可输出热风,包含有
一云母架,组设于该吹风机中,该云母架成型有复数个组设部,该云母架 并组设有一第一电性接点、 一第二电性接点、 一第三电性接点及一第四电性接 点;
一第一电阻丝,其一端是组设于第一电性接点,并向下绕设于该云母架的 该组设部,其另一端则组设于第三电性接点;
一第二电阻丝,其一端是组设该第二电性接点,并向上绕设于该云母架的另一组设部,其另一端则组设于第四电性接点,第二电性接点与第三电性接点
呈电性连接;
一电连接线,连接于该云母架的第一电性接点,以使电流可由此导入,且 该电流导入后,流经第 一 电阻丝及第二电阻丝的电流方向呈相反。
上述经电流导通后,该第 一电阻丝及第二电阻丝会分别产生一电磁辐射波, 且该各电》兹辐射波的方向呈相反。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以特殊的绕设方式,使热源产生装置的电阻 丝于电流导通时,所产生的电^兹辐射波可形成相互抵消的效应,如此,可使作 动时产生的电磁辐射波降至最低,以减少对人体的损害。
为清楚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及其功效,以下列说明搭配图示。

图l是习用热源产生装置的组构示意图2是电阻丝的电流方向示意图3是同电流方向的电磁辐射波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阻丝布设位置示意图6是本实用新型反向电流方向的电磁辐射波示意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向电流方向的电磁辐射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热源产生装置101云母架1011组设部
1012第一电性接点1013第二电性接点
1014第三电性接点1015第四电性接点
102第一电阻丝103第二电阻丝104电连接线
10热源产生装置201云母架2011组设部
2012第一电性接点2013第二电性接点
2014第三电性接点2015第四电性接点
202第一电阻丝203第二电阻丝204电连接线
205电连接线
30热源产生装置301云母架
302第一电阻丝303第二电阻丝304电连接线
Al第一电》兹辐射波A2第二电》兹辐射波
al第一电,兹辐射波a2第二电磁辐射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的立体外观图,本实用新型热源产生装置20主要由一云母架 201、 一第一电阻丝202、 一第二电阻丝203所组构而成,如图,云母架201成 型有复数个呈缺口状的组设部2011,另,云母架201组设有一第一电性接点 2012、 一第二电性接点2013、 一第三电性接点2014,以及一第四电性接点2015, 其中,第一电性接点2014与第四电性接点2015,可以一电连接线205完成电性 连接,第一电性接点2012可以一电连接线204电性连接至一电流输入端,以供电流由此导入;组设时,使第一电阻丝202的一端组设于第一电性接点2012, 以及使第二电阻丝203的一端组设于第二电性接点2013,并使第一电阻丝202 及第二电阻丝203沿着云母架201的组设部2011,呈螺旋状的往上绕设,绕设 时,第一电阻丝202及第二电阻丝203是呈相间的位置排列,绕设完成时,分 别将两电阻丝(202、 203)的另一端组设于第三电性接点2014、以及第四电性接 点2015,如此,当电流导通时,电流由电连接线204导入,从第一电性接点2012 产生分流,其一经过第一电阻丝202,流向第三电性接点2014,其二则经由电 连接线205通过第四电性接点2015,并通过第二电阻丝203,如上,当电流流 经第一电阻丝202及第二电阻丝203时,由于两电阻丝(202、 203)的高电阻特 性,使两电阻丝(202、 203)产生高温,进而成为发热源;如图5所示的电阻丝 布设位置示意图,是将图4结构的电阻丝展开示意图,电流由第一电性接点2012 导入,通过第一电阻丝202时,会产生一第一电磁辐射波al,此第一电磁辐射 波al的方向如图中所示,当电流通过第二电阻丝203时,亦会产生一第二电箱f 辐射波a2,此电波的方向如图中所示;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反向电流方 向的电磁辐射波示意图,由于两电磁辐射波(al、 a2)的方向相反,因此,理想 上两两电磁辐射波(al、 a2)会形成相互抵销,因此,可有效降低两电磁辐射波 的产生。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热源产生装置30,其主要 由一云母架301、 一第一电阻丝302、 一第二电阻丝303所组构而成,云母架301 成型有复数个呈缺口状的组设部3011,另,云母架301组设有一第一电性接点 3012、 一第二电性接点3013、 一第三电性接点3014,以及一第四电性接点3015, 其中,第一电性接点3012及第二电性接点3013亦可为同一点;第一电性接点 3012及第二电性接点3013,可以一电连接线304连^妾至一电流输入端,组设时, 将第一电阻丝302的一端组设于第一电性接点3012,并使第一电阻丝302沿云 母架301的組设部3011往上螺旋绕设,使其另一端组设于第三电性接点3014, 另,将第二电阻丝303的一端组设于第二电性接点3013,并使第二电阻丝303 沿云母架301的组设部3011往下绕设,使其另一端组设于第四电性接点3015; 如上,当电流导入时,分別由第一电性接点3012、及第二电性接点3013,进入 第一电阻丝302及第二电阻丝303;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向电 流方向的电磁辐射波示意图。当电流分别流经第一电阻丝302及第二电阻丝303 时,所产生的第一电磁辐射波al及第二电磁辐射波a2,因其方向相反,故可产 生相互抵销的作用,以达到降低电》兹辐射波的功效。
据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热源产生装置主要是将装置中的电阻丝,作间隔或 反向的排列,且使其电流导通后的流向相反,以使各电阻丝在通电状态时所产 生的电磁辐射波形成相互抵销的作用,以达到降低电磁辐射波的功效;缘此, 本实用新型据以实施时,确实可达到有效降低电磁辐射波的热源产生装置,以 减少其对人体的损害的目的。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 实施范围;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均等 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热源产生装置,用以组设于一吹风机中,经一电流导通后,可产生热,使该吹风机可输出热风,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云母架,组设于该吹风机中,该云母架成型有复数个组设部,该云母架并组设有复数个电性接点;复数个电阻丝,分别以其两端组设于该云母架的该各电性接点,且相间隔绕设于该云母架的该各组设部;以及一电连接线,连接于该云母架的其中一该电性接点,以使一电流可由此导入,且该电流导入后,通过该相间隔的该各电阻丝的电流流向相反。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电阻丝至少 包括一第 一 电阻丝及一第二电阻丝。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电性接点至 少包括一第一电性接点、 一第二电性接点、 一第三电性接点及一第四电性接点, 所述的第 一 电性接点与第四电性接点是呈电性连接。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阻丝的一 端是组设于第一电性接点,其另一端则组设于第三电性接点,及第二电阻丝的 一端是组设于第二电性接点,其另 一端则组设于第四电性接点。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相间隔绕设的各电 阻丝,经电流导通后,各电阻丝会分别产生一电磁辐射波,且各相间隔的各电 磁辐射波的方向呈相反。
6、 一种热源,生装置,用以组设于一吹风机中,经一电流导通后,可产生 热,使该吹风机可输出热风,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云母架,组设于该吹风机中,该云母架成型有复数个组设部,该云母架 并组设有一第一电性接点、 一第二电性接点、 一第三电性接点及一第四电性接 点;一第一电阻丝,其一端是组设于第一电性接点,并向下绕设于该云母架的 该组设部,其另一端则组设于该第三电性接点;一第二电阻丝,其一端是组设该第二电性接点,并向上绕设于该云母架的 另一组设部,其另一端则组设于该第四电性接点;一电连接线,连接于该云母架的第一电性接点及第二电性接点,以使电流 可由此导入,且该电流导入后,该流经第一电阻丝及第二电阻丝的电流方向呈 相反。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性接点与第 二电性接点可重叠为一独立的电性接点。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经电流导通后,第一 电阻丝及第二电阻丝会分别产生一电磁辐射波,且各电磁辐射波的方向呈相反。
9、 一种热源产生装置,用以组设于一吹风机中,经一电流导通后,可产生 热,使该p夂风机可输由热风,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云母架,组设于该吹风机中,该云母架成型有复数个组设部,该云母架 并组设有一第一电性接点、 一第二电性接点、 一第三电性接点及一第四电性接 点;一第一电阻丝,其一端是组设于第一电性接点,并向下绕设于该云母架的该组设部,其另一端则组设于第三电性接点;一第二电阻丝,其一端是组设该第二电性接点,并向上绕设于该云母架的 另一组设部,其另一端则组设于第四电性接点,第二电性接点与第三电性接点呈电性连接;一电连接线,连接于该云母架的第一电性接点,以使电流可由此导入,且 该电流导入后,流经第 一 电阻丝及第二电阻丝的电流方向呈相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经该电流导通后, 该第一电阻丝及第二电阻丝会分别产生一电f兹辐射波,且该各电磁辐射波的方 向呈相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源产生装置,主要应用于吹风机内部,以使吹风机可输出升温后的热风,其是利用一组以上的电阻丝,电性布设于吹风机内,经电流导通后,可产生热源,再藉由吸入的空气,将热源迅速带出,以产生热风,本实用新型主要使电阻丝作特殊绕设,以降低其使用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波,减少使用者在使用时受到电磁辐射波的影响。
文档编号A45D20/12GK201403705SQ20092013727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9日
发明者克 姜, 翁明赐, 陈安邦 申请人:厦门远新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