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280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合电子装置的帽子,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结合可挠式驻极体 扬声器的帽子。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可携式播放装置产品,例如CD随身听、MP3随身听等等,已 普遍的为使用者所使用。一般使用者于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MP3播放器时,通常将播 放器穿戴于胸前或固定于手臂上,并将耳机的耳挂式扬声器挂于耳朵外侧或将耳塞式扬声 器塞置于耳朵内。然而,公知的耳塞式耳机是直接将耳机主体塞入使用者的耳洞中,而直接接触耳 朵,长期使用下将压迫而让使用者的耳朵产生不舒服感,必须暂时拿下耳机而无法持续享 受愉悦动听的音乐,并且由于耳机塞入耳洞而直接接触耳朵中的污垢,长时间使用下来会 让污垢附着堆积于耳机,造成卫生上的疑虑,并且长时间挂戴耳机会造成使用者的听力受 损,再者,由于耳机塞入耳朵中而造成密闭感以隔绝与外界的声音接触,此种密闭感容易造 成使用者不易察觉外界突发状况,使得使用者反应或动作迟缓以导致安全上的疑虑。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与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 子,可避免听力损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冠部和一帽缘 附着于冠部的侧边、一可挠式扬声器,设于帽缘上。可挠式扬声器包含一第一可挠式电极 和一第二可挠式电极,用于接受一音讯、一第一驻极体振膜设于第一可挠式电极和第二可 挠式电极之间、一第二驻极体振膜设于第一可挠式电极和第二可挠式电极之间以及一导电 层设于第一驻极体振膜和第二驻极体振膜之间,其中第一可挠式电极和第二可挠式电极在 接受音讯后会驱动第一驻极体振膜、第二驻极体振膜和导电层产生振动,而产生声音。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具有一冠部和一帽缘附着于该 冠部的侧边、一可挠式扬声器,设于帽缘上。其中可挠式扬声器包含一可挠式电极,用于接 受一音讯、一驻极体振膜与可挠式电极相邻以及一导电层设于驻极体振膜的表面,其中可 挠式电极和导电层在接受音讯后会驱动驻极体振膜产生振动。因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挠式扬声器具有可挠曲的特性,在于软性材质的帽子结合之 后,帽子依然能够折叠收纳,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可挠式扬声器可柔顺地与帽缘贴合,并且外 型轻薄,能够维持帽子的美观、轻便。在此配合下列图示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上述及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与优点 详述如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的示意图。图2绘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挠式扬声器的侧视图。图3绘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挠式扬声器的剖面图。图4绘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挠式扬声器的侧视图-O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的示意图。图9是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环形饰品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渔夫帽 12、22、32、42冠部14,24,34,帽缘 20雪帽4430连帽衫 40无顶帽50可挠式扬声器 60鸭舌帽52第一可挠式电极 M第二可挠式电极56第一驻极体振膜 58第二驻极体振膜60导电层 62外来音讯100固定件 102放大器104音讯产生器 200环形饰品202外层封装 521、541支架522开孔 561、581表面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的 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渔夫帽10,包含一冠部12和一帽缘14附着 于冠部14的侧边以及一可挠式扬声器50,设于帽缘14上或帽缘14中。可挠式扬声器50 可以缝合于帽缘14的内衬中,或者可以利用一固定件100,如扣子组合件、磁铁组合件或魔 鬼毡固定于帽缘14上。此外,可挠式扬声器50需外接一放大器102以输入音讯,此放大器亦可放置在帽 缘14上或帽缘14中,或者甚至可置于冠部12。放大器102另连接一音讯产生器104,例如 一随身播放机、一 IP0D、一光盘播放机、一 MP3播放机、一 AM/FM收音机。图2绘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挠式扬声器的侧视图。图3绘示的是图2中的可挠5式扬声器延AA’方向的剖面图。如图2、图3所示,一可挠式扬声器50具有一第一可挠式电 极52和一第二可挠式电极M、一第一驻极体振膜56和一第二驻极体振膜设58设于第一可 挠式电极52和第二可挠式电极M之间,一导电层60设于第一驻极体振膜56和第二驻极 体振膜58之间并且导电层60分别与第一驻极体振膜56和第二驻极体振膜58贴合。第一可挠式电极52和第二可挠式电极M皆用于接受一外来音讯62,在接受讯号 后,第一可挠式电极52和第二可挠式电极M会驱动第一驻极体振膜56、第二驻极体振膜 58和导电层60,使其相对于第一可挠式电极52和第二可挠式电极M产生振动,而发出声 音。其中第一可挠式电极52可以利用支架521固定在第一驻极体振膜56的一表面561,而 第二可挠式电极58可以利用支架Ml固定在第二驻极体振膜58的一表面581,支架521、 541可以提供第一驻极体振膜56和第二驻极体振膜58适当的应力,此外,第一可挠式电极 52和第二可挠式电极M具有复数个开孔522,并且在每一个开孔522所对应的振膜部分, 可形成一发音单元。第一驻极体振膜56包含至少一具有静电荷的第一介电层,第二驻极体振膜58包 含至少一具有静电荷的第二介电层,第一介电层和第二介电层通常使用驻极体材料制作, 举例而言,可以将介电材料如铁氟龙(FEP/PTFE)、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二氟乙烯树脂 (PVDF)、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亚酰胺(PI)、日本合成橡胶(COC)、含氟高分子聚合物 的材料或前述材料的复合物经过电化处理之后,使其长期保有静电荷,分别形成第一介电 层或第二介电层,即可做为第一驻极体振膜56和第二驻极体振膜58。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可挠式扬声器50可选择性的设置第 二驻极体振膜58和第二可挠式电极54,也就是说只需第一可挠式电极52、第一驻极体振膜 56以及在第一驻极体振膜56上的导电层60即可达成发音效果,于图4的可挠式扬声器50 中,导电层60可当作另一个电极与第一可挠式电极52共同驱动第一驻极体振膜56。本实 用新型的可挠式扬声器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柔软可弯曲,故不论坚硬或柔软的帽 子材质皆可以顺应服贴地与之结合在一起,而不会影响戴帽者的舒适感。以下说明本实用 新型的可挠式扬声器的其它应用范例。以下附图中所列举的其它实施例,具有相同功能的组件,将以和图1及图2相同的 符号标示。图5绘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 帽子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一雪帽20具有一冠部22和一帽缘M,可挠式扬声器50亦可 放置于雪帽20的帽缘M覆盖戴帽者的双耳的部分,如此一来,可提供更清楚的音效。图6 绘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一连帽衫30具有一冠部32和一帽缘34,可挠式扬声器50放置于连帽衫30的 帽缘34。图7绘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 帽子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一无顶帽40具有一冠部42和一帽缘44,可挠式扬声器50放置 于无顶帽40的帽缘44。图8绘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 帽子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一鸭舌帽60具有一冠部62和一帽缘64,可挠式扬声器50放 置于鸭舌帽60的帽缘64。[0041]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挠式扬声器除了放置在软性材质构成的帽缘,如图1、图4、图5 中的渔夫帽、雪帽和连帽衫;亦可以放置在较硬材质的帽缘,如图7和图8的无顶帽和鸭舌 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可挠式扬声器不只可使用在上述的五种帽型,其它型式的帽子,亦 可和本实用新型结合。公知的静电型扬声器,需要硬壳框架来固定振膜,而且静电型扬声器的背板电极 亦为硬式的,因此,会有无法弯折的缺点,另外,体积也较庞大、较沉重,不适合放置在头部, 而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可挠式扬声器为具有柔软可弯曲的性质,因此搭配由可挠曲的软 性材质构成的帽子,如雪帽、渔夫帽、毛线帽,依然可以将帽子连同可挠式扬声器收纳成很 小的体积,方便收藏。此外,若是将可挠式扬声器放置在硬性材质的帽缘,如无顶帽和鸭舌 帽的帽缘,甚至安全帽上,因为可挠式扬声器具有可弯曲的性质,因此能和帽缘更紧密的 贴合,使整体外型更加美观。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可挠式扬声器结构简单外型轻薄,不会加重头部的负担。另外, 由于可挠式扬声器并非直接塞入耳洞中,因此较不容易影响听力。本实用新型的可挠式扬声器亦可以结合蓝芽装置,此外,可挠式扬声器亦可以作为 一收音器,如麦克风,作为收音器时,需将原来的音讯产生器以音讯接收器,如录音笔取代。本实用新型的可挠式扬声器亦可作为环形饰品,例如臂环或手环,如图9所示,一 种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环形饰品200,包含一外层封装202、一可挠式收扬声器50位于外 层封装202中,一固定件100位于外层封装202上,借由固定件100可使可挠式扬声器50 直接弯曲成环状以固定于使用者的手臂、脚踝或脖子上。本实用新型的可挠式扬声器本身 形成一连续的结构可360度围绕使用者的肢体。可方便地固定在使用者的四肢。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 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冠部和一帽缘附着于该冠部的侧边;一可挠式扬声器,设于该帽缘上,其中该可挠式扬声器包含有 一第一可挠式电极,用于接受一音讯; 一第二可挠式电极,用于接受该音讯;一第一驻极体振膜设于该第一可挠式电极和该第二可挠式电极之间; 一第二驻极体振膜设于该第一可挠式电极和该第二可挠式电极之间; 一导电层设于该第一驻极体振膜和该第二驻极体振膜之间,其中该第一可挠式电极和 该第二可挠式电极在接受该音讯后会驱动该第一驻极体振膜、该第二驻极体振膜和该导电 层产生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特征在于该可挠式扬声器设于该 帽缘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特征在于该帽缘覆盖一戴帽者的 双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特征在于该帽缘进一步包含一固 定件,通过该固定件使该可挠式扬声器固定于该帽缘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包含一魔鬼毡。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包含一扣子 组合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包含一磁铁组 合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特征在于该帽子包含无顶帽、渔 夫帽、雪帽、连帽衫或鸭舌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特征在于该可挠式扬声器连接至 一放大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特征在于该放大器设置于该帽 缘中。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特征在于该放大器连接一音讯产生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特征在于该音讯产生器包含一 随身播放机、一光盘播放机、一收音机。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驻极体振膜包 含至少一第一介电层,其具有静电荷。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介电层为包含 铁氟龙、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树脂、及含氟高分子聚合物之一的材料的介电层。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驻极体振膜包 含至少一第二介电层,其具有静电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介电层为包含铁氟龙、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树脂、及含氟高分子聚合物之一的材料的介电层。
17. 一种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冠部和一帽缘附着于该冠部的侧边; 一可挠式扬声器,设于该帽缘上,其中该可挠式扬声器包含 一可挠式电极,用于接受一音讯;一驻极体振膜与该可挠式电极相邻;一导电层设于该驻极体振膜的表面,其中该可挠 式电极和该导电层在接受该音讯后会驱动该驻极体振膜产生振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可挠式扬声器的帽子,其结构包括一冠部和一帽缘附着于冠部的侧边并且有一可挠式扬声器设于帽缘上。可挠式扬声器包括一第一可挠式电极和一第二可挠式电极,用于接受一音讯,一第一驻极体振膜和一第二驻极体振膜设于第一可挠式电极和第二可挠式电极之间以及一导电层设于第一驻极体振膜和第二驻极体振膜之间。在第一可挠式电极和第二可挠式电极接受音讯后,会驱动第一驻极体振膜、第二驻极体振膜和导电层产生振动。
文档编号A42B1/24GK201822001SQ20092017446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7日
发明者姜达铭, 李宜臻, 林书如, 梁升龙, 陈彦任 申请人:台湾驻极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