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式拉链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726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锁式拉链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头,特别是一种自锁式拉链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拉链头大致可分为自锁式拉链头和非自锁式拉链头。非自锁式拉链头在非 人为条件下可能发生沿拉链带的滑动,而自锁式拉链头通过专门设置的自锁机构可以防止 非人为条件下的滑动。如1990年8月21日公告的第4,949,434号美国发明专利即揭示了 一种拉链拉头,其包括一滑块、一弹线、一拉片及一帽盖。该拉片的前端设有拉杆。该滑块 在其上表面的前端设有连接部,该滑块在其上表面的后端设有挡止部。该帽盖上设有马钩, 该帽盖的前端可通过一销轴绕该滑块的连接部转动,使该拉链拉头开启或闭合,该帽盖的 后端设有扣接部。该弹线一端固定在该滑块上,另一端与该帽盖的扣接部抵接以对该帽盖 施加弹性力。开启该拉链拉头时,该拉片的拉杆向上提拉该帽盖,使该帽盖克服该弹线的弹 性力绕该销轴旋转,从而解除对该拉链拉头的自锁。然而,该帽盖必须通过该销轴与该滑块的连接部枢接才能转动,这就使得该拉链 拉头的结构复杂,不利于实现自动化组装。另外,每次开启该拉链拉头时,该拉片拉杆与该 销轴的距离并不固定,这就使得开启该拉链拉头所需的作用力不同,使该拉链拉头的操作 不稳定。而且,由于该弹线仅在一端压抵该帽盖,这就使得该拉链拉头的自锁力不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稳定的自锁式拉链头。一种自锁式拉链头,包括滑块体、弹性元件及帽盖,该滑块体包括上板、导柱及下 板,该帽盖上设有扣片,该上板上设有两个连接部,该帽盖的前后侧壁分别设有扣接部,该 帽盖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该弹性元件固定在该上板上,该弹性元件用于向 下弹顶该帽盖的扣接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自锁式拉链头通过设置该弹性元件,在该帽盖的前后侧 壁上分别设置扣接部,将该帽盖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该两连接部上,并利用该弹性元件向 下弹顶该帽盖的两扣接部,使得该拉链头能实现自锁功能。由于该拉链头省去了帽盖与滑 块体的枢接,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组装的优点。而且,开启该拉链头时,该帽盖可整体上下移 动,不论该拉片的拉杆与该帽盖的任一位置抵接,所施加的外力都保持在一定值,从而使该 拉链头具有操作稳定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发明自锁式拉链头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自锁式拉链头的立体组装图。图3是图1所示自锁式拉链头组装帽盖前的示意图。
3
图4是图1所示自锁式拉链头组装帽盖后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自锁式拉链头开启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00拉链头10滑块体12 下板14 导柱142让位槽16 上板162收容槽164 压块166 插孔18、19 连接部182、192 容置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本发明自锁式拉链头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该拉链头100包括一滑块 体10、一弹线20、一拉片30及一帽盖40。该拉片30套置在该帽盖40上,该弹线20固定在 该滑块体10上,该帽盖40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该滑块体10上(如图3所示)。请参照图1,该弹线20由弹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该弹线20整体呈长条状。请参照图1,该拉片30上设有一通孔32,该通孔32与该拉片30的前端形成一拉 杆拟,该拉片30通过该通孔32套置在该帽盖40上。请参照图1及图3,该帽盖40包括一壳体42、一扣片44及一对扣接部46。该壳 体42为一侧开口的长方体壳状结构,其具有前、后、左、右四个侧壁及一个顶壁。该两扣接 部46分别从该壳体42前、后侧壁的底端一体延伸形成,该两扣接部46均呈板状结构。该 两扣接部46对应该弹线20的前后两端设置,该两扣接部46的宽度分别小于该壳体42前、 后两侧壁的宽度。该扣片44从该壳体42的左侧壁的后端呈三角状向下延伸,该扣片44用 于嵌入拉链的链齿(图未示)中使该拉链头100自锁。请参照图1,该滑块体10由金属材料一体压铸成型,其包括一下板12、一导柱14、 一上板16及两连接部18、19。该下板12与该上板16的前端通过该导柱14连接,该下板 12、导柱14及该上板16组合形成一大致呈Y形的滑道供一拉链的两条链齿(图未示)通 过。该两连接部18、19对称设置在该上板16的前后两端,该两连接部18、19的外形轮廓对 应该帽盖40壳体42的内部轮廓设置,使该两连接部18、19可收容在该帽盖40的壳体42 内,并在水平方向上固定该壳体42。该滑块体10在该上板16顶面的中部对应该弹线20设 有一收容槽162,该收容槽162贯穿该上板16的前后端,该收容槽162的底部呈拱状(如图 3所示)。组装时,该弹线20的两端均部分伸出该收容槽162(如图4所示)。该上板16在 该收容槽162的两侧设有四个压块164,这些压块164位于该两连接部18、19之间,这些压 块164用于压制该弹线20,使该弹线20的中部紧贴该收容槽162的底面(如图3所示)。 该两连接部18、19对应该收容槽162分别设有一容置槽182、192,该两容置槽182、192与
184、194 缺口 20弹线 30拉片 32通孔 34拉杆 40帽盖 42壳体 44扣片 46扣接部 50中块该收容槽162连通,该两容置槽182、192分别将该两连接部18、19平分成两部分。该弹线 20可经该两连接部18、19的容置槽182、192后收容在该收容槽162中。该两连接部18、19 分别对应该帽盖40的两扣接部46在下端设有一方形的缺口 184、194。该缺口 194贯穿该 上板16的后端,该缺口 184贯穿该上板16的前端,该导柱14对应该缺口 184设有一让位 槽142,该让位槽142用于在成型时对该扣接部46让位。该连接部19的左侧对应该帽盖 40的扣片44在该上板16上设有一插孔166,该帽盖40的扣片44可通过该插孔166伸入 到该Y形滑道内使该拉链头100自锁。请参照图1至图5,组装该拉链头100时,首先,利用机械装置将该弹线20通过该 两连接部18、19的容置槽182、192传送至该收容槽162中定位。接着,利用机械冲头(图 未示)冲压这些压块164,使这些压块164发生折弯变形后压制住该弹线20,并使该弹线20 的中部沿该收容槽162的底部发生变形后紧贴该收容槽162的底部(如图3所示)。将该 拉片30通过其通孔32套置在该帽盖40上。将该帽盖40与该拉片30的组合套置在该滑 块体10的两连接部18、19上,使该两连接部18、19收容在该帽盖40的壳体42内。由于该 两连接部18、19的外形轮廓对应该帽盖40壳体42的内部轮廓设置,因此,该两连接部18、 19可在水平方向上对该帽盖40进行限位。此时,该帽盖40的扣片44收容在该滑块体10 的插孔166中。接着,请参照图3及图4,利用一对上端带弧形缺口的冲块50同时冲压该帽 盖40的两扣接部46,使该两扣接部46折弯变形后分别收容在该两缺口 184、194中并与该 弹线20抵接(如图4所示),从而完成该拉链头100的组装。在此过程中,由于该两扣接部 46的宽度小于该壳体42前、后两侧壁的宽度,因此,该两扣接部46同时被该两冲块50冲 压后可相对垂直弯曲与该弹线20的两端抵接,使该弹线20的两端同时向上翘起一定角度 后产生一向下的弹性力(如图4所示)。所述弹性力同时作用在该帽盖40的两扣接部46 上,这样,该帽盖40的扣片44就可通过该插孔166插置在该Y形滑道内使该拉链头100自 锁。请参照图4及图5,开启该拉链头100时,通过一外作用力向上提拉该拉片30,该 作用力通过该拉片30的拉杆34作用在该帽盖40上,当该作用力大于该弹线20施加在该 帽盖40两扣接部46上的弹性力时,该帽盖40就可整体竖直向上移动直至该弹线20的两 端与该两缺口 184、194的上壁抵接,该扣片44移出该滑块体10的Y形滑道(如图4及图 5所示),从而解除对链带的自锁。这样该拉链头100便可以在该拉片30的导引下自由滑 动。去掉外作用力后,该弹线20的两端同时向下弹压该帽盖40的两扣接部46,使该帽盖 40整体向下移动,该扣片44重新插入该滑块体10的Y形滑道内使该拉链头100自锁。由以上叙述可知,本发明拉链头100通过设置该弹线20,在该帽盖40的前后侧壁 上分别设置扣接部46,将该帽盖40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该两连接部18、19上,并利用该弹 线20向下弹顶该帽盖40的两扣接部46,使得该拉链头100能实现自锁功能。与现有技术 相比,该拉链头100省去了帽盖与滑块体的枢接,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组装的优点。而且,开 启该拉链头100时,该帽盖40可整体上下移动,不论该拉片30的拉杆34与该帽盖40的任 一位置抵接,所施加的外力都保持在一定值,从而使该拉链头100具有操作稳定的优点。该 帽盖40通过设置该两扣接部46,利用一对冲块50同时冲压该两扣接部46就可将该帽盖 40定位,这就使该拉链头100具有便于组装的优点。另外,相比现有技术中弹线一端弹顶帽 盖的情况,该弹线20的两端可同时对该帽盖40的两扣接部46施加弹性力,从而增大了该拉链头100的自锁力,使该拉链头100自锁更加牢固。 可以理解,该弹线20通过与该帽盖40的扣接部46抵接对该帽盖40施加弹性力, 若在该帽盖40壳体42的前后两侧壁上设置一通孔,使该弹线20可穿过该通孔与该帽盖40 抵接,一样能到达本发明的目的。该弹线20也可以采用其他弹性元件,例如,用两个一端固 定在该两连接部18、19上的弹簧向下抵压该帽盖40的扣接部46,同样能实现该拉链头100 的自锁。另外,这四个压块164用于压制该弹线20使其中部紧贴收容槽162的底部,若只 在该收容槽162的中部设计一对压块164 —样能使该弹线20的中部紧贴收容槽162的底 部。
权利要求
1.一种自锁式拉链头,包括滑块体、弹性元件及帽盖,该滑块体包括上板、导柱及下板, 该帽盖上设有扣片,其特征在于,该上板上设有两个连接部,该帽盖的前后侧壁分别设有扣 接部,该帽盖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该弹性元件固定在该上板上,该弹性元件 用于向下弹顶该帽盖的扣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拉链头,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弹线,该弹性元件 的中部固定在该上板上,该弹线元件的两端分别用于向下弹顶该帽盖的两个扣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拉链头,其特征在于,该帽盖还包括壳体,该壳体为一 侧开口的长方体壳状结构,所述扣接部分别设置在该壳体的前后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式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部呈板状结构,所述扣 接部的宽度分别小于该壳体前后两侧壁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形轮廓对应该 帽盖壳体的内部轮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自锁式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对应该帽盖的扣 接部分别设有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锁式拉链头,其特征在于,该导柱对应该帽盖的其中一个 扣接部设有让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式拉链头,其特征在于,该滑块体在该上板上对应该弹 性元件设有收容槽,该弹线元件的两端分别伸出该收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锁式拉链头,其特征在于,该收容槽的底部呈拱状结构,该 两连接部对应该收容槽分别设有容置槽,该两容置槽与该收容槽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锁式拉链头,其特征在于,该上板的顶面在该收容槽的两 侧对应该弹性元件设有压块,所述压块位于所述连接部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自锁式拉链头,包括滑块体、弹性元件及帽盖,该滑块体包括上板、导柱及下板,该帽盖上设有扣片,该上板上设有两个连接部,该帽盖的前后侧壁分别设有扣接部,该帽盖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该弹性元件固定在该上板上,该弹性元件用于向下弹顶该帽盖的两扣接部。该自锁式拉链头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稳定的优点。
文档编号A44B19/28GK102125341SQ20101004483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5日
发明者高秀忠 申请人: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