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式收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032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段式收伞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收伞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两段式收伞结构。
背景技术
伞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早期的伞具有简单结构,欲将伞撑开时,使用 者需要以手动方式将伞由收合状推开至张开状态,为了方便使用,及更快速的将伞撑开,乃 有人发明自动伞,自动伞于伞骨上装设弹簧,于近握持部处设卡扣结构,当于收合时,弹簧 呈相对拉伸或压缩状态,并通过卡扣结构将伞骨的下巢卡扣于收合状态,当使用者欲将伞 撑开时,仅需按压卡扣结构的一控制钮,将下巢与卡扣结构松脱,通过弹簧所提供的弹簧力 以及伞骨间的联动关系,伞将自动并迅速撑开至张开使用状态,故称为自动伞。自动伞虽有自动并迅速撑开的优点,但是因为收伞过程自动伞内的弹簧呈相对拉 伸或压缩状态,所以对于力气较小的人可能不易一次就将伞收起来,有可能于收伞收到一 半的过程因为雨天手滑、力量不够或其他原因而导致伞再度张开,而不知情的人亦有可能 会被意外撑开的自动伞打伤或伤到自己。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的新型背景中,为了符合产业上某些利益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 收伞结构,可用以解决上述传统自动伞未能达成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两段式收伞结构,其包含第一卡扣以及第二卡 扣,于第一段收伞过程通过第一卡扣将其下巢元件扣住,而不需要一次将伞收起来,因为收 伞过程自动伞内的弹簧呈相对拉伸或压缩状态越接近完全收伞所产生的张力越大,并且于 第二段收伞过程通过第二卡扣将其下巢元件扣住达到完全收伞。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两段式收伞过程中,避免于第一段收伞的过程中,误 触按压元件(或称开关)导致自动伞再度张开,而打伤路人或伤到自己,简而言之,于第一 段收伞过程中,再度压按触压元件不会使伞再度张开。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两段式收伞结构,其包含一按压元件,通过第 一次触碰按压元件可以达到自动开伞,并且第二次触碰按压元件可以达到收伞的前置动 作,即被撑开的骨架会因第二次触碰按压元件会呈下垂且可收伞状。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两段式收伞结构,其包含一基座、一第一 U型卡扣以及一按 压元件。基座具有一中空通道,于中空通道侧壁具有两个弧形凹槽,分别为一第一凹槽以及 一第二凹槽。第一 U型卡扣的中段具有一第一扣合部,且第一 U型卡扣通过一弹性元件装 设于第一凹槽中,使得第一 U型卡扣于第一凹槽中能弹性活动。按压元件包含一第二 U型 卡扣、一π型元件以及一活动开关,第二 U型卡扣中段具有一第二扣合部,且第二 U型卡扣 固接于按压元件的一端,且第二 U型卡扣通过一弹性元件装设于第二凹槽中,π型元件其 中段部枢接于按压元件的另一端,且活动开关枢接于按压元件的中段部。因此,上述方案中将伞具分成二段收伞,能有效的解决了对于力气较小的人可能不易一次就将伞收起来,或是有可能于收伞收到一半的过程因为雨天手滑、力量不够或其 他原因而导致伞再度张开,而不知情的人亦有可能会被意外撑开的自动伞打伤或伤到自己 等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两段式收伞结构的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两段式收伞结构的收伞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两段式收伞结构的收伞示意图;图2C为本实用新型的两段式收伞结构的收伞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扣合部示意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扣合部示意图;以及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两段式收伞结构的收伞前置动作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两段式收伞结构 110基座112中空通道114A第一凹槽114B第二凹槽116定位开口118凸出部120第一 U型卡扣122第一扣合部130按压元件132第二 U型卡扣1322第二扣合部134 Π型元件136活动开关140下巢元件142孔洞144凸出结构146两侧翼150固定元件160手把外壳170子弹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伞结构。为了能彻底地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以下的描述 中提出详尽的结构及其元件。显然地,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未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 熟知的特殊细节。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结构及其元件并未描述于细节中,以避免造成本实 用新型不必要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会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 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广泛地施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受限定,其 以权利林求的范围为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范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段式 收伞结构100,其包含一基座110、一第一 U型卡扣120以及一按压元件130。所述的基座 110具有一中空通道112,于中空通道112侧壁具有两个弧形凹槽(114Α;114Β),分别为一 第一凹槽114Α以及一第二凹槽114Β。第一 U型卡扣120的中段具有一第一扣合部122,且 第一 U型卡扣120通过一弹性元件装设于第一凹槽114Α中,使得第一 U型卡扣120于第一 凹槽114Α中能弹性活动。按压元件130包含一第二 U型卡扣132、一 Π型元件134以及一活动开关136,第二 U型卡扣132中段具有一第二扣合部1322,且第二 U型卡扣132固接于按压元件130的一端且第二 U型卡扣132通过一弹性元件装设于第二凹槽中114B,π型元件134其中段部 枢接于按压元件130的另一端,且活动开关136枢接于按压元件130的中段部。参考图1所示,上述的两段式收伞结构100还包含一下巢元件140,下巢元件140 为一中空圆柱状,其包含一孔洞142、一凸出结构144以及两侧翼146。孔洞142位于下巢 元件140的一末端,两侧翼146以孔洞142为中心轴分别位于孔洞142两侧,凸出结构144 位于孔洞142上方。较佳者,上述基座110还包含一定位开口 116,定位开口 116具有一凸出部118,当 下巢元件140与基座110结合时,通过下巢元件140的凸出部144与基座110的凸出结构 118相互咬合以达到将下巢元件140定位于基座110上。参考图2Α、图2Β以及图2C所示,上述的下巢元件140靠近基座110并且与基座 110扣合的过程谓之收伞过程,收伞过程包含一第一段收伞过程以及一第二段收伞过程。参 阅图1及图2Α所示,所述的基座110通过一固定元件150 (较佳者为一螺丝钉)将基座110 装设于自动伞手把外壳160内。参阅图2Α至图2Β,为第一段收伞过程示意图,下巢元件140的孔洞142与第一 U 型卡扣120的第一扣合部122相互扣合,下巢元件140的两侧翼146分别将π型元件134 的两端下压,且于第一段收伞过程将活动开关136下压。上述两侧翼146分别将π型元件 134的两端下压的目的在于避免收伞过程误触按压元件130 (或称开关)导致自动伞再度张 开。若π型元件134未被压下,当误触按压元件130时,π型元件134的两端会去顶第一 U 型卡扣120的两端,则第一扣合部122内缩退出下巢元件140的孔洞142,如此自动伞会再 度张开。有鉴于此,额外设计的两侧翼146可将π型元件134之两端下压是有其意义及目 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参阅图2Β至图2C,为第二段收伞过程示意图,下巢元件140的孔洞142与第二 U 型卡扣132的第二扣合部1322相互扣合,π型元件134于第一段收伞过程被下压,并且于 第二段收伞过程回归水平原位,且通过下巢元件140的外壁将活动开关136下压。参阅图3Α及图3Β所示,所述的收伞过程包含一第一段收伞过程以及一第二段收 伞过程,其中第一收伞过程是利用第一 U型卡扣120的第一扣合部122将下巢元件140扣 合。第二收伞过程是利用第二 U型卡扣132的第二扣合部1322将下巢元件140扣合。参阅图2C以及图4所示,当自动伞被完全收起时诚如图2C所示,当按压元件130 被触压时,自动伞将会迅速撑开至张开使用状态。其机制在于推动按压元件130时,则第二 扣合部1322内缩退出下巢元件140的孔洞142,并且π型元件134同时顶住第一 U型卡扣 120避免第一扣合部122弹出导致卡住向上移动的下巢元件140。参阅图4所示,当自动伞完全张开时(压按第一次按压元件130),原本包含在下巢 元件140内子弹轴170即会露出,故当再次压按按压元件130,则活动开关136触碰子弹轴 170,子弹轴170会立刻往上移动并且将完全撑开伞骨架变成松散下垂状,此步骤为收伞的 前置动作。显然地,依照上面实施例中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能有许多的修正与差异。因此需 要在其附加的权利要求项的范围内加以理解,除了上述详细的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 广泛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施行。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 修饰,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两段式收伞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段式收伞结构包含一基座,该基座具有一中空通道,于该中空通道侧壁具有两个弧形凹槽,分别为一第一凹槽以及一第二凹槽;一第一U型卡扣,于该第一U型卡扣的中段具有一第一扣合部,且该第一U型卡扣装设于该第一凹槽中;以及一按压元件,该按压元件包含一第二U型卡扣、一ㄇ型元件以及一活动开关,该第二U型卡扣中段具有一第二扣合部,且该第二U型卡扣固接于该按压元件的一端,该第二U型卡扣装设于该第二凹槽中,该ㄇ型元件其中段部枢接于该按压元件的另一端,且该活动开关枢接于该按压元件的中段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式收伞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下巢元件,该下巢元 件为一中空圆柱状,其包含一孔洞、一凸出结构以及两侧翼,该孔洞位于该下巢元件的一末 端,两该侧翼以该孔洞为中心轴分别位于该孔洞两侧,该凸出结构位于该孔洞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段式收伞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还包含一定位开口,该定 位开口具有一凸出部,当该下巢元件与该基座结合时,通过该下巢元件的该凸出部与该基 座的该凸出结构相互咬合以将该下巢元件定位于该基座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段式收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巢元件靠近该基座并 且与该基座结合的过程为收伞过程,该收伞过程包含一第一段收伞过程以及一第二段收伞 过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段式收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段收伞过程中,该下 巢元件的该孔洞与该第一 U型卡扣的该第一扣合部相互扣合,该下巢元件的两该侧翼分别 将该n型元件的两端下压,且通过该第一段收伞过程将该活动开关下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段式收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段收伞过程中,该下 巢元件的该孔洞与该第二 U型卡扣的该第二扣合部相互扣合,该n型元件于该第一段收伞 过程被下压,并且于该第二段收伞过程回归水平原位,且通过该下巢元件的外壁将该活动 开关下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两段式收伞结构,其包含一基座、一第一U型卡扣以及一按压元件。基座具有一中空通道,于中空通道侧壁具有两个弧形凹槽,分别为一第一凹槽以及一第二凹槽。第一U型卡扣的中段具有一第一扣合部,且第一U型卡扣装设于第一凹槽中。按压元件包含一第二U型卡扣、一ㄇ型元件以及一活动开关,第二U型卡扣中段具有一第二扣合部,且第二U型卡扣固接于按压元件的一端且第二U型卡扣装设于第二凹槽中,ㄇ型元件其中段部枢接于按压元件的另一端,且活动开关枢接于按压元件的中段部。
文档编号A45B25/14GK201612242SQ20102012204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0日
发明者苏滨棠 申请人:苏滨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