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手机防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716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通用手机防水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手机防水套。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市场持续热销,趋向于操作智能化、界面大屏化,人们休闲观念转变,户外活动和水上活动诉求体现,而作为最重要的通讯手段-手机其防护、防水环境适用需求明显,手机防水概念自2007年提出以来,产品经过三代技术革新,但还存在诸如防水等级底下、产品笨重、不能兼容等问题,导致产品适用范围缩小,携带不方便等问题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通用手机防水 套。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手机防水套,包括由气象硅胶制成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四周边缘处分别设有上框体和下框体,上框体和下框体相互扣合形成一体结构,上框体与下框体的右端连接处通过插销连接,上框体与下框体的左侧连接处通过密封推条固定。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手机防水套,所述上框体与下框体的连接处通过硅胶密封。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手机防水套,所述上框体与下框体扣合处的左端中部设有凸台,凸台的中部设有挂绳孔,所述密封推条的左侧面中部设有与挂绳孔形状相互配合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手机防水套通过两个框体合拢后推上密封推条来达到内部手机防水的目的,接缝处硅胶密封,密封推条和框体呈凹凸咬合,达到不脱开的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全部使用高透光率的气象硅胶,厚度仅为50丝,既能方便操作手机,又能水下拍照等功能使用,硅胶的高弹原理也能兼容厚度不同的手机。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通用手机防水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通用手机防水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通用手机防水套中密封推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上壳体;2、下壳体;3、上框体;4、下框体;5、插销;6、密封推条;7、凸台;8、挂绳孔;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通用手机防水套,包括由气象硅胶制成的上壳体I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I和下壳体2的四周边缘处分别设有上框体3和下框体4,上框体3和下框体4相互扣合形成一体结构,上框体3与下框体4的右端连接处通过插销5连接,上框体3与下框体4的左侧连接处通过密封推条6固定。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手机防水套,所述上框体3与下框体4的连接处通过硅胶密封。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手机防水套,所述上框体3与下框体4扣合处的左端中部设有凸台7,凸台7的中部设有挂绳孔8,所述密封推条6的左侧面中部设有与挂绳孔8形状相互配合的通孔9。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手机防水套通过两个框体合拢后推上密封推条来达到内部手
机防水的目的,接缝处硅胶密封,密封推条和框体呈凹凸咬合,达到不脱开的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全部使用高透光率的气象硅胶,厚度仅为50丝,既能方便操作手机,又能水下拍照等功能使用,硅胶的高弹原理也能兼容厚度不同的手机。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通用手机防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气象硅胶制成的上壳体(I)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I)和下壳体(2)的四周边缘处分别设有上框体(3)和下框体(4),上框体(3)和下框体(4)相互扣合形成一体结构,上框体(3)与下框体(4)的右端连接处通过插销(5)连接,上框体(3)与下框体(4)的左侧连接处通过密封推条¢)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用手机防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体(3)与下框体(4)的连接处通过硅胶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用手机防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体(3)与下框体(4)扣合处的左端中部设有凸台(7),凸台(7)的中部设有挂绳孔(8),所述密封推条¢)的左侧面中部设有与挂绳孔(8)形状相互配合的通孔(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手机防水套,包括由气象硅胶制成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四周边缘处分别设有上框体和下框体,上框体和下框体相互扣合形成一体结构,上框体与下框体的右端连接处通过插销连接,上框体与下框体的左侧连接处通过密封推条固定。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手机防水套通过两个框体合拢后推上密封推条来达到内部手机防水的目的,接缝处硅胶密封,密封推条和框体呈凹凸咬合,达到不脱开的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全部使用高透光率的气象硅胶,厚度仅为50丝,既能方便操作手机,又能水下拍照等功能使用,硅胶的高弹原理也能兼容厚度不同的手机。
文档编号A45C11/24GK202603911SQ20122022014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叶兴未 申请人:叶兴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