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09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伞,特别涉及一种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娱乐要求越来越高,用于各种场所的大伞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大伞采用手推或手摇传动来实现伞的张开或收起,由于大伞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手动传动大伞的张开和收起需要比较大的力气,不太适合都市高档休闲场所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包括电动传动机构、内立杆、夕卜立杆,手摇传动机构和双向动滑轮,所述电动传动机构装在内立杆上。进一步的,所述手摇传动机构装在外立杆上。进一步的,所述双向动滑轮安装在电动传动机构和手摇传动机构之间的内立杆内。进一步的,所述电动传动结构通过上伞绳连接到双向动滑轮的上滑轮上。进一步的,所述手摇传动机构通过下伞绳连接到双向动滑轮的下滑轮上。进一步的,所述电动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轴、电机固定板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方形端插入电机轴的方孔中连接,圆形端连接到脱轴机构。进一步的,所述脱轴机构由弹簧、拨叉和拨叉钩组成。进一步的,所述手摇传动机构包括摇手和摇手轴。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改进了现有技术中电动伞传动效率低、传动不平稳、噪音大以及大伞传动动力不足等问题。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的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立杆的剖面图;图3是电动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手摇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双向动滑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I 一上伞盘 2 —电动传动机构 3—内立杆 4 一伞骨 5—中伞盘 6—下伞盘 7—外立杆 8—上伞绳 9 一双向动滑轮 10—下伞绳 11 一手摇传动机构 12—摇手301—螺丝302—电机303—电机轴 304—电机固定板305—连接轴 306—弹簧 307—半空芯铆钉 308—固定座 309—拨叉310—拨叉钩 311—螺帽 312—垫片 313—电动外壳A 314—轴承 315—电动绕绳轮 316—轴承 317—电动外壳B318—螺丝401—外壳A 402—小铜套403—摇手轴404—手摇绕绳轮405—大铜套406—外壳B 407—螺丝501—滑轮外壳A 502—滑轮 503—滑轮轴 504—滑轮外壳B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 大伞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包括上伞盘I、电动传动机构2、内立杆3、伞骨4、中伞盘5、下伞盘6、外立杆7和摇手12。上伞盘1,中伞盘5和下伞盘6之间通过伞骨4互相连接,电动传动机构2装在上伞盘I下面的内立杆3上。 如图2-5所示,手摇传动机构11装在外立杆7上,电动传动机构2和手摇传动机构11之间的内立杆3内安装有双向动滑轮9,电动传动结构2通过上伞绳8连接到双向动滑轮9的上滑轮,手摇传动机构11通过下伞绳10连接到双向动滑轮9的下滑轮。所述电动传动机构2包括电机302、电机轴303、电机固定板304和连接轴305,连接轴305的方形端插入电机轴303的方孔中连接,连接轴305的圆形端连接到由弹簧306、拨叉309和拨叉钩310组成的脱轴机构。连接轴305的中部与电动绕绳轮315固定连接。所述手摇传动机构11包括摇手12,摇手轴403。所述摇手轴403和手摇绕绳轮404固定连接。电动传动时,电机302的电机轴303带动电动绕绳轮315旋转,上伞绳8绕卷在电动绕绳轮315上,通过双向动滑轮9中的上滑轮使内立杆下降或上升,从面实现伞的张开或收起。在没电的情况下,使用手摇传动时,先扳动脱轴机构,使电机轴303和连接轴305脱开,再旋转摇手12带动手摇绕绳轮404旋转,下伞绳10绕卷在手摇绕绳轮404上,通过双向动滑轮9中的下滑轮使内立杆下降或上升,从而实现伞的张开或收起。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采用两用传动机构,即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平时采用电动传动,当没电时使用手摇传动,方便实用、结构简单。采用双向动滑轮机构使传动更省力,特别适合大伞。以上所述及图中所示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包括电动传动机构(2)、内立杆(3)、外立杆(7),手摇传动机构(11)和双向动滑轮(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传动机构(2)装在内立杆(3)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传动机构(11)装在外立杆(7)上。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动滑轮(9 )安装在电动传动机构(2 )和手摇传动机构(11)之间的内立杆(3 )内。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传动结构(2 )通过上伞绳(8 )连接到双向动滑轮(9 )的上滑轮上。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传动机构(11)通过下伞绳(10)连接到双向动滑轮(9 )的下滑轮上。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传动机构(2 )包括电机(302 )、电机轴(303 )、电机固定板(304 )和连接轴(305 ),所述连接轴(305 )的方形端插入电机轴(303)的方孔中连接,圆形端连接到脱轴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轴机构由弹簧(306 )、拨叉(309 )和拨叉钩(310)组成。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传动机构(11)包括摇手(12)和摇手轴(40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包括电动传动机构(2)、内立杆(3)、外立杆(7),手摇传动机构(11)和双向动滑轮(9),所述电动传动机构(2)装在内立杆(3)上,所述手摇传动机构(11)装在外立杆(7)上,所述双向动滑轮(9)安装在电动传动机构(2)和手摇传动机构(11)之间的内立杆(3)内,所述电动传动结构(2)通过上伞绳(8)连接到双向动滑轮(9)的上滑轮上,所述手摇传动机构(11)通过下伞绳(10)连接到双向动滑轮(9)的下滑轮上。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传动和手摇传动双用大伞改进了现有技术中电动伞传动效率低、传动不平稳、噪音大以及大伞传动动力不足等问题。
文档编号A45B25/14GK202774574SQ20122034256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
发明者叶良辉, 朱震, 何勇 申请人:何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