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置物容器的表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30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随身置物容器的表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新型为有关于一种随身置物容器的表面结构,其包括有一随身置物容器、至少一设于随身置物容器一侧处之结合元件、至少一与结合元件背离随身置物容器侧处连结之连接元件及至少一设于连接元件背离结合元件侧处之展示元件,且展示元件背离连接元件侧处系界定有至少一展示部;而当展示元件于脏污、破损时,系将结合元件与连接元件分离,且加以更换展示元件,不需更换随身置物容器,即可变更展示部,藉此令本新型达到减少生产成本、提升生产速度、运输收纳方便、可变换性高且环保之实用进步性。
【专利说明】随身置物容器的表面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面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减少生产成本、提升生产速度、运输收纳方便、可变换性高且环保的随身置物容器的表面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一般而言,消费者选购习用随身容器的基准除了其大小外,其外表面之外观图纹系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但该些外观图纹系直接印刷或固定于习用随身容器的表面,无法加以更换,且于使用一段时间后难免逐渐丧失新鲜感,或看到另一外观图纹产生更换习用随身容器的冲动,但习用随身容器却仍尚可使用,导致有许多消费者因其外观图纹不同而重复购买了许多相同大小之习用随身容器,收纳系相当麻烦,并当习用随身容器之外表面或外观图纹随使用而发生退色、模糊或脏污无法清理等情事,却发现习用随身容器之内部构造仍相当良好时,丢弃更换系相当浪费,继续使用系不美观,令消费者相当难以抉择。
[0003]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仅需更换展示元件部分,即可让随身置物容器焕然一新,以达到环保及变更展示元件部分之目的。
[0005]提供一种仅需制造展示元件部分,进而加快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且缩小运输、收纳所需之体积。
[0006]一种随身置物容器的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0007]包括
[0008]一随身置物容器;
[0009]至少一结合元件,该结合元件系设置于该随身置物容器至少一侧处;
[0010]至少一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系得以与该结合元件背离该随身置物容器之侧处连结;
[0011]至少一展示元件,该展示元件系设置于该连接元件背离该结合元件之侧处;及
[0012]至少一展示部,该展示部系界定于该展示元件背离该连接元件之侧处。
[0013]其中该连接元件系得以与该结合元件分离,且该连接元件与该结合元件系相对应设置。
[0014]其中该连接元件与该结合元件系为相对应的扣具、拉链、魔鬼毡或磁铁其中之一者。
[0015]其中该展示部系为文字、图案、符号或花纹其中之一者。
[0016]其中该随身置物容器系为手机夹、皮夹或平板夹其中之一者。
[0017]其中该展示元件系进一步于至少一端处设置有至少一供吊挂于使用者腕部或手部之系绳。
[0018]其中该展示元件系进一步形成至少一与该系绳相对应之穿孔。
[001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20]为达上述目的,本新型主结构系包括有一随身置物容器,而随身置物容器至少一侧处系设置有至少一结合元件,且结合元件背离随身置物容器之侧处连结有至少一连接元件,并连接元件背离结合元件之侧处系设置有至少一展示元件,再展示元件背离连接元件之侧处系设置有至少一展示部;当欲使用本新型时,系藉由连接元件及结合元件使展示元件得以贴附于随身置物容器一侧处,且加以显现展示部,并当展示元件发生脏污、破损等情事,或希望更换不同展示部时,系不需更换随身置物容器,仅需经由分离结合元件与连接元件来更换展示元件,藉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随身容器所存在之单调无变化且占空间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减少生产成本、提升生产速度、运输收纳方便、可变换性高且环保之实用进步性。
[0021]故,本新型之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之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减少生产成本、提升生产速度、运输收纳方便、可变换性高且环保的随身置物容器之表面结构新型专利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短皮夹使用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长皮夹使用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短皮夹置换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长皮夹置换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手机夹使用示意图。
[0027]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平板计算机夹使用示意图。
[0028]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系绳使用示意图。
[0029]图8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穿孔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0031]请参阅第一图至第四图所示,系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之短皮夹使用示意图、长皮夹使用示意图、短皮夹置换示意图、长皮夹置换示意图、手机夹使用示意图及平板计算机夹使用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新型随身置物容器之表面结构系包括有一随身置物容器
1、至少一结合元件2、至少一连接元件3、至少一展示元件4及至少一展示部41,且结合元件2系设置于随身置物容器I至少一侧处,并连接元件3系得以与结合元件2背离随身置物容器I之侧处连结,而连接元件3系得以与结合元件2分离,且连接元件3与结合元件2系相对应设置,并连接元件3与结合元件2系为相对应的扣具、拉鍊、魔鬼毡或磁铁其中之一者,而展示元件4系设置于连接元件3背离结合元件2之侧处,且展示部41系界定于展示元件4背离连接元件3之侧处,并展示部41系为文字、图案、符号或花纹其中之一者,另,上述仅为本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态样,其态样不设限于此;[0032]而当于使用本新型时,展示元件4系藉由其一侧之连接元件3与随身置物容器I一侧之结合元件2相结合,使展示元件4得以贴附于随身置物容器I 一侧处,且令展示部41自然显现于随身置物容器I 一侧处,并展示元件4或展示部41发生脏污、破损、褪色等情事,或希望能够呈现、更换另一展示部41时,系仅需分别持固随身置物容器I及展示元件4,再加以施加使其分离之力量,连接元件3系随即与结合元件2分离,使展示元件4脱离随身置物容器I,即可简单轻松的更换展示元件4及其展示部41,系不需更换或额外购买换随身置物容器I。
[0033]请参阅第五图及第六图所示,系为本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之系绳使用示意图及穿孔使用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新型随身置物容器之表面结构系包括有至少一展示元件4 a,且展示元件4 a系进一步于至少一端处设置有至少一供吊挂于使用者腕部或手部之系绳5 a,并展示元件4 a系进一步形成至少一与该系绳5 a相对应之穿孔42 a,藉此让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更为安全方便,另,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之一实施态样,其态样不设限于此。
[0034]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新型之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新型之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0035]故,请参阅全部附图所示,本本实新型使用时,与习用技术相较,着实存在下列优
占-
^ \\\.[0036]一、藉由展示元件4经结合元件2及连接元件3自由连接随身置物容器1,令本实用新型达到减少生产成本、提升生产速度及运输收纳方便之实用进步性。
[0037]二、藉由具展示部41之展示元件4自由连接随身置物容器1,令本新型达到可变换性高且环保之实用进步性。
[003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之随身置物容器之表面结构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之创作,为符合新型专利之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盼审委早日赐准本新型,以保障发明人的辛苦创作,倘若钧局审委有任何稽疑,请不吝来函指示,发明人定当竭力配合,实感德便。
【权利要求】
1.一种随身置物容器的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一随身置物容器; 至少一结合元件,该结合元件系设置于该随身置物容器至少一侧处; 至少一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系得以与该结合元件背离该随身置物容器之侧处连结; 至少一展示元件,该展示元件系设置于该连接元件背离该结合元件之侧处;及 至少一展示部,该展示部系界定于该展示元件背离该连接元件之侧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身置物容器的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元件系得以与该结合元件分离,且该连接元件与该结合元件系相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身置物容器的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元件与该结合元件系为相对应的扣具、拉链、魔鬼毡或磁铁其中之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身置物容器的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随身置物容器系为手机夹、皮夹或平板夹其中之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身置物容器的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展示元件系进一步于至少一端处设置有至少一供吊挂于使用者腕部或手部之系绳。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随身置物容器的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展示元件系进一步形成至少一与该系绳相对应之穿孔。
【文档编号】A45C11/24GK203435825SQ201320189622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6日
【发明者】陈维谦 申请人:翟恩思整合营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