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爪抓地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46874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三爪抓地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三爪抓地装置包括地桩、螺纹杆、连接块和三地爪,其中,地桩上部的空心圆柱的内壁上固定设有一中心为螺纹孔的支架,周壁上设有穿透外壁的三导向孔,螺纹杆旋接于支架的螺纹孔中并且能够在地桩内上下移动,连接块套置于螺纹杆的底部且定位于该螺纹杆底端的凸台之上,三地爪铰接于连接块的四周且分别穿过地桩外壁上相应的导向孔,该三地爪随螺纹杆带动的连接块的上下移动,实现在导向孔中的伸出和缩回。将地桩打入地面一定深度以后,本发明通过旋转螺纹杆使三个地爪伸出导向孔抓住大地,从而稳定住地桩上面的固定物,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抓地稳固的优点。
【专利说明】三爪抓地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可靠地固定于地面上的三爪抓地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用到某种能够抓地的装置,以便在地面上固定住某种物体,比如较大的遮阳伞、帐篷、座椅、围栏等。通常要求不仅能够快速固定,而且还能轻松地拆卸该固定装置,达到装置简单、方便操作的效果。目前人们较多的采用水泥浇注基座、捆绑、按压等方式实现固定,这些方式或者为一次性的固定方式,无法随时拆卸,或者固定不牢靠,操作费时费力。
[0003]现在虽然存在有某种斜插式的抓地装置,但是其结构相对较为复杂,操作比较繁琐,对使用环境有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三爪抓地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抓地牢靠。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三爪抓地装置,用于将物体固定在大地上,其包括:
[0007]地桩,上部为空心圆柱,下部为圆锥,该空心圆柱的内壁上固定设有一中心为螺纹孔的支架,空心圆柱的周壁上设有穿透外壁的三导向孔;
[0008]螺纹杆,其外周的螺纹旋接于所述地桩内支架的螺纹孔中,并且能够在地桩内上下移动,该螺纹杆底端设有凸台;
[0009]连接块,为中心开有通孔的圆柱,套置于所述螺纹杆的底部且定位于所述凸台之上;
[0010]三地爪,铰接于所述连接块的四周且分别穿过所述地桩外壁上相应的导向孔,该三地爪随所述螺纹杆带动的连接块的上下移动,实现在所述导向孔中的伸出和缩回。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三导向孔均匀地分布于所述地桩的外壁上,所述三地爪均匀地分布于所述连接块的四周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三导向孔的方向为朝上45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块与所述螺纹杆之间为转动副。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块上设有三个凸耳,所述三地爪分别铰接在该三个凸耳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地桩打入地面一定深度以后,在实现下压地桩的同时,本发明通过旋转螺纹杆,移动连接块,使三个地爪伸出导向孔抓住大地,从而稳定住地桩上面的固定物,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抓地稳固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发明中地桩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发明的螺纹杆、连接块和地爪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中:1为地桩,2为地爪,3为螺纹杆,4为支架,5为螺纹孔,6为导向孔,7为连接块,8为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以下的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变型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三爪抓地装置,用于将物体固定在大地上。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所述三爪抓地装置包括:地桩1、螺纹杆3、连接块7和三地爪2。
[0022]所述地桩I的上部为空心圆柱,下部为圆锥;该空心圆柱的内壁上,即地桩I的内壁上固定设有一支架4,请参阅图2,该支架4的中心为螺纹孔5 ;该空心圆柱的周壁上均匀分布地设有穿透外壁的三导向孔6,该三导向孔6的方向为朝上45度,用于给三个地爪2导向。
[0023]请参阅图3,所述螺纹杆3的外周设有螺纹,该螺纹旋接于所述地桩I内支架4的螺纹孔5中,借助螺纹孔5与螺纹杆3配合,实现所述螺纹杆3在地桩I内的上下移动;所述螺纹杆3的底端设有凸台8,用于给连接块7定位。
[0024]所述连接块7为中心开有通孔的圆柱,其套置于所述螺纹杆3的底部且定位于所述凸台8之上;请参阅图3,该连接块7与所述螺纹杆3之间为转动副,所述连接块7上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凸耳。
[0025]所述三地爪2分别铰接在所述连接块7四周的三个凸耳上,并且三地爪2分别穿过所述地桩I外壁上相应的导向孔6 ;随着旋转所述螺纹杆3,其相对地桩I往上或向下移动,带动连接块7上下移动,该三地爪2实现在所述导向孔6中的伸出和缩回。
[0026]向大地打入地桩I的过程中,所述地爪2缩回至地桩I外壁的导向孔6内部;需要对地桩I进行固定时,旋转螺纹杆3使其提升,将地爪2伸出导向孔6外部即可。
[0027]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
[0028]将所述三爪抓地装置竖直放置,旋转螺纹杆3使得三地爪2缩回至导向孔6内部。将地桩I打入大地以下至理想深度,旋转螺纹杆3使其相对地桩I往上移动,则此时螺纹杆3反向给予地桩I往下的推力;螺纹杆3在往上移动的同时,带动连接块7向上移动,最终使得三个地爪2沿导向孔6往外撑开,实现三爪抓地。如果需要拔出地桩1,则反向旋转螺纹杆3,使得地爪2缩回至导向孔6内部即可。
[0029]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三爪抓地装置,用于将物体固定在大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地桩,上部为空心圆柱,下部为圆锥,该空心圆柱的内壁上固定设有一中心为螺纹孔的支架,空心圆柱的周壁上设有穿透外壁的三导向孔; 螺纹杆,其外周的螺纹旋接于所述地桩内支架的螺纹孔中,并且能够在地桩内上下移动,该螺纹杆底端设有凸台; 连接块,为中心开有通孔的圆柱,套置于所述螺纹杆的底部且定位于所述凸台之上; 三地爪,铰接于所述连接块的四周且分别穿过所述地桩外壁上相应的导向孔,该三地爪随所述螺纹杆带动的连接块的上下移动,实现在所述导向孔中的伸出和缩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爪抓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导向孔均匀地分布于所述地桩的外壁上,所述三地爪均匀地分布于所述连接块的四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爪抓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导向孔的方向为朝上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三爪抓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块与所述螺纹杆之间为转动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三爪抓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块上设有三个凸耳,所述三地爪分别铰接在该三个凸耳上。
【文档编号】A45B25/00GK103767268SQ20141002385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0日
【发明者】刘承立, 朱迪, 唐敏, 于兆行, 冯慧慧, 叶骞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