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机的并链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机,特别是指拉链机的并链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拉链机的并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转轮机构、压块机构、拉链头定位机构、送下止机构、打保险机构和压轮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并链效率高、可全自动化并链的拉链机的并链装置。
【专利说明】一种拉链机的并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机,特别是指拉链机的并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拉链机中,待拉链齿上至拉链布条上形成半成品后,为了对整段拉链中各段拉链安装拉链头,会采用插针机构对整段拉链上成型的两段拉链之间进行分带,以此方便拉链头的安装,然而,分带需要通过人工采用特殊工具将拉链并链,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延缓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功率。
[0003] 申请人:在2009年12月17日申请了《拉链机的并链装置》专利,该专利号为:200910155347.2,该专利改变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但是在生产效率上还是不尽人意,且安装麻烦。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并链效率高、可全自动化并链的拉链机的并链装置。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拉链机的并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转轮机构、压块机构、拉链头定位机构、送下止机构、打保险机构和压轮机构,其中机架上设置有拉链输送平台,所述转轮机构设置在输送平台的前端,转轮机构包括有第一气缸、下定位轮和上压轮,下定位轮和上压轮上均设置有两组压带路径,所述第一气缸带动上压轮上下移动,所述压块机构包括有第二气缸和压块,压块与输送平台内侧部分对应,第二气缸带动压块伸缩运动,压块与输送平台构成夹持区,所述拉链头定位机构包括有第三气缸、下模和上膜,其中下模设置在输送平台相对于转轮机构的另一端的端部,上膜由第三气缸带动可上下移动,所述送下止机构包括有第四气缸、下支撑块和上压合块,所述下支撑块一端铰接设置在机架上,上压合块和下支撑块之间通过铰接和扭簧实现压合设置,所述第四气缸推动下支撑块与拉链头定位机构的下模靠近或分开移动,所述打保险机构包括有第五气缸、安装架、安装架的上端固定或与之一体的设置有拉链头定位杆,拉链头定位杆的顶端部设置有定位腔,所述定位杆位于定位腔的下方设置于长通孔,所述定位杆的一侧滑移设置有拉杆,拉杆上端设置有钩针,该钩针从长通孔中穿过设置,所述拉杆的下端设置有拉杆气缸,该拉杆气缸控制拉杆伸缩从而实现钩针对拉链头的拉动。
[000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其中上述几个机构的配合可以全自动化进行并链工作,具体工作原理是,拉链带在机架的输送平台上运行,当感应到拉链头的时候拉链头定位机构工作,其上模移动与下模压住拉链头,转轮机构反转拉链带后退,当拉链头与拉链上的插座接触,此时另一感应元件感应到,这时候压块机构工作,压块压住带拉链头的拉链带也称为内带,此时或之后打保险机构工作,钩针把拉链头的保险打开,压轮机构压住外带,转轮机构继续反转,通过外带即带下齿的拉链带后退,后退到一定程度送下止机构工作,把外带靠近下模,然后转轮机构正转,外带前进,当下齿进入拉链头以及插座,同时打保险机构可以感应到上述工位完成,给出信号,这时候压块机构的压块复位,整个拉链带继续前进,前进设定好的距离后,打保险机构和拉链头定位机构复位,真个工序完成。
[000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的方案,所述压轮机构包括有第六气缸、固定轮和拉链外带压轮,外带压轮通过第六气缸的作用相对于固定轮成上下摆动;所述转轮机构的下定位轮是一个滚轮,其两侧设置有拉链压槽,所述上压轮包括有两组压轮组,每组压轮组至少包括有两个转轮和设置在两个转轮之间的皮带,每组转轮组的皮带与下定位轮上的拉链压槽配合构成压带路径,所述拉链头定位机构还包括有位于上模两侧的第一第二感应元件;所述安装架的侧边设置有摆杆,该摆杆上端活动设置有受力杆,该受力杆的顶端靠近定位杆的定位腔处设置有凸针,所述摆杆的下端与安装架铰接设置,所述受力针在拉链下齿或拉链布的带动下可带动摆杆摆动,所述受力杆下端通过销轴铰接设置在摆杆上,摆杆上位于受力杆的一侧上设置有凸块,该凸块与受力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受力杆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受力杆顶端的凸针抵触在定位杆的定位腔处的外侧面,所述摆杆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摆杆复位弹簧,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感应摆杆或受力杆摆动的第三感应元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是对本实用新型产品的进一步限定,是为每一道工序最优的效果做出的,这样既考虑工作的稳定性,又考虑安装的方便性的基础上做出,另外打保险机构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通过感应元件对受力杆或摆杆感应,使它知道工序是否完成,另外下齿工作到位后会推动摆杆转动,也不会影响拉链的移动。。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1]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0012]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0013]图4是图1中的C部放大图;
[0014]图5是图1中的D部放大图;
[0015]图6是本实用新型反映打保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7是转轮机构中反映下压轮两侧拉链压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打保险机构的立体图;
[0018]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打保险机构中反映定位杆的定位腔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打保险机构中反映摆杆复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一图10所示,一种拉链机的并链装置,包括有机架1、转轮机构2、压块机构3、拉链头定位机构4、送下止机构5、打保险机构6和压轮机构7,其中机架I上设置有拉链输送平台11,所述转轮机构2设置在输送平台11的前端,转轮机构2包括有第一气缸21、下定位轮22和上压轮23,下定位轮22和上压轮23上均设置有两组压带路径223,两组压带路径223分别运行拉链的内带和外带,所述第一气缸21带动上压轮23上下移动,所述压块机构3包括有第二气缸31和压块32,压块32与输送平台11内侧部分对应,第二气缸31带动压块32伸缩运动,压块32与输送平台11构成夹持区33,所述拉链头定位机构4包括有第三气缸41、下模42和上膜43,其中下模43设置在输送平台11相对于转轮机构2的另一端的端部,上膜42由第三气缸41带动可上下移动,所述送下止机构5包括有第四气缸51、下支撑块52和上压合块53,所述下支撑块52 —端铰接设置在机架I上,上压合块53和下支撑块52之间通过铰接和扭簧实现压合设置,所述第四气缸51推动下支撑块52与拉链头定位机构4的下模42靠近或分开移动,所述打保险机构6包括有第五气缸61、安装架62、安装架62的上端固定或与之一体的设置有拉链头定位杆63,拉链头定位杆63的顶端部设置有定位腔631,所述定位杆63位于定位腔631的下方设置于长通孔632,所述定位杆63的一侧滑移设置有拉杆64,拉杆64上端设置有钩针641,该钩针641从长通孔632中穿过设置,所述拉杆64的下端设置有拉杆气缸642,该拉杆气缸642控制拉杆64伸缩从而实现钩针641对拉链头的拉动。
[002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压轮机构7包括有第六气缸71、固定轮72和拉链外带压轮73,外带压轮73通过第六气缸71的作用相对于固定轮72成上下摆动;所述转轮机构2的下定位轮22是一个滚轮,其两侧设置有拉链压槽221,所述上压轮23包括有两组压轮组231,每组压轮组至少包括有两个转轮2311和设置在两个转轮2311之间的皮带2312,每组转轮组231的皮带2312与下定位轮22上的拉链压槽221配合构成压带路径223,所述拉链头定位机构4还包括有位于上模两侧的第一第二感应元件44、45 ;所述打保险机构6的安装架62的侧边设置有摆杆65,该摆杆65上端活动设置有受力杆651,该受力杆651的顶端靠近定位杆63的定位腔处设置有凸针6511,也可以称为凸片6511,所述摆杆65的下端与安装架62铰接设置,所述受力针6511在拉链下齿或拉链布的带动下可带动摆杆65摆动,所述受力杆651下端通过销轴铰接设置在摆杆65上,摆杆65上位于受力杆651的一侧上设置有凸块652,该凸块652与受力杆651之间设置有弹簧653,受力杆651在弹簧653的作用下使受力杆651顶端的凸针6511抵触在定位杆63的定位腔631处的外侧面,所述摆杆65与安装架62之间设置有摆杆复位弹簧66,所述机架I上设置有感应摆杆65或受力杆651摆动的第三感应元件13。
[002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其中上述几个机构的配合可以全自动化进行并链工作,具体工作原理是,拉链带在机架I的输送平台11上运行,感应器A工作后退,当第一感应元件44感应到拉链头的时候拉链头定位机构4工作,其上模43移动与下模42压住拉链头,此时或之后打保险机构6工作,钩针641把拉链头的保险打开,转轮机构2反转拉链带后退,当拉链头与拉链上的插座接触,此时第二感应元件45感应到,这时候压块机构3工作,压块32压住带拉链头的拉链带也称为内带,压轮机构7压住外带,转轮机构2继续反转,通过外带即带下齿的拉链带后退,后退到一定程度送下止机构5工作,把外带靠近下模,然后转轮机构2正转,外带前进,当下齿进入拉链头以及插座,同时打保险机构6上对应的第三感应元件13可以感应到上述工位完成,给出信号,这时候压块机构3的压块32复位,整个拉链带继续前进,前进设定好的距离后,打保险机构6和拉链头定位机构4复位,真个工序完成,上述工序的工作并不需要与上述工作原理一直,只要能满足上述工序完成并链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拉链机的并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转轮机构、压块机构、拉链头定位机构、送下止机构、打保险机构和压轮机构,其中机架上设置有拉链输送平台,所述转轮机构设置在输送平台的前端,转轮机构包括有第一气缸、下定位轮和上压轮,下定位轮和上压轮上均设置有两组压带路径,所述第一气缸带动上压轮上下移动,所述压块机构包括有第二气缸和压块,压块与输送平台内侧部分对应,第二气缸带动压块伸缩运动,压块与输送平台构成夹持区,所述拉链头定位机构包括有第三气缸、下模和上膜,其中下模设置在输送平台相对于转轮机构的另一端的端部,上膜由第三气缸带动可上下移动,所述送下止机构包括有第四气缸、下支撑块和上压合块,所述下支撑块一端铰接设置在机架上,上压合块和下支撑块之间通过铰接和扭簧实现压合设置,所述第四气缸推动下支撑块与拉链头定位机构的下模靠近或分开移动,所述打保险机构包括有第五气缸、安装架、安装架的上端固定或与之一体的设置有拉链头定位杆,拉链头定位杆的顶端部设置有定位腔,所述定位杆位于定位腔的下方设置于长通孔,所述定位杆的一侧滑移设置有拉杆,拉杆上端设置有钩针,该钩针从长通孔中穿过设置,所述拉杆的下端设置有拉杆气缸,该拉杆气缸控制拉杆伸缩从而实现钩针对拉链头的拉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机的并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机构包括有第六气缸、固定轮和拉链外带压轮,外带压轮通过第六气缸的作用相对于固定轮成上下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机的并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机构的下定位轮是一个滚轮,其两侧设置有拉链压槽,所述上压轮包括有两组压轮组,每组压轮组至少包括有两个转轮和设置在两个转轮之间的皮带,每组转轮组的皮带与下定位轮上的拉链压槽配合构成压带路径,所述拉链头定位机构还包括有位于上模两侧的第一第二感应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机的并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的侧边设置有摆杆,该摆杆上端活动设置有受力杆,该受力杆的顶端靠近定位杆的定位腔处设置有凸针,所述摆杆的下端与安装架铰接设置,所述受力针在拉链下齿或拉链布的带动下可带动摆杆摆动,所述受力杆下端通过销轴铰接设置在摆杆上,摆杆上位于受力杆的一侧上设置有凸块,该凸块与受力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受力杆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受力杆顶端的凸针抵触在定位杆的定位腔处的外侧面,所述摆杆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摆杆复位弹簧,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感应摆杆或受力杆摆动的第三感应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机的并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的侧边设置有摆杆,该摆杆上端活动设置有受力杆,该受力杆的顶端靠近定位杆的定位腔处设置有凸针,所述摆杆的下端与安装架铰接设置,所述受力针在拉链下齿或拉链布的带动下可带动摆杆摆动,所述受力杆下端通过销轴铰接设置在摆杆上,摆杆上位于受力杆的一侧上设置有凸块,该凸块与受力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受力杆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受力杆顶端的凸针抵触在定位杆的定位腔处的外侧面,所述摆杆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摆杆复位弹簧,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感应摆杆或受力杆摆动的第三感应元件。
【文档编号】A44B19/42GK204091158SQ201420462903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5日
【发明者】张岳恩, 马芬明 申请人:温州宏业精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