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和被粘接构件粘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648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和被粘接构件粘贴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借助粘接剂在基部构件的一个面上连续地粘贴被粘接构件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和被粘接构件粘贴方法。



背景技术:

拉链被应用于形成在例如衣服、包等产品上的开闭部。此外,作为拉链的一种,公知有具有防水功能、即能够防止水等液体从外部经由开闭部进入到内部的拉链(以下称作防水性拉链)。

防水性拉链在例如日本特开2000-312604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中有所公开。在防水性拉链中,通常是通过在编织等手段编织合成纤维而得到的带构件(链带)的第1带面(例如带正面)粘贴合成树脂制的薄膜、即被粘接构件而形成纵长的防水性带。

通过在该防水性带的带侧缘部的第2带面(例如带背面)沿着带长度方向形成由多个拉链链齿构成的链齿列而构成拉链牙链。并且,通过将拉链牙链以两个一组的方式组合,并在这两个拉链牙链的链齿列上安装能滑动的拉头而形成了防水性拉链。

此外,例如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0-0924587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在链带的与形成有链齿列的带面相反侧的带面粘贴合成树脂制的防水性薄膜而制造防水性带的制造装置。

例如如图14所示,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防水性带的制造装置80具有粘接单元81、加热单元82、压接单元83、冷却单元84、拉出单元85以及卷绕单元86,上述各单元81~单元86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依次排列配置。

在粘接单元81中,在链带的第1带面涂敷粘接剂,隔着粘接剂将防水性 薄膜重叠在该链带上,进而在使链带和防水性薄膜在重叠的状态下通过压接辊,从而将防水性薄膜粘接在链带上。加热单元82从粘接单元81的下游侧与该粘接单元81相邻地配置,在对粘接有防水性薄膜的链带进行输送的同时加热该链带。

压接单元83从加热单元82的下游侧与该加热单元82相邻地配置,并且具备多组上下两个辊为一组的压接辊。在该压接单元83中,由各压接辊一边对做过加热处理的带有防水性薄膜的链带进行输送一边使链带和防水性薄膜压接。

冷却单元84和拉出单元85配置在压接单元83的下游侧,利用冷却单元84对通过压接单元83后的带有防水性薄膜的链带进行冷却并利用拉出单元85拉出该链带进而将链带朝向下游侧的卷绕单元86输送。然后,在卷绕单元86中,自动地将带有防水性薄膜的链带卷绕在卷绕辊上而回收。

通过使用这样的专利文献2的制造装置80,能够借助粘接剂在拉链所使用的纵长链带的一个带面上连续地粘贴合成树脂制的防水性薄膜。

另一方面,例如在美国专利第5709766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这样的方法:通过在纵长布料的一个面上重叠粘贴多个聚氨酯制薄膜构件而形成聚氨酯包覆布料。

在该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方法中,首先,向第1层叠部供给纵长布料、聚氨酯制的第1薄膜构件以及聚氨酯制的第2薄膜构件。此时,第1薄膜构件在被输送到第1层叠部之前经过粘接剂涂敷部,从而在第1薄膜构件的一个面上涂敷粘接剂,之后将布料重叠在该第1薄膜构件的涂敷有粘接剂的面上,并且在第1薄膜构件的与布料相反侧的另一个面上重叠第2薄膜构件。

第1层叠部具有下侧的非加热辊和被加热到预定温度的上侧的加热辊。通过将布料和第1及第2薄膜构件在上述重叠的状态下供给到该第1层叠部的旋转的上侧的辊和下侧的辊之间,从而将第1薄膜构件和第2薄膜构件加热而 固定在布料上。由此,形成聚氨酯包覆布料。

并且,在专利文献3中,在将聚氨酯制的第3薄膜构件和第4薄膜构件重叠于上述的聚氨酯包覆布料的第2薄膜构件侧的表面的状态下,将第3及第4薄膜构件和聚氨酯包覆布料输送到第2层叠部。该第2层叠部具有下侧的非加热辊和被加热到预定温度的上侧的加热辊,通过将聚氨酯包覆布料在重叠有第3及第4薄膜构件的状态下供给到该第2层叠部的旋转的上侧的辊和下侧的辊之间,从而进一步将第3及第4薄膜构件固定在第2薄膜构件上。

之后,固定有第1薄膜构件~第4薄膜构件的聚氨酯包覆布料被输送到固化部,在该固化部中,为了使将布料和第1薄膜构件之间粘接起来的粘接剂固化,以预定的温度对聚氨酯包覆布料实施加热处理。

通过进行以上工序,制造在布料的一个面粘贴有4张聚氨酯制薄膜构件的聚氨酯包覆布料。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并没有特别地对所制造的聚氨酯包覆布料的用途等进行详细的说明,但该专利文献3的方法也可以在例如制造防水性拉链的防水性带时加以利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126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韩国授权专利第10-0924587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5709766号说明书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链带这样的纵长的纤维制带构件的一个面上作为被粘接构件粘贴聚氨酯等合成树脂制的薄膜构件的情况下,以往使用前述的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装置80、或者采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方法,但是为了谋求产品的高质量化,例如要求在供薄膜构件粘贴的带构件上没有产生褶皱、折痕等,要求将薄膜构件整齐地粘贴在带构件上且更牢固地固定于带构件等。

此外,例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装置80、采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方法的装置构成为,将用于压接带构件和薄膜构件的压接辊、用于加热带构件和薄膜构件的加热炉(加热处理部),沿带构件和薄膜构件的输送方向依次配置。因此,存在装置整体大型化而需要将装置的设置空间确保得较大、导致设备成本升高、而且难以将装置扩展到海外的工厂等问题。

此外,对于上述这种以往的装置,为了谋求产品的成本下降和工序的高效化,多有进行一边将多个纵长带构件排列输送一边同时进行压接、加热等各处理这样的大批量的少品种大量生产的情况。

另一方面,近年来,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要求不断发展,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要求多品种地少量生产产品。此外,例如在将新的薄膜构件粘贴于带构件的情况下、使用新的粘接剂粘接薄膜构件和带构件而制造新产品的情况下,有时还会在进行该新产品的制造之前制作试制品并对该试制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试。

但是,对于以往那样的大型装置,由于制造一种产品需要大量的带构件、薄膜构件、粘接剂,因此,存在若进行小批量的少量生产则导致成本的大幅度升高、难以迅速地应对用户需求等问题。此外,在使用新的薄膜构件、粘接剂制作试制品时,还存在制作出多余的试制品、成本负担变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的以往的课题而完成的,其具体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薄膜构件等被粘接构件整齐且牢固地固定在没有产生褶皱、折痕等的带构件等基部构件上,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小批量的生产、试制品的制作等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和被粘接构件粘贴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作为基本构造,为 借助粘接剂将被粘接构件连续地粘贴在基部构件的一个面上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该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具有:基部构件供给部,其用于供给所述基部构件;被粘接构件供给部,其用于供给在一个面上附着有粘接剂的所述被粘接构件;加热处理部,其用于在同一个内部空间中对供给来的所述基部构件和所述被粘接构件进行加热;压接辊部,其配置在所述加热处理部的下游侧,借助所述粘接剂将所述被粘接构件粘贴并压接在被加热了的所述基部构件上;以及回收部,其用于回收粘贴上了所述被粘接构件的所述基部构件。

本发明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优选的是,具有换向辊,该换向辊配置在所述压接辊部的下游侧,用于改变粘贴上了所述被粘接构件的所述基部构件的输送方向而使该基部构件返回到所述加热处理部,在粘贴上了所述被粘接构件的所述基部构件被所述回收部回收之前,由所述加热处理部加热该基部构件。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被粘接构件供给部具有卷绕有所述被粘接构件的被粘接构件供给辊和用于在从所述被粘接构件供给辊抽出来的所述被粘接构件的一个面上涂敷粘接剂的粘接剂涂敷部。此外,本发明也可以是,所述被粘接构件供给部具有被粘接构件供给辊,该被粘接构件供给辊卷绕有在一个面预先附着有所述粘接剂的所述被粘接构件。

此外,本发明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优选的是,具有:第1反转辊部,其配置在所述加热处理部的上游侧,在相对于所述基部构件的输送方向反方向旋转的同时与所述基部构件滑动接触;第2反转辊部,其配置在所述加热处理部的上游侧,在相对于所述被粘接构件的输送方向反方向旋转的同时与所述被粘接构件滑动接触;以及伺服机构,其对所述第1反转辊部的旋转驱动、所述第2反转辊部的旋转驱动、和所述压接辊部的旋转驱动进行控制,从而对在所述加热处理部内移动的所述基部构件和所述被粘接构件赋予预 定大小的张力。

特别是,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构造的拉链用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该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的特征在于,从所述基部构件供给部供给作为所述基部构件的、在链带的第2带面上安装有以螺旋状连续的拉链链齿的拉链链条,并借助所述粘接剂将所述被粘接构件粘贴在所述链带的第1带面上。

其次,本申请提供的被粘接构件粘贴方法为,借助粘接剂将被粘接构件连续地粘贴在基部构件的一个面上的被粘接构件粘贴方法,该被粘接构件粘贴方法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其包含以下过程:供给所述基部构件;供给在一个面上附着有粘接剂的所述被粘接构件;在加热处理部的同一个内部空间中对供给来的所述基部构件和所述被粘接构件进行加热;由配置于所述加热处理部的下游侧的压接辊部借助所述粘接剂将所述被粘接构件粘贴并压接在被加热了的所述基部构件上;以及由回收部对粘贴上了所述被粘接构件的所述基部构件进行回收。

本发明的被粘接构件粘贴方法优选的是,包含以下过程:利用配置在所述压接辊部的下游侧的换向辊,改变粘贴上了所述被粘接构件的所述基部构件的输送方向而使该基部构件返回到所述加热处理部;以及对于粘贴上了所述被粘接构件的所述基部构件,在其被所述回收部回收之前利用所述加热处理部对其进行加热。

此外,本发明的被粘接构件粘贴方法优选的是,包含这样的过程:对在所述加热处理部内移动的所述基部构件和所述被粘接构件赋予预定大小的张力。

特别是,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构造且为拉链用的被粘接构件粘贴方法,其特征在于,供给作为所述基部构件的、在链带的第2带面上安装有以螺旋状连续的拉链链齿的拉链链条,借助所述粘接剂将所述被粘 接构件粘贴在所述链带的第1带面上。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如前所述,具有:基部构件供给部,其用于向加热处理部供给基部构件;被粘接构件供给部,其在通过涂敷等手段使粘接剂附着于被粘接构件的一个面之后,将该被粘接构件供给到加热处理部(或者将预先附着有粘接剂的被粘接构件供给到加热处理部);加热处理部,其在同一个内部空间中对供给来的基部构件和被粘接构件进行加热;压接辊部,其配置在加热处理部的下游侧;以及回收部,其用于回收粘贴上了被粘接构件的基部构件。

另外,在本发明中,供被粘接构件进行粘接的基部构件不仅包含纤维织成或纤维编成的纵长的带构件,也包含例如在这样的带构件上安装有以螺旋状等连续的拉链链齿或以各自独立地形成的方式注射成形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齿的拉链牙链、或者由这样的拉链牙链以两个一组的方式组合而成的拉链链条。并且,本发明的基部构件也包含在液晶领域、印刷领域、玻璃领域等中供保护薄膜或具有期望性质的各种薄膜构件等进行粘贴的合成树脂制的薄膜构件、纸材、玻璃制基材等。

此外,本发明的被粘接构件是指借助粘接剂粘接在基部构件上的膜状或者片状的构件,该被粘接构件不仅包含例如拉链的防水性薄膜所采用的合成树脂制的薄膜构件、相对于粘接剂具有剥离性的离型纸(也称作剥离纸)等,也包含具有各种性质的合成树脂制的薄膜构件等。

采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能够在将一个面附着有粘接剂的被粘接构件粘贴于基部构件之前,在一个加热处理部中对基部构件和被粘接构件一边进行输送一边同时对它们进行加热。由此,不导致装置的大型化就能够高效地加热基部构件。此外,通过这样在加热处理部内一边输送基部构件一边对该基部构件进行加热,即使在自基部构件供给部供给的基 部构件上产生了褶皱、折痕,也能够容易且高效地除去该褶皱、折痕。

此外,在基部构件是拉链用链带这样的纤维制带构件的情况下,由于带构件是纤维织成或纤维编成的,因此,带构件的正面(第1带面)和背面(第2带面)形成有微小的凹凸,并不是平坦面。因此,为了借助粘接剂将被粘接构件牢固地粘贴在带构件的一个带面(例如第1带面)上,要求粘接剂以与带构件溶合的方式进入到带面的凹凸部分,从而提高粘接剂与带构件的密合性。

但是,例如在像以往那样将加热了的被粘接构件借助粘接剂粘贴于没有加热的带构件的情况下,粘接剂在与带构件接触的同时被带构件冷却。其结果,粘接剂难以与带构件溶合,从而可能导致粘接剂与带构件的密合性下降,可能使被粘接构件固定于带构件的固定强度下降。

相对于此,在本发明中,通过像上述那样由加热处理部对带构件进行加热,从而在借助粘接剂将被粘接构件重叠和粘贴于该被加热了的带构件时,即使粘接剂与带构件接触也不会被冷却或者不易被冷却,因此,粘接剂与带构件溶合,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粘接剂与带构件的密合性,由此,能够借助粘接剂将被粘接构件牢固地固定在带构件上。

并且,在本发明中,在加热处理部内加热基部构件的同时,例如涂敷有液体状粘接剂的被粘接构件也在该加热处理部内被加热,由此,能够使涂敷于被粘接构件的粘接剂在粘贴于基部构件之前成为半干状态(未完全干燥的湿润的状态)。通过这样在粘接剂半干的状态下将被粘接构件粘贴于基部构件,能够借助粘接剂使被粘接构件稳定地密合于基部构件,并且能够在将被粘接构件粘贴于基部构件之后高效地使粘接剂固化,使被粘接构件更加难以自基部构件剥下。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被粘接构件固定于基部构件的固定强度。

另一方面,例如在自被粘接构件供给部供给预先附着有热熔粘接剂的被 粘接构件的情况下,在加热处理部内加热基部构件的同时,该带有热熔粘接剂的被粘接构件也能够在该加热处理部内被加热,因此,能够高效地使热熔粘接剂熔化。而且,之后通过在热熔粘接剂熔化的状态下将被粘接构件粘贴于基部构件,能够使被粘接构件稳定地固定于基部构件。在此,热熔粘接剂是指加热使之熔化而产生粘接作用的热塑性树脂制粘接剂。

本发明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还具有配置在压接辊部下游侧的换向辊,能够利用该换向辊改变粘贴上了被粘接构件的基部构件的输送方向而使该基部构件返回到加热处理部。于是,对于粘贴上了被粘接构件的基部构件,能够在其被回收部回收之前在加热处理部中对该基部构件进行加热而使其干燥。

由此,在将被粘接构件粘贴于基部构件之后进行加热干燥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紧凑地形成装置整体,能够防止装置大型化。由此,即使空间较小,也能够容易地设置装置,能够将设备成本抑制得较低。此外,如果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为小型装置,则由于容易进行装置的运送、出口,因此,在将装置开展至海外的工厂时能够将成本抑制得比以往低。并且,通过使装置形成得紧凑,从而例如即使在小批量地生产产品的情况下或制作试制品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基部构件等的白白浪费的废弃量、能谋求节能化,能够减小成本的负担。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粘贴上了被粘接构件的基部构件在利用换向辊进行U形折回之后在加热处理部加热使其干燥,从而能够使粘接剂(液体状的粘接剂)与基部构件溶合,并且通过热熟化促进粘接剂的固化,使被粘接构件更加牢固地固定于基部构件。此外,能够加热被粘接构件而使被粘接构件的外表面变平滑。

在上述这样的本发明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中,被粘接构件供给部具有:被粘接构件供给辊,其卷绕有没有附着粘接剂的状态的被粘接构件;以 及粘接剂涂敷部,其用于在自被粘接构件供给辊抽出来的被粘接构件的一个面上涂敷液体状的粘接剂。由此,能够在被粘接构件的一个面上稳定地涂敷粘接剂,并且能够将该涂敷有粘接剂的被粘接构件稳定地供给到加热处理部。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被粘接构件供给部也可以具有被粘接构件供给辊,该被粘接构件供给辊卷绕有在一个面预先附着有粘接剂(例如热熔粘接剂)的被粘接构件。由此,也能够将在一个面附着有粘接剂的被粘接构件稳定地供给到加热处理部。

此外,本发明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具有:第1反转辊部,其配置在加热处理部的上游侧,在相对于基部构件的输送方向反方向旋转的同时与基部构件滑动接触;第2反转辊部,其配置在加热处理部的上游侧,在相对于被粘接构件的输送方向反方向旋转的同时与被粘接构件滑动接触;以及伺服机构,其对第1、第2反转辊部的旋转驱动和压接辊部的旋转驱动进行控制。

通过具有这样的第1、第2反转辊部以及伺服机构,能够对在加热处理部内移动的基部构件和被粘接构件稳定地赋予预定大小的张力,使基部构件和被粘接构件笔直地移动而不会松弛。

由此,即使在自基部构件供给部供给来的基部构件上产生了褶皱、折痕,也能够在基部构件在加热处理部内移动的期间内利用所赋予的张力使褶皱、折痕伸展而有效地除去该褶皱、折痕。此外,能够防止在加热处理部内移动的被粘接构件曲折移动和被粘接构件在其宽度方向上倾斜,能够防止涂敷在被粘接构件上的粘接剂产生偏置。并且,能够在压接辊部中将涂敷有粘接剂的被粘接构件整齐地重叠压接于基部构件而不会形成褶皱、折痕。

而且,上述那样的本发明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自基部构件供给部供给在链带的第2带面上安装有以螺旋状连续的拉链链齿的拉链链条来作为基部构件,从而特别适合用于在借助粘接剂将被粘接构件粘贴于链带的第1带 面的情况。

其次,本发明的被粘接构件粘贴方法首先利用基部构件供给部将基部构件供给到加热处理部。与此同时,在被粘接构件供给部中,在通过涂敷等手段使粘接剂附着于被粘接构件的一个面之后将该被粘接构件供给到加热处理部(或者将预先附着有粘接剂的被粘接构件供给到加热处理部)。

接着,在加热处理部中,对于基部构件和附着有粘接剂的被粘接构件这两个构件,在加热处理部的同一个内部空间内一边输送它们一边对它们进行加热。由此,能够高效地同时进行基部构件的加热和被粘接构件的加热。此外,通过加热基部构件,即使在从基部构件供给部供给来的基部构件上产生了褶皱、折痕,也能够除去该褶皱、折痕。

并且,在使用例如液体状的粘接剂作为粘接剂的情况下,通过将涂敷有该粘接剂的被粘接构件与基部构件被同时加热,能够使粘接剂在粘贴于基部构件之前成为半干状态。另一方面,在使用例如热熔粘接剂作为粘接剂的情况下,能够在加热处理部内加热基部构件的同时高效地使热熔粘接剂熔化。

在加热处理部加热了基部构件和被粘接构件之后,由配置于加热处理部的下游侧的压接辊部借助粘接剂将被粘接构件粘贴和压接于被加热了的基部构件。此时,基部构件和被粘接构件均处于被加热了的状态,即使粘接剂与基部构件接触也不会被冷却或不易被冷却,因此,粘接剂与基部构件溶合而使粘接剂稳定地密合于基部构件,能够使被粘接构件牢固且稳定地固定于基部构件。

而且,通过在将被粘接构件压接粘贴于基部构件之后由回收部对粘贴上了该被粘接构件的基部构件进行回收,从而能够稳定地制造牢固地固定有被粘接构件的基部构件而不会使其形成褶皱、折痕。

上述这样的本发明的被粘接构件粘贴方法,有时也利用配置在压接辊部的下游侧处的换向辊来改变粘贴上了被粘接构件的基部构件的输送方向,使 该基部构件返回到加热处理部,并在由回收部对粘贴上了被粘接构件的基部构件进行回收之前由该加热处理部加热该基部构件。

通过在利用换向辊使按照上述方式粘贴上了被粘接构件的基部构件进行U形折回之后,由加热处理部对该基部构件进行加热而使其干燥,从而能够使粘接剂(液体状的粘接剂)与基部构件溶合,并且能够通过热熟化促进粘接剂的固化,使被粘接构件更加牢固地固定于基部构件。此外,通过对固定在基部构件上的被粘接构件进行加热,能够使被粘接构件的外表面变平滑。并且,通过利用换向辊使基部构件进行U形折回,即使在将被粘接构件粘贴于基部构件之后进行加热干燥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紧凑地形成装置,能够防止装置大型化。

此外,在本发明的被粘接构件粘贴方法中,通过对在加热处理部内移动而被加热的基部构件和被粘接构件赋予预定大小的张力,能够在加热处理部内使基部构件和被粘接构件笔直地移动而不会松弛。

由此,即使在基部构件上产生了褶皱、折痕,也能够在基部构件在加热处理部内移动的期间里利用所赋予的张力使褶皱、折痕伸展而有效地除去该褶皱、折痕。此外,能够防止在加热处理部内移动的被粘接构件曲折移动、防止被粘接构件在宽度方向上倾斜,从而能够防止涂敷在被粘接构件上的粘接剂产生偏置。并且,能够在压接辊部中使涂敷有粘接剂的被粘接构件以不形成褶皱、折痕的方式整齐地重叠压接于基部构件。

而且,上述那样的本发明的被粘接构件粘贴方法,通过供给在链带的第2带面上安装有以螺旋状连续的拉链链齿的拉链链条来作为基部构件,从而特别适合用于借助粘接剂将被粘接构件粘贴于链带的第1带面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放大地表示该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的比加热处理部靠上游侧的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3是表示该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的加热处理部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4是放大地表示该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的比加热处理部靠下游侧的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5是表示利用该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进行粘贴的基部构件(拉链链条)和被粘接构件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在基部构件上粘贴有被粘接构件而形成的防水性拉链用的拉链链条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变形例中利用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进行粘贴的基部构件和被粘接构件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在粘贴有被粘接构件的基部构件上注射成形有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齿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将成形有拉链链齿的基部构件切断而形成的防水性拉链用的拉链链条的剖视图。

图10是放大地表示实施例1的变形例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的比加热处理部靠上游侧的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以往的防水性带的制造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实施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受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任何的限定,只要具有与本发明实质上相 同的结构且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就能够进行多种多样的变更。

例如,在以下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3中,对借助粘接剂在拉链用拉链链条的成为基部构件的链带(带构件)上粘贴作为被粘接构件的合成树脂制的薄膜构件而形成防水性带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例2和实施例4中,对借助粘接剂在拉链用拉链链条的链带(带构件)上粘贴作为被粘接构件的离型纸而形成带有粘接剂的链带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其对于借助粘接剂将薄膜构件等被粘接构件粘贴在其他各种领域所采用的基部构件上的情况,也同样地适用。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1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放大地表示该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的比加热处理部靠上游侧的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图3是表示该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的加热处理部的剖面的剖视图。图4是放大地表示该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的比加热处理部靠下游侧的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方向和下方向是指铅垂方向上的朝上方向和朝下方向。前后方向是指与水平方向平行、基部构件和被粘接构件在加热处理部内移动的方向,其中,将基部构件和被粘接构件朝向压接辊行进的方向设为前方,将远离压接辊的方向设为后方。并且,左右方向是指与水平方向平行且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另外,有时也是指在加热处理部内移动的基部构件的带宽方向。

本实施例1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通过在底座部5上组装多种构件、装置而形成,作为基部构件使用图6所示的纵长的拉链链条10,进行在该拉链链条10的一个面上连续地粘贴成为被粘接构件的合成树脂制的薄膜构件15的作业。

在这种情况下,本实施例1的拉链链条10具有合成纤维织成或合成纤维编成的左右一对链带11、和缝制在各链带11的相面对的带侧边缘部的第2带 面(带背面)侧的拉链链齿12。此外,拉链链齿12是通过将单丝以卷绕成螺旋状的方式成形而形成的连续状的拉链链齿12。该连续状的拉链链齿12在使芯线13沿着带长度方向贯穿于拉链链齿12的内部的状态下被缝在链带11上。

本实施例1的薄膜构件(被粘接构件)15通过在离型纸上以薄膜状成形聚碳酸酯系聚氨酯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将薄膜构件15的粘贴于离型纸的面设为薄膜背面(第1薄膜面),将与该背面相反侧的面设为薄膜正面(第2薄膜面)。

此外,本实施例1的薄膜构件15形成为无色透明状,但在本实施例1中,也可以对薄膜构件15赋予色彩、将薄膜构件15形成为不透明状,另外,也可以使薄膜构件15带上期望的花纹、图案。

上述薄膜构件15在其薄膜正面和薄膜背面没有附着粘接剂的状态下被卷绕在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的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2的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2a上。该薄膜构件15通过像后述那样自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2a被逐渐抽出而被引导到粘接剂涂敷部30,在薄膜构件15的薄膜正面涂敷聚碳酸酯系聚氨酯制的水性粘接剂。再之后,薄膜构件15借助所涂敷的水性粘接剂而被粘接固定在左右链带11的第1带面(带正面)上。

另外,在本发明中,薄膜构件15和粘接剂的材质并没有特别的限定,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作为液体状的粘接剂也可以使用有机系粘接剂来替代水性粘接剂。

在本实施例1中,用于支承固定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的底座部5具有:沿垂直方向直立设置的多个柱构件、固定在各柱构件的下端处的固定脚部、以及跨过柱构件之间地固定或者以沿水平方向自柱构件伸出来的状态固定的多个水平构件。另外,在本发明中,底座部5的结构并没有特别的限定。

本实施例1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具有:用于供给作为基部构件的拉链链条10的基部构件供给部(链条供给部)21、用于在薄膜构件(被粘接构件) 15上涂敷液体状的粘接剂之后进行该薄膜构件15的供给的被粘接构件供给部(薄膜供给部)22、用于在同一个加热空间部41d中同时对供给来的拉链链条10和涂敷有粘接剂的薄膜构件15进行加热的加热处理部40、配置在加热处理部40的下游侧附近的压接辊部50、配置在压接辊部50的下游侧且用于改变拉链链条10的输送方向而使该拉链链条10返回到加热处理部40的换向辊23、用于卷绕在压接辊部50自薄膜构件15剥下的离型纸的离型纸卷绕辊部24、用于对粘贴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进行卷绕回收的回收辊部25、以及用于对在加热处理部40内移动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赋予预定张力的张力赋予部60。

基部构件供给部21具有卷绕有若干层纵长的拉链链条10的带供给辊21a,该带供给辊21a以可转动的方式保持在底座部5的前端部的上方位置。该带供给辊21a以使拉链链条10受拉的方式向预定的方向旋转,从而将所卷绕的拉链链条10逐渐送出。此外,自带供给辊21a输出的拉链链条10经过引导辊21b和张力赋予部60的后述的第1反转辊部61被引导到加热处理部40。

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2具有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2a和粘接剂涂敷部30,该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2a将纵长的薄膜构件15以粘贴于离型纸的状态卷绕若干层,该粘接剂涂敷部30用于在薄膜构件15上涂敷粘接剂。该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2的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2a以可转动的方式被保持在底座部5的前端部的比带供给辊21a靠下侧的位置。该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2a以使薄膜构件15受拉的方式向预定的方向旋转,从而将卷绕的薄膜构件15逐渐送出。

从该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2a送出来的薄膜构件15经过多个引导辊22b~引导辊22e、张力赋予部60的后述的第2反转辊部62以及粘接剂涂敷部30被引导到加热处理部40。

在本实施例1中,通过具有这样的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2a,例如通过预先单独制造薄膜构件15或者购入市面上销售的薄膜构件15并将该薄膜构件15 卷绕和设置在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2a上,能够容易地将该薄膜构件15粘贴固定在链带11上。

如图2所示,配置在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2上的粘接剂涂敷部30具有:收容有粘接剂的粘接剂供给部31、用于暂时积存从粘接剂供给部31供给来的粘接剂的粘接剂积存部32、以使薄膜构件15在设于粘接剂积存部32上的流出部的正下方通过的方式引导输送薄膜构件15的上下涂敷部引导辊33、34、以及用于对积存在粘接剂积存部32中的粘接剂的容量进行控制的控制部(粘接剂容量控制部)20。

粘接剂供给部31具有用于收容粘接剂的收容主体部31a、自收容主体部31a垂下设置的粘接剂供给喷嘴部31b、以及从侧方夹持按压收容主体部31a并且基于来自控制部20的信号使按压收容主体部31a的按压力变化的一对夹持构件31c。

对于该粘接剂供给部31,若在控制部20中检测到粘接剂积存部32内的粘接剂的容量变少到预定量以下的状况,则从该控制部20向该粘接剂供给部31中的一对夹持构件31c发送信号。然后,接收到该信号的夹持构件31c提高对于收容主体部31a的按压力,强有力地按压收容主体部31a。由此,能够使收容在收容主体部31a内的粘接剂经由粘接剂供给喷嘴部31b下落到粘接剂积存部32而增加粘接剂积存部32内的粘接剂。

粘接剂积存部32至少具有左右侧壁部和配置在左右侧壁部的下端部之间的下底部,在下底部的前端部设有用于使积存在粘接剂积存部32中的粘接剂流出的流出部。此外,粘接剂积存部32的下底部以朝向前方(即朝向流出部)稍稍下降倾斜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地配置。设在该下底部的流出部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比供粘接剂涂敷的薄膜构件15的宽度尺寸(左右方向上的尺寸)稍小的预定的大小。

通过这样形成粘接剂积存部32,积存在粘接剂积存部32内的粘接剂向下 底部的流出部侧汇集或者流动。此外,薄膜构件15被涂敷部引导辊33、34引导而被连续地输送到粘接剂积存部32的流出部的正下方位置。

因而,粘接剂积存部32内的粘接剂从该粘接剂积存部32的流出部连续地流下到输送过程中的薄膜构件15的薄膜正面(与粘贴有离型纸的面相反侧的面),进而,该流下来的粘接剂与薄膜构件15一同移动。由此,能够在粘接剂积存部32的流出部的位置将粘接剂连续地涂敷在薄膜构件15的薄膜正面。

本实施例1的加热处理部40具有支承固定在底座部5上的箱状的处理主体部41、用于对导入到处理主体部41中的气体(空气)进行加热的气体加热部42、用于将由气体加热部42加热了的气体供给到处理主体部41内的气体供给部43、固定在处理主体部41内且具有多个孔部44a的冲孔金属44、以及用于将气体从处理主体部41排出而送回到气体加热部42的气体排出部45。

处理主体部41形成为矩形形状的箱体,具有自底座部5直立设置的左右侧壁部、配置在左右侧壁部的下端部之间的底面部41a、配置在左右侧壁部的上端部之间的顶部41b、配置在处理主体部41的前端部处的前壁部、以及配置在处理主体部41的后端部处的后壁部。特别是,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1的处理主体部41中的底面部41a的一部分或者整个底面部41a形成有从前端部朝向后端部上升倾斜的倾斜部41c。

在该处理主体部41的内部形成有加热空间部(内部空间)41d,该加热空间部41d构成为,通过使被加热了的空气流通,从而能够在使拉链链条10、薄膜构件15、以及像后述那样折返输送来的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移动的同时进行加热。并且,在处理主体部41的顶部41b上突出设有排气筒部41e,该排气筒部41e用于将在加热空间部41d内由于加热而自粘接剂蒸发出来的水蒸气从加热空间部41d排出到外部。

此外,在处理主体部41的后壁部设有用于将拉链链条10和涂敷有粘接剂的薄膜构件15导入到处理主体部41内的第1开口(导入口)。在处理主体部41 的前壁部设有用于将在加热空间部41d内被加热了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排出到压接辊部50侧的第2开口(排出口)。

在此,加热处理部40的第1开口是指在加热处理部40的靠基部构件供给部21和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2侧的端部处形成且成为供压接之前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导入的导入口的开口,第2开口是指在加热处理部40的与第1开口相反侧的端部处形成且成为用于将压接之前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排出的排出口的开口。

另外,在使利用压接辊部50压接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折返并对其加热的情况下,该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从设在处理主体部41的前壁部处的第2开口被导入到处理主体部41内,并在利用加热空间部41d加热之后,拉链链条10被从设在处理主体部41的后壁部处的第1开口排出。

此外,在处理主体部41内,将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以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相互错开的方式进行输送,来防止该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在处理主体部41内彼此接触。例如,在本实施例1中,拉链链条10在比沿着水平方向输送的薄膜构件15靠上侧的位置沿着水平方向被输送。

并且,将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与利用换向辊23而折返的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以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互错开的方式进行输送,从而防止它们在处理主体部41内彼此接触。

气体加热部42配置在处理主体部41的下方且支承固定在底座部5上。此外,气体加热部42具有用于输送气体的送风部、和连结于送风部且用于将输送来的气体加热到预定温度的加热主体部。在本实施例1中,利用气体加热部42将气体加热到120℃,该被加热了的气体经由气体供给部43被供给到处理主体部41内。

气体供给部43配置在处理主体部41的底面部41a的前端部,并且连结于气体加热部42,能够将在气体加热部42被加热了的气体经由气体供给部43供 给到处理主体部41内。此外,气体供给部43为了使气体朝向处理主体部41的后端部(第1开口侧端部)流动,气体供给部43的顶端部朝向后方弯曲,并且设置在该顶端部的气体供给口43a也朝向后方。

冲孔金属44水平地固定在处理主体部41内。在该冲孔金属44上形成有多个圆形形状的孔部44a,这些孔部44a用于使从气体供给部43供给到处理主体部41内的气体穿过而吹向拉链链条10等。通过设置这样的冲孔金属44,能够有效地使被加热了的气体在处理主体部41内分散而适当地对拉链链条10等进行加热。

此外,如图3所示,通过在处理主体部41的底面部41a上形成有从前端部朝向后端部上升倾斜的倾斜部41c,能够使该倾斜部41c和冲孔金属44之间的间隔随着向后方(第1开口侧)去而逐渐减小。由此,能够容易地将从气体供给部43供给来的气体在处理主体部41的底面部41a和冲孔金属44之间输送到处理主体部41的第1开口侧附近。

气体排出部45连接于处理主体部41的底面部41a或者侧壁部,能够将通过冲孔金属44的孔部44a后的气体经由该气体排出部45从处理主体部41排出。特别是,在本实施例1中,气体排出部45设置在距处理主体部41的后壁部离开处理主体部41整体的长度尺寸(前后方向上的尺寸)的大致1/3长度的位置。

另外,由于在处理主体部41的顶部41b上突出设有上述那样的排气筒部41e,因此,从形成在冲孔金属44上的多个孔部44a中通过后的气体的一部分,能够与自粘接剂蒸发出来的水蒸气一同经由排气筒部41e被排出到外部。

该气体排出部45连结于气体加热部42,能够使从处理主体部41排出来的气体经由气体排出部45返回到气体加热部42。由此,能够再次利用从处理主体部41排出来的气体的热量,因此,能够减少热损失而提升热效率,提高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的经济性、环保性、节能性。

此外,在本实施例1的处理主体部41的加热空间部(内部空间)41d中,通过使被加热了的空气像上述那样从气体供给部43朝向气体排出部45和排气筒部41e流通而对拉链链条10等进行加热。

在这种情况下,在加热空间部41d中形成了下述的温度梯度,即:从用于将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导入到加热空间部41d中的第1开口侧朝向用于将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从加热空间部41d排出的第2开口侧,使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的加热温度逐渐升高。

本实施例1的压接辊部50与加热处理部40的前方侧(下游侧)相邻地支承固定在底座部5上。该压接辊部50具有上下一对压接辊51、52、用于将从加热处理部40输出的拉链链条10引导到压接辊51、52的引导辊53、以及用于将这一对压接辊51、52和引导辊53支承于预定高度的支承部54。此外,利用后述的伺服机构控制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二者的旋转驱动。

在该压接辊部50中,利用引导辊53将由加热处理部40加热了的拉链链条10引导到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之间,并且将由加热处理部40加热了的薄膜构件15以使涂敷有粘接剂的面朝上的方式引导到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之间。

接着,利用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将薄膜构件15以使涂敷有粘接剂的面与拉链链条10相接触的方式重叠在拉链链条10的第1带面(带正面)上,并且使该彼此重叠后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在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之间通过,从而使薄膜构件15压接于拉链链条10。进而,压接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在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之间通过之后自薄膜构件15剥下离型纸,并且被朝向换向辊23输送。

离型纸卷绕辊部24具有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底座部5上的离型纸卷绕辊24a、用于使离型纸卷绕辊24a旋转的未图示的驱动马达、以及用于将自薄膜构件15剥下的离型纸引导到离型纸卷绕辊24a的引导辊24b。利用该离型纸 卷绕辊部24将在压接辊部50处被剥下的离型纸卷绕在离型纸卷绕辊24a上,而使该离型纸不会落到地面上。

本实施例1的换向辊23配置在压接辊部50的前方侧,并且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底座部5上。利用该换向辊23能够使在压接辊部50中粘贴了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的输送方向U形折回,而使该拉链链条10返回到加热处理部40的处理主体部41。

成为用于对固定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进行回收的回收部的回收辊部25,具有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底座部5上的回收辊25a和用于使该回收辊25a旋转的未图示的驱动马达,该回收辊部25配置在比加热处理部40靠后方侧的位置。在该回收辊部25处,能够将U形折回而由加热处理部40实施了加热/干燥的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逐渐卷绕在回收辊25a上而回收。

另外,在本发明中,用于对固定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进行回收的回收部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回收辊部25的方式,例如也可以像示出了实施例1的变形例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的一部分的图10那样,在后述的上下张力赋予辊63、64的下游侧设置上端部开口的圆柱形状或者棱柱形状的回收盒部26而替代上述的回收辊部25。通过设置这样的回收盒部26,能够使固定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从回收盒部26的上端部的开口连续地进入到该回收盒部26的内部空间,从而容易且稳定地回收拉链链条10。

本实施例1的张力赋予部60具有:向与被加热之前的拉链链条10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并与该拉链链条10滑动接触的第1反转辊部61、向与涂敷粘接剂之前的薄膜构件15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并与该薄膜构件15滑动接触的第2反转辊部62、配置在加热处理部40的后方且以夹持粘贴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的方式进行旋转的上下张力赋予辊63、64、以及用于对第1反转辊部61和第2反转辊部62、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以及上张力赋予辊63和下张力赋予辊64的旋转驱动进行控制的未图示的伺服机构。

在这种情况下,伺服机构具有:用于旋转驱动第1反转辊部61的第1伺服马达、用于旋转驱动第2反转辊部62的第2伺服马达、用于旋转驱动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的第3伺服马达、用于旋转驱动上张力赋予辊63和下张力赋予辊64的第4伺服马达、以及用于对第1伺服马达~第4伺服马达的驱动进行自动控制的马达控制部20。

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马达控制部20和上述的粘接剂容量控制部20是由一个控制部20构成的。此外,用于使离型纸卷绕辊24a旋转的驱动马达和用于使回收辊25a旋转的驱动马达的驱动也由该控制部20来控制。

在本实施例1中,通过利用伺服机构的控制部20控制第1反转辊部61和第2反转辊部62的旋转驱动和上压接辊51、下压接辊52的旋转驱动,能够对从处理主体部41的第1开口朝向第2开口输送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稳定地赋予预定大小的张力。

此外,通过利用控制部20控制上压接辊51、下压接辊52的旋转驱动和上张力赋予辊63、下张力赋予辊64的旋转驱动,能够对从处理主体部41的第2开口朝向第1开口输送的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稳定地赋予预定大小的张力。

接着,对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例1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借助水性粘接剂在拉链链条10的链带11的第1带面上连续地粘贴固定薄膜构件15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基部构件供给部(链条供给部)21中,以使拉链链齿12相对于链带11位于上侧的朝向,将卷绕在带供给辊21a上的图5所示的拉链链条10逐渐抽出而进行供给,并借助引导辊21b和第1反转辊部61连续地引导到加热处理部40的处理主体部41内。

同时,在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2中,将卷绕在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2a上且在薄膜背面粘贴有离型纸的薄膜构件15从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2a逐渐抽出, 并借助多个引导辊22b~引导辊22e和第2反转辊部62引导到粘接剂涂敷部30。此时,在粘接剂涂敷部30的粘接剂积存部32中收容有预定容量以上的液体状的水性粘接剂。

在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2的粘接剂涂敷部30中,借助涂敷部引导辊33、34将薄膜构件15连续地引导到粘接剂积存部32的流出部的正下方位置。此外,由于粘接剂积存部32内的水性粘接剂像上述那样利用粘接剂积存部32内的倾斜的下底部朝向流出部流动,因此,通过使粘接剂从该流出部流出而连续地置于输送中的薄膜构件15的薄膜正面上,从而将粘接剂沿着薄膜构件15的长度方向连续地涂敷在薄膜构件15的薄膜正面。而且,在薄膜背面粘贴有离型纸且在薄膜正面涂敷有水性粘接剂的薄膜构件15,保持着现有状态,从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2的粘接剂涂敷部30被连续地引导到加热处理部40的处理主体部41内。

由气体加热部42加热了的气体(加热空气)以从配置在处理主体部41的前端部处的气体供给部43被供给到加热处理部40的处理主体部41内的方式流通。特别是,由于在本实施例1的处理主体部41内水平地固定了形成有多个孔部44a的冲孔金属44,因此,如上所述,能够使加热空气在处理主体部41内适度地分散。

并且,在本实施例1中,如图3所示,处理主体部41的底面部41a具有相对于冲孔金属44朝向处理主体部41的后端部抬升倾斜而使底面部41a和冲孔金属44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的倾斜部41c,因此,能够将从气体供给部43供给来的加热空气穿过处理主体部41的底面部41a和冲孔金属44之间稳定地输送到处理主体部41的后端部(第1开口侧的端部)。

此外,通过使从气体供给部43供给来的加热空气穿过形成在冲孔金属44上的各孔部44a,能够从下方侧对在处理主体部41内沿着水平方向移动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适当地吹送加热空气,从而能够高效地加热拉链链条 10和薄膜构件15。

此外,在本实施例1中,通过使加热空气从配置有气体供给部43的处理主体部41的前端部朝向后端部顺畅地流通,能够容易地形成处理主体部41内的温度从处理主体部41的后端部(第1开口侧的端部)朝向前端部(第2开口侧的端部)逐渐升高的温度梯度。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1中,将由气体加热部42加热到了120℃的加热空气从气体供给部43供给到处理主体部41的前端部,并且将加热空气从设置在距处理主体部41的后端离开处理主体部41的长度尺寸的大致1/3的位置的气体排出部45排出。

由此,就处理主体部41的加热空间部41d的前端部、中间部以及后端部各处的温度而言,例如在处理主体部41内形成有前端部的温度为约105℃~115℃左右、中间部的温度为100℃~110℃左右、后端部的温度为80℃~100℃左右这样的温度梯度。另外,在本发明中,能够根据基部构件(拉链链条10)、被粘接构件(薄膜构件15)、以及粘接剂的材质等任意地变更气体的加热温度、处理主体部41的内部温度、以及形成在处理主体部41的加热空间部41d中的温度梯度的大小。

将从基部构件供给部21供给来的拉链链条10和由粘接剂涂敷部30在薄膜正面涂敷了粘接剂的薄膜构件15经由第1开口导入到形成有这样的温度梯度的处理主体部41的加热空间部41d,在使该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在处理主体部41的该加热空间部41d内移动的同时对这些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进行加热。

由此,能够将拉链链条10和涂敷有粘接剂的薄膜构件15在一个处理主体部41内同时且在相同的条件下加热,因此,能够高效地加热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而不会导致装置的大型化。

此时,通过利用伺服机构对配置在加热处理部40的上游侧处的第1反转 辊部61的旋转驱动和配置在加热处理部40的下游侧处的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的旋转驱动进行控制,从而对在处理主体部41内移动的拉链链条10赋予预定大小的张力。此外,同样地,通过利用伺服机构对配置在加热处理部40的上游侧处的第2反转辊部62的旋转驱动和配置在加热处理部40的下游侧处的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的旋转驱动进行控制,从而对在处理主体部41内移动的薄膜构件15赋予预定大小的张力。

通过这样在处理主体部41内一边对拉链链条10赋予预定大小的张力一边加热该拉链链条10,能够在处理主体部41内使拉链链条10不松弛地直线输送该拉链链条10的同时稳定地对该拉链链条10进行加热。此外,即使在供给来的拉链链条10的链带11中产生了褶皱、折痕,也会使链带11一边因张力而伸展一边被加热,因此能够像对链带11使用熨斗熨烫时那样容易且高效地除去褶皱、折痕。

此外,在该处理主体部41内,与拉链链条10同时地一边对薄膜构件15赋予预定大小的张力一边加热该薄膜构件15,从而能够在处理主体部41内使薄膜构件15不松弛地直线输送该薄膜构件15的同时稳定地对该薄膜构件15进行加热。因此,能够防止在加热薄膜构件15的过程中例如由于薄膜构件15曲折移动、在宽度方向上倾斜等而引起的水性粘接剂局部地变厚或者变薄(粘接剂产生偏置)。

并且,通过在处理主体部41的加热空间部41d中形成上述那样的温度梯度,从而能够防止在将涂敷有水性粘接剂的薄膜构件15导入到处理主体部41内并进行加热时,水性粘接剂在加热处理部40内骤然沸腾,并能使粘接剂逐渐干燥而稳定地使粘接剂干燥至半干状态。其中,水性粘接剂的半干状态是指,虽然粘接剂与将水性粘接剂刚刚涂敷在薄膜构件15上之后相比干燥,但是粘接剂并未完全干透而稍稍湿润的状态。

接着,像上述那样被加热了的拉链链条10和带有粘接剂的薄膜构件15在 从处理主体部41经由第2开口被排出时,如图4所示分别被朝向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之间引导。

然后,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在经过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之间时,薄膜构件15的粘接剂涂敷面与左右链带11的第1带面(带正面)接触地使薄膜构件15与该第1带面重叠,并且利用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从上下方向按压该重叠了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由此,能够使薄膜构件15压接粘贴在拉链链条10的链带11上。

特别是,由于此时对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赋予了预定大小的张力,并且涂敷在薄膜构件15上的粘接剂是半干状态,因此,能够借助粘接剂使薄膜构件15稳定地密合于链带11。并且,由于在将薄膜构件15粘贴于链带11之后能够高效地使半干状态的水性粘接剂固化,因此,能够使薄膜构件15难以自链带11剥离。

并且,在借助粘接剂将薄膜构件15粘贴到链带11上时,由于链带11已由加热处理部40预先加热,因此,粘接剂即使与链带11接触也不会被冷却或者不易被冷却,粘接剂易于与链带11溶合,能够有效地提高粘接剂与链带11之间的密合性。由此,能够借助粘接剂将薄膜构件15更牢固地固定于链带11。

在通过使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经过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之间而使薄膜构件15压接于链带11之后,将该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输送到换向辊23,并且将离型纸自薄膜构件15剥下。此外,剥下来的离型纸被借助引导辊引导到离型纸卷绕辊24a,利用离型纸卷绕辊24a卷绕回收。

另外,对于将离型纸自薄膜构件15剥下而卷绕在离型纸卷绕辊24a上的作业,在由作业人员将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设定在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上而开始作业时,作业人员将离型纸自通过了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之间后的薄膜构件15上剥下,并将该离型纸卷绕在离型纸卷绕辊24a上,之后就能够连续地进行自薄膜构件15剥下离型纸和剥下来的离型纸的卷绕的作 业。

对于被引导到换向辊23的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利用换向辊23改变拉链链条10的输送方向而U形折回,被朝向加热处理部40的处理主体部41输送。并且,该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经由设置在处理主体部41的前端处的第2开口被导入到处理主体部41内,在处理主体部41内通过加热进行干燥处理。通过这样利用换向辊23使拉链链条10U形折回,即使在由加热处理部40对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实施加热/干燥的情况下,也能够紧凑地形成该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

此时,通过利用伺服机构对上压接辊51、下压接辊52的旋转驱动和配置在加热处理部40和回收辊部25之间的张力赋予辊63、64的旋转驱动进行控制,能够对在处理主体部41内移动的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赋予预定大小的张力。

在本实施例1中,对于像上述那样利用换向辊23进行U形折回的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一边赋予张力一边由加热处理部40进行加热/干燥处理,能够一边使粘接剂与拉链链条10溶合一边通过热熟化促进粘接剂的固化,从而能够使薄膜构件15更加牢固地固定于拉链链条10而不会在链带11、薄膜构件15上形成褶皱、折痕,由此,能够防止薄膜构件15自链带11浮起。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处理主体部41的加热空间部41d中形成上述那样的温度梯度,能够高效地利用加热空气的热量更加有效地使粘接剂固化。

此外,通过由压接辊部50将薄膜构件15压接于链带11,从而例如即使在形成在链带11的带面上的凹凸部分被转印到薄膜构件15上而在薄膜构件15的外表面形成很小的凹凸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在处理主体部41内加热该粘贴的薄膜构件15而使转印的凹凸变得不显眼,从而能够将薄膜构件15的外表面加工成比较平滑的面。

而且,利用加热处理部40实施了加热和干燥的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从加热处理部40的处理主体部41经由第1开口被排出,进而通过张力赋予辊63、64。之后,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被引导到回收辊部25的回收辊25a并被卷绕在该回收辊25a上而被回收,且在链带11、薄膜构件15上不产生褶皱、折痕。

另外,例如在像上述那样设置了图10所示的回收盒部26来替代本实施例1的回收辊部25的情况下,通过了张力赋予辊63、64之后的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从回收盒部26的上端开口部被连续地放入到内部空间,从而能够容易且稳定地回收拉链链条10。

并且,在本实施例1中,被回收辊25a回收的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之后被输送到切断工序。在该切断工序中,在将所卷绕的拉链链条10从回收辊25a逐渐抽出的同时,将薄膜构件15在左右链带11之间的位置沿着拉链链条10的长度方向切断。由此,制造图6所示的、在左右链带11的第1带面上粘贴有薄膜构件15的防水性拉链用拉链链条10a。

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以与薄膜构件15的粘贴工序独立的后面的工序进行上述的薄膜构件15的切断工序,但例如也可以在由加热处理部40实施加热和干燥后的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从处理主体部41被排出之后且该拉链链条10通过张力赋予辊63、64之前进行该切断工序。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本实施例1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进行作为被粘接构件的薄膜构件15的粘贴工序,从而能够在将涂敷有水性粘接剂的薄膜构件15粘贴于拉链链条10之前,利用一个加热处理部40一边对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进行输送一边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同时进行加热,因此,不会导致装置的大型化,能够高效地进行拉链链条10的加热和薄膜构件15的加热。

此外,通过这样在加热处理部40内一边输送一边加热拉链链条10,即使在从基部构件供给部21供给来的拉链链条10上产生了褶皱、折痕,也能够容 易且高效地除去该褶皱、折痕,而且能够使拉链链条10在重叠薄膜构件15之前充分地得到加热。

并且,通过在加热处理部40内加热涂敷有水性粘接剂的薄膜构件15,能够使粘接剂成为半干状态。由此,能够在利用压接辊部50将薄膜构件15粘贴压接于拉链链条10的链带11时,使粘接剂容易与链带11溶合而提高粘接剂与链带11之间的密合性,并且能够在将薄膜构件15粘贴于链带11之后高效地使粘接剂固化,使薄膜构件15更加难以自链带11剥下。

之后,通过利用换向辊23使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折返,并使用同一个加热处理部40进行加热使拉链链条10干燥,能够促进通过热熟化进行的粘接剂固化,使薄膜构件15更加牢固地固定于链带11。因而,在本实施例1中,能够稳定地制造出将薄膜构件15牢固且整齐(漂亮)地固定于链带11、并且在链带11和薄膜构件15上没有产生褶皱、折痕的拉链链条10。

此外,采用本实施例1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虽然在将薄膜构件15粘贴于链带11之后由加热处理部40进行加热干燥处理,但是通过利用换向辊23使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进行U形折回,能够由正在对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进行的加热处理部40对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进行加热而使其干燥。由此,能够以低成本高效地进行热熟化,并且能够紧凑地形成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因此,能够减小装置的设置空间,并且能够将设备成本抑制得较低。

并且,通过使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小型化,能够在例如谋求海外开展事业、扩大事业时,容易地进行装置的出口、输送、设置等。此外,例如在小批量地生产防水性拉链的情况下、在制作防水性拉链的试制品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所要准备的链带11、薄膜构件15,并且能够谋求节能化。

另外,在实施例1中,对通过像上述那样将薄膜构件15粘贴固定于在链带11上安装有以螺旋状连续的拉链链齿12的拉链链条10来制造图6所示的防 水性拉链用的拉链链条10a的情况进行说明。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7~图9所示,首先通过使用上述的实施例1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在链带16上粘贴固定薄膜构件15来制造防水性带17,之后通过利用注射成形在所制得的防水性带17上形成拉链链齿18来制造防水性拉链用的拉链链条19。

更具体地说明,首先,为了制造防水性带17,在前述的实施例1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中从基部构件供给部21供给图7所示的在左右两个侧边缘部具有芯线部16a的纵长的链带16而替代从基部构件供给部21供给拉链链条10。从该基部构件供给部21供给来的链带16具有与形成了防水性拉链时的左右防水性带17的带宽度尺寸(带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合计大小相同的带宽度尺寸。

将从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2供给来的薄膜构件15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地粘贴固定于从该基部构件供给部21供给来的链带16。由此,如图8所示,制造在链带16的第1带面(带正面)整体上粘贴有薄膜构件15的防水性带17。

在制造防水性带17之后,在该所制得的防水性带17的配置有芯线部16a的左右带侧边缘部进行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形,沿着带长度方向形成具有图8所示的预定形状的多个拉链链齿18。

之后,通过将成形有拉链链齿18的防水性带17在带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沿着带长度方向切断来制作左右一对拉链牙链,通过使该所制得的左右拉链牙链的拉链链齿18彼此啮合来制造图9所示的防水性拉链用的拉链链条19。

即使在像以上那样注射成形拉链链齿18而制造防水性拉链用拉链链条19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实施例1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与前述的具有螺旋状的拉链链齿12的拉链链条10的情况同样地将薄膜构件15牢固且整齐地 固定于链带16。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使用实施例1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替代合成树脂制的薄膜构件15而将离型纸作为被粘接构件,借助粘接剂粘贴固定于拉链链条10的链带11。在这种情况下,借助粘接剂在链带上粘贴有离型纸的拉链链条作为用于非缝制拉链的带有粘接剂的拉链链条而制造,而不是用于防水性拉链,其中,该非缝制拉链是在将拉链安装于衣服等拉链安装对象制品上时不进行缝制而能够利用粘接剂安装在拉链安装对象制品上的拉链。

在此,对非缝制拉链用的拉链链条的制造进行具体的说明。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薄膜构件15”作为被粘接构件借助粘接剂粘贴在链带11上,但在制造该非缝制拉链用的拉链链条的情况下,“离型纸”作为被粘接构件借助粘接剂被粘贴在链带上。

即,在制造非缝制拉链用的拉链链条的情况下,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用于供给作为被粘接构件的薄膜构件15的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2,形成为用于供给作为被粘接构件的离型纸的离型纸供给部。在这种情况下,该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2具有仅纵长的离型纸卷绕其上很多层的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2a和用于在从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2a抽出的离型纸上连续地涂敷液体状的粘接剂的粘接剂涂敷部30,能够在将液体状的粘接剂涂敷到离型纸的一个面上之后将该离型纸供给到加热处理部40。

通过使用这样的具备用于供给离型纸的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2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能够与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粘贴薄膜构件15的情况同样地,借助粘接剂将离型纸整齐地粘贴固定在拉链链条的链带上。因而,能够以较高的生产率稳定地制造非缝制拉链用的带有粘接剂的拉链链条。

而且,在这样在链带上粘贴有离型纸的拉链链条中,通过将离型纸自链带剥离,能够使粘接剂在具备粘接作用的状态下暴露在链带上。因而,可以在将拉链安装在衣服等拉链安装对象制品上时,将离型纸自链带剥离,以使 链带的粘接剂露出一侧的带面与拉链安装对象制品接触的方式将链带重叠在拉链安装对象制品上,从而借助链带的粘接剂而不进行缝制就能够容易地将拉链安装在拉链安装对象制品上。

实施例2

图11是表示本实施例2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的侧视图。

对于本实施例2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2,如后所述,以将薄膜构件15a和热熔粘接剂预先层叠在离型纸上的状态将它们卷绕于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8的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8a、以及自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2排除粘接剂供给部31和粘接剂积存部32这两方面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有所不同,除此之外的部分具有与实施例1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同样的结构。

此外,本实施例2的拉链链条10自身也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拉链链条10同样地形成。因而,在本实施例2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有与前述的实施例1实质上相同结构的构件等,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2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2具有:用于供给拉链链条10的基部构件供给部(链条供给部)21、用于供给在薄膜背面上粘贴有离型纸且在薄膜正面附着有热熔粘接剂的薄膜构件(被粘接构件)15a的被粘接构件供给部(薄膜供给部)28、用于同时加热所供给来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a的加热处理部40、配置在加热处理部40的下游侧附近的压接辊部50、配置在压接辊部50的下游侧且将拉链链条10的输送方向变为返回到加热处理部40的换向辊23、用于卷绕在压接辊部50中自薄膜构件15a剥下来的离型纸的离型纸卷绕辊部24、用于对粘贴有薄膜构件15a的拉链链条10进行卷绕回收的回收辊部25、以及用于对在加热处理部40内移动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a赋予预定张力的张力赋予部60。

本实施例2的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8虽然具有用于抽出薄膜构件15a的被 粘接构件供给辊28a,但是并不具备前述的实施例1的粘接剂涂敷部30的粘接剂供给部31和粘接剂积存部32。另外,本实施例2的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8虽然配置有在前述的实施例1中说明的涂敷部引导辊33、34,但是也可以以不包括这些涂敷部引导辊33、34的方式形成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8。

本实施例2的薄膜构件(被粘接构件)15a通过在离型纸上以薄膜状成形聚碳酸酯系聚氨酯而形成,并且在该薄膜构件的薄膜正面涂敷有热熔粘接剂。

上述这样的本实施例2的薄膜构件15a以在薄膜背面粘贴有离型纸、在薄膜正面涂敷有热熔粘接剂的状态被卷绕在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8的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8a上。此外,卷绕有薄膜构件15a的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8a以可转动的方式保持在底座部5的前端部的比带供给辊21a靠下侧的位置。

在具有这样的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8a的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8中,可以通过使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8a朝向预定的方向旋转而将所卷绕的薄膜构件15a逐渐输出,并且使从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8a输出的薄膜构件15a保持在薄膜正面附着有热熔粘接剂的状态经过多个引导辊22b~22e、张力赋予部60的第2反转辊部62、以及涂敷部引导辊33、34,供给到加热处理部40。

接着,对使用本实施例2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2,借助热熔粘接剂将薄膜构件15a连续地粘贴固定于拉链链条10的链带11的第1带面来制造防水性拉链用的拉链链条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2中,首先,在基部构件供给部21中,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地,将拉链链条10从带供给辊21a逐渐抽出,并经由引导辊21b和第1反转辊部61将其连续地引导到加热处理部40的处理主体部41内。

同时,在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8中,将在薄膜背面粘贴有离型纸且在薄膜正面涂敷有热熔粘接剂的薄膜构件15a自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8a逐渐抽出,并经由多个引导辊22b~22e、第2反转辊部62、涂敷部引导辊33、34连续地引 导到加热处理部40的处理主体部41内。

在加热处理部40中,通过使由气体加热部42加热了的气体(加热空气)流通到处理主体部41内而形成温度梯度,并且一边对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a赋予预定张力一边使它们沿着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在处理主体部41的同一个加热空间部41d内对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a同时进行加热。

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拉链链条10的加热和薄膜构件15a的加热,例如即使在拉链链条10的链带11上产生了褶皱、折痕,也能够除去该褶皱、折痕。此外,能够高效地使附着在薄膜构件15a的薄膜正面上的热熔粘接剂加热熔融。

接着,由加热处理部40加热了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a被引导到压接辊部50的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之间,利用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借助熔融的热熔粘接剂将薄膜构件15a粘贴压接于拉链链条10的链带11。由此,能够借助热熔粘接剂将薄膜构件15a牢固且整齐地固定在链带11上。

在利用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使薄膜构件15a压接于链带11之后,通过将该带有薄膜构件15a的拉链链条10输送到换向辊23,并且将离型纸自薄膜构件15a剥下,利用离型纸卷绕辊24a卷绕该离型纸来进行回收。

接着,带有薄膜构件15a的拉链链条10利用换向辊23进行U形折回而被输送到加热处理部40的处理主体部41,在处理主体部41内再次被加热。通过这样在处理主体部41加热带有薄膜构件15a的拉链链条10,在例如形成在链带11的带面上的凹凸部分被转印到薄膜构件15a上的情况下,能够使该转印的凹凸变得不显眼,将薄膜构件15a的外表面加工成比较平滑的面。

然后,利用加热处理部40加热了的带有薄膜构件15a的拉链链条10,穿过张力赋予辊63、64,被引导到回收辊部25的回收辊25a并被卷绕在该回收辊25a上,从而在链带11、薄膜构件15a上不会产生褶皱、折痕地被回收。

另外,在本实施例2中,通过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地设置上端部 开口的圆柱形状或者棱柱形状的回收盒部26(参照图10)而替代回收辊部25,也能够由回收盒部26回收通过张力赋予辊63、64后的带有薄膜构件15a的拉链链条10。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本实施例2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2,能够在将薄膜构件15a粘贴于拉链链条10之前利用一个加热处理部40一边对拉链链条10和附着有热熔粘接剂的薄膜构件15a进行输送一边同时对它们进行加热,因此,不会导致装置的大型化,能够高效地进行拉链链条10的加热和薄膜构件15a的加热。由此,能够有效地自链带11除去褶皱、折痕,并且能够高效地使热熔粘接剂加热熔融。

此外,在加热处理部40的加热之后,能够在压接辊部50中借助熔融了的热熔粘接剂将薄膜构件15a牢固且整齐地固定在拉链链条10的链带11上,因此,能够以较高的生产率稳定地制造防水性拉链用的拉链链条10。

并且,在本实施例2中,虽然在将薄膜构件15a压接于链带11之后由加热处理部40进行加热处理,但是通过利用换向辊23使带有薄膜构件15a的拉链链条10进行U形折回,能够紧凑地形成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2。由此,能够减小装置的设置空间,并且能够将设备成本抑制得较低。

此外,通过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2小型化,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装置的出口、输送、设置等,例如在小批量地生产防水性拉链的情况下、在制作防水性拉链的试制品的情况下是极为有利的。

另外,在本实施例2中,例如也可以如图7~图9所示,与前述的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使用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2借助热熔粘接剂将薄膜构件15粘贴固定于链带16来制造防水性带17,之后通过利用注射成形在所制得的防水性带17上形成拉链链齿18来制造防水性拉链用的拉链链条19。

并且,通过使用实施例2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2向拉链链条10的链带11上供给作为被粘接构件的附着有热熔粘接剂的离型纸而替代附着有热熔粘 接剂的合成树脂制的薄膜构件15,也能够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地制造不进行缝制即可安装于拉链安装对象制品的非缝制拉链用的带有粘接剂的拉链链条。

实施例3

图12是表示本实施例3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的侧视图。

本实施例3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3具有这样的结构: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相比排除了换向辊23、回收辊部25以及张力赋予部60的上张力赋予辊63和下张力赋予辊64,并且新设有回收辊部27而替代实施例1的离型纸卷绕辊部24,该回收辊部27用于卷绕回收粘贴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另外,就除此之外的部分而言,本实施例3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3具有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1同样的结构。

此外,本实施例3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也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同样地形成。因而,在本实施例3中,也通过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有与前述的实施例1实质上相同结构的构件等,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3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3具有:用于供给拉链链条10的基部构件供给部(链条供给部)21、用于在薄膜构件15上涂敷液体状的粘接剂之后供给该薄膜构件15的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2、用于同时加热供给来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的加热处理部40、配置在加热处理部40的下游侧附近的压接辊部50、用于卷绕回收利用压接辊部50粘贴了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的回收辊部27、以及用于对在加热处理部40内移动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赋予预定张力的张力赋予部70。

本实施例3的回收辊部27具有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底座部5上的回收辊27a和用于使该回收辊27a旋转的未图示的驱动马达。在该回收辊部27中,能够将利用压接辊部50粘贴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以没有剥下离型纸 且使离型纸仍粘贴在薄膜构件15的薄膜背面上的状态逐渐卷绕在回收辊27a上而进行回收。

另外,在本实施例3中,通过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地设置上端部开口的圆柱形状或者棱柱形状的回收盒部26(参照图10)而替代回收辊部27,也能够由回收盒部26对利用压接辊部50粘贴了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进行回收。

本实施例3的张力赋予部70具有第1反转辊部71和第2反转辊部72、以及用于对第1反转辊部71和第2反转辊部72及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的旋转驱动进行控制的未图示的伺服机构,伺服机构具有:用于旋转驱动第1反转辊部71的第1伺服马达、用于旋转驱动第2反转辊部72的第2伺服马达、用于旋转驱动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的第3伺服马达、以及用于对第1~第3伺服马达的驱动进行自动控制的控制部20。

在本实施例3中,通过利用伺服机构的控制部20对第1反转辊部71和第2反转辊部72的旋转驱动以及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的旋转驱动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对从处理主体部41的第1开口朝向第2开口输送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稳定地赋予预定大小的张力。

在使用这样的本实施例3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3借助水性粘接剂将薄膜构件15连续地粘贴固定于拉链链条10的带正面的情况下,首先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地从基部构件供给部21供给拉链链条10并将该拉链链条10引导到加热处理部40。

此外,在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2中,将在薄膜背面粘贴有离型纸的薄膜构件15从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2a抽出并引导到粘接剂涂敷部30,利用粘接剂涂敷部30在薄膜构件15的薄膜正面涂敷粘接剂。之后,将涂敷有粘接剂的薄膜构件15供给到加热处理部40。

在加热处理部40中,通过使由气体加热部42加热了的气体(加热空气) 流通到处理主体部41内而形成温度梯度,并且一边对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赋予预定张力一边使该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沿着水平方向移动,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地加热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

由此,即使在拉链链条10的链带11上产生了褶皱、折痕,也能够除去该褶皱、折痕,同时能够将薄膜构件15的薄膜正面的粘接剂以不产生偏置的方式设为半干状态。

接着,将加热了的拉链链条10和带有粘接剂的薄膜构件15引导到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之间,利用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使薄膜构件15粘贴压接于拉链链条10的左右链带11。由此,能够借助粘接剂使薄膜构件15牢固地固定于链带11。

在利用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将薄膜构件15压接于拉链链条10的链带11之后,该带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被朝向回收辊部27的回收辊27a引导并卷绕在该回收辊27a上而被回收。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本实施例3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3进行薄膜构件15的粘贴工序,例如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相比较,由于在压接辊部50中压接薄膜构件15之后不进行粘接剂的干燥处理,因此,虽然薄膜构件15的固定强度稍稍下降,但是能够以较高的生产率稳定地制造在链带11上牢固且整齐地固定有薄膜构件15的拉链链条10。

此外,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装置1相比,本实施例3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3更加紧凑且轻质地形成。因此,能够减小装置的设置空间,并且能够将设备成本抑制得较低,而且能够更加易于进行装置的出口、输送、设置等。

并且,例如即使在小批量地生产防水性拉链的情况下或制作防水性拉链的试制品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减少准备的链带11、薄膜构件15,并且能够进一步谋求节能化。

另外,在本实施例3中,例如也可以如图7~图9所示,也与前述的实施 例1同样地通过使用本实施例3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3将薄膜构件15粘贴固定于链带16来制造防水性带17,之后通过利用注射成形在所制得的防水性带17上形成拉链链齿18来制造防水性拉链用的拉链链条19。

并且,在实施例3中也同样地,通过使用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3向拉链链条10的链带11供给作为被粘接构件的离型纸而替代合成树脂制的薄膜构件15,也能够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地制造不进行缝制即可安装于拉链安装对象制品的非缝制拉链用的带有粘接剂的拉链链条。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与在上述的实施例3中粘贴薄膜构件15的情况同样地,借助粘接剂将离型纸整齐地粘贴固定在拉链链条的链带上。

实施例4

图13是表示本实施例4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的侧视图。

对于本实施例4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4,以将薄膜构件15a和热熔粘接剂预先层叠于离型纸的状态将它们卷绕在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8的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8a上、以及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8中不包含粘接剂供给部31和粘接剂积存部32这两方面与前述的实施例3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3有所不同,但是除此之外的部分具有与实施例3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3同样的结构。

换言之,本实施例4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4具有这样的结构:与前述的实施例2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2相比排除了换向辊23、回收辊部25以及张力赋予部60的上张力赋予辊63和下张力赋予辊64,并且新设有用于对粘贴有薄膜构件15a的拉链链条10进行卷绕回收的回收辊部27而替代实施例2的离型纸卷绕辊部24,除此之外的部分具有与前述的实施例2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2同样的结构。

因而,在本实施例4中,通过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有与前述的实施例1~实施例3实质上相同结构的构件等,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4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4具有:用于供给拉链链条10的基部构 件供给部21、用于供给在薄膜背面粘贴有离型纸且在薄膜正面附着有热熔粘接剂的薄膜构件(被粘接构件)15a的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8、用于同时加热供给来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a的加热处理部40、配置在加热处理部40的下游侧附近的压接辊部50、用于对在压接辊部50粘贴了薄膜构件15a的拉链链条10进行卷绕回收的回收辊部27、以及用于对在加热处理部40内移动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a赋予预定张力的张力赋予部70。

本实施例4的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8虽然与前述的实施例2的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8同样地具有用于抽出薄膜构件15a的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8a,但是并不具备前述的实施例1和3的粘接剂涂敷部30的粘接剂供给部31和粘接剂积存部32。此外,在本实施例4的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8上虽然与前述的实施例2同样地配置有涂敷部引导辊33、34,但是也可以不包含这些涂敷部引导辊33、34而形成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8。

本实施例4的薄膜构件(被粘接构件)15a通过在离型纸上以薄膜状成形聚碳酸酯系聚氨酯而形成,并且在该薄膜构件的薄膜正面涂敷有热熔粘接剂。

接着,对通过使用本实施例4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4借助热熔粘接剂将薄膜构件15a连续地粘贴固定于拉链链条10的链带11的第1带面来制造防水性拉链用的拉链链条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4中,首先在基部构件供给部21中,与前述的实施例1~实施例3的情况同样地将拉链链条10从带供给辊21a逐渐抽出,并借助引导辊21b和第1反转辊部71将该拉链链条10连续地引导到加热处理部40的处理主体部41内。

同时,在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8中,在薄膜背面粘贴有离型纸、并且在薄膜正面涂敷有热熔粘接剂的薄膜构件15a自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8a逐渐抽出,并借助多个引导辊22b~22e、第2反转辊部72、涂敷部引导辊33、34将该薄 膜构件15a连续地引导到加热处理部40的处理主体部41内。

在加热处理部40中,通过使由气体加热部42加热了的气体(加热空气)流通到处理主体部41内而形成温度梯度,并且一边对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a赋予预定张力一边使该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a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将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a在处理主体部41的同一个加热空间部41d内同时加热。

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拉链链条10的加热和薄膜构件15a的加热,例如即使在拉链链条10的链带11上产生了褶皱、折痕,也能够除去该褶皱、折痕。此外,能够高效地使附着在薄膜构件15a的薄膜正面上的热熔粘接剂加热熔融。

接着,由加热处理部40加热了的拉链链条10和薄膜构件15a被引导到压接辊部50的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之间,利用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借助熔融的热熔粘接剂使薄膜构件15a粘贴压接于拉链链条10的链带11。由此,能够借助热熔粘接剂使薄膜构件15a整齐且牢固地固定于链带11。

在利用上压接辊51和下压接辊52使薄膜构件15a压接于链带11之后,该带有薄膜构件15a的拉链链条10被朝向回收辊部27的回收辊27a引导并卷绕在该回收辊27a上而被回收。

另外,在本实施例4中,通过设置上端部开口的圆柱形状或者棱柱形状的回收盒部26(参照图10)而替代回收辊部27,也能够由回收盒部26对利用压接辊部50而粘贴有薄膜构件15a的拉链链条10进行回收。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本实施例4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4,从而能够在将薄膜构件15a粘贴于拉链链条10之前,利用一个加热处理部40一边对拉链链条10和附着有热熔粘接剂的薄膜构件15a进行输送一边同时进行加热,因此,不导致装置的大型化就能够高效地进行拉链链条10的加热和薄膜构件15a的加热。由此,能够有效地自链带11除去褶皱、折痕,并且能够高效地使热熔 粘接剂加热熔融。

此外,在加热处理部40的加热之后,能够在压接辊部50中借助熔融的热熔粘接剂将薄膜构件15a牢固且整齐地固定在拉链链条10的链带11上,因此,能够以较高的生产率稳定地制造防水性拉链用的拉链链条10。

并且,与例如采用热熔粘接剂的前述的实施例2的装置2相比,本实施例4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4更加紧凑且轻质地形成。因此,能够减小装置的设置空间,并且能够将设备成本抑制得较低。而且能够更加易于进行装置的出口、输送、设置等,并且例如在小批量地生产防水性拉链的情况下、在制作防水性拉链的试制品的情况下是极为有利的。

另外,在本实施例4中,例如也可以如图7~图9所示,与前述的实施例1~实施例3同样地通过使用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4借助热熔粘接剂将薄膜构件15粘贴固定于链带16来制造防水性带17,之后通过利用注射成形在所制得的防水性带17上形成拉链链齿18来制造防水性拉链用的拉链链条19。

并且,通过使用实施例4的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4向拉链链条10的链带11供给作为被粘接构件的附着有热熔粘接剂的离型纸而替代附着有热熔粘接剂的合成树脂制的薄膜构件15,也能够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地制造不进行缝制即可安装于拉链安装对象制品的非缝制拉链用的带有粘接剂的拉链链条。

附图标记说明

1、2、3、4、被粘接构件粘贴装置;5、底座部;10、拉链链条;10a、防水性拉链用拉链链条;11、链带;12、拉链链齿;13、芯线;15、15a、薄膜构件(被粘接构件);16、链带;16a、芯线部;17、防水性带;18、拉链链齿;19、拉链链条;20、控制部;21、基部构件供给部(链条供给部);21a、带供给辊;21b、引导辊;22、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2a、被粘接构件供给辊;22b~22e、引导辊;23、换向辊;24、离型纸卷绕辊部;24a、离 型纸卷绕辊;24b、引导辊;25、回收辊部;25a、回收辊;26、回收盒部;27、回收辊部;27a、回收辊;28、被粘接构件供给部;28a、被粘接构件供给辊;30、粘接剂涂敷部;31、粘接剂供给部;31a、收容主体部;31b、粘接剂供给喷嘴部;31c、夹持构件;32、粘接剂积存部;33、34、涂敷部引导辊;40、加热处理部;41、处理主体部;41a、底面部;41b、顶部;41c、倾斜部;41d、加热空间部(内部空间);41e、排气筒部;42、气体加热部;43、气体供给部;43a、气体供给口;44、冲孔金属;44a、孔部;45、气体排出部;50、压接辊部;51、52、压接辊;53、引导辊;54、支承部;60、张力赋予部;61、第1反转辊部;62、第2反转辊部;63、64、张力赋予辊;70、张力赋予部;71、第1反转辊部;72、第2反转辊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