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瓶胆式保温饭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4267阅读:8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保温饭盒,尤其是一种茶瓶胆式保温饭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式的饭盒,且有较高档的保温饭盒。这些饭盒有的价格便宜,但不保温;有的虽然可以保温,但保温时间一般只有2-3小时,且价格也不便宜。即是高档的保温饭盒也只有3-4小时。如果是冬天,那3-4小时也无法满足。这对许多使用饭盒解决中午饭的人们来说,是十分因难的,他们很难吃上满意合适温度的饭菜。如果使用现有的高档保温饭盒,保温时间最长在3-4小时,时间长了也会变凉的,吃起来非常不舒适。就调查了解,许多农民工上班、各超市部门的员工上班、边远山区的小学生上学、临时工们上班,经常用不满意的饭盒解决中午饭,还有长期坚持在农业生产的农民们,他们在农忙时,为了抢时间,从早上去劳动顾不得回家煮饭吃,要晚上才收工回家,无法解决方便的中午饭,一天只好吃两顿饭。如果有更好的保温饭盒,对他们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研制了一种茶瓶胆式的保温饭盒,显方形、圆柱形、椭圆形,大的设有2-3个分袼,简称“茶瓶胆式饭盒”。它由内盒(茶瓶胆式盒)、外壳、垫圈、内盖(茶瓶胆式盒)、盖壳、软薄泡沫、锁扣、提手组成。这种饭盒的内盒(茶瓶胆式盒)和外壳、内盖(茶瓶胆式盒)和盖壳中间都分别垫有一层软薄泡沫,饭盒的外壳与盒盖的盖壳以凹凸式结合,饭盒的外壳与盒盖的盖壳以锁扣扣合,饭盒的外壳的左右两端设有提手,饭盒的内盒口显凸形,外壳口显凹形,盖壳口显凸形,内盖口显凹形。饭盒能保温在10-15小时,完全解决了许许多多的人使用方便的饭盒解决中午饭,他们可以少花钱,自己带上轻便的饭盒,到了吃中午饭时,可以吃上自己准备好的热乎乎的满意合适温度的安全饭菜。极大的减轻了很多人的经济负担和安全隐患,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本发明是通过这样的方案实现的:

1、饭盒分内盒(茶瓶胆式盒)1和外壳2,用外壳来保护内盒;2、内盒用制作茶瓶胆的方式制作成方形、圆柱形或椭圆形,有利于饭盒盖的制作,3、饭盒盖也分内盒(茶瓶胆式盒)和盖壳,内盒也用制茶瓶胆的方式制作,更有利于保温,4、饭盒外壳和盖壳都可用较硬的塑料品或金属品制作;5、外壳与内盒之间用薄泡沫垫牢实;6、内盒损坏后可象茶瓶胆那样能替换:7、饭盒的外壳与盒盖的盖壳之间用锁扣扣合,外壳的两端设有提手。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饭盒保温时间较长,能够满足使用者足够的保温要求;

2、内盒损坏后可以替换;

3、使用人群较多且使用方便,易携带;

4、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本附图是揭开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片来自样品):

在图中,1是保温盒的内盒(茶瓶胆式盒),2是饭盒的外壳,3是垫围,4是内盒与外壳之间的薄泡沫,5是锁扣,6是提手,7是分格。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有了上述方案,本发明运用了以下方式进行实施。

1、茶瓶胆式保温饭盒分内盒1和外壳,盒盖也分内盒和盖壳。外壳2和盖壳可以用较好 的无毒无害的塑料品制作,也可以用金属品制作。内盒1是用制作茶瓶胆的方式制作的。

2、采用外壳套内盒,内盒1口向上凸,外壳2口向下凹,盒盖的内盒口向下凹,盖壳口向上凸,有利于安放垫圈3和盒盖的紧扣,形成凹凸式的衔接。外壳2起保护作用和安装提手6。

3、外壳2和内盒1之间安塞一层薄泡沫,保护内盒能使内盒不会轻易碰损。

4、盒盖的制作方式与饭盒的制作方式基本相同,只是高度不同和无分袼,饭盒的外壳与盒盖的盖壳以锁扣5扣合,饭盒的外壳口安放一层垫圈3,用锁扣5把整个饭盒扣紧,不让饭、菜、汤向外泄出,一般的外壳设有提手6。

5、饭盒规格和形状依美观大方而设计,一般以方形、圆柱形或椭圆形为佳。内盒大的可设2-3个分格,供盛饭、菜、汤。

6、茶瓶胆式保温饭盒的盖也分内盒和盖壳,内盒能封住饭、菜、汤不易外泻及保温。盖壳与内盒能扣紧整个饭盒,不能轻易揭开。

7、茶瓶胆式保温饭盒的保温时间一般在10-15小时,完全可供午饭时的合适温度。

8、使用时,先打开锁扣,再揭开盒盖就可以吃上合适满意温度的饭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茶瓶胆式的保温饭盒,显方形、圆柱形、椭圆形,大的设有2-3个分袼7。它由内盒(茶瓶胆式盒)1、外壳2、垫圈3、内盖(茶瓶胆式盒)、盖壳、软薄泡沫、锁扣5、提手6组成。这种饭盒的内盒(茶瓶胆式盒)和外壳、内盖(茶瓶胆式盒)和盖壳中间都分别垫有一层软薄泡沫4,饭盒的外壳与盒盖的盖壳以凹凸式结合,饭盒的外壳与盒盖的盖壳以锁扣扣合,饭盒的外壳的两端设有提手,饭盒的内盒口显凸形,外壳口显凹形,盖壳口显凸形,内盖口显凹形。饭盒能保温在10-15小时,完全解决了许许多多的人使用方便的饭盒解决中午饭,极大的减轻了很多人的经济负担和安全隐患,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周万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向兴华
技术研发日:2015.12.26
技术公布日:2017.07.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