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延伸伞面的晴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8775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具有延伸伞面的晴雨伞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伞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延伸伞面的晴雨伞。



背景技术:

伞是人们雨天出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在晴天里,伞还可以避免人们在户外活动中皮肤的晒伤,所以说伞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不同的天气环境不可缺少的出行工具。

申请号为:cn201620374742.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晴雨伞,包括伞面、骨架、延伸支架、伞柄和伞把,骨架上设有晴雨伞面,延伸支架上设有延伸伞面;所述的骨架与延伸支架通过滑轨连接,延伸支架靠近伞顶一端设有电控弹射装置,延伸支架与电控弹射装置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的晴雨伞面从上至下依次为防紫外线涂层、薄膜太阳能电池层和pg防水布层,所述的延伸伞面为pg防水布;所述的伞柄底端设有伞把,伞柄内部设有蓄电池和导线;所述的伞柄上设有弹射装置控制按钮、照明控制按钮和照明装置,伞把底部设有usb接口;所述的蓄电池通过伞柄内部的导线分别与弹射装置控制按钮、照明控制按钮、电控弹射装置、薄膜太阳能电池层、照明装置以及usb接口相连。

但是上述专利文件中,虽然设置延伸伞面可以满足增加遮挡面积的需要,但是延伸伞面的角度不能调节,当刮风下雨时,不能调节延伸伞面的角度来减小空气阻力,在阳光刺眼时,也不能调节延伸伞面的角度来遮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改变延伸伞面的角度的具有延伸伞面的晴雨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延伸伞面的晴雨伞,包括骨架、延伸支架、晴雨伞面和延伸伞面,所述延伸支架连接有弹射装置,所述延伸伞面的一边与晴雨伞面连接,所述延伸伞面的另一边与延伸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延伸伞面还连接有调整其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调角机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中棒,所述调角机构包括拉线,所述延伸伞面与晴雨伞面的连接边处设有使延伸伞面在打开时呈水平状态的弹性件,所述拉线的一端与延伸伞面远离晴雨伞面的一端连接,所述中棒上设有供拉线的另一端绕卷的固定杆。

进一步地,所述中棒连接有第一滑轮,拉线的另一端绕过第一滑轮绕卷在固定杆上。

或者,所述调角机构包括系带,所述系带位于延伸伞面上,所述系带在远离延伸伞面的一端设有魔术贴的公贴,所述晴雨伞面在对应系带的位置设有魔术贴的母贴。

进一步地,还包括在中棒上滑动的下蜂巢,所述弹射装置包括与下蜂巢抵接的若干卡扣,所述延伸支架与骨架分离设置,所述卡扣位于延伸支架靠近下蜂巢的一端,所述中棒在对应下蜂巢的上方固定有与卡扣扣接的卡环,所述延伸支架与骨架之间设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下蜂巢之间设有拉绳。

进一步地,所述中棒连接有第二滑轮,所述拉绳绕在第二滑轮上。

或者,所述弹射装置包括气压顶杆,所述气压顶杆的一端与延伸伞面远离晴雨伞面的一端铰接,所述气压顶杆的另一端与骨架铰接,所述气压顶杆连接有第一气压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中棒滑动连接的伞柄,滑动的伞柄形成充放气装置。

综上所述,当需要打开延伸伞面时,弹射装置将延伸支架顶出,延伸伞面中与延伸支架连接的一边被推出晴雨伞面;当需要改变延伸伞面的角度时,与其连接的调角机构推或拉延伸伞面远离晴雨伞面的一端,从而实现延伸伞面角度的改变。

在刮风下雨时,可以使延伸伞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减小,从而减小阻力,方便使用者控制伞;当阳光刺眼时,可以使延伸伞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增大,从而挡住直射进眼睛的阳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延伸伞面的晴雨伞在延伸伞面收起时实施例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有延伸伞面的晴雨伞中延伸伞面在收起时实施例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有延伸伞面的晴雨伞在延伸伞面收起时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具有延伸伞面的晴雨伞在延伸伞面处于第一打开状态时实施例一的前视图;

图6为本发明具有延伸伞面的晴雨伞在延伸伞面处于第一打开状态时实施例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有延伸伞面的晴雨伞在延伸伞面处于第二打开状态时的前视图;

图8为本发明具有延伸伞面的晴雨伞在延伸伞面处于第二打开状态时实施例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具有延伸伞面的晴雨伞在延伸伞面处于第二打开状态时实施例二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具有延伸伞面的晴雨伞在延伸伞面收起时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b的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具有延伸伞面的晴雨伞在延伸伞面处于第二打开状态时实施例四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c的放大图;

图14为本发明具有延伸伞面的晴雨伞中弹簧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1、骨架;2、延伸支架;3、晴雨伞面;4、延伸伞面;5、中棒;6、拉线;7、弹性件;8、系带;9、下蜂巢;10、卡扣;11、卡环;12、拉绳;13、气压顶杆;14、第一气压管;15、伞柄。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4对本发明具有延伸伞面的晴雨伞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具有延伸伞面的晴雨伞,包括骨架1、延伸支架2、晴雨伞面3和延伸伞面4,所述延伸支架2连接有弹射装置,所述延伸伞面4的一边与晴雨伞面3连接,所述延伸伞面4的另一边与延伸支架2的一端连接,所述延伸伞面4还连接有调整其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调角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打开延伸伞面4时,如图1至图3所示,延伸伞面4的一边与晴雨伞面3连接,其另一边在弹射装置的拉力作用下折在晴雨伞面3下,方便收纳。

当需要打开延伸伞面4时,如图5和图6所示,弹射装置将延伸支架2顶出,延伸伞面4中与延伸支架2连接的一边被推出晴雨伞面3。

当需要改变延伸伞面4的角度时,如图7和图8所示,与延伸伞面4连接的调角机构拉延伸伞面4远离晴雨伞面3的一端,从而实现延伸伞面4角度的改变。

在刮风下雨时,可以使延伸伞面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减小,如图5和图6所示,从而减小阻力,方便使用者控制伞;当阳光刺眼时,可以使延伸伞面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增大,如图7和图8所示,从而挡住直射进眼睛的阳光。

本实施例优选的,还包括中棒5,所述调角机构包括拉线6,所述延伸伞面4与晴雨伞面3的连接边处设有使延伸伞面4在打开时呈水平状态的弹性件7,所述拉线6的一端与延伸伞面4远离晴雨伞面3的一端连接,所述中棒5上设有供拉线6的另一端绕卷的固定杆。

弹性件7可以采用扭簧或金属弹片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射装置将延伸伞面4打开后,如图5和图6所示,延伸伞面4在弹性件7的作用下处于第一打开状态,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较小,风阻较小,此时拉线6的一部分绕卷在固定杆上。

当需要改变延伸伞面4的角度时,如图7和图8所示,将拉线6更多地绕卷在固定杆上,此时与拉线6连接的延伸伞面4被拉回一定程度,从而使延伸伞面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增加。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中棒5连接有第一滑轮,拉线6的另一端绕过第一滑轮绕卷在固定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轮的设置可以改变拉线6的牵拉方向,将向上提拉变为向下拉,方便使用者拉和绕卷。

本实施例优选的,还包括在中棒5上滑动的下蜂巢9,所述弹射装置包括与下蜂巢9抵接的若干卡扣10,所述延伸支架2与骨架1分离设置,所述卡扣10位于延伸支架2靠近下蜂巢9的一端,所述中棒5在对应下蜂巢9的上方固定有与卡扣10扣接的卡环11,所述延伸支架2与骨架1之间设有弹簧。

如图14所示,每根延伸支架2都位于相邻两根骨架1之间,相邻两根骨架1与此延伸支架2之间均设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打开延伸伞面4时,如图1至图4所示,此时延伸支架2上的卡扣10与中棒5上的卡环11扣接,延伸支架2为延伸伞面4提供拉力,弹性件7处于储存弹性势能的状态,延伸伞面4被收在晴雨伞面3下。

当需要打开延伸伞面4时,使用者将下蜂巢9向上顶,下蜂巢9将卡扣10顶出卡环11,弹性件7的弹性势能释放,延伸伞面4在弹力的作用下处于第一打开状态,如图5和图6所示。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卡扣10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下蜂巢9之间设有拉绳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打开延伸伞面4时,拉绳12可以限制延伸伞面4的打开程度,防止其上翻而损坏延伸支架2。还可以通过拉绳12辅助调整延伸伞面4的打开角度。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中棒5连接有第二滑轮,所述拉绳12绕在第二滑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轮的设置可以改变拉绳12的牵拉方向,将向上提拉变为向下拉,方便使用者拉。

实施例二:

所述调角机构包括系带8,所述系带8位于延伸伞面4上,所述系带8在远离延伸伞面4的一端设有魔术贴的公贴,所述晴雨伞面3在对应系带8的位置设有魔术贴的母贴。

魔术贴的母贴可以设置若干个,以调节延伸伞面4的角度。

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射装置将延伸伞面4打开后,延伸伞面4的方向沿晴雨伞面3与延伸伞面4连接处的切线方向,如图7所示。

当需要改变延伸伞面4的角度时,先松开拉绳12,将系带8设置的魔术贴的公贴粘在晴雨伞面3设置的魔术贴的其中一个母贴上,如图9所示,使延伸伞面4向外向上翻折,使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减小,然后将拉绳12重新系紧即可。

实施例三:

所述弹射装置包括气压顶杆13,所述气压顶杆13的一端与延伸伞面4远离晴雨伞面3的一端铰接,所述气压顶杆13的另一端与骨架1铰接,所述气压顶杆13连接有第一气压管14。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中棒5滑动连接的伞柄15,滑动的伞柄15形成充放气装置。

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打开延伸伞面4时,如图10和图11所示,此时气压顶杆13处于缩回状态,延伸伞面4被拉回收在晴雨伞面3下。

当需要打开延伸伞面4时,使用者通过滑动伞柄15向与气压顶杆13连接的第一气压管14内充气,推动气压顶杆13伸出,延伸支架2在骨架1上滑动,延伸伞面4被顶出。

实施例四:

如图12和图13所示,骨架1呈下凹形态,延伸支架2在骨架1内滑动,骨架1设有供延伸支架2伸出的孔,其打开和收回延伸伞面4的方式与实施例三相同。

实施例五:

所述弹射装置包括气压顶杆13,所述气压顶杆13的一端与延伸伞面4远离晴雨伞面3的一端铰接,所述气压顶杆13的另一端与骨架1铰接,所述气压顶杆13连接有第一气压管14。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中棒5滑动连接的伞柄15,滑动的伞柄15形成充放气装置。

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二相同。弹射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效果与实施例三相同。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弹射装置包括中空的骨架1,且骨架1呈图12中所示的下凹状而形成两部分,在骨架1的下凹处开设孔,延伸支架2伸入骨架1连接上蜂巢一部分,(现有技术中骨架1均直接铰接在上蜂巢),延伸支架2和此部分骨架1形成气压伸缩机构,在伞柄15处设置充放气装置,充放气装置通过气管连接至气压伸缩机构,优选的气管沿中棒5内部向上延伸至上蜂巢再通向骨架1。

综上所述,当需要打开延伸伞面4时,弹射装置将延伸支架2顶出,延伸伞面4中与延伸支架2连接的一边被推出晴雨伞面3;当需要改变延伸伞面4的角度时,与其连接的调角机构推或拉延伸伞面4远离晴雨伞面3的一端,从而实现延伸伞面4角度的改变。

在刮风下雨时,可以使延伸伞面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减小,从而减小阻力,方便使用者控制伞;当阳光刺眼时,可以使延伸伞面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增大,从而挡住直射进眼睛的阳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