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0761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钉扣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加工机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钉扣机。



背景技术:

钉扣机是广泛应用于羽绒服、衬衫、睡衣裤、夹克衫、卡曲衫装订扣子的专用服装设备,它也在皮包、钱包、帽子等皮塑制品的钉扣。

申请号为200910258544.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钉扣机,它包括机体、冲压机构、电控系统 ;在机体上设置有保护气缸和导向杆 ;保护气缸通过气管和电控系统的电磁阀连接 ;在保护气缸和导向杆的末端固定有一个安装支柱,安装支柱通过连杆安装有一个保护圈,保护圈通过连杆伸到冲压机构末端的下方 ;在机体上还设置有一个接近开关,接近开关靠近保护圈连杆,接近开关和电控系统连接。

上述专利公开的钉扣机,其在冲压机构在冲压纽扣的时候,由于是通过冲击力来完成纽扣的固定,在固定纽扣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影响车间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钉扣机,对上模与下模合模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进行隔绝,降低钉扣机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从而改车间的工作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钉扣机,包括机体,所述的机体上设有用于安装上模的上模座、安装下模的下模座以及驱动上模座与下模座合模的驱动机构,机体还包括还设有隔音罩,所述上模与下模合模的时候,隔音罩与机体之间形成封闭的隔音腔,上模与下模均位于隔音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与下模合模的时候,上模和下模会位于隔音罩所形成的封闭的隔音腔中,隔音空腔对上模与下模合模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进行隔绝,降低钉扣机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从而改车间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隔音罩与上模座联动并随上模座的上、升下降而上下运动,所述隔音罩的上端与上模座密封设置,所述隔音罩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上模与下模合模的时候,隔音罩下端的开口与下模座密封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音罩随上模的上升而上升,随上模的下降而下降,隔音罩上升之后,方面操作人员将纽扣放入到上模中,而当上模下降的事后,隔音罩下降,使隔音罩与下模紧贴而密封,从而对上模与下模之间所产生的噪音进行隔绝,在钉纽扣的过程中,隔音罩不会影响纽扣的安装至上模与下模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隔音罩的上端与上模座固定并密封,所述下模座设有与隔音罩下端开口密封配合的抵接环,所述的抵接环可升降的设置于下模座上,所述下模座设有将将弹性环向上推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模座上设置抵接环,并在上模座上设置一个将隔音罩向下压的弹性件,使隔音罩的开口与抵接环相互的紧贴实现密封,保证隔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隔音罩可升降的设置于上模座上,所述的上模座设有将隔音罩向下推的弹性件,所述下模座上固定有与隔音罩下端开口密封配合的抵接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隔音罩固定,在上模下压的事后会将抵接环向下压,从而保持隔音罩下端开口与抵接环紧密的贴合,提升隔音降噪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音罩的内侧面贴附有隔音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隔音罩的内侧面贴服隔音材料,例如隔音棉、海绵等材料提升降噪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隔音罩设有隔音夹层,所述的隔音夹层内填充有隔音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隔音罩设置隔音夹层,其中隔音夹层可保持真空,当然也可适当的填充隔音材料,对噪音进行有效的抑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隔音罩可升降的设置于机体上,所述隔音罩的下方设有抵接环,所述的隔音罩下降与抵接环相互贴合形成闭合的隔音腔,所述的上模与下模位于隔音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音罩可伸缩的设置于机体上,在需要降噪的时候再将隔音罩进行利用,隔音罩可手动或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升降,使用更加灵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机体上设置隔音罩,隔音罩与上模座联动,合模的时候,隔音罩就会形成封闭的隔音腔,将合模时的噪音进行隔绝,降低了钉扣机在使用时候的噪音,改善了车间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钉扣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钉扣机实施例一中合模前的状态图;

图3为钉扣机实施例一中合模过程中的状态图;

图4为钉扣机实施例一中合模的状态图;

图5为钉扣机实施例二上模座、下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钉扣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11、驱动机构;12、控制踏板;2、上模座;21、上模;3、下模座;31、下模;4、隔音罩;41、隔音夹层;42、隔音腔;5、抵接环;6、密封圈;7、橡胶垫;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 钉扣机包括机体1,机体1内设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驱动机构11驱动上模21运动,使上模21与下模31实现合模的动作,驱动机构11可采用气缸,也可采用电磁结构,实现上模21与下模31之间快速的合模,同时给予上模21足够的冲击力使上模21下模31合模的过程中可以将纽扣扣入到衣服或箱包上。

机体1上设有控制踏板12,控制踏板12与控制系统中的开关联动,即踩下控制踏板12的时候会使开关打开,开关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开关的信号控制上模21的上下运动,在使用的时候将纽扣分别放入到上模21与下模31中,放好后踩下控制踏板12使纽扣固定到衣服上,其中隔音罩4固定于上模座2,隔音罩4的上端封闭设置,合模过程中,隔音罩4会随上模座2下降。如图2所示,隔音罩4下端的开口会略低于上模21,因此在合模之前,隔音罩4下端的开口与下模座3上的抵接环5接触,如图3所示,此时隔音罩4与抵接环5会形成封闭的隔音腔4242,上模21与下模31完全位于封闭的隔音腔4242内,当上模21继续下降的时候,由于抵接环5通过弹性件支撑,隔音罩4会将抵接环5下压,如图4所示,直到合模,此时合模所产生的噪音会有效的被隔音罩4隔离。抵接环5套接与下模座3,抵接环5的内环上设有与下模座3密封配合的密封圈6。

为了提升隔音罩4的隔音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在隔音罩4的内侧壁贴附有隔音材料,例如海绵,通过海绵来吸收上模21、下模31合模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如图2所示,隔音罩4设置有隔音夹层41,其中隔音夹层41可以设置为真空,也可在隔音夹层41中填充隔音的材料。

隔音罩4下端的开口以及抵接环5增设有橡胶垫7,在钉纽扣的时候隔音罩4下端的开口会压在衣服上,设置橡胶垫7可以对衣服起一定程度的保护,同时也更容易使隔音腔4242形成封闭的空间。进一步增加隔音罩4下端开口与抵接环5的密封性,抵接环5上可设置锥形的凸块,当隔音罩4下压的时候,抵接环5上的凸块可以插入到隔音罩4内,增加隔音罩4与抵接环5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的不同点在于,隔音罩4可上下滑移的设置于上模座2,在上模座2上设有弹簧8,将隔音罩4向下压,在上模座2与隔音罩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密封圈6用于保证隔音罩4的上下运动,同时保持隔音罩4上端部的密封。合模过程中,隔音罩4会随上模座2下降。隔音罩4下端的开口会略低于上模21,因此在合模之前,隔音罩4下端的开口与下模座3上的抵接环5接触,此时隔音罩4与抵接环5会形成封闭的隔音腔4242。其中抵接环5固定,在上模座2继续下降的过程中,抵接于隔音罩4的弹簧8会被压缩,保证隔音罩4与抵接环5有效的接触。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隔音罩4与上模座2没有连接关系,也没有联动的关系。隔音罩4可上下升降的设置于机体1上,机体1设置有密封圈6,密封圈6和隔音罩4的内侧壁密封配合,在隔音罩4上下运动的过程中,隔音罩4的上端始终通过密封圈6密封配合。使用的时候,在上模21与下模31合模之前,将隔音罩4向下推,使隔音罩4与抵接环5之间相互接触,形成封闭的隔音腔4242,将上模21与下模31罩在隔音腔4242内,使上模21与下模31合模的时候,通过隔音罩4将噪音隔开,实现降噪的效果。

其中隔音罩4的上下运动可以采用手动,机体1上设置有弹性的定位块,隔音罩4上设有和定位块卡接的定位槽,当隔音罩4手动向上推的时候,定位块可以卡入至定位槽中,从而将隔音罩4固定于上方,便于操作人员在上模21下模31上添加纽扣的零件。在控制上模21下降之前将隔音罩4向下拉,保持隔音罩4与下方抵接环5之间的压力,可以在隔音罩4上增设配重块,另一种方式是在隔音罩4下方的开口上固定磁性材料,隔音罩4与抵接环5之间通过磁性连接,通过磁性的吸力,使隔音罩4紧紧的压在抵接环5上,增加隔音的效果。

隔音罩4也可连接驱动元件,通过驱动元件来控制隔音罩4的的升降,控制隔音罩4的驱动元件与连接上模21的驱动机构11通过控制系统的控制,可以实现预定的配合,使隔音罩4在合模前下压到抵接环5上,保证上模21与下模31会完全的位于隔音腔4242内,而当上模21上升的时候,隔音罩4也随之上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