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雨伞,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控水折叠伞。
背景技术:
折叠式雨伞因为其体积小,携带方便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目前市售的折叠伞还有很多不足,使用时有很多的不便之处:首先是下雨天被淋湿的伞带到公交车、商场等仍需手拿的公共场合时,雨水容易四溅,虽然可以使用伞套收纳,但是伞套大多是独立分离的,很容易丢失造成不便;进入不能撑伞晾晒但是可以将雨伞合拢放置在桌面或其他位置的场合时,放置处容易被伞上的水渍弄湿弄脏,雨伞缺乏控水功能;折叠伞伞柄大多为了方便而缺乏设计,仅简单以塑料底与金属主伞架连接,不符合人体力学,抓握手感不好;通常人们在打伞的同时,还需要携带其他物品,雨伞占用一只手的情况下,别的物品很难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握感舒适,便于携带,可以控水的折叠式雨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控水折叠伞,包括伞面、伞架和伞柄。所述伞柄由控水托盘、手柄、底座和挂钩组成,所述控水托盘为空心的半球状结构且空腔朝上设置,伞架底端与控水托盘固定连接,所述手柄呈杆状,且表面带有弧度,手柄的上端与控水托盘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为圆盘状结构,与手柄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挂钩由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组成,垂直部分设置在水平部分的一端,水平部分的另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伞在折叠的状态下伞面的外沿位于控水托盘的空腔内。
所述伞面包括第一伞面、第二伞面和由相互分离的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围成的收纳袋,所述收纳袋为四边形,收纳袋靠近雨伞边缘的一边通过连接部连接,其余三条边缝合在一起,在中部形成空腔。
所述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除构成收纳袋的部分之外,其余部分均固定连接,并覆盖在伞架上。
所述第一伞面的材质为防水布,所述第二伞面的材质为防紫外线布,第一伞面覆盖在第二伞面的上面。
所述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的连接方式为缝线连接或粘接。
所述连接部为拉链或者粘扣。
所述挂钩共有四个,间隔90度设置在底座上。
所述挂钩的长度为2-3厘米。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在使用折叠伞时,或者在晾晒时,可以将伞套放置在由伞布组成的收纳袋中,可以随时取用而且能够有效防止伞套遗失;伞柄出设置有四个挂钩,一是可以在打伞的时候把不方面拿的东西挂在上面,更加便捷,二是在悬挂雨伞的时候,可以将雨伞挂在桌子边缘、水管等地方,通过任意两个挂钩的配合,悬挂更加稳定;在室内晾晒时,底座和挂钩共同构成支座,可以将折叠伞垂直放置于地上,这样伞面上的雨水可以顺着伞架流进控水托盘中,在托盘中的雨水积累到一定量后可以倒掉,避免雨水在地上乱流造成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伞柄部分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伞面,2、第二伞面,3、连接部,4、伞架,5、控水托盘,6、手柄,7、底座,8、挂钩,9、收纳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便携式控水折叠伞,包括伞面、伞架4和伞柄。所述伞面包括第一伞面1、第二伞面2和收纳袋9,所述收纳袋9为四边形,由相互分离的第一伞面1和第二伞面2组成,收纳袋9靠近雨伞边缘的一边通过连接部3连接,其余三边缝合在一起,在中部形成空腔。在使用折叠伞时,或者在晾晒时,可以将伞套放置在收纳袋9中,非常方便而且能够防止伞套遗失。
所述第一伞面1和第二伞面2除构成收纳袋9的部分之外,其余部分均固定连接,并覆盖在伞架4上。第一伞面1的材质为防水布,所述第二伞面2的材质为防紫外线布,这样既可以做雨伞使用,也可以作遮阳伞使用。所述连接部3为拉链或者粘扣。收纳袋9可以灵活开闭,非常方便。
如图2所示,所述伞柄由控水托盘5、手柄6、底座7和挂钩8组成,所述控水托盘5为空心的半球状结构且空腔朝上设置,伞架4底端与控水托盘5固定连接,所述手柄6呈杆状,且表面带有弧度,手柄6的上端与控水托盘5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7为圆盘状结构,与手柄6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挂钩8由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组成,垂直部分设置在水平部分的一端,水平部分的另一端与底座7固定连接。
其中挂钩8优选为四个,间隔90度设置在底座7上。挂钩8的设计,一是可以在打伞的时候把不方面拿的东西挂在上面,更加便捷,二是在悬挂雨伞的时候,可以将雨伞挂在桌子边缘、水管等地方,通过任意两个挂钩的配合,悬挂更加稳定;在室内晾晒时,底座7和挂钩8共同构成支座,可以将折叠伞垂直放置于地上,这样伞面上的雨水可以顺着伞架4流进控水托盘5中,避免雨水在地上乱流造成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