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便式下伞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7749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轻便式下伞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伞盘的技术领域,尤其是轻便式下伞盘。



背景技术:

下伞盘是和上伞盘配合使用控制伞的开闭状态。

现有技术中,下伞盘在伞盘外径边缘设置一圈圆形凹槽,通过铁丝与各个伞骨连接固定在圆形凹槽内,该种结构设置,一方面由于需要将铁丝与各个伞骨连接,最后铁丝的两头裸露在外,影响其整体美观度,容易生锈,并且产品承重力差,另一方面,下伞盘的重量较大比较笨重,伞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伞骨及铁丝损坏的情况,进行维修时,由于重量较大,难以一次性拿取,维修不便。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坚固轻便以及承重力高的下伞盘,以满足用户所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轻便式下伞盘,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下伞盘承重力差以及比较笨重容易生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轻便式下伞盘,包括连接在伞杆上的伞中头、滑轮以及若干个分别与伞蓬通过连接杆连接的U型连接片,所述伞中头呈中空状布置,若干个所述U型连接片环绕所述伞中头的外周间隔布置,所述滑轮连接在所述伞中头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伞中头包括上伞中头以及下伞中头,所述上伞中头的下端与所述下伞中头的上端连接,所述U型连接片以及所述滑轮连接在所述上伞中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伞中头设有若干个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上伞中头的中间以及所述下伞中头的中间设有通孔,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通孔的侧壁连接,所述通孔内设有胶管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胶管组件包括长胶管以及位于所述长胶管两侧的厚胶管。

进一步地,所述上伞中头的外周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所述U型连接片包括竖直片以及分别垂直布置在所述竖直片的两侧的铰接片,所述铰接片上设有铰接片,所述竖直片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螺丝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通过支座连接在所述上伞中头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包括与所述上伞中头连接的连接板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板两侧的支撑板,所述滑轮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呈弧形状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便式下伞盘,通过设置若干个U型连接片环绕伞中头的外周间隔布置,U型连接片与伞蓬通过连接杆连接,提高了伞蓬以及下伞盘的承重力,提高了下伞盘的坚固性,另外,采用滑轮拉动下伞盘的移动,使得下伞盘的移动较为方便,由于伞中头呈中空状布置,下伞盘轻便并且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轻便式下伞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轻便式下伞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伞中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胶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轻便式下伞盘,可以运用在雨伞中,实现雨伞的打开和闭合。

轻便式下伞盘,包括连接在伞杆上的伞中头、滑轮70以及若干个分别与伞蓬通过连接杆连接的U型连接片,伞中头呈中空状布置,若干个U型连接片环绕伞中头的外周间隔布置,所述滑轮70连接在伞中头的上端,滑轮70通过拉绳与位于伞杆上的滑轮70连接,通过拉动拉绳,实现整个下伞盘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伞蓬的打开和闭合。

上述的轻便式下伞盘,通过设置若干个U型连接片环绕伞中头的外周间隔布置,U型连接片与伞蓬通过连接杆连接,提高了伞蓬以及下伞盘的承重力,提高了下伞盘的坚固性,另外,采用滑轮70拉动下伞盘的移动,使得下伞盘的移动较为方便,由于伞中头呈中空状布置,下伞盘轻便并且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伞中头包括上伞中头20以及下伞中头10,其中,上伞中头20的下端与下伞中头10的上端连接,上述的U型连接片以及滑轮70连接在上伞中头20上。

为了提高上伞中头20的承重力,上述的上伞中头20设有若干个加强筋。

为了实现上伞中头20与下伞中头10之间的连接,上伞中头20的中间以及下伞中头10的中间设有通孔,上述的加强筋与通孔的侧壁连接,上述的通孔内设有胶管组件,伞杆插设在胶管组件,胶管组件既起到连接作用,又可以起到减少伞杆与上伞中头20以及下伞中头10的摩擦。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胶管组件包括长胶管91以及位于长胶管91两侧的厚胶管90,厚胶管90可以防止长胶管91从通孔内脱落下来。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上伞中头20的外周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上述的U型连接片包括竖直片30以及分别垂直布置在竖直片30的两侧的铰接片40,该铰接片40上设有铰接片40,竖直片30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螺丝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滑轮70通过支座连接在上伞中头20的上端。

具体地,支座包括与上中头连接的连接板60以及位于连接板60两侧的支撑板80,上述的滑轮70连接在支撑板80上。

为了提高整体的外形的美观,连接板60呈弧形状布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