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自行车车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8358阅读:1353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自行车车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自行车车把。



背景技术:

当前的自行车行业,已逐步向小型化的折叠式自行车发展。而对于现有折叠自行车而言,在首次骑行时,都要求进行车把对正自行车轮组的调节,而普通人群很难准确进行调节,或者根本就不会操作,这样在骑乘时车辆不易操控,甚至发生危险;其次,现有折叠自行车的车把组合插入部分,都是可以直接从自行车车架的前叉竖管内拔出的,如果操作不够规范就会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现有折叠自行车在折叠后,其车把部分是不可转动的,这样造成了车辆横向体积过大,给携带存放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安装调节简单方便、能有效提高骑乘安全性的折叠式自行车车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自行车车把,包括车龙头、连接在车龙头上端的车把横管、连接在车龙头下端并插入自行车车架的前叉竖管内的车把竖管、安装在前叉竖管上端口紧固车把竖管的束仔圈,所述的车把竖管侧壁具有轴向的导向沟槽,束仔圈侧壁拧入有端部伸入至导向沟槽内的导向螺钉,导向沟槽底端处设有向上提拉车把竖管时与导向螺钉碰撞而防止车把竖管从前叉竖管内拔出的限位螺钉。

为实现车把部分的转向折叠,所述的导向沟槽上端向圆周方向延伸成周向沟槽。

优选地,所述的周向沟槽的中心角为九十度。

具体说,所述的束仔圈侧壁具有与导向螺钉相配的螺纹孔,前叉竖管侧壁具有与螺纹孔位置对应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螺钉在导向沟槽内移动导向,只需进行车把竖管的旋转、提拉及束仔圈的锁紧等简单操作,即可满足车把对正自行车轮组的调节要求;通过限位螺钉与导向螺钉碰撞作用,解决了车架与车把部分连接安装时的安全隐患,便于骑乘者将车把调节至更加合适的高度骑乘;而通过导向螺钉导向移动至周向沟槽尾端,就能实现车把部分的转向折叠,从而缩小折叠后车辆的横向体积,便于携带存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龙头与车把竖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 1.车龙头 2.车把横管 3.前叉竖管 4.车把竖管 5.束仔圈 6.导向沟槽 7.导向螺钉 8.限位螺钉 9.周向沟槽 10.螺纹孔 11.通孔 12.手把 13.左刹把 14.右刹把 15.车铃铛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折叠式自行车车把,包括车龙头1、连接在车龙头1上端的车把横管2、连接在车龙头1下端并插入自行车车架的前叉竖管3内的车把竖管4、安装在前叉竖管3上端口紧固车把竖管4的束仔圈5,车把横管2两端分别安装有手把12,位于所述手把12内侧的车把横管2上分设有左刹把13和右刹把14,在右刹把14内侧还安装有车铃铛15。

所述的车把竖管4侧壁具有轴向的导向沟槽6,该导向沟槽6位置设定满足车把对正自行车轮组的调节要求,所述的束仔圈5侧壁开设有螺纹孔10,前叉竖管3侧壁具有与螺纹孔10位置对应的通孔11,束仔圈5侧壁上通过螺纹孔10经通孔11拧入有端部伸入至导向沟槽6内的导向螺钉7,在导向沟槽6底端处设有向上提拉车把竖管4时与导向螺钉7碰撞而防止车把竖管4从前叉竖管3内拔出的限位螺钉8。

为实现车把部分的转向折叠、缩小折叠后车辆的横向体积,所述的导向沟槽6上端向圆周方向延伸成周向沟槽9,该周向沟槽9的中心角为九十度,周向沟槽9沿车龙头1与车把竖管4的结合处周向延伸。

安装时,先将车把竖管4插入前叉竖管3内,导向螺钉7拧入束仔圈5侧壁上的螺纹孔10并穿入前叉竖管3侧壁的通孔11,转动车把竖管4,使导向螺钉7端部伸入导向沟槽6内,随后通过导向螺钉7在导向沟槽6内的上下滑动而导向车把竖管4至合适位置,锁紧束仔圈5将车把竖管4紧固;当向上提拉车把竖管4时,固定在导向沟槽6底端处的限位螺钉8就会与导向螺钉7碰撞,这样就能防止车把竖管4从前叉竖管3内拔出,提高了操作安全性;需要折叠存放自行车时,松开束仔圈5,下压车龙头1,导向螺钉7在导向沟槽6内移动导向至导向沟槽6顶端后转向在周向沟槽9内导向移动,由于周向沟槽9的中心角为九十度,当导向螺钉7导向移动至周向沟槽9尾端时,就能实现车把部分的转向折叠,从而缩小折叠后车辆的横向体积,便于携带存放。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螺钉7在导向沟槽6内移动导向,只需进行车把竖管4的旋转、提拉及束仔圈5的锁紧等简单操作,即可满足车把对正自行车轮组的调节要求;通过限位螺钉8与导向螺钉7碰撞作用,解决了车架与车把部分连接安装时的安全隐患,便于骑乘者将车把调节至更加合适的高度骑乘;而通过导向螺钉7导向移动至周向沟槽9尾端,就能实现车把部分的转向折叠,从而缩小折叠后车辆的横向体积,便于携带存放。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