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箱包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拉杆箱。
背景技术:
拉杆箱是一种带滑轮和拉杆的行李箱。近年来,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外出旅行、务工、求学已成为人们普遍的事情,拉杆箱也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常备品。由于中国是人口大国,汽车站、火车站总是人满为患,而公共座椅数量远远不够,随身携带一把椅子又不现实,因此人们不得不站立或席地而坐,非常地疲惫。同时随着如今移动设备越发的普及,外出旅行的人对于移动设备的充电需求也越大。当拉杆箱里存放着手提电脑等贵重物品时,拉杆箱的安全也变得尤为重要。
在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拉杆箱功能单一,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比如不能为旅客提供坐靠功能,没有定位和防盗功能,不能为旅客移动设备提供充电功能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拉杆箱不能为旅客提供坐靠功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拉杆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上座板、双头螺栓、下座板;
所述下座板,设置于所述箱体下半部分;
所述上座板,设置于所述箱体上半部分;
所述上座板和所述下座板通过所述双头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拉杆箱,还包括支撑杆,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上座板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定位销。
进一步的,所述的拉杆箱,还包括滑动棘轮,设置于所述上座板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拉杆箱,还包括带槽棘轮,设置于所述下座板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拉杆箱,还包括连杆,贯穿所述带槽棘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拉杆箱,还包括按钮,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拉杆箱,还包括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下座板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拉杆箱,还包括GPS定位模块,设置于所述下座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为旅客提供坐靠功能;
2)为旅客提供拉杆箱防盗定位的功能;
3)为旅客提供充电功能。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杆箱坐靠功能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座板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座板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杆箱,如图1所示,一种拉杆箱,包括箱体10,其特征在于,箱体10包括下座板12、双头螺栓13、上座板11。
所述下座板12,设置于所述箱体10下半部分。
所述上座板11,设置于所述箱体10上半部分;放下所述上座板11,人可以坐靠在所述上座板11上。
所述上座板11和所述下座板12通过所述双头螺栓13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杆14,一端通过螺栓22与所述上座板11连接,起支撑所述上座板11的功能;另一端连接有定位销15。
所述定位销15,用于防止所述支撑杆14随意转动。
所述滑动棘轮19,设置于所述上座板11下部,能够在滑动槽内左右移动。
如图3所示,所述带槽棘轮16,设置于所述下座板12上部;所述连杆17,贯穿所述带槽棘轮16;所述按钮18,与所述连杆17固定连接,按下后推动所述连杆17向右方移动,所述连杆17推动所述滑动棘轮19向右方移动。
所述滑动棘轮19与所述带槽棘轮16咬合时,所述上座板11与所述下座板12即被固定不再相对转动;推动所述按钮18,所述滑动棘轮19与所述带槽棘轮16分离,所述上座板11与所述下座板12即再次转动。
如图4所示,所述充电模块20,设置于所述下座板12内部,充电插口及充电按钮露出,实现为旅客移动设备充电的功能;所述GPS定位模块21设置于下座板12,提供拉杆箱定位防盗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拉杆箱,解决了现实中的人们的实际需要,具有现实的推广价值。通过对拉杆箱本身的结构改良,使其变成一个既可以装运行李又可以供人休息坐靠的“小凳子”,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解决了公共休息座椅不足的问题,使产品的使用更加贴心。附加的充电模块和GPS定位模块,可行性高,能极大增加该产品的附加值。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