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下颚保护支撑功能的安全气囊安装模块。
背景技术:
自2001年以来我国建筑行业产值利润率增速较为稳定,2010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已经达到3.6%,相对于以往年份同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说明我国建筑业经营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是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呈现出事故高发、多发态势。建筑业属于工伤风险较高行业,又是农民工集中的行业,保护措施的落实十分重要。而解决建筑工人工伤维权,最重要的就是从安全生产抓起,从危险源头预防,确保建筑施工零事故、建筑工人零伤害,没有工伤就是对施工人员最好的权益保护,所以建筑用保护用具的研究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安全性的保护系统,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
建筑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建筑杂质掉落而砸伤施工人员,而下颚为脆弱部位很容易受伤,现有技术中建筑上还没有一种装置能够对下颚进行有效缓冲保护,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全性能高,能够有效弥补现有技术中安全气囊保护的局限性,有效对脸部器官中下颚局部的有效保护,提升了安全性能的建筑用下颚保护支撑功能的安全气囊安装模块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建筑用下颚保护支撑功能的安全气囊安装模块,结构简单合理,安全性能高,能够有效弥补现有技术中安全气囊保护的局限性,有效对脸部器官中下颚局部的有效保护,提升了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用下颚保护支撑功能的安全气囊安装模块,包括箱体、凹槽、气囊安装模块、支撑部安装腔、安装座、电机、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感应模块;
其中:所述箱体内设有凹槽、气囊安装模块和支撑部安装腔,所述气囊安装模块和支撑部安装腔为相邻安装,所述气囊安装模块内设有凹槽;
所述支撑部安装腔的内底部安装有安装座和感应模块,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安装有第二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气囊安装模块为倒U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为软质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衔接处的夹角为18-26°。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为弯曲结构,且弯曲度为5-8%。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为弯曲结构,且弯曲度为12-14%。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二活塞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和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二活塞一端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相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复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当感应模块接受到安全气囊的弹开信息后,此时电机推动第一活塞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推出,而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为软质橡胶材料制成,同时还有第二活塞的缓冲支持,使得下巴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提高了安全性能,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安全气囊保护的局限性,有效保护了人体结构中的下颚器官,提升了安全性能,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一定夹角,满足了人体工程学设计的要求,有效使得下巴得到了有效的支撑和包裹,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用下颚保护支撑功能的安全气囊安装模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用下颚保护支撑功能的安全气囊安装模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凹槽;3、气囊安装模块;4、支撑部安装腔;5、安装座;6、电机;7、第一活塞;8、第二活塞;9、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感应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用下颚保护支撑功能的安全气囊安装模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用下颚保护支撑功能的安全气囊安装模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用下颚保护支撑功能的安全气囊安装模块,包括箱体1、凹槽2、气囊安装模块3、支撑部安装腔4、安装座5、电机6、第一活塞7、第二活塞8、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10和感应模块11。
其中:所述箱体1内设有凹槽2、气囊安装模块3和支撑部安装腔4,所述气囊安装模块3和支撑部安装腔4为相邻安装,所述气囊安装模块3内设有凹槽2。
所述支撑部安装腔4的内底部安装有安装座5和感应模块11,所述安装座5的上端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远离安装座5的一端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远离安装座5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活塞7,所述第一活塞7远离安装座5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活塞8,所述第二活塞8远离第一活塞7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支撑板9,所述第一支撑板9上安装有第二支撑板10。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气囊安装模块3为倒U形。其中倒U形的设计符合人体的构造,使得在保护人体下颚结构的同时,避免气囊的弹开对鼻子造成损伤,有效地保护了鼻子,提高了安全性能。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10均为软质橡胶材料制成,软质橡胶材料不仅具有支撑的性能,同时还有缓冲的性能,在对下巴进行支撑的过程中同时也保护了下巴不受伤害,有效提高了保护性能。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10衔接处的夹角为18-26°,满足人体工程学设计,能够有效对下巴进行支撑包裹保护,提高了支撑性能,进而有效提高了安全性能。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10衔接处的夹角为22°。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9为弯曲结构,且弯曲度为5-8%。满足人体工程学设计,能够有效对下巴进行支撑包裹保护,提高了支撑性能,进而有效提高了安全性能。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9为弯曲结构,且弯曲度为6.5%。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10为弯曲结构,且弯曲度为12-14%。满足人体工程学设计,能够有效对下巴进行支撑包裹保护,提高了支撑性能,进而有效提高了安全性能。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10为弯曲结构,且弯曲度为13%。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9远离第二活塞8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和第二支撑板10远离第二活塞8一端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相同,有效保证了下巴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撑,提高了支撑的效果,降低了伤害,提高了安全性能。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