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物箱包,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旅行箱。
背景技术:
人们在出差或者旅行时,旅行箱是必备工具,有时人们为了容纳更多行李,会准备大号的旅行箱,通常旅行箱自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外形体积较大,外出时携带不便。当旅行箱不用时放置也会占很大空间,而且体积固定不可调节,不利于日常收纳,给人们造成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收纳的折叠旅行箱,可减少未使用时的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折叠旅行箱,包括可折叠的框架主体和套在所述框架主体外侧的袋体;将所述框架主体撑开后的所述袋体呈长方体形状,所述框架主体在长方体的四个侧面均设有两个对角交叉连接的支撑杆;位于同一侧面的两个支撑杆通过交叉连接处的转轴转动连接,相邻侧面的两个支撑杆通过长方体顶角或底角的连接块连接,四个底角的连接块下端分别设有滚轮;将所述框架主体整体向中心折叠后,全部所述支撑杆均竖直排列至原长方体的中部;所述袋体的顶端设有拉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体采用防水的帆布或牛津布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体的顶面采用三边拉链连接、一边固定连接的方式与所述袋体的四个侧面连接,方便将所述袋体上端开口完全打开,以向内部放置行李物品,还便于将收缩折叠状态的框架主体取出或放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体的底面四角分别设有使四个所述滚轮伸出至外侧的开口,便于将袋体套设在框架主体的外侧,方便组装,保证两者支撑配合良好,也避免袋体的底面与地面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主体上设有伸至所述袋体外侧的可伸缩的拉杆,伸长后可方便拖拉行李箱,缩短后便于收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的下端连接至两个所述支撑杆交叉连接的转轴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主体采用航空铝合金材料制成,结构结实耐用且重量轻。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撑开后可容纳较多的行李物品,折叠后便于携带,减少占用空间,整体重量较轻;将袋体上端拉链打开放入框架主体,再将框架主体完全撑开即可,组装快捷,袋体易拆卸清洗,适合人们外出旅行或出差使用。还可将两个或多个框架主体上下或左右连接在一起,套装相应大小的袋体即可形成大空间的旅行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框架主体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框架主体的左视图;
图3为框架主体的前视图;
图4为框架主体的俯视图;
图5为框架主体外套设袋体后的示意图;
图6为两个框架主体叠加组合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折叠旅行箱,包括可折叠的框架主体和套在所述框架主体外侧的袋体6;将所述框架主体撑开后的所述袋体6呈长方体形状,所述框架主体在长方体的四个侧面均设有两个对角交叉连接的支撑杆3;位于同一侧面的两个支撑杆3通过交叉连接处的转轴4转动连接,相邻侧面的两个支撑杆3通过长方体顶角或底角的连接块2连接,四个底角的连接块2下端分别设有滚轮5;将所述框架主体整体向中心折叠后,全部所述支撑杆3均竖直排列至原长方体的中部;所述袋体6的顶端设有拉链7。
优选地,所述袋体6采用防水的帆布或牛津布制成。
优选地,所述袋体6的顶面采用三边拉链连接、一边固定连接的方式与所述袋体6的四个侧面连接,方便将所述袋体6上端开口完全打开,以向内部放置行李物品,还便于将收缩折叠状态的框架主体取出或放入。
优选地,所述袋体6的底面四角分别设有使四个所述滚轮5伸出至外侧的开口,便于将袋体6套设在框架主体的外侧,方便组装,保证两者支撑配合良好,也避免袋体6的底面与地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框架主体上设有伸至所述袋体6外侧的可伸缩的拉杆1,拉杆1伸长后可方便拖拉行李箱,缩短后便于收纳。
优选地,所述拉杆1的下端连接至两个所述支撑杆3交叉连接的转轴4上。
优选地,所述框架主体采用航空铝合金材料制成,结构结实耐用且重量轻。
使用时,将袋体上端拉链打开放入框架主体,再将框架主体完全撑开即可,组装快捷,袋体易拆卸清洗,适合人们外出旅行或出差使用。还可将两个或多个框架主体上下或左右连接在一起,套装相应大小的袋体即可扩容形成大空间的旅行箱,如图6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