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多功能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573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多功能安全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多功能安全帽。



背景技术:

在电厂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人员需要佩戴安全帽。现有的安全帽包括帽壳和帽衬,帽壳与帽衬之间具有缓冲空间,可缓冲、分散瞬时冲击力,从而避免或减轻对头部的直接伤害。然而,现有的安全帽具有以下缺点:一、现有的安全帽仅仅依靠帽壳和帽衬之间的缓冲空间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帽衬并不具有缓冲减震的作用,因此缓冲效果差;二、安全帽的通风效果有限,导致安全帽会积聚热量,施工人员容易出现中暑,而一些施工人员也因为安全帽比较闷热,忽略了对其自身的安全保护而脱下,从而无法保证施工人员的头部安全;三、许多作业现场在管理中使用指纹、智能卡对施工人员进行考勤,使用过程相对繁琐,有时施工人员需要排队打卡,对施工人员进出管理很不方便;四、无法实时掌握施工人员位置的移动变化,当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寻找定位与救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多功能安全帽,它结构设计合理,佩戴使用方便,缓冲减震效果好,提高了对佩戴者头部的保护效果,透气性好,能够降低安全帽内部的温度,提高了佩戴者的舒适性,设在帽檐上的电子标签可以对施工人员进出作业现场进行考勤,能够实时掌握施工人员位置的移动变化,以便发生事故后及时寻找定位与救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帽壳和帽衬,帽壳与帽衬之间具有缓冲空间,在帽壳的前侧设有帽檐,其特征在于:在帽壳的前侧设有一通孔,在通孔内设有风扇支架,风扇支架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扇叶相连,在帽檐顶部设有电子标签,在帽壳的后侧设有电池仓,在电池仓内设有电池,电池与电机、电子标签电连接;在帽衬的顶部间隔设有若干个弯曲设置的第一条状体,第一条状体的曲率半径从帽衬的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小,在帽衬的顶部相邻两第一条状体之间设有弯曲设置的第二条状体,第二条状体的曲率半径从帽衬的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小,且第二条状体的曲率半径小于与其相邻的第一条状体的曲率半径,相邻第二条状体与第一条状体之间形成透气孔;在帽壳上设有微型定位装置,微型定位装置包括用于采集施工人员位置信息的位置传感器及与位置传感器连接的无线WIFI发射模块,在作业现场设有若干个无线定位接收端,无线定位接收端接收无线WIFI发射模块发送的信息并通过有线传输网络将此信息传输到管理中心,确认施工人员进出某区域的位置。

所述第一条状体为弹性体。

所述第二条状体为弹性体。

所述通孔内侧卡接一制冷片,制冷片的吸热面朝向帽衬,制冷片的散热面朝向通孔外侧。

所述帽衬的下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缺口。

所述有线传输网络为光线缆或电缆。

所述帽壳外表面设有反光涂层。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第一条状体、第二条状体为弯曲设置,第一条状体、第二条状体的曲率半径从帽衬的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小,因此第一条状体、第二条状体对掉落的物体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的作用,从而保护佩戴者的头部安全。

2、第二条状体的曲率半径小于与其相邻的第一条状体的曲率半径,相邻第二条状体与第一条状体之间形成透气孔。因此在增加帽衬缓冲减震效果的同时,增加了透气性,能够降低安全帽内部的温度,使佩戴者感觉更加舒适。

3、在帽壳的前侧设有一通孔,在通孔内设有风扇支架,风扇支架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扇叶相连,通过电池对电机进行供电,利用扇叶的散热作用,从而能够降低帽壳内部的温度。

4、设在通孔内侧的制冷片,能够进一步降低帽壳内部的温度。

5、设在帽檐上的电子标签能够被设在作业现场门口的识别装置所识别,从而记录施工人员的姓名、进出时间等信息,无需施工人员亲自操作,大大方便了施工人员的进出考勤管理。电子标签设在帽檐上在方便施工人员进出考勤的同时,也可以防止施工人员不戴安全帽而进入作业现场,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6、在帽衬的下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缺口。缺口可以根据佩戴者的头部尺寸自行进行调节,使其适合不同头型的人佩戴,并且提高了佩戴者的舒适性。

7、第一条状体为弹性体,第二条状体为弹性体,提高了第一条状体、第二条状体缓冲减震的作用。

8、由于在帽壳上设有微型定位装置,能够实时记录施工人员位置的移动变化情况。一旦发生事故,通过管理中心立刻可以知道施工人员的数量,保证抢险救灾和安全救护工作的高效运作。事故发生后,通过管理中心,可根据事故的不同种类,查看作业现场一定范围内(探测到)是否有施工人员存在,便于救护工作的及时展开。

9、帽壳外表面设有反光涂层,便于寻找和发现施工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帽壳,2、帽衬,3、帽檐,4、通孔,5、风扇支架,6、电机,7、扇叶,8、制冷片,9、电子标签,10、电池仓,11、电池,12、第一条状体,13、第二条状体,14、缺口,15、位置传感器,16、无线WIFI发射模块,17、无线定位接收端,18、管理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帽壳1和帽衬2,帽壳1与帽衬2之间具有缓冲空间,在帽壳1的前侧设有帽檐3。在帽壳1的前侧设有一通孔4,在通孔4内设有风扇支架5,风扇支架5上设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与扇叶7相连。在通孔4内侧卡接一制冷片8,制冷片8的吸热面朝向帽衬,制冷片8的散热面朝向通孔4外侧。在帽檐3顶部设有电子标签9,在帽壳1的后侧设有电池仓10,在电池仓10内设有电池11,电池11与电机6、电子标签9电连接。在帽衬2的顶部间隔设有若干个弯曲设置的第一条状体12,第一条状体12的曲率半径从帽衬2的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小,在帽衬2的顶部相邻两第一条状体12之间设有弯曲设置的第二条状体13,第二条状体13的曲率半径从帽衬2的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小,且第二条状体13的曲率半径小于与其相邻的第一条状体12的曲率半径。相邻第二条状体13与第一条状体12之间形成透气孔。在帽衬2的下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缺口14。在帽壳1上设有微型定位装置,微型定位装置包括用于采集施工人员位置信息的位置传感器15及与位置传感器15连接的无线WIFI发射模块16,在作业现场设有若干个无线定位接收端17,无线定位接收端17接收无线WIFI发射模块16发送的信息并通过有线传输网络将此信息传输到管理中心18,确认该施工人员进出某区域的位置。有线传输网络为光线缆或电缆。

第一条状体12、第二条状体13为弯曲设置,第一条状体12、第二条状体13的曲率半径从帽衬2的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小,因此第一条状体12、第二条状体13对掉落的物体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的作用,从而保护佩戴者的头部安全。

第二条状体13的曲率半径小于与其相邻的第一条状体12的曲率半径,相邻第二条状体13与第一条状体12之间形成透气孔。因此在增加帽衬2缓冲减震效果的同时,增加了透气性,能够降低安全帽内部的温度,使佩戴者感觉更加舒适。

在帽壳1的前侧设有一通孔4,在通孔4内设有风扇支架5,风扇支架5上设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与扇叶7相连,通过电池11对电机6进行供电,利用扇叶7的散热作用,从而能够降低帽壳1内部的温度。

设在通孔4内侧的制冷片8,能够进一步降低帽壳1内部的温度。

设在帽檐3上的电子标签9能够被设在作业现场门口的识别装置所识别,从而记录施工人员的姓名、进出时间等信息,无需施工人员亲自操作,大大方便了施工人员的进出考勤管理。电子标签9设在帽檐上在方便施工人员进出考勤的同时,也可以防止施工人员不戴安全帽而进入作业现场,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在帽衬2的下部间隔设有若干个缺口14。缺口14可以根据佩戴者的头部尺寸自行进行调节,使其适合不同头型的人佩戴,并且提高了佩戴者的舒适性。

第一条状体12为弹性体,第二条状体13为弹性体,提高了第一条状体12、第二条状体13缓冲减震的作用。

由于在帽壳1上设有微型定位装置,能够实时记录施工人员位置的移动变化情况。一旦发生事故,通过管理中心18立刻可以知道施工人员的数量,保证抢险救灾和安全救护工作的高效运作。事故发生后,通过管理中心1,可根据事故的不同种类,查看作业现场一定范围内(探测到)是否有施工人员存在,便于救护工作的及时展开。

工作原理是:施工人员进入作业现场时,将安全帽戴在头上,当施工人员移动时,位置传感器15采集施工人员的位置信息,通过无线WIFI发射模块16在WIFI网络覆盖区域通过WIFI网络将信息发射给安装在作业现场的无线定位接收端17,无线定位接收端17接收无线WIFI发射模块16发送的信息然后通过有线传输网络将此信息传输到管理中心18,确认施工人员进出某区域的位置。管理中心18中存储每一个微型定位装置和每个无线定位接收端17所有信息,并能显示、存储每个无线定位接收端17在作业现场的分布情况,为生产管理和实施救援提供技术保证。管理者可以根据大屏幕上或电脑上的分布示意图查看某一区域,计算机即会把这一区域的施工人员情况统计并显示出来。

帽壳1外表面设有反光涂层(图中未画出),便于寻找和发现施工人员。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