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5720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粘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接装置。



背景技术:

有一种粘接装置,其能够从喷嘴排出被加热从而成为液体的粘接剂并将布料与布料之间粘接起来。粘接装置需要稳定地向布料涂布粘接剂。因此,粘接装置需要将布料与喷嘴之间的距离保持为恒定。日本特许公开2010年第179211号公报所公开的粘接装置将喷嘴配置在上布料与下布料之间。粘接装置从喷嘴向下布料排出粘接剂,利用上辊和下辊夹着上布料和涂布有粘接剂的下布料并将它们压接起来。此时,粘接装置中的上辊能够向下辊侧施力从而进行加压。粘接装置在喷嘴的下方具有施力辊。施力辊能够对下布料向上方施力。因此,在对厚度不同的布料进行粘接时,也能够使下布料接触喷嘴。粘接装置能够将下布料与喷嘴之间的距离保持为恒定,从而稳定地将粘接剂涂在布料上。

利用粘接装置进行的粘接包括粘接工序,在该粘接工序中,将长条状即带状的上片材从上方贴合在下布料即下片材上进而将它们粘接起来。在该粘接工序中,为了防止粘接剂从带状的上片材的宽度方向端部溢出等,期望的是,粘接装置从喷嘴向上片材排出粘接剂,再将下片材与涂布有粘接剂的上片材粘接起来。

但是,就以往的粘接装置而言,当更换成不同厚度的下片材时,上辊的上下位置发生位移。在进行上述粘接工序时,当上辊的上下位置发生位移时,有时会发生下述情况:上片材的上下位置发生位移,上片材与喷嘴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在该情况下,无法稳定地将粘接剂涂布于上片材,从而有可能导致粘接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上片材与喷嘴之间的距离的变化的粘接装置。

技术方案1的粘接装置具有用于排出粘接剂的喷嘴,该粘接装置借助从所述喷嘴排出来的所述粘接剂将第一片材的粘接面与第二片材粘接起来并输送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该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机座部,其为该粘接装置的基座,具有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固定面;上辊,其与所述第一片材的同所述粘接面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相接触,用于将所述第一片材重叠在第二片材的上表面并输送所述第一片材;下辊,其与所述上辊相对地配置,且与所述第二片材的下表面相接触,将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夹在该下辊与所述上辊之间;下辊支承部,其以所述下辊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下辊;下辊座,其用于保持所述下辊支承部;及调节机构,其用于调节所述下辊座相对于所述机座部的所述固定面在上下方向上的安装位置,所述调节机构具有:第一轴部,其自所述固定面和所述下辊座中的一者沿垂直于所述固定面的垂直方向延伸;及旋转构件,其设于所述固定面和所述下辊座中的另一者,具有供所述第一轴部插入的第一孔部,并且能够以与所述垂直方向平行地延伸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轴部偏心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

旋转构件的旋转轴线相对于第一轴部偏心,因此,通过使旋转构件旋转,能够使旋转构件相对于第一孔部内的第一轴部上下运动。因此,调节机构能够将旋转构件旋转所产生的力转换为使下辊座相对于第一轴部上下运动的力。当旋转构件相对于第一轴部上下运动时,下辊座相对于固定面在上下方向上的安装位置发生位移。在该情况下,下辊相对于上辊的上下位置也发生位移。操作者能够通过使旋转构件旋转,来在不改变上辊的位置的情况下调节上辊与下辊之间的距离。因此,粘接装置能够抑制在将粘接剂涂布于第一片材时第一片材与喷嘴之间的距离的变化。

在技术方案2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调节机构具有保持孔部,该保持孔部与所述垂直方向平行地贯穿所述下辊座,供所述旋转构件插入,所述保持孔部以所述旋转构件能够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方式保持所述旋转构件,所述第一轴部自所述固定面向所述垂直方向延伸。在该情况下,贯穿下辊座的保持孔部以旋转构件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该旋转构件。因此,粘接装置无需再设置新构件来用作保持旋转构件的构件。粘接装置能够削减零件数量,实现小型化。

在技术方案3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调节机构具有:第二轴部,其设在所述固定面中的、比所述第一轴部靠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该第二轴部与所述垂直方向平行地延伸;及第二孔部,其设在所述下辊座,供所述第二轴部插入,所述下辊座能够以插入所述第二孔部的所述第二轴部为中心摆动。在该情况下,当旋转构件旋转时,下辊座以第二轴部为中心摆动。因此,操作者仅通过使旋转构件旋转就能够调节下辊的上下位置。粘接装置能够容易地调节下辊的上下位置。

在技术方案4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轴部与所述下辊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轴部与所述下辊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在该情况下,插入第一孔部的第一轴部与下辊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下辊座的摆动中心即第二轴部与下辊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下辊座以第二轴部为中心摆动时的下辊的上下方向的移动量同第二轴部与下辊之间的距离成比例。因此,同第一轴部与下辊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轴部与下辊之间的距离的情况相比,粘接装置在旋转构件的旋转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下辊较大程度地上下运动。粘接装置能够扩大下辊的上下位置的调节范围。

在技术方案5、技术方案6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通过所述第一轴部的轴心和所述第二轴部的轴心的第一假想线与水平面平行。在该情况下,粘接装置能够使旋转构件分别向一方向和另一方向旋转相同的量时的下辊的移动量彼此大致相等。

在技术方案7、技术方案8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孔部为与通过所述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一轴部的轴心的第二假想线平行地延伸的长圆状的孔部,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范围包含所述第二假想线与所述水平面平行的基准状态。在该情况下,粘接装置能够使基准状态的旋转构件分别向一方向和另一方向旋转相同的量时的下辊座的移动量彼此大致相等。

在技术方案9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调节机构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用于将所述旋转构件固定于所述下辊座。在该情况下,粘接装置能够在利用旋转构件调节好下辊的上下位置之后利用固定部将旋转构件固定于下辊座。因此,粘接装置能够抑制下辊的上下位置在调节后发生位移。

附图说明

图1是设置在工作台200的上表面的粘接装置1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粘接装置1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喷嘴10移动到接近位置时的粘接装置1的左视图。

图4是喷嘴10移动到退避位置时的粘接装置1的左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W1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下辊座35和调节机构700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旋转构件73的立体图。

图8是旋转构件73处于基准状态时的粘接装置1的左视图。

图9是旋转构件73从基准状态绕顺时针方向旋转后的粘接装置1的左视图。

图10是旋转构件73从基准状态绕逆时针方向旋转后的粘接装置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下面的说明使用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上下、左右、前后。粘接装置1能够用粘接剂将两块片材粘接起来。如图3所示,粘接装置1例如能够进行这样的布带粘接工序:用粘接剂将长条的布带C2粘接在平面状的布料C1上。本实施方式对进行布带粘接工序时的粘接装置1进行说明。

图1用虚线表示了被工作台200挡住了的部分。如图1、图2所示,粘接装置1设置在与水平面大致平行的工作台200的上表面。粘接装置1具有机座部2、支柱部3、机臂部4、头部5、上输送臂6、下输送臂7、调节机构700、摆杆9、喷嘴10、操作面板300、控制装置等。

机座部2呈大致长方体状,被螺钉固定在工作台200的上表面。机座部2是粘接装置1的基座。机座部2在左侧面具有与铅垂方向平行的安装面2A(参照图6)。安装面2A在四个角附近各具有一个螺孔部41A(参照图6)。支柱部3自机座部2的上表面向铅垂方向上方延伸,呈大致棱柱状。机臂部4自支柱部3的上端部向左方延伸。机臂部4在前表面下部具有指示开关11。指示开关11能够接收例如使摆杆9摆动从而使喷嘴10移动到接近位置或退避位置的指示。头部5是自机臂部4的左端部进一步向左方延伸的部分。

上输送臂6自头部5的下表面后端侧向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且其顶端侧向前下方弯折。上输送臂6在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部61。上输送臂6的顶端侧能够在头部5内部的气缸的驱动下以轴部61为轴沿上下方向摆动。上输送臂6的顶端部以上辊12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上辊12。上辊12能够在上辊驱动机构部15的驱动下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参照图5)旋转。上辊驱动机构部15设在头部5的内部。上输送臂6在左侧面6A的前端部附近用螺钉154、155(参照图5)固定有布带引导部90。布带引导部90沿着上辊12的外周面引导从粘接装置1的后方供给来的布带C2。

下输送臂7借助下辊座35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机座部2的安装面2A,自位于比机座部2低的位置的下部向后上方倾斜地延伸。下输送臂7的顶端部以下辊18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下辊18。下辊18与上辊12相对。下输送臂7的下部和下辊座35的下部以从工作台200的上表面的开口部201的上方放下来的方式配置在该工作台200的上表面的开口部201的内侧,位于机座部2的底部的下方。

下辊座35具有安装部36和支承部37。安装部36为呈大致矩形的板状结构。安装部36具有向右方凹进去的前凹部361和后凹部362。前凹部361设在安装部36的前端部附近,后凹部362设在安装部36的后端部附近,前凹部361和后凹部362自左侧面观察时均呈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轴的长圆状。前凹部361具有一对前孔部361A,后凹部362具有一对后孔部362A。一对前孔部361A分别沿左右方向贯穿前凹部361的上部和下部。一对后孔部362A分别沿左右方向贯穿后凹部362的上部和下部。在一对前孔部361A和一对后孔部362A中一共插入有四个螺钉41。四个螺钉41分别从左侧插入一对前孔部361A和一对后孔部362A,且分别紧固于四个螺孔部41A(参照图6),从而将安装部36固定于安装面2A。四个螺钉41的杆部的直径均稍微小于一对前孔部361A的直径和一对后孔部362A的直径。因此,在将四个螺钉41拧松之后,安装部36能够在螺钉41与一对前孔部361A之间的间隙大小范围内、螺钉41与一对后孔部362A之间的间隙大小范围内进行些许移动。

支承部37与安装部36的下端部相连结,向左方延伸,且呈上方和左方开放的大致箱状。支承部37的底面随着从前端朝向后端去向下方倾斜。支承部37在内侧固定有托架39。托架39具有自左侧面观察时大致呈矩形的板面。托架39在板面的右侧固定有下输送马达38。下输送臂7的下端部固定在托架39的板面的左侧。即,支承部37借助托架39支承下输送臂7。下输送马达38的驱动轴从设于托架39的孔向左方突出,与下辊驱动机构部相连接。下辊驱动机构部设在下输送臂7内部。下辊驱动机构部具有同步带和多个带轮等,能够将下输送马达38的动力传递给下辊18。因此,下辊18能够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参照图5)旋转。下输送马达38和托架39相对于支承部37在左右方向上的装配位置是可调节的。粘接装置1能够与涂布粘接剂的位置等相应地调节下辊18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调节机构700是用于调节下辊座35相对于安装面2A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以下称作安装位置)的机构。

摆杆9呈臂状,自头部5的下表面前端侧向下方延伸。旋转轴9A(参照图3)以摆杆9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摆杆9的上端部。旋转轴9A沿左右方向延伸,其左端部支承摆杆9的上端部,其右端部与齿轮泵13(参照图2)相连接。摆杆9的下端部能够以旋转轴9A为中心沿前后方向摆动。如图3、图4所示,摆杆9在背面侧上部具有突出部9B。突出部9B向摆杆9的后方突出,呈大致棱柱状。突出部9B在上表面具有半球状的被抵接部9C。被抵接部9C能够从下方抵接于凸轮旋转体31的凸轮面31A。摆杆9在内部具有粘接剂的供给路径。供给路径的上端部与设于旋转轴9A内部的粘接剂的流路相连接。供给路径将齿轮泵13(参照图2)借助流路供给来的粘接剂向喷嘴10供给。摆杆9在供给路径附近具有棒状的加热器。加热器能够对在摆杆9的供给路径中流动的粘接剂进行加热。

如图5所示,喷嘴1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在摆杆9的下端部。喷嘴10是金属制的零件,具有排出部53、支承部52和转动连结部51。排出部53呈大致棒状,且沿左右方向大致水平地延伸,具有多个排出口65。多个排出口65与上辊12的外周面相对。排出口65是用于排出粘接剂的开口。支承部52呈大致柱状,自排出部53的右端部向前上方倾斜地延伸。转动连结部51自支承部52的上端部向右方弯折并延伸,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摆杆9的下端部相连结。

操作面板300配置在工作台200的上表面。操作面板300具有显示画面301。显示画面301能够显示各种信息。各种信息例如为排出口65与上辊12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以下称作喷嘴间隙)。操作面板300具有多个按键。操作者能够通过按下按键来输入各种信息。

控制装置设置在工作台200的下表面,用于控制粘接装置1的动作。控制装置根据指示开关11(参照图2)、操作面板300接收到的操作来设定喷嘴间隙等参数,控制粘接装置1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粘接装置1沿着上辊12的上部的外周面引导布带C2(参照图3),因此,能够通过设定喷嘴间隙来设定排出口65与布带C2之间的距离。

输送路径R1是进行布带粘接工序时的布料C1的输送路径,输送路径R2是进行布带粘接工序时的布带C2的输送路径。上辊12和下辊18能够以输送路径R1、R2处在上辊12和下辊18之间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且能够相互接触。上辊12与下辊18相互接触时的接触点是上辊12和下辊18将粘接剂夹在布料C1与布带C2之间并将它们相互压接起来时的压接点。在压接点处,上辊12与布带C2的上表面相接触,且下辊18与布料C1的下表面相接触。输送路径R1从粘接装置1的前方经过压接点朝向后方延伸。输送路径R2从布带供给源经由上辊12的上部并沿着上辊12的外周面绕过来,然后经过压接点朝向后方延伸。布带供给源设置在粘接装置1的后方。

上辊12和下辊18各自的旋转轴的轴向与粘接装置1的左右方向平行。下辊18的外径大于上辊12的外径。喷嘴10的排出口65在比压接点靠输送路径R2的上游侧的位置以与上辊12的外周面之间空开规定间隙的方式与该上辊12的外周面相对(参照图5)。排出口65朝向布带C2的与上辊12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粘接面排出粘接剂。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通过驱动上辊12和下辊18使它们旋转,将布带C2的涂布有粘接剂的粘接面贴合在配置在下侧的布料C1的上表面,将布料C1和布带C2在压接点处压接起来并向后方输送布料C1和布带C2。

如图2所示,头部5在罩5A的内侧具有齿轮泵13、内胆装配部14、上辊驱动机构部15、摆杆摆动机构部16、喷嘴间隙调节机构部17等。齿轮泵13设在头部5的右前方,在其内部具有粘接剂的供给路径。泵马达20设在机臂部4(参照图1)内部。齿轮20A固定于泵马达20的旋转轴,与齿轮泵13的齿轮13A相啮合。当泵马达20驱动时,齿轮13A驱动。当齿轮13A驱动时,齿轮泵13从装配在内胆装配部14的内胆中吸取适量的粘接剂,并将粘接剂经由旋转轴9A内部的流路向摆杆9内部的供给路径供给。内胆装配部14设在齿轮泵13的后方,具有主体部14A和盖部14B。主体部14A具有罩14C(参照图1)和收纳部14D。罩14C包覆收纳部14D周围。收纳部14D沿上下方向竖立设置,且呈上部开口的有底方筒状。收纳部14D在内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有内胆。内胆用于收纳热熔性的粘接剂。收纳部14D能够在装配有内胆的状态下向齿轮泵13供给粘接剂。热熔性的粘接剂被加热至规定温度成为液体,在低于规定温度的温度下成为固体。收纳部14D在内胆的两侧具有一对加热器。一对加热器能够对内胆进行加热。因此,粘接剂能够熔化从而成为液体。盖部14B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在收纳部14D的上部,对收纳部14D的上部开口进行开闭。当通过转动操作将盖部14B拧紧时,能够将盖部14B固定在收纳部14D的上部,当通过转动操作将盖部14B拧松时,能够将盖部14B从收纳部14D的上部拆下来。

如图3、图4所示,上辊驱动机构部15设在头部5的左端侧。上辊驱动机构部15具有上输送马达22、驱动带轮23、第一从动带轮、第一同步带24、第二从动带轮、第二同步带等。第一从动带轮、第二从动带轮、第二同步带设在上输送臂6内部。上输送马达22固定在头部5的背面侧且是固定在头部5的左端侧上部。上输送马达22的驱动轴22A向左方延伸。驱动带轮23固定于驱动轴22A。第一同步带24张设在驱动带轮23与第一从动带轮之间。第二从动带轮固定于上辊12的旋转轴。第二同步带张设在第一从动带轮与第二从动带轮之间。因此,上输送马达22的动力经驱动带轮23、第一从动带轮、第一同步带24、第二从动带轮、第二同步带传递给上辊12,从而使上辊12能够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摆杆摆动机构部16设在头部5的左端侧。摆杆摆动机构部16具有气缸27和连结轴26。气缸27在内胆装配部14的收纳部14D的左侧与收纳部14D相邻。气缸27具有前后两个空气注入口27A。吸气排气用软管与两个空气注入口27A相连接。粘接装置1能够控制从吸气排气用软管向两个空气注入口27A注入压缩空气的吸气动作和将压缩空气从气缸27排出的排气动作。位于气缸27内部的活塞的位置随着粘接装置1对吸气或排气的控制进行移动。棒状的可动部27B沿前后方向延伸,与活塞相连接。当活塞移动时,可动部27B沿前后方向移动。连结轴26设于可动部27B的顶端部。连结轴26在向前上方离开摆杆9的旋转轴9A的位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摆杆9相连结。

如图3所示,当气缸27的可动部27B向前下方移动时,可动部27B使连结轴26向前方移动。因此,摆杆9以旋转轴9A为中心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摆动,从而使喷嘴10移动到接近位置。如图4所示,当气缸27的可动部27B向后上方移动时,可动部27B使连结轴26向后方移动。因此,摆杆9以旋转轴9A为中心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摆动,从而使喷嘴10移动到退避位置。接近位置是喷嘴10的排出口65从前方接近上辊12的外周面时的位置。在进行粘接作业时,粘接装置1使喷嘴10移动到接近位置。退避位置是排出口65向前方大幅远离上辊12的外周面时的位置。例如在要沿着上辊12的外周面配置布带C2时,粘接装置1使喷嘴10移动到退避位置。

喷嘴间隙调节机构部17设在气缸27的左侧。喷嘴间隙调节机构部17具有调节马达30、凸轮旋转体31、原点传感器33、检测板32等。调节马达30的驱动轴30A向下方延伸。凸轮旋转体31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体形状。凸轮旋转体31的上表面与驱动轴30A的下端相连结。凸轮旋转体31在下表面具有凸轮面31A。凸轮面31A为倾斜面。在摆杆9以旋转轴9A为中心摆动从而使喷嘴10移动到接近位置时,在摆杆9的突出部9B的上表面设置的半球状的被抵接部9C从下方抵接于凸轮面31A。当调节马达30驱动时,凸轮旋转体31与驱动轴30A一起旋转。因此,被抵接部9C抵接于凸轮面31A的位置发生变化。被抵接部9C与其抵接于凸轮面31A的位置的变化相应地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使摆杆9以旋转轴9A为中心摆动。粘接装置1通过在喷嘴10位于接近位置的状态下驱动调节马达30,能够对喷嘴间隙进行微调。原点传感器33设在调节马达30的驱动轴30A附近。检测板32呈大致圆盘状,固定在凸轮旋转体31的上表面。检测板32在原点传感器33的下侧大致水平地延伸,具有缺口状的缘部32A(参照图2)。原点传感器33通过检测缘部32A的位置来检测调节马达30的原点。

图6中省略了下输送臂7等的图示。调节机构700具有第一轴部71、第二轴部72、第二孔部75、保持孔部74、旋转构件73和固定部76。第一轴部71呈圆棒状,自安装面2A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且是位于前端部附近的位置向左方突出。第一轴部71沿垂直于安装面2A的方向延伸。第二轴部72呈圆棒状,自安装面2A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且是位于后端部附近的位置向左方突出。第二轴部72沿垂直于安装面2A的方向延伸。第一轴部71与第二轴部72相互平行,它们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彼此大致相等。第一轴部71的轴心与下辊18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D1小于第二轴部72的轴心与下辊18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D2(参照图8)。在将粘接装置1设置在工作台200的上表面时,从工作台200的上表面至第一轴部71的轴心的距离与从工作台200的上表面至第二轴部72的轴心的距离彼此相等。通过第一轴部71的轴心和第二轴部72的轴心的第一假想线701(参照图8)与水平面大致平行。

第二孔部75设在一对后孔部362A之间。第二孔部75自侧面观察时呈圆形形状,从后凹部362的底面沿左右方向贯穿至安装部36的右表面。第二孔部75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二轴部72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等。第二孔部75的直径稍微大于第二轴部72的直径。第二孔部75的中心线沿垂直于安装面2A的方向延伸,且与第二轴部72的轴心一致。能够将第二轴部72插入第二孔部75。因此,下辊座35能够以第二轴部72为中心摆动。

保持孔部74以旋转构件73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该旋转构件73。保持孔部74具有保持凹部741和保持通孔部742。保持凹部741自侧面观察时呈圆形形状,从前凹部361的底面向右方凹进去。保持凹部741设在一对前孔部361A之间。保持凹部741在前端部附近具有标志741A(参照图8)。标志741A是设在保持凹部741的底面的凹部。保持通孔部742自侧面观察时呈圆形形状,从保持凹部741的底面沿左右方向贯穿至安装部36的右表面。保持凹部741和保持通孔部742位于彼此同轴的位置。即,保持凹部741和保持通孔部742的中心线为保持孔部74的中心线。保持孔部74的中心线沿垂直于安装面2A的方向延伸且相对于第一轴部71的轴心偏心。

如图7所示,旋转构件73具有圆盘部730、突出部735和第一孔部738。圆盘部730在左右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自侧面观察时呈圆形形状。圆盘部730的直径稍微小于保持凹部741的直径。圆盘部730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保持凹部741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等。圆盘部730具有缺口部733、槽部734和一对孔部731。一对孔部731沿左右方向贯穿圆盘部730的外周缘部的稍偏内侧的部分,呈圆弧状。一对孔部731以通过第一轴部71的轴心和圆盘部730的中心的第二假想线702(参照图8)为对称中心对称。孔部731相对于圆盘部730的中心从其一侧的半圆形的圆心到另一侧的半圆形的圆心具有规定的角度θ。在本实施方式中,孔部731的角度θ约为90°。缺口部733是自圆盘部730的外周缘部中的第二假想线702的延伸方向的端部朝向中心去以大致字母U状切去从而形成的。槽部734在圆盘部730的左表面沿着第二假想线702形成在缺口部733的中心侧端部与第一孔部738之间。

突出部735设在圆盘部730的右表面且设在一对孔部731之间。突出部735在左右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自侧面观察时呈圆形形状。突出部735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圆盘部730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突出部735的直径稍微小于保持通孔部742的直径。突出部735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保持通孔部742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等。突出部735和圆盘部730位于彼此同轴的位置。即,突出部735和圆盘部730的中心线为旋转构件73的中心线。旋转构件73的中心线沿垂直于安装面2A的方向延伸。

第一孔部738沿左右方向贯穿圆盘部730和突出部735。第一孔部738呈具有与第二假想线702平行的长轴的大致长圆状。第一孔部738包含旋转构件73的中心线。第一孔部738自侧面观察时以第二假想线702为对称中心对称。第一孔部738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一轴部71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等。第一孔部738在短轴方向上的长度稍微大于第一轴部71的直径。能够将第一轴部71插入第一孔部738。因此,旋转构件73能够在将第一轴部71插入第一孔部738的状态下旋转。

圆盘部730能够插入保持凹部741,突出部735能够插入保持通孔部742。在该情况下,保持孔部74的中心线与旋转构件73的中心线一致。因此,保持孔部74能够以旋转构件73能够以中心线为旋转构件73的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保持该旋转构件73。保持孔部74的中心与第一轴部71的轴心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错开。因此,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保持孔部74保持的旋转构件73的旋转轴线相对于第一轴部71的轴心偏心。

固定部76用于将旋转构件73固定于下辊座35。固定部76具有一对螺孔部763和一对螺钉761。一对螺孔部763分别设在保持凹部741的底面的上部和下部。一对螺钉761从左侧插入一对孔部731,并紧固于螺孔部763。因此,固定部76能够将旋转构件73固定于下辊座35。

参照图8~图10说明调节机构700的工作方式。调节机构700能够调节下辊座35相对于安装面2A在上下方向上的安装位置。即,通过使旋转构件73相对于保持孔部74旋转,能够使下辊座35以第二轴部72为中心摆动。旋转构件73的旋转范围包含旋转构件73的基准状态。基准状态是第二假想线702与水平面大致平行时的旋转构件73的状态(参照图8)。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构件73处于基准状态时,在自左侧面观察时,第二假想线702与第一假想线701(参照图8)重合。在该情况下,旋转构件73的旋转轴线位于第一轴部71的轴心的后方。

如图9所示,当旋转构件73从基准状态相对于保持孔部74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二假想线702以第二假想线702的前侧位于第一假想线701的下方且第二假想线702的后侧位于第一假想线701的上方的方式倾斜。在该情况下,旋转构件73的旋转轴线位于第一轴部71的轴心的后上方。因此,下辊座35以第二轴部72为中心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摆动。因此,下辊18向上方移动,接近上辊12。旋转构件73能够旋转直到一对螺钉761与一对孔部731的逆时针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相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角度θ约为90°,因此,旋转构件73从基准状态相对于保持孔部74绕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能够旋转的旋转角度约为45°。

如图10所示,当旋转构件73从基准状态相对于保持孔部74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二假想线702以第二假想线702的前侧位于第一假想线701的上方且第二假想线702的后侧位于第一假想线701的下方的方式倾斜。在该情况下,旋转构件73的旋转轴线位于第一轴部71的轴心的后下方。因此,下辊座35以第二轴部72为中心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摆动。因此,下辊18向下方移动,远离上辊12。旋转构件73能够旋转直到一对螺钉761与一对孔部731的顺时针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相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角度θ约为90°,因此,旋转构件73从基准状态相对于保持孔部74绕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能够旋转的旋转角度为约45°。

如图8所示,旋转构件73处于基准状态时,操作者能够经由缺口部733用肉眼确认到标志741A。旋转构件73处于基准状态时,标志741A位于槽部734所延伸的方向上。因此,当操作者在槽部734所延伸的方向上用肉眼确认到标志741A时,就能够把握到旋转构件73处于基准状态。粘接装置1能够容易地使操作者明确旋转构件73处于基准状态。

参照图4、图5说明粘接装置1进行的布带粘接工序。布带粘接工序中使用的布料C1例如是通过热熔接将两块布料的端部彼此接合起来得到的一块布料。粘接装置1在布带粘接工序中用粘接剂将布带C2贴合在布料C1的接合部分,从而能够加强布料C1的接合部分。操作者在进行布带粘接工序之前要进行第一准备工序和第二准备工序。

在第一准备工序中,操作者操作指示开关11使摆杆9摆动,从而使喷嘴10移动到退避位置(参照图4)。操作者将布料C1的顶端部从粘接装置1的前侧经过喷嘴10的下侧拉至上辊12与下辊18之间的压接点。操作者从设置在粘接装置1的后方的布带供给源向前方拉出布带C2,并将其拉至固定在上输送臂6的左侧面6A的布带引导部90。操作者使布带C2通过布带引导部90,再沿着上辊12的外周面将通过布带引导部90之后的布带C2拉至上辊12与下辊18之间的压接点。操作者使布带C2在上辊12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与布料C1的接合部分对准。操作者操作指示开关11使摆杆9摆动,从而使喷嘴10移动到接近位置(参照图5)。

在第二准备工序中,操作者设定各种参数。各种参数例如包括喷嘴间隙。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面板300来设定期望的喷嘴间隙。操作者与布料C1和布带C2的厚度、材质、粘接剂的材料的性质等相应地来设定喷嘴间隙。粘接装置1驱动调节马达30(参照图3),使喷嘴10移动到满足所设定的喷嘴间隙的位置。操作面板300在显示画面301显示当前设定的喷嘴间隙。通过操作面板300所设定的喷嘴间隙是排出口65与位于预先定好的基准位置(下面称作规定位置)的上辊12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当上辊12的位置偏离规定位置时,通过操作面板300所设定的喷嘴间隙(显示画面301中显示的喷嘴间隙)与实际的喷嘴间隙之间产生偏差。例如本实施方式的规定位置是旋转构件73处于基准状态时且要利用上辊12与下辊18夹着1mm厚的布料C1和布带C2时的上辊12的位置。上辊12位于规定位置时,若通过操作面板300将喷嘴间隙设定为0.5mm时,则实际的喷嘴间隙也为0.5mm。

参照图3、图5说明粘接装置1在进行布带粘接工序时的动作。在第二准备工序结束的状态下,处于在上辊12与下辊18之间的压接点处布带C2重叠在布料C1的接合部分的状态。粘接装置1同步驱动上输送马达22和下输送马达38。上辊驱动机构部15使上辊12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下辊驱动机构部使下辊18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布料C1沿着输送路径R1移动。布带C2沿着输送路径R2移动。粘接装置1在驱动上输送马达22和下输送马达38的同时,驱动泵马达20。当泵马达20驱动时,齿轮泵13从装配在内胆装配部14的内胆吸取适量的粘接剂,并将粘接剂向摆杆9内部的供给路径供给。粘接剂在供给路径流动,从排出口65排出。排出口65在比上辊12与下辊18之间的压接点靠布带C2的输送路径R2的上游侧的位置与上辊12的外周面相对。由此,粘接装置1能够将粘接剂涂布在沿着上辊12的外周面输送来的布带C2的粘接面上,并将该粘接面贴合在布料C1的接合部分且在压接点处将布带C2和布料C1压接起来。即,粘接装置1并不是将粘接剂涂布在布料C1的接合部分,而是能够将粘接剂涂布在布带C2的粘接面。因此,粘接装置1在将布带C2贴合在布料C1上时不会让粘接剂溢出,能够抑制布带C2与布料C1的接合部分之间的粘接不良。粘接装置1一边将布带C2的涂布有粘接剂的粘接面贴合在布料C1的接合部分,一边将布带C2和布料C1向后方输送。

对操作者在更换为不同厚度的布料C1时的操作进行说明。在压接点处,上输送臂6以轴部61为轴与布料C1的厚度相应地沿上下方向摆动,由此,上辊12与下辊18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在布料C1的厚度较厚的情况下,上辊12与下辊18之间的距离变大,在布料C1的厚度较薄的情况下,上辊12与下辊18之间的距离变小。例如将布料C1从1mm厚的布料更换为2mm厚的布料时,由于下辊18借助下辊座35固定于安装面2A,因此,上辊12会以轴部61为轴向上方摆动。因此,上辊12的位置会向上方位移1mm,从而偏离规定位置。在该情况下,实际的喷嘴间隙会从0.5mm变化到例如0.8mm,导致通过操作面板300所设定的喷嘴间隙(0.5mm)与实际的喷嘴间隙(0.8mm)之间产生偏差。在该情况下,操作面板300在显示画面301显示0.5mm的喷嘴间隙,因此,存在操作者误以为实际的喷嘴间隙也为0.5mm的可能性。由于实际的喷嘴间隙与通过操作面板300所设定的喷嘴间隙之间产生偏差,因此,粘接装置1无法稳定地将粘接剂涂布于布带C2,从而有可能导致粘接不良。

能够通过调节下辊座35相对于安装面2A在上下方向上的安装位置来抑制通过操作面板300所设定的喷嘴间隙与实际的喷嘴间隙之间产生偏差。下辊座35因下输送臂7、下输送马达38等的存在重量较重。但是,操作者只要进行下面说明的下辊座调节工序就能够容易地对下辊座35在上下方向上的安装位置进行微调。

参照图8、图10说明下辊座调节工序。在更换为不同厚度的布料C1的情况等时,操作者在进行第一准备工序之前要进行下辊座调节工序。在下辊座调节工序中,操作者与布料C1的厚度等相应地调节下辊座35相对于安装面2A在上下方向上的安装位置,来调节上辊12与下辊18之间的距离,以使上辊12的位置没有偏离规定位置。例如在操作者将布料C1从较薄的布料更换为较厚的布料(例如从1mm厚的布料更换为2mm厚的布料)时,操作者利用调节机构700使下辊18的位置向下方移动1mm。以下,以该情况为具体例来说明下辊座调节工序。

操作者将四个螺钉41从四个螺孔部41A拧松,并将一对螺钉761从一对螺孔部763拧松。在该情况下,安装部36处于能够相对于安装面2A进行些许移动的状态,旋转构件73处于能够相对于保持孔部74旋转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操作者将一字槽螺丝刀等工具插入槽部734,使旋转构件73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操作者能够通过一边用肉眼确认槽部734的位置一边使旋转构件73旋转,来一边把握旋转构件73相对于基准状态时的槽部734的位置的旋转量一边使旋转构件73旋转。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把握旋转构件73的旋转量来把握下辊18的上下位置的位移量。操作者在使旋转构件73旋转了期望的旋转量时(即,下辊18的上下位置向下方位移1mm时),将一对螺钉761紧固于螺孔部763从而将旋转构件73固定于下辊座35。操作者将四个螺钉41紧固于螺孔部41A从而将下辊座35固定于安装面2A。

如上所述,粘接装置1能够在将布料C1从较薄的布料更换为较厚的布料(从1mm厚的布料更换为2mm厚的布料)时使下辊18的位置向下方移动1mm,因此,能够抑制上辊12的位置偏离规定位置。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抑制通过操作面板300所设定的喷嘴间隙与实际的喷嘴间隙之间的偏差。操作者仅通过使旋转构件73旋转就能够对重量较重的下辊座35相对于安装面2A在上下方向上的安装位置进行微调。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容易地调节下辊18相对于上辊12的上下位置。

在将布料C1从较厚的布料更换为较薄的布料(例如从2mm厚的布料更换为1mm厚的布料)时,操作者将四个螺钉41和一对螺钉761拧松,使旋转构件73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上辊12与下辊18之间的距离缩小。该情况下的下辊座调节工序的步骤中除了旋转构件73的旋转方向不同以外,其他步骤与上述内容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上面说明的那样,旋转构件73的旋转轴线相对于第一轴部71偏心,因此,能够通过使旋转构件73旋转来使旋转构件73相对于位于第一孔部738内侧的第一轴部71上下运动。因此,调节机构700能够将旋转构件73旋转所产生的力转换为使下辊座35相对于第一轴部71上下运动的力。当旋转构件73相对于第一轴部71上下运动时,下辊座35相对于安装面2A在上下方向上的安装位置发生位移。在该情况下,下辊18相对于上辊12的上下位置也发生位移。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使旋转构件73旋转,来在不改变上辊12的位置的情况下调节上辊12与下辊18之间的距离。粘接装置1能够抑制在将粘接剂涂布于布带C2时布带C2与排出口65之间的距离的变化。

沿左右方向贯穿安装部36的保持孔部74以旋转构件73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该旋转构件73。因此,粘接装置1无需另外设置用于保持旋转构件73的构件。粘接装置1能够削减零件数量,实现小型化。

当旋转构件73旋转时,下辊座35以第二轴部72为中心摆动。因此,操作者仅通过使旋转构件73旋转就能够调节下辊18的上下位置。粘接装置1能够容易地调节下辊18的上下位置。

插入第一孔部738的第一轴部71与下辊18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D1小于下辊座35的摆动中心即第二轴部72与下辊18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D2。下辊座35以第二轴部72为中心摆动时的下辊18的上下方向的移动量同第二轴部72与下辊18之间的距离成比例。因此,同第一轴部71与下辊18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轴部72与下辊18之间的距离的情况相比,粘接装置1在旋转构件73的旋转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下辊18较大程度地上下运动。粘接装置1能够扩大下辊18的上下位置的调节范围。

通过第一轴部71的轴心和第二轴部72的轴心的第一假想线701与水平面大致平行。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使旋转构件73分别绕顺时针方向和绕逆时针方向旋转相同的量时的下辊18的移动量彼此大致相等。

第一孔部738为与通过旋转构件73的旋转轴线和第一轴部71的轴心的第二假想线702平行地延伸的长圆状的孔部。旋转构件73的旋转范围包含第二假想线702与水平面大致平行时的状态即基准状态。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使基准状态的旋转构件73分别绕顺时针方向和绕逆时针方向旋转相同的量时的下辊座35的移动量彼此大致相等。

调节机构700具有用于将旋转构件73固定于下辊座35的固定部76。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在利用旋转构件73调节好下辊18的上下位置之后利用固定部76将旋转构件73固定于下辊座35。粘接装置1能够抑制下辊18的上下位置在调节后发生位移。

在上面的说明中,布带C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片材的一例。布料C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片材的一例。安装面2A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面的一例。下输送臂7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辊支承部的一例。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形式的变更。上述实施方式的粘接装置1不限于粘接布料,还能够粘接具有挠性的片状材料。

操作者在进行第一准备工序之前进行下辊座调节工序,但既可以是,在第一准备工序之后进行下辊座调节工序,也可以是,在第二准备工序之后进行下辊座调节工序。各工序的步骤在上述内容中仅为一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第一轴部71自安装面2A向左方突出,但也可以是,第一轴部71自安装部36向右方突出。在该情况下,只要将旋转构件73和保持孔部74设于安装面2A即可。

第二轴部72自安装面2A向左方突出,但也可以是,第二轴部72自安装部36向右方突出。在该情况下,只要将第二孔部75设于安装面2A即可。

标志741A仅设在保持凹部741的左端部附近,但也可以是,按规定间隔设置多个标志741A。在该情况下,操作者能够通过经由缺口部733用肉眼确认多个标志741A中的某个标志741A来容易地把握旋转构件73的旋转量。也可以是,不设标志741A。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不在旋转构件73设置缺口部733。

调节机构700具有第二轴部72和第二孔部75,但也可以是,具有第一轴部71、旋转构件73和保持孔部74来代替第二轴部72和第二孔部75。即,也可以是,调节机构700具有一对第一轴部71、一对旋转构件73和一对保持孔部74。在该情况下,只要使一对旋转构件73中的一个旋转构件73绕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方向旋转并且使另一个旋转构件73绕与上述一个旋转构件73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就能够使下辊座35上下运动。在该情况下,调节机构700能够在不改变下辊18相对于上辊12的前后位置的情况下调节下辊18相对于上辊12的上下位置。

第一孔部738以包含旋转构件73的中心线的方式沿左右方向贯穿旋转构件73,但也可以是,第一孔部738不包含旋转构件73的中心线。第一孔部738呈与第二假想线702平行地延伸的长圆状,但既可以是,第一孔部738自侧面观察时呈圆形形状,也可以是,第一孔部738自侧面观察时呈弯曲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轴部71与下辊18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轴部72与下辊18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但既可以是,第一轴部71与下辊18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轴部72与下辊18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是,第一轴部71与下辊18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同第二轴部72与下辊18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

也可以是,通过第一轴部71的轴心和第二轴部72的轴心的第一假想线70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也可以是,固定部76具有例如一对销和一对能够供该销插入的孔部,在将一对销插入一对孔部的状态下将锁紧螺钉拧紧,从而将旋转构件73固定于下辊座3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