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针织物,具体涉及一种双层针织成型连底鞋面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1280067435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鞋袜及编织物的编织方法。该鞋袜包括基底编织物部以及使用第一编织纱线和沿着第一编织纱线编入的第二编织纱线编织的混成部。该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如图1所示,首先是内侧编织物部3的脚背侧,从相当于脚指的指根的部位α开始编织,编织包括脚指在内的内侧编织物部3的部位β。接着,一边使用减针和加针一边以与脚的凹凸对应的方式形成内侧编织物部3的部位γ、δ、ε、ζ、η(部位γ是使用了F、B的筒状编织、部位S是使用了F、B的C字状编织)。然后,以罗纹组织编织部位θ,再次一边使用加针和减针一边以与脚的凹凸对应的方式编织外侧编织物部2的部位ι、κ、λ、μ(部位K是使用了F、B的C字状编织、部位λ是使用了F、B的筒状编织),在与脚指的指根相当的部位V结束编织。由上述记载可知,鞋袜以鞋面和鞋底在前后针板上进行编织,该种编织方法,从内侧编织物部3的脚指指根部位开始编织,然后依次编织鞋身部位、鞋跟部位以及内侧编织物部和外侧编织物部2的罗口部位,接着编织外侧编织物的鞋跟部位、鞋身部位,然后到外侧编织物2的脚指指根部位结束编织,该种编织方法采用鞋面上下平铺设计进行编织,由于鞋面和鞋底不对称其编织图像展平后其脚跟部位凸出,编织过程其内侧编织物和外侧编织物的鞋身部位采用圆筒织法编织,而鞋跟部位采用字状织法编织。其鞋跟部位编织方法与鞋身部位编织方法不同,需要单独编织,增加编织工序,流程长,浪费车缝人工,而且鞋跟部位与鞋身部位的编织转换过程中,在鞋跟部位与鞋身部位的连接处会有车缝线,影响脚穿着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一种制作方便、快速,工序少,效率高,成本低及穿着舒适的双层针织成型连底鞋面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双层针织成型连底鞋面,所述连底鞋面为双层针织物,包括内层针织物和外层针织物,所述内层针织物和外层针织物均包括鞋身和罗口,所述连底鞋面为在两针板横编机上采用左右对称方式和圆筒织法从外层针织物的脚指部位处开始起口编织,至内层针织物的脚指部位处进行套针收口为一体成型无缝连底鞋面。本发明双层针织成型连底鞋面包括内层针织物和外层针织物两层,并通过在两针板横编机上采用左右对称方式和圆筒织法从外层针织物的脚指部位处起口编织外层针织物的鞋身和罗口,以及内层针织物的罗口和鞋身直至内层针织物的脚指部位处进行套针收口为一体成型无缝连底鞋面。该连底鞋面在两针板横编机上采用圆筒织法以左右对称方式从外层针织物的脚指部位处起口编织至内层针织物的脚指部位处进行套针收口一体成型成无缝鞋面,其穿着舒适,制作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针织物套入外层针织物内,所述内层针织物和外层针织物通过热熔粘合连接。热熔粘合连接,相对于车缝连接,其有效增加穿着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针织物包括内鞋身和内罗口,所述内鞋身由内鞋面、内鞋底、内鞋跟和内鞋头构成;所述外层针织物包括外鞋身和外罗口,所述外鞋身由外鞋面、外鞋底、外鞋跟和外鞋头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内罗口和外罗口的连接处设有内外层分隔线,内外层分隔线的设置,便于区分内层针织物和外层针织物,起到提醒和标记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连底鞋面的中间设有居中对称线,用于提醒连底鞋面的左右分布,便于使用者穿着。
一种双层针织成型连底鞋面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准备编织用的主纱和热熔纱,编织时采用添纱方法将热熔纱与主纱同步编织在一起;
第二步,使用两针板横编机进行连底鞋面的制作,采用左右对称的方式和圆筒织法在前后针板上进行编织,先从外层针织物的鞋头开始起口编织,完成整个外层针织物鞋身的编织,外层针织物鞋身编织完成后,继续采用圆筒织法在前后针板上依次进行外罗口、内罗口和内层针织物鞋身的编织,直至编织至内层针织物的鞋头处时采用套针收口,完成整个连底鞋面的编织。本发明双层针织成型连底鞋面的制作方法,使用两针板横编机,采用圆筒织法在前后针板上同步编织连底鞋面的左右两面,由于连底鞋面的左右两面对称,编织过程简单方便,采用圆筒织法一体成型,编织效率高,同时有效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单独编织鞋跟的繁琐步骤,精简了编织工序,有效提升了编织效率,该制作方法整个过程,仅需一个工人操作横编机即可,编织过程中不需人工操作,大大减少了人工需求量,减少了人工成本。
进一步地,第二步中所述的左右对称指的是以脚的内外侧对称,具体地,即是编织时以脚的内外侧对称作为基准进行左右对称式编织鞋面。以脚的左右两侧作为连底鞋面的左右对称设置基准,连底鞋面的左右两面对称,便于编织,编织过程中采用圆筒织法从外层针织物的脚指指根部位处起口编织至内层针织物的脚指指根部位处时进行套针收口为一体成型连底鞋面,其编织工序少,流程简单,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内罗口和外罗口的连接处设有内外层分隔线,内外层分隔线的设置,便于区分内层针织物和外层针织物,起到提醒和标记的作用。所述连底鞋面的中部设有居中对称线,用于提醒连底鞋面的左右分布,便于使用者穿着。
进一步地,一体编织成型后的连底鞋面,所述内层针织物套入外层针织物内后,一起套入套在脚模上,放入热处理室进行加热处理,热处理后从热处理室取出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后内层针织物与外层针织物粘成一体成为连底鞋面。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处理为蒸汽烫加热处理。
本发明双层针织成型连底鞋面,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穿着舒适、制作简单,该连底鞋面在两针板横编机上采用圆筒织法以左右对称方式从外层针织物的脚指部位处起口编织至内层针织物的脚指部位处进行套针收口一体成型成无缝鞋面,其穿着舒适,制作简单;
2、工序少、流程短、编织效率高,使用两针板横编机,采用圆筒织法在前后针板上同步编织连底鞋面的左右两面,由于连底鞋面的左右两面对称,编织过程简单方便,采用圆筒织法一体成型,编织效率高,同时有效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单独编织鞋跟的繁琐步骤,精简了编织工序,有效提升了编织效率;
3、成本低,该制作方法整个过程,仅需一个工人操作横编机即可,编织过程中不需人工操作,大大减少了人工需求量,减少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鞋袜的编织图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双层针织成型连底鞋面的左右对称铺平图;
附图3为本发明双层针织成型连底鞋面的概要图;
附图4为本发明双层针织成型连底鞋面的编织图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双层针织成型连底鞋面,所述连底鞋面为双层针织物,包括内层针织物20和外层针织物10,所述内层针织物20套入外层针织物10内,所述内层针织物20和外层针织物10通过热熔粘合连接,相对于车缝连接,其有效增加穿着的舒适度。所述内层针织物20和外层针织物10均包括鞋身和罗口,所述连底鞋面为在两针板横编机上采用左右对称方式和圆筒织法从外层针织物10的脚指部位a处开始起口编织,至内层针织物20的脚指部位i处进行套针收口为一体成型无缝连底鞋面。本发明双层针织成型连底鞋面包括内层针织物20和外层针织物10两层,并通过在两针板横编机上采用左右对称方式和圆筒织法从外层针织物10的脚指部位a处起口编织外层针织物10的鞋身和罗口,以及内层针织物20的罗口和鞋身直至内层针织物20的脚指部位i处进行套针收口为一体成型无缝连底鞋面。该连底鞋面在两针板横编机上采用圆筒织法以左右对称方式从外层针织物10的脚指部位a处起口编织至内层针织物20的脚指部位i处进行套针收口一体成型成无缝鞋面,其穿着舒适,制作简单。
如图2所示,所述内层针织物20包括内鞋身和内罗口25,所述内鞋身由内鞋面22、内鞋底23、内鞋跟24和内鞋头21构成;所述外层针织物10包括外鞋身和外罗口15,所述外鞋身由外鞋面12、外鞋底13、外鞋跟14和外鞋头11构成。所述内罗口25和外罗口15的连接处设有内外层分隔线30,内外层分隔线30的设置,便于区分内层针织物20和外层针织物10,起到提醒和标记的作用。所述连底鞋面的中间设有居中对称线,用于提醒连底鞋面的左右分布,便于使用者穿着。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双层针织成型连底鞋面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准备编织用的主纱和热熔纱,编织时采用添纱方法将热熔纱与主纱同步编织在一起;
第二步,使用两针板横编机进行连底鞋面的制作,采用左右对称的方式和圆筒织法在前后针板上进行编织,先从外层针织物10的鞋头开始起口编织,完成整个外层针织物10鞋身的编织,外层针织物10鞋身编织完成后,继续采用圆筒织法在前后针板上依次进行外罗口15、内罗口25和内层针织物20鞋身的编织,直至编织至内层针织物20的鞋头处时采用套针收口,完成整个连底鞋面的编织。本发明双层针织成型连底鞋面的制作方法,使用两针板横编机,采用圆筒织法在前后针板上同步编织连底鞋面的左右两面,由于连底鞋面的左右两面对称,编织过程简单方便,采用圆筒织法一体成型,编织效率高,同时有效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单独编织鞋跟的繁琐步骤,精简了编织工序,有效提升了编织效率,该制作方法整个过程,仅需一个工人操作横编机即可,编织过程中不需人工操作,大大减少了人工需求量,减少了人工成本。
如图4所示,上述编织方法首先从外层针织物10的鞋头处,也即是位于脚指的指根部位a处开始采用圆筒织法进行起口编织,然后,使用减针和/或加针进行外层针织物10的部位b、c、d的编织形成外层针织物鞋身,部位b、c、d处编织均采用圆筒织法编织,接着进行编织外层针织物10和内层针织物20的相接部分的罗口部位e,然后,接着使用减针和/或加针进行内层针织物20的部位f、g、h的编织形成内层针织物鞋身,部位f、g、h处编织均采用圆筒织法编织,内层针织物鞋身编织完成后,在内层针织物的鞋头,即位于脚指的指根部位i套针收口,结束编织。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步中所述的左右对称指的是以脚的内外侧对称,具体地,即是编织时以脚的内外侧对称作为基准进行左右对称式编织鞋面。以脚的左右两侧作为连底鞋面的左右对称设置基准,连底鞋面的左右两面对称,便于编织,编织过程中采用圆筒织法从外层针织物10的脚指指根部位处起口编织至内层针织物20的脚指指根部位处时进行套针收口为一体成型连底鞋面,其编织工序少,流程简单,效率高。所述内罗口25和外罗口15的连接处设有内外层分隔线30,内外层分隔线30的设置,便于区分内层针织物20和外层针织物10,起到提醒和标记的作用。所述连底鞋面的中部设有居中对称线,用于提醒连底鞋面的左右分布,便于使用者穿着。一体编织成型后的连底鞋面,所述内层针织物20套入外层针织物10内后,一起套入套在脚模上,放入热处理室进行蒸汽烫加热处理,使内层针织物20与外层针织物10粘成一体结构,热处理室的温度为热熔纱的热熔温度,也即是热熔纱的熔点温度,热处理后从热处理室取出进行冷却定型处理,冷却后内层针织物20与外层针织物10粘成一体成为定型后的连底鞋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