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7761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服装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



背景技术:

由于服装设计向多元化发展,且人们审美观念的提升,服装上往往需要增设一些装饰,这些装饰可以是口袋、拉链以及贴条,还包括在服装上开叉等,改变服装原有的样式,提升服装的美观程度,从而捕获更多的消费者。

当对于服装制造而言,这些增加的特征均通过布料的拼接完成,将特征布料人工手动缝制于面料上,从而完成服装制造。但这种方式一方面会因为人工手动缝制的不确定性较大,造成每一件产品都不相同,产品统一性差;其次,这种方式需要操作者一边摆放或压紧特征布料,一边操作缝纫机走线,操作效率低,不适合企业流水线式的大批量生产,且容易造成特征布料与面料相对位置的移动而影响缝制质量,造成产品质量差的问题;这种方式还造成了需要有经验者才能生产,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综上所述,目前的服装拼接缝制的方式存在生产的产品统一性差、效率低、只适合有经验者生产,缝制过程中易出现相对位移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以设置多块通过软连接连接的板组成的可翻折的结构,并于板上分别开设可放置特征布料的槽或缝合槽或走线槽,并于开设有放置特征布料的槽的板上且位于槽的两侧设置固定或可翻折或抽取的固定组件,防止缝制过程中出现相对移动而影响产品质量,同时根据缝合槽或走线槽缝合走线,保证了缝合的标准性,并且每一特征布料均放置于形状按需要设置的槽中进行折叠和缝制,保证了特征的标准,且产品的统一性更高,并且通过翻折或抽取各板便可实现将特征布料缝合于面料上,操作过程简单,效率更高,更符合企业流水线式的大规模生产,同时能满足无经验者操作,减轻企业负担。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底部组件、盖板组件以及固定组件,底部组件的一侧边与盖板组件的一侧边软连接,组成可翻折的多层结构,固定组件设置于底部组件或盖板组件上;其中,

底部组件上开设有一同所需特征的形状相同的放置槽,放置槽底部且沿放置槽长度方向上的外部轮廓线开设有至少两条缝制槽;

盖板组件包括至少一盖板,盖板均可翻折到覆盖于底部组件上,且每一盖板上均开设有至少两条走线槽,每一走线槽分别与一缝制槽对应;

固定组件设置于放置槽处,固定放置槽中的特征布料。

上述的一种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其中,固定组件为翻折式,固定组件设置于放置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且固定组件背离放置槽的一侧边软连接于底部组件上,固定组件靠近放置槽的一侧边与所靠近的放置槽的一外部轮廓线齐平。

上述的一种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其中,固定组件与底部组件之间设置有粘性带。

上述的一种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其中,固定组件上靠近放置槽的一侧设置有马尾毡,且马尾毡的马尾伸入到放置槽中。

上述的一种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其中,固定组件为抽取式,固定组件的外部轮廓形状与放置槽的外部轮廓形状一致。

上述的一种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其中,抽取式的固定组件可呈整体式设置或呈多段式设置。

上述的一种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其中,固定组件为固定式,固定组件设置于放置槽内且沿放置槽长度方向的两端。

上述的一种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其中,放置槽内可沿放置槽的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条防滑带。

上述的一种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其中,底部组件靠近盖板组件一侧的面上以及盖板组件靠近底部组件一侧的面上均设置有若干防滑带。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1、在底板组件上开设同所需特征的形状一致的放置槽,保证了特征布料能在放置槽中折叠,保证了折叠形状一致,统一性更高;2、设置各种不同形式的固定结构,对特征布料或面料进行固定,防止缝合过程中发生移动而影响产品质量;3、特征布料的折叠以及缝制均通过模板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适用于无经验者操作,适合企业流水线式的大规模生产,减小企业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翻折式固定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抽取式固定组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固定式固定组件的结构图。

附图中:1、底部组件;11、放置槽;12、缝合槽;2、盖板组件;21、走线槽;3、固定组件;4、防滑带;5、粘性带;6、马尾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翻折式固定组件的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包括:底部组件1、放置槽11、缝合槽12、盖板组件2、走线槽21、固定组件3、防滑带4、粘性带5以及马尾毡6。

具体的,底部组件1和盖板组件2均为板件,底部组件1的一侧边和盖板组件2的一侧边软连接,形成可翻折的结构,可通过翻折将盖板组件2覆盖到底部组件1上。

具体的,底部组件1上开设有与所需特征的形状一致的放置槽11,放置槽11中放置特征布料,并将特征布料在放置槽11中折叠,标准性更高,保证了每一服装上特征的统一性。

具体的,放置槽11底部开设有至少两平行设置的缝合槽12,缝合槽12的形状与所需特征的形状一致,且缝合槽12分别设置于放置槽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或中部,且最外的两缝合槽12之间的距离与所需特征的形状的宽度一致,保证特征布料缝制的标准性,提升产品质量。

具体的,盖板组件2至少设置有一盖板,盖板软连接于底部组件1的侧边上,且于盖板上开设有至少两条走线槽21,走线槽21的形状与所需特征的形状一致,同时走线槽21的数量和缝合槽12的数量一致,且一走线槽21对应一缝合槽12。

具体的,固定组件3包括若干压板,压板设置于放置槽11的两侧,且每一压板背离放置槽11的一侧边与底部组件1软连接,保证了压板可绕这一侧边翻折,实现对特征布料或面料的压紧,防止缝制过程中特征布料或面料发生相对位移而出现次品的问题。

更加具体的,每一压板靠近放置槽11一侧的一侧边与放置槽11的外部轮廓线对应,并于这一侧边上设置马尾毡6,且马尾毡6的马尾伸入到放置槽11中,可在不开孔的情况下将压紧效果最大化,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

更加具体的,每一压板和底部组件1之间均设置有粘性带5,粘性带5在压板翻折到压于特征布料或面料上时,通过粘性带5能临时将压板固定于底部组件1上,实现了对特征布料或面料更稳定的压紧作用。

更加具体的,放置槽11内沿放置槽11长度的方向、底部组件1靠近盖板组件2一侧的面上以及盖板组件2靠近底部组件1一侧的面上均设置有若干防滑带4,有效增大摩擦,进一步防止特征布料以及面料在缝制过程中发生相对位移而影响产品缝制质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包括开设有形状同所需特征的形状一致的放置槽11的底部组件1,开设有走线槽21且软连接于底部组件1上的盖板组件2,将固定组件3以压板的形式软连接于底部组件1上,且压板均设置于放置槽11的两侧,通过翻折压板便可实现对放置槽11中特征布料或面料的压紧,操作简单,压紧速度快;并且将特征布料在放置槽11中折叠,能保证特征布料折叠的标准性,提高产品的统一性;同时,通过翻折模板便能实现特征布料和面料的缝合,且缝合效果更好,适用于无经验者操作,且效率更高,更适合企业流水线式的大规模生产,减轻企业负担。

实施例二: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抽取式固定组件的结构图。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包括:底部组件1、放置槽11、缝合槽12、盖板组件2、走线槽21、固定组件3以及防滑带4。

具体的,底部组件1和盖板组件2均为板件,底部组件1的一侧边和盖板组件2的一侧边软连接,形成可翻折的结构,可通过翻折将盖板组件2覆盖到底部组件1上。

具体的,底部组件1上开设有与所需特征的形状一致的放置槽11,放置槽11中放置特征布料,并将特征布料在放置槽11中折叠,标准性更高,保证了每一服装上特征的统一性。

具体的,放置槽11底部开设有至少两平行设置的缝合槽12,缝合槽12的形状与所需特征的形状一致,且缝合槽12分别设置于放置槽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或中部,且最外的两缝合槽12之间的距离与所需特征的形状的宽度一致,保证特征布料缝制的标准性,提升产品质量。

具体的,盖板组件2至少设置有一盖板,盖板软连接于底部组件1的侧边上,且于盖板上开设有至少两条走线槽21,走线槽21的形状与所需特征的形状一致,同时走线槽21的数量和缝合槽12的数量一致,且一走线槽21对应一缝合槽12。

具体的,放置槽11内沿放置槽11长度的方向、底部组件1靠近盖板组件2一侧的面上以及盖板组件2靠近底部组件1一侧的面上均设置有若干防滑带4,有效增大摩擦,进一步防止特征布料以及面料在缝制过程中发生相对位移而影响产品缝制质量。

更加具体的,固定组件3分为呈整体设置或分段设置的两种,对于整体设置的固定组件3而言,固定组件3为一块平板,且平板的外部轮廓形状与放置槽11的外部轮廓形状以及所需特征的形状一致,使得特征布料放置于放置槽11中后能通过将平板放置于放置槽11内,将特征布料卡设于放置槽11中,待需要缝制时,将固定组件3沿一方向抽出即可;对于分段设置的固定组件3而言,固定组件3分为至少两段,放置过程与整体设置的固定组件3一致,当抽取时需沿两相反方向抽取,适合阶梯型的放置槽11。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将固定组件3设置成可抽取的至少一块平板,且固定组件3的形状与放置槽11的形状一致,通过将固定组件3放置于放置槽11中实现对特征布料的卡紧,待缝制时沿同一方向或两相反方向抽取出固定组件3即可,更容易操作,且适用于缝制过程中固定组件3挡住缝合槽12或走线槽21的情况(如对多层口袋的缝制),适应性更高。

实施例三: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固定式固定组件的结构图。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包括:底部组件1、放置槽11、缝合槽12、盖板组件2、走线槽21、固定组件3以及防滑带4。

具体的,底部组件1和盖板组件2均为板件,底部组件1的一侧边和盖板组件2的一侧边软连接,形成可翻折的结构,可通过翻折将盖板组件2覆盖到底部组件1上。

具体的,底部组件1上开设有与所需特征的形状一致的放置槽11,放置槽11中放置特征布料,并将特征布料在放置槽11中折叠,标准性更高,保证了每一服装上特征的统一性。

具体的,放置槽11底部开设有至少两平行设置的缝合槽12,缝合槽12的形状与所需特征的形状一致,且缝合槽12分别设置于放置槽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或中部,且最外的两缝合槽12之间的距离与所需特征的形状的宽度一致,保证特征布料缝制的标准性,提升产品质量。

具体的,盖板组件2至少设置有一盖板,盖板软连接于底部组件1的侧边上,且于盖板上开设有至少两条走线槽21,走线槽21的形状与所需特征的形状一致,同时走线槽21的数量和缝合槽12的数量一致,且一走线槽21对应一缝合槽12。

具体的,放置槽11内沿放置槽11长度的方向、底部组件1靠近盖板组件2一侧的面上以及盖板组件2靠近底部组件1一侧的面上均设置有若干防滑带4,有效增大摩擦,进一步防止特征布料以及面料在缝制过程中发生相对位移而影响产品缝制质量。

更加具体的,固定组件3包括若干固定针,固定针设置于放置槽11内,且固定针设置于放置槽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同时,每一固定针均垂直于放置槽11的底设置,使得特征布料放置于放置槽11中时,固定针穿过特征布料并将特征布料固定,防止特征布料和面料在缝制的过程中发生位移而影响缝制过程和成品品质。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装拼装缝制的模板,将固定结构设置成垂直于放置槽11底部的若干固定针,且固定针设置于放置槽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适用于对拉伸后的特征布料或橡筋的固定,且固定更加牢靠且稳定。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