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人体数据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02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人体数据获取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人体数据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人体数据获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体测量方式大概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接触式手工测量,二是非接触式人体测量。在传统的接触式手工测量中是指利用测量工具直接接触人体进行测量。这些测量方式简单易行、价格较低而被广泛的使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但由于是人工手工测量,主观性较强、速度慢、工作量大的缺点制约了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前景,难以满足当今社会高效率高精度的数字化服装生产的需求。

在非接触式人体测量方面,主要应用在是以顾客为导向的电子化量身定制(E-MTM)服装产业,它利用人体的数字化将人体测量、体型分类、服装设计以及生产等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快速、准确、高效的生产模式,主要原理以现代光学为基础,融入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像学、信息处理等技术。在非接触式人体测量方面又主要分为三维非接触式测量和二维非接触式人体测量,立体摄影测量法、激光测量法、莫尔条纹测量法、TC2分层轮廓测量法、投影条纹相位测量法等成为了目前三维非接触式人体测量技术的最主要的方法。

三维人体测量技术与传统的人体测量技术相比具有准确、高速和一致性程度高的优点,对于传统方法无法测量的人体形态、曲线特征等也可以进行准确的测量,测量操作简便,对传统测量中所要注意的专业性要求较低。此外,测量结果还可通过计算机直接输送到纸样设计和自动裁剪系统,实现人体测量、纸样设计和排料裁剪的连续自动化。虽然三维人体测量仪在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但价格昂贵、不便移动,需要专业人士操作等其它因素使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厂中中的应用减少。

在二维非接触式人体测量方面,首先需要的是通过测量人体的二维信息,然后以此为依据获得相关的二维尺寸,最后通过预测拟合模型得到三维信息主要是照片测量或视频测量,利用图形图像处理等得到人体投影轮廓图像,再通过数据转换,就可计算出人体关键部位的真实尺寸。在获取人体的二维尺寸中大多采用照片测量获取特征点、特征线,由于人体站立原因,有可能会出现人体前倾、后倾乃至左右倾,这就会造成照片失真,特征线的选择会出现歪斜情况,进而影响到后续的研究的准确性。

综上,现有的人体测量方法,较手工测量方法,需要减少人为主观因素,提高测量效率;较非接触三维扫描仪而言,价格昂贵、不便移动、专业人士操作等因素限制了应用发展;较非接触式二维测量方法,在确定准确的特征线、提高获取数据效率、便于拆卸移动方面需要相应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人体数据获取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增加4个100×100的网格板,四个网格板通过基础支架摆放着人体的正面、背面、左侧及右侧面。网格板中间装有滑轨,在滑轨端装有云台,云台与相机相连,云台下方装有固定螺母。该装置操作简单、测量成本低、便于拆卸、不占用空间、实现照片法准确测量,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人体数据获取装置,包括拍摄系统及站台,拍摄系统与所站台相互配合,其特征在于:拍摄系统包括有第一网格板、第二网格板、第三网格板及第四网格板,第一网格板设于站台的前端,第二网格板设于站台的后端,第三网格板设于站台的左侧,第四网格板设于站台的右侧;第一网格板的中间、第二网格板的中间、第三网格板的中间及第四网格板的中间均安装有滑轨,滑轨上均安装有云台,云台的上端均安装有相机,云台的下端连接有固定螺母。

进一步,站台的下端安装有吸盘。吸盘能够牢牢吸附于地板上,在测量过程中站台不会移动,降低测量数据误差,提升数据的可靠性,且该结构简单,吸附方便。

进一步,站台的上端安装有套鞋。在测量时,测量人穿着套鞋进行测量,防止测量人站位偏差而产生测量误差。

进一步,第一网格板的下端、第二网格板的下端、第三网格板的下端及第四网格板的下端均连接有基础支架,基础支架安装第一网格板、第二网格板、第三网格板与第四网格板。基础支架用于安装第一网格板、第二网格板、第三网格板及第四网格板,每个网格板匹配一个基础支架;借助该基础支架,实现各个网格板拆装方便,进而使本实用新型便于携带。

进一步,第一网格板的下端、第二网格板的下端、第三网格板的下端及第四网格板的下端均设有插销,基础支架内设有插槽,插销与插槽相互匹配。采用插销与插槽结构,拆装方便,结构稳定,不易发生意外脱离。

进一步,相机内均包括有无线连接器,无线连接器与无线遥控器相互匹配,无线遥控器控制相机。借助无线遥控器同步控制4个相机,保证拍摄与传输的一致性。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携式人体数据获取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增加4个100×100的网格板,四个网格板通过基础支架摆放着人体的正面、背面、左侧及右侧面。网格板中间装有滑轨,在滑轨端装有云台,云台与相机相连,云台下方装有固定螺母。该装置操作简单、测量成本低、便于拆卸、不占用空间、实现照片法准确测量,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等问题。其具体有益效果表现为以下几点:

1、第一网格板、第二网格板、第三网格板及第四网格板配合拍摄,该网格板的规格为100*100,即每列、每行均有100个网格,每个网格单位长度为2*2cm;拍摄所得照片借助网格板上的网格数据得出不同部位的宽度、厚度,进而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转化为围度数据,无需人为尺寸测量,省时省力,且4面网格板设计巧妙,工作原理简单,操作方便。

2、可以根据正面与背面的网格照片、左侧与右侧的网格照片检测同一部位上是否存在差异,增强照片测量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并且可以根据网格上的差异实行一定程度的矫正作用。

3、云台与相机相连,云台能够调节相机镜头,使得相机镜头对准待测量位置,保证测量精确性。

4、滑轨、固定螺母相互配合,用于调节相机的高度;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松开固定螺母,云台处于自由运动状态,调节云台及相机至目标位置,然后拧紧固定螺母实现固定;该结构扩大了相机可拍摄的范围,方便同时测量人体腰围、臀围、胸围等特征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部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人体数据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网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正向拍摄示意图;

图4为侧向拍摄示意图;

图5为基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便携式人体数据获取装置,包括拍摄系统及站台9,拍摄系统与所站台9相互配合,站台9放置于拍摄系统的正中间位置,测量人站立于站台9上接受测量;站台9的下端安装有吸盘11,在安装时将站台9下压,吸盘11能够牢牢吸附于地板上,在测量过程中站台9不会移动,降低测量数据误差,提升数据的可靠性,且该结构简单,吸附方便。站台9的上端安装有套鞋10。在测量时,测量人穿着套鞋10进行测量,防止测量人站位偏差而产生测量误差。

拍摄系统包括有第一网格板1、第二网格板2、第三网格板3及第四网格板4,第一网格板1、第二网格板2、第三网格板3及第四网格板4借助基础支架12实现安装固定;基础支架12用于安装第一网格板1、第二网格板2、第三网格板3及第四网格板4,每个网格板匹配一个基础支架12;第一网格板1的下端、第二网格板2的下端、第三网格板3的下端及第四网格板4的下端均设有插销13,基础支架12内设有插槽14,插销13与插槽14相互匹配;第一网格板1、第二网格板2、第三网格板3及第四网格板4在安装时,将其下端的插销13插入插槽14内,插入完全后实现固定安装;采用插销13与插槽14结构,拆装方便,结构稳定,不易发生意外脱离,进而使本实用新型便于携带。

第一网格板1设于站台9的前端,即处于测量人的前端;第二网格板2设于站台9的后端,即处于测量人的后端;第三网格板3设于站台9的左侧,即处于测量人的左侧;第四网格板4设于站台9的右侧,即处于测量人的右侧。第一网格板1、第二网格板2、第三网格板3及第四网格板4配合拍摄,该网格板上设有刻度线,其规格为100*100,即每列、每行均有100个网格,每个网格单位长度为2*2cm;拍摄所得照片借助网格板上的网格数据得出不同部位(如颈部、臀部、腰部、胸部等)的宽度、厚度,进而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转化为围度数据,无需人为尺寸测量,省时省力,且4面网格板设计巧妙,工作原理简单,操作方便。

第一网格板1的中间、第二网格板2的中间、第三网格板3的中间及第四网格板4的中间均安装有一座滑轨15,每座滑轨15上均安装有一座云台6,每座云台6的上端均安装有一台相机5,云台6的下端连接有固定螺母7。滑轨15、固定螺母7相互配合,用于调节相机5的高度;其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松开固定螺母7,云台6处于自由运动状态,调节云台6及相机5至目标位置,然后拧紧固定螺母7实现固定;该结构扩大了相机5可拍摄的范围,方便同时测量人体腰围、臀围、胸围等特征线。云台6与相机5相连,云台6能够调节相机5镜头,使得相机5镜头对准待测量位置,保证测量精确性。

每台相机5内均包括有无线连接器(图中未标出),无线连接器与无线遥控器8相互匹配,无线遥控器8控制相机5。借助无线遥控器8同步控制4个相机5,保证拍摄与传输的一致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