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箱把手及旅行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6359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旅行箱把手及旅行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旅行箱把手及旅行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系统的日益完善,人们在各地区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在进行长途或短途出行时,往往需要将一些重要的文件或物品随身保存,因此经常需要使用旅行箱。

现有技术中的旅行箱主要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侧面的把手,箱体一般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两部分,上箱体和下箱体的接触面形状相同,且上箱体和下箱体相接触的任一侧铰接连接,把手设置在上箱体和下箱体铰接处相对的一侧,且上箱体和下箱体的铰接处相对的一侧上还设置有锁件,用于锁住上箱体和下箱体,避免在拿取旅行箱时,上下箱体打开。

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目前现有的旅行箱为了便于使用者拿取,旅行箱的把手一般为半椭圆环状结构,把手直接与旅行箱的侧面连接,且高出箱体的表面设置,采用此种设置,在搬运旅行箱或将旅行箱放置在后备箱等较为拥挤的地方时,容易导致把手与旅行箱表面的连接处承受来自外部的冲击,进而使把手与旅行箱表面的连接处断开,导致把手损坏,并且把手凸出旅行箱外,在存放旅行箱时,会占用额外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旅行箱把手及旅行箱,以缓解现有的旅行箱的把手在承受来自外部的冲击后,容易使旅行箱把手与旅行箱表面的连接处断开,导致旅行箱把手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旅行箱把手,包括:把手底壳,用于将所述把手底壳固定在旅行箱的内表面上的固定件,以及与所述把手底壳通过弹性件连接的把手;所述把手底壳向所述旅行箱的内部凹陷,形成把手容纳腔,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把手容纳腔内;所述把手容纳腔与所述把手沿所述把手的长度方向留有空隙;当所述把手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把手相对于所述把手容纳腔的底部的最高点不高于所述旅行箱的外表面。

实际应用时,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把手两端,且伸入所述把手内。

其中,所述把手的内侧设置有与使用者的手掌匹配的凹陷。

实际应用时,所述把手容纳腔与所述把手沿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的任一侧之间留有空隙。

实际应用时,所述把手容纳腔与所述把手沿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之间均留有空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把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把手中,包括:把手底壳,用于将把手底壳固定在旅行箱的内表面上的固定件,以及与把手底壳通过弹性件连接的把手;把手底壳向旅行箱的内部凹陷,形成把手容纳腔,把手设置在把手容纳腔内;把手容纳腔与把手沿把手的长度方向留有空隙;当把手处于自然状态下,把手相对于把手容纳腔的底部的最高点不高于旅行箱的外表面。由此分析可知,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把手,将把手底壳由旅行箱内侧固定在旅行箱内壁上,因此把手底壳低于旅行箱外表面,由于把手底壳向内凹陷形成把手容纳腔,通过弹性件连接把手和把手底壳,把手容纳腔与把手沿其长度方向留有空隙,使用者可将手指沿缝隙伸入把手容纳腔内提起把手,且当把手处于自然状态下(即把手没有受到外部的拉力),把手相对于把手容纳腔的底部的最高点不高于旅行箱的外表面,因此在收纳或搬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时,由于把手完全低于旅行箱的外表面或与旅行箱的外表面平齐,因此把手无需承受外部的冲击,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把手能够缓解现有的旅行箱把手在承受来自外部的冲击后,容易使旅行箱把手与旅行箱表面的连接处断开,导致旅行箱把手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旅行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面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把手,且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把手容纳腔匹配设置的缺口。

实际应用时,所述箱体为上下壳等分式箱体,所述旅行箱把手设置在任一边箱壳的顶面或侧面,且所述旅行箱把手与所述箱壳居中对齐。

其中,所述箱体还可以为宽中框式箱体,所述旅行箱把手设置在中框的顶面或侧面,且所述旅行箱把手与所述中框居中对齐。

具体地,所述箱体还可以为上下壳不等分式箱体,所述旅行箱把手设置在较宽的箱壳的顶面或侧面,且所述旅行箱把手与较宽的所述箱壳居中对齐。

实际应用时,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防震缓冲层,所述防震缓冲层与所述箱体的内壁的形状匹配设置,且所述防震缓冲层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

上述旅行箱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把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把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把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把手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A方向剖视图;

图5为将把手提起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旅行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旅行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把手底壳;11-把手容纳腔;20-固定件;21-铆钉;30-弹性件;40-把手;50-锁件;60-中框;61-上箱壳;62-下箱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把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把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把手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A方向剖视图;图5为将把手提起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旅行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旅行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旅行箱把手,如图1-图5所示,包括:把手底壳10,用于将把手底壳10固定在旅行箱的内表面上的固定件20,以及与把手底壳10通过弹性件30连接的把手40;把手底壳10向旅行箱的内部凹陷,形成把手容纳腔11,把手40设置在把手容纳腔11内;把手容纳腔11与把手40沿把手40的长度方向留有空隙;当把手40处于自然状态下,把手40相对于把手容纳腔11的底部的最高点不高于旅行箱的外表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把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把手中,如图1-图5所示,包括:把手底壳10,用于将把手底壳10固定在旅行箱的内表面上的固定件20,以及与把手底壳10通过弹性件30连接的把手40;把手底壳10向旅行箱的内部凹陷,形成把手容纳腔11,把手40设置在把手容纳腔11内;把手容纳腔11与把手40沿把手40的长度方向留有空隙;当把手40处于自然状态下,把手40相对于把手容纳腔11的底部的最高点不高于旅行箱的外表面。由此分析可知,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把手,将把手底壳10由旅行箱内侧固定在旅行箱的内壁上,因此把手底壳10低于旅行箱外表面,由于把手底壳10向内凹陷形成把手容纳腔11,通过弹性件30连接把手40和把手底壳10,把手容纳腔11与把手40之间沿把手40的长度方向留有空隙,使用者可将手指沿缝隙伸入把手容纳腔11内提起把手40,且当把手40处于自然状态下(即把手40没有受到外部的拉力,如图4所示),把手40相对于把手容纳腔11的底部的最高点不高于旅行箱的外表面(如图4所示),因此在收纳或搬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时,由于把手40完全低于旅行箱的外表面或与旅行箱的外表面平齐,因此把手40无需承受外部的冲击,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把手能够缓解现有的旅行箱把手在承受来自外部的冲击后,容易使旅行箱把手与旅行箱表面的连接处断开,导致旅行箱把手损坏的技术问题。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实际应用时,如图1所示,固定件20和把手底壳10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铆钉21连接,或者还可以通过焊接、卡接等任何能够实现的连接方式均可。

实际应用时,为了延长把手40的使用寿命,如图4-图5所示,弹性件30为弹簧,且弹簧的弹性系数较大,在使用者提拉把手40的过程中,弹簧的形变量较小,把手40本身可采用弹性材质,弹簧设置在把手40的两端,且伸入把手40内,弹簧的一端与把手底壳10的侧壁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把手40内部连接,当使用者提拉把手40时,把手40自身发生轻微形变(如图5所示),带动弹簧随把手40变形,从而在提拉把手40的过程中,把手40与使用者的手掌贴合更紧密,并且弹簧能够吸收把手40承受的拉力,从而降低把手40与把手容纳腔11之间的连接处在多次提拉后突破疲劳极限,导致把手40与把手底壳10脱开的几率。

其中,为了改善使用者抓握把手40时的手感,把手40的内侧设置有与使用者的手掌(和/或手指)匹配的凹陷,采用此种设置,能够增大使用者的手掌与把手40的接触面积,从而使使用者的手掌与把手40更贴合,进而提高使用者抓握把手40时的舒适度。

实际应用时,为了降低加工成本以及加工难度,如图3所示,把手容纳腔11与把手40沿把手40的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的任一侧之间留有空隙,实际应用时,使用者能够从空隙处将手伸入把手40内侧,将把手40提起,适合用于中框60的宽度较小的旅行箱上。

实际应用时,为了进一步降低使用者提起把手40的难度,如图2所示,把手容纳腔11与把手40沿把手40的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之间均留有空隙,实际应用时,使用者可以将大拇指从其中一个空隙伸入把手40的内侧,其余四指从另一个空隙伸入把手40的内侧,从而使提起把手40的过程更简便,适合用于中框60的宽度较宽的旅行箱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旅行箱,如图6-图8所示,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的侧面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把手,且箱体上设置有与把手容纳腔11匹配设置的缺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中,如图6-8所示,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的侧面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箱把手,且箱体上设置有与把手容纳腔11匹配设置的缺口。由此分析可知,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将把手底壳10由旅行箱内侧固定在旅行箱的内壁上,因此把手底壳10低于旅行箱外表面,由于把手底壳10向内凹陷形成把手容纳腔11,通过弹性件30连接把手40和把手底壳10,把手容纳腔11与把手40之间沿把手40的长度方向留有空隙,使用者可将手指沿缝隙伸入把手容纳腔11内提起把手40,且当把手40处于自然状态下(即把手40没有受到外部的拉力,如图4所示),把手40相对于把手容纳腔11的底部的最高点不高于旅行箱的外表面(如图4所示),因此在收纳或搬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时,由于把手40完全低于旅行箱的外表面或与旅行箱的外表面平齐,因此把手40无需承受外部的冲击,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能够缓解现有的旅行箱把手在承受来自外部的冲击后,容易使旅行箱把手与旅行箱表面的连接处断开,导致旅行箱把手损坏的技术问题。

实际应用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的一种结构可以为:如图6所示,箱体为上下壳等分式箱体(即箱体分为上箱壳61和下箱壳62,且上箱壳61和下箱壳62的形状相同),旅行箱把手设置在任一边箱壳的顶面或侧面,且旅行箱把手与箱壳居中对齐,采用此种设置,能够使使用者提起把手40后,把手40受力更均匀,从而使使用者在搬运旅行箱的过程中更省力。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的另一种结构可以为:如图7所示,箱体还可以为宽中框式箱体,旅行箱把手设置在中框60的顶面或侧面,且旅行箱把手与中框60居中对齐,将把手40设置在中框60上,当使用者提起把手40时,旅行箱所受的拉力集中在中框60上,从而降低由于上箱壳61或下箱壳62受到拉力,而导致在取放过程中,上箱壳61或下箱壳62与中框60分离并导致旅行箱内物品掉出的几率。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的再一种结构可以为:如图8所示,箱体还可以为上下壳不等分式箱体,旅行箱把手设置在较宽的箱壳的顶面或侧面,且旅行箱把手与较宽的箱壳居中对齐,采用此种设置,能够充分利用较宽的箱壳的表面空间,从而缓解由于箱壳表面过小,导致把手容纳腔11较小,进而使使用者不便于握住把手40的情况。

此外,如图6-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还包括锁件50,当箱体为上下壳等分式箱体时,锁件50设置在上箱壳61和下箱壳62的交界处;当箱体为宽中框式箱体时,锁件50设置在上箱壳61与中框60的交界处,以及中框60与下箱壳62的交界处;当箱体为上下壳不等分式箱体时,锁件50设置在上箱壳61与下箱壳62的交界处,通过锁件50将上箱壳61与下箱壳62或上箱壳61、下箱壳62和中框60之间锁住,降低在取放或运输本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的过程中,旅行箱打开,导致箱体内物品掉出的几率。

实际应用时,为了保证箱体内的物品在运输的过程中不易发生损坏,箱体内设置有防震缓冲层,防震缓冲层与箱体的内壁的形状匹配设置,且防震缓冲层与箱体可拆卸连接,实际应用时,可能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旅行箱运送一些强度较低的或易碎的物品,为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等原因导致物品损坏,在箱体内设置防震缓冲层,防震缓冲层可以为海绵等柔软的材料,并且将防震缓冲层和箱体设置为可拆卸连接,能够在运送纸质文件等不易损坏的物品时,增大箱体内的容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