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包部件及整体,具体涉及一种能够缓解肩部疲劳的背包连接件、背包。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和消费水准不断地提升,各式各样背包成为人们身边不可或缺饰品,除了对背包的美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背包的舒适性要求也愈加苛刻。背包的佩戴通常是通过将背带挂在肩膀上实现的,因此背包重量始终通过背带传递在使用者的肩膀上,因此使用者始终能感受到背包的负重,一旦背包时间达到一定值,使用者便会感觉到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背包重量对使用者肩膀施加的动量,极大降低了背包给使用者的负重疲劳。
本实用新型能够缓解肩部疲劳的背包连接件,包括:弹性布、调节扣、第二调节带和第一调节带;
所述第一调节带穿插设置在所述调节扣上,所述第一调节带的一端为固定端用于与背包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调节带的作用长度;
所述第二调节带穿插设置在所述调节扣上,所述第二调节带的一端为固定端用于与背包的背带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调节带的作用长度;
所述弹性布的一端相对所述第二调节带的固定端固定;所述弹性布的另一端相对所述第一调节带的固定端固定;
所述第二调节带的最大作用长度、所述第一调节带的最大作用长度之和大于所述弹性布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带的固定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背带可拆卸式连接的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带的固定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背包本体可拆卸式连接的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扣环或螺栓。
优选地,所述调节扣在其与所述第二调节带、第一调节带的接触部位设置有防滑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带和所述第一调节带上均具有与所述防滑凸起相适应的网孔。
优选地,所述弹性布具有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能够缓解肩部疲劳的背包连接件由于所述弹性布的一端相对所述第二调节带的固定端固定;所述弹性布的另一端相对所述第一调节带的固定端固定;且所述第二调节带的最大作用长度、所述第一调节带的最大作用长度之和大于所述弹性布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因此在使用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背包时,如果将第二调节带的作用长度和所述第一调节带的作用长度之和调节至大于所述弹性布的长度,则随着使用者的行走或奔跑,弹性布会在绷直和松懈状态之间往复切换,而无论是由绷直向松懈转换还是由松懈向绷直转换,均能够降低背带对使用者肩膀的动量,从而使使用者感受到的背包负担小于背包的实际负担,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能够缓解肩部疲劳的背包连接件在弹性布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能够缓解肩部疲劳的背包连接件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能够缓解肩部疲劳的背包连接件在弹性布处于绷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背包连接件
11-弹性布
12-调节扣
13-第一调节带
14-第二调节带
2-背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能够缓解肩部疲劳的背包连接件1,包括:弹性布11、调节扣12(如:日字扣等)、第一调节带13和第二调节带 14;第一调节带13穿插设置在调节扣12上,第一调节带13的一端为固定端用于与背包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调节第一调节带13的作用长度,此处所谓作用长度是指,第一调节带13的固定端、所述调节扣12二者在所述第一调节带13长度方向上的距离;第二调节带14穿插设置在调节扣12上,第二调节带14的一端为固定端用于与背包的背带2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调节第二调节带14的作用长度,此处所谓作用长度是指,第二调节带14的固定端、所述调节扣12二者在所述第二调节带14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弹性布 11的一端相对第二调节带14的固定端固定;弹性布11的另一端相对第一调节带13的固定端固定;第二调节带14的最大作用长度、第一调节带13的最大作用长度之和大于弹性布11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能够缓解肩部疲劳的背包连接件由于弹性布11的一端相对第二调节带14的固定端固定;弹性布11的另一端相对第一调节带13 的固定端固定;且第一调节带13、第二调节带14的最大作用长度的最大作用长度之和大于弹性布11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因此在使用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背包时,如果将第二调节带14的作用长度和第一调节带13的作用长度之和调节至大于弹性布11的长度,则随着使用者的行走或奔跑,弹性布11会在图3 所示的绷直和图1所示的松懈状态之间往复切换,而无论是由绷直向松懈状态转换还是由松懈向绷直状态转换,均能够降低背带对使用者肩膀的动量,从而使使用者感受到的背包负担小于背包的实际负担,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与背包的结合或拆分,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调节带14 的固定端设置有用于与背带2可拆卸式连接的连接件(图中未示出),第一调节带13的固定端设置有用于与背包本体可拆卸式连接的连接件(图中未示出)。具体可拆卸式连接可以是通过扣环连接或螺栓连接。
为了保证第一调节带13和第二调节带14相对调节扣12位置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扣12在其与第一调节带13、第二调节带14的接触部位设置有防滑凸起(图中未示出)。防滑凸起能够对第一调节带13或第二调节带14 的运动起到阻碍作用,避免了二者相对调节扣12的滑动。如果进一步地在第一调节带13和第二调节带14上均具有与防滑凸起相适应的网孔,通过网孔卡在防滑凸起上,更保障了第一调节带13和第二调节带14相对调节扣12位置的稳定性。
考虑到透气舒适性,本实用新型于弹性布11上设置有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背包,包含上述能够缓解肩部疲劳的背包连接件,其中背包连接件和背包本体及背包背带的连接关系按照前述油管背包连接件的描述实施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