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拉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2657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拉杆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具体涉及便携式拉杆箱。



背景技术:

人们在外出旅行时往往都会带许多物品,为了携带方便,人们通常会将物品装放在背包内,背包使用便利,而且人们可以空出双手进行拍照或拿一些其他随身携带的物品。但是背包的容量太小,当携带的物品较多时,人们会选用一些容量较大的拉杆箱,但是在人们遇到需要上下楼梯的情况时,就像一道“天堑”,除了手提肩扛,便无计可施,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瘦弱的女生,用手将拉杆箱提上楼梯需要很大的力气。现有技术还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技术中的拉杆箱只能通过手拉,不但束缚了双手,而且使用时手酸臂痛,耗费力气;

(2)现有技术中的拉杆箱上下楼梯需要通过手提肩扛,使用不方便。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拉杆箱还存在束缚双手、耗费力气以及上下楼梯不方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拉杆箱还存在束缚双手、耗费力气以及上下楼梯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拉杆箱,包括带有万向轮的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面的拉杆,所述拉杆上设有一条肩挎带,所述箱体的背面设有滑轨组件、收纳装置和锁紧装置,所述滑轨组件包括折叠滑轨机构、支撑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叠滑轨机构的下端的滑轮,所述折叠滑轨机构通过连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收纳装置内,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折叠滑轨机构铰接,并配置为:

打开状态下,所述折叠滑轨机构从所述锁紧装置中脱开,并通过所述连杆向外转动,突出于所述箱体的背面,通过所述支撑机构支撑;

收起状态下,所述折叠滑轨机构向内转动,隐藏于所述收纳装置内,且所述折叠滑轨机构锁紧在所述锁紧装置内。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折叠滑轨机构包括一个第一滑轨本体,所述收纳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箱体背面的与所述第一滑轨本体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锁紧装置为线卡管,所述第一滑轨本体通过支架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滑轨本体为U形,所述线卡管与所述第一滑轨本体相匹配,所述支撑机构为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本体上的U形支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滑轨本体由两个竖杆和连接两所述竖杆的横杆组成,两所述竖杆的下端弯曲呈固定部,所述滑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所述固定部的侧面,两所述竖杆的中心位置朝背离所述箱体的一侧弯曲。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线卡管为两个,且分别卡住两所述竖杆,或者所述线卡管为一个,卡住所述横杆。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箱体的背面设有第二凹槽,打开状态下,所述U形支架的自由端支撑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凹槽的上方设有三角片,所述第一滑轨本体打开,旋转所述三角片,所述三角片挡住所述U形支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箱体的背面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各设有一第四凹槽,所述第一滑轨本体关闭,其中一所述支架装放在所述第三凹槽内,另一所述支架装放在所述箱体的下方,所述滑轮装放在所述第四凹槽内。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滑轨组件包括两个第二滑轨本体,所述收纳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箱体背面的与所述第二滑轨本体适配的两个第五凹槽,两所述第二滑轨本体分别通过两个连接杆设置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五凹槽内,两所述第五凹槽的上方各设有一U形槽,所述锁紧装置为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第五凹槽内的两个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同一侧的两所述连接杆之间,所述弹片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U形槽内,所述弹片朝向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内设有弹簧,所述第二滑轨本体闭合,所述凸起部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顶住所述连接杆,所述支撑部由所述凸起部和所述连杆组成,所述第二滑轨本体打开,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弹片顶住所述连接杆。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肩挎带的一端通过活动扣设置在所述拉杆上,所述肩挎带的另一端两次穿过目字扣并形成封闭的圆圈。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箱体的背面设有拉链布袋,所述滑轨组件安装在所述拉链布袋内,所述拉链布袋的下端与所述箱体的背面通过锁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拉杆上设一条肩挎带,使用拉杆箱时,可以通过肩膀拉动箱体滑行,既省力又能解放双手;当上下楼梯时,打开滑动组件,使滑动组件带动箱体滑动,用手握着拉杆就可以拉着箱体爬楼梯,节省力气,使用方便;不需要使用滑动组件时,可以将其收放到箱体内,不影响其正常使用和外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形式的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形式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形式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形式的内部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形式的打开状态下的内部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布袋遮盖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布袋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拉杆箱,包括带有万向轮110的箱体100和设置在箱体100的顶面的拉杆120,拉杆120上设有一条肩挎带200,箱体100的背面设有滑轨组件、收纳装置和锁紧装置,滑轨组件包括折叠滑轨机构、支撑机构以及设置在折叠滑轨机构的下端的滑轮330,折叠滑轨机构通过连杆转动设置在收纳装置内,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折叠滑轨机构铰接,并配置为:

打开状态下,折叠滑轨机构从锁紧装置中脱开,并通过连杆向外转动,突出于箱体100的背面,通过支撑机构支撑。

收起状态下,折叠滑轨机构向内转动,隐藏于收纳装置内,且折叠滑轨机构锁紧在锁紧装置内。

如图1、图2和图8所示,折叠滑轨机构包括一个第一滑轨本体300,收纳装置为设置在箱体100背面的与第一滑轨本体300适配的第一凹槽130,锁紧装置为线卡管400,第一滑轨本体300通过支架310转动设置在第一凹槽130内,第一滑轨本体300为U形,线卡管400与第一滑轨本体300相匹配,支撑机构为转动设置在第一滑轨本体300上的U形支架320。箱体100的背面设有第二凹槽140,打开状态下,U形支架320的自由端支撑在第二凹槽140内。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出行时,把肩挎带固定在拉杆120上,然后像包一样挎在肩上滑行,箱子跟着脚步前行;当遇到阶梯时,打开第一滑轨本体300,将U型支架320放在第二凹槽140内,U型支架320和两个支架310对第一滑轨本体300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在使用过程中闭合,上楼梯时,手握拉杆120拖着箱体100在台阶上滑行;下楼梯时,手握拉杆120推着箱体100在台阶上滑行。上下楼梯后,取出U型支架320,把第一滑轨本体300放回第一凹槽130内,并通过线卡管400将其卡住。

第一滑轨本体300由两个竖杆和连接两竖杆的横杆组成,两竖杆的自由端弯曲,滑轮330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竖杆的弯曲处,使滑轮330固定牢靠,防止脱落。

线卡管400为两个,且分别卡住两竖杆,使固定更加牢靠;或者线卡管400为一个,卡住横杆,节省材料。

两竖杆的中心位置朝背离箱体100的一侧弯曲,使竖杆呈弧形状,竖杆与楼梯台阶接触时,弧形状起到缓冲的作用,且避免了点接触,增加使用寿命。

第二凹槽140的上方设有三角片500,第一滑轨本体300打开,旋转三角片500,三角片500挡住U形支架320,防止在使用过程中,U型支架320脱落,增加实用性。

箱体100的背面设有第三凹槽150,第一凹槽130的两侧各设有一第四凹槽160,第一滑轨本体300关闭,其中一支架310装放在第三凹槽150内,另一支架310装放在箱体100的下方,滑轮330装放在第四凹槽160内,避免影响其正常使用。

如图4~图7所示,滑轨组件包括两个第二滑轨本体600,收纳装置为设置在箱体100背面的与第二滑轨本体600适配的两个第五凹槽,两第二滑轨本体600分别通过两个连接杆610设在与其对应的第五凹槽内,两第五凹槽的上方各设有一U形槽900,锁紧装置为分别设置在两第五凹槽内的两个弹片700,弹片700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同一侧的两连接杆610之间,弹片700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U形槽900内,弹片700朝向连接杆610的一侧设有凸起部710,凸起部710内设有弹簧800,第二滑轨本体600闭合,凸起部710在弹簧800的作用下顶住连接杆610,支撑部由凸起部710和连杆组成,第二滑轨本体600打开,凸起部710和弹片700顶住连接杆610。

使用时,按动弹片700,连接杆610将不受凸起部710的抵挡,第二滑轨本体600脱离第五凹槽,掰动连接杆610,直至连接杆610卡在凸起部710与弹片700之间,连接杆610固定在该位置上,将肩挎带200挎在肩膀上,拖动箱体100在台阶上滑行;上下楼梯后,按住弹片700,将连杆放回第五凹槽内,松开弹片700,在弹簧800的作用下,凸起部710继续挡住连接杆610,防止第二滑轨本体600脱落。

如图1所示,肩挎带200的一端通过活动扣210设置在拉杆120上,肩挎带200的另一端两次穿过目字扣220并形成封闭的圆圈,可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不同,通过目字扣220调整圆圈的大小,使用方便。

如图9和图10所示,箱体100的背面设有拉链布袋170,滑轨组件安装在拉链布袋170内,拉链布袋170的下端与箱体100的背面通过锁扣连接。非使用状态时,拉链布袋170挡住滑轨组件,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滑轨组件内,增加使用寿命,使用时,拉开拉链布袋170,通过公扣和母扣将拉链布袋170固定在箱体100的背面的上方,防止影响滑轨组件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拉杆上设一条肩挎带,使用拉杆箱时,可以通过肩膀拉动箱体滑行,既省力又能解放双手;当上下楼梯时,打开滑动组件,使滑动组件带动箱体滑动,用手握着拉杆就可以拉着箱体爬楼梯,节省力气,使用方便;不需要使用滑动组件时,可以将其收放到箱体内,不影响其正常使用和外观。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