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多层的中底中间安装有金属片的童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5147发布日期:2018-10-23 15:55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在多层的中底中间安装有金属片的童鞋。



背景技术: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而一双脚对于儿童的生长至关重要。鞋子的穿着舒适与否,也会影响到儿童的走路姿势,对儿童的成长、生活、学习和自信心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032493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双码制童鞋,包括鞋身、外底、中底和内底,还有可取、放的活动脚垫,活动脚垫设于内底上方,且其周边紧密贴合鞋身的内侧面,活动脚垫的厚度为不同码数的围度差的一半。该种童鞋极大地延长了鞋子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浪费和家庭开支,同时,活动脚垫符合鞋子的设计构造,不会对鞋子的结构造成影响或破坏,有利于保证儿童的健康发育,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

但是这种设置的童鞋和普通的童鞋相同,仅通过粘合的方式使得中底和鞋底固定,在使用时容易导致中底和鞋底分离,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在多层的中底中间安装有金属片的童鞋,具有加强中底与鞋底之间的牢固性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多层的中底中间安装有金属片的童鞋,包括有鞋底、中底以及鞋面,所述鞋底上设有鞋跟,所述中底内设有位于鞋跟上方的金属片,还包括有穿设中底、金属片、鞋底以及鞋跟以实现固定中底和鞋跟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穿过中底、鞋底以及鞋跟,加强中底、鞋底以及鞋跟之间的稳定性,在中底之间设置有金属片,固定件在穿过中底时,固定件同时穿过金属片,起到加强固定件固定在鞋跟上的牢固性。中底加金属片的设置使得中底上层不易被破坏,同时起到防止小孩在走路或者跑跳的过程中,鞋跟脱离的作用,避免小孩脚扭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底包括有上板层以及下板层,所述金属片位于上板层和下板层之间,所述下板层上开有用于放置金属片的放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槽的设置起到了稳定金属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片呈圆角矩形,所述金属片在圆角矩形状的基础上开有凹槽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金属片具有一定的厚度,上板层和下板层贴合时,一部分材质会被挤压到凹槽口处,不仅增大了金属片与上板层或者金属板与下板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还起到了稳定金属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为四爪钉,所述四爪钉包括有一个平面端和多个插入端,所述插入端的宽度随着远离所述平面端而逐渐减小呈倒锥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四爪钉穿过中底、金属片以及鞋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入端上一体生成有用于限制四爪钉脱离中底的弧形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插入端穿过中底、金属片、鞋底以及鞋跟时,弧形凸起的设置使得插入端在中底、金属片、鞋底以及鞋跟内更加牢固,不易被拔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面端上开有位于两个插入端之间的弧形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爪钉在穿过中底时会对物料进行挤压,弧形开口的设置可以供一些物料存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跟上粘合有套在鞋跟上的外皮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皮层的设置起到美观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四爪钉在穿过中底和金属片后,先穿过外皮层后插入至鞋跟内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加强外皮层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为铁钉,所述铁钉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铁钉成本低,且方便购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金属片的长度为3.0cm-4.5cm,金属片的宽度为2.0cm-3.5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适用与童鞋并且方便与四爪钉配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底中设置有金属片,并且使用四爪钉对中底、金属片、鞋底以及鞋跟进行固定,起到了稳定结构,加强中底牢固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带有凹槽口的金属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无凹槽口的金属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的四爪钉的整体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鞋底;2、中底;3、鞋面;4、鞋跟;5、金属片;6、四爪钉;7、下板层;8、上板层;9、放置槽;10、凹槽口;11、平面端;12、插入端;13、弧形凸起;14、弧形开口;15、外皮层;16、铁钉。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在多层的中底中间安装有金属片的童鞋,如图1所示,包括有鞋底1、中底2以及鞋面3,鞋底1底部设置有鞋跟4。

如图2、图3所示,中底2内嵌入有位于鞋跟4上方的金属片5,还包括有穿设中底2、金属片5以及鞋跟4以实现固定中底2和鞋跟4的四爪钉6。该四爪钉6穿过中底2、鞋底1以及鞋跟4,加强了中底2、鞋底1以及鞋跟4之间的稳定性,而金属片5的设置,四爪钉6在穿过中底2时,四爪钉6同时穿过金属片5,起到加强四爪钉6固定在鞋跟4上的牢固性,加强中底2粘合在鞋底1上的稳定性。

如图2、图3所示,中底2包括有相互粘合的下板层7和上板层8,下板层7上开有对应于金属片5的放置槽9,金属片5呈圆角矩形,该金属片5的长度为3.0cm-4.5cm,宽度为2.0cm-3.5cm,适用于童鞋。金属片5上还开有凹槽口10,由于金属片5具有一定的厚度,上板层8和下板层7贴合时,一部分材质会被挤压到凹槽口10处,不仅增大了金属片5与上板层8或者金属板与下板层7之间的接触面积,还起到了稳定金属片5的作用。

如图3、图4所示,金属片5除了呈带有凹槽口10外,还可以无凹槽口10仅呈圆角矩形,图4中的这种金属片5的优势在于可以相对应的缩小金属片5的尺寸。

如图2、图5所示,四爪钉6包括有一个平面端11和多个插入端12,插入端12的宽度随着远离平面端11而逐渐减小呈倒锥状,便于四爪钉6穿过中底2、金属片5以及鞋底1。该插入端12的侧身上一体生成有用于限制四爪钉6脱离中底2、金属片5以及鞋底1的弧形凸起13。平面端11上开有位于两个插入端12之间的弧形开口14,四爪钉6在穿过中底2时会对物料进行挤压,弧形开口14的设置可以供一些被挤压形变的物料存放。

如图2所示,鞋跟4上粘合有套在鞋跟4上的外皮层15,该外皮层15有一片皮革包制后粘合而成,一部分的外皮层15位于鞋跟4与鞋底1之间,且均通过粘合的方式固定。四爪钉6的插入端12在穿过鞋底1后,先贯穿外皮层15在插入至鞋跟4,起到了加固外皮层15的效果。

实施例二:

一种在多层的中底中间安装有金属片的童鞋,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时,将四爪钉6替换为多个铁钉16,通过多枚铁钉16穿过中底2、金属片5、鞋底1、外皮层15以及鞋跟4以实现对中底2的加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