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隐形锁扣的可提式文具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4644发布日期:2019-03-02 02:24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具有隐形锁扣的可提式文具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具盒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隐形锁扣的可提式文具盒。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具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实用性更强,同时也希望文具的外形更加美观,文具盒也从原本单一功能衍化出多功能的文具盒。目前,文具盒一般包括盒盖和盒体,盒盖和盒体的连接方式一般分为一体式、分体式、铰接式等。近年来具备手提功能的文具盒越来越被市场所接受,由于消费者在购买这样一种具备手提功能的文具盒时可以不用再因为需要携带文具盒另外再购买一个文具包,所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其中连接方式为分体式的盒盖和盒体很容易分离造成文具的掉落或丢失,而增加盒盖与盒体之间的紧密度又容易造成使用不便利,打开文具盒所需要的力气要比较大,很容易因为使用过力而造成文具散落或手受伤的情况,而且在盒体和盒盖的面上设置锁扣也不是很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盒身、把手,所述把手包括握手部、连接端,所述盒身包括盒盖、盒体,所述把手两端的连接端分别铰接在盒身上,盒身上与把手两端的连接端的铰接处中至少一侧设置有圆形凸台,所述把手的该连接端设置有与圆形凸台适配的圆台容腔,所述圆形凸台由大于半圆的第一凸台、小于半圆的第二凸台合并而成,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分设在所述盒盖和盒体上,所述把手的该连接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凸台上,所述圆台容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二凸台弧长或弧度匹配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当把手处于提携状态时,所述缺口与第二凸台周向错开。

采用上述方案,把手两端的连接端铰接在盒身上可以让把手绕盒身转动,盒身侧壁上的圆形凸台和把手连接端的圆台容腔适配,使得圆台容腔将圆形凸台包含在内起到一个隐形的作用,从外表上看不会因为圆心凸台影响到盒身的美观。圆形凸台由大于半圆的第一凸台、小于半圆的第二凸台合并而成,将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分设在盒盖和盒体上,然后圆台容腔的侧壁设置与第二凸台匹配的缺口,当第二凸台与缺口匹配后可以与第一凸台分离,反之第二凸台和缺口周向错开时,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合并成圆形凸台会置于圆台溶腔内,这样盒盖和盒体可以通过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之间的分合来实现分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把手的该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凸台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把手的盖连接端与第一凸台可拆卸连接使得把手能够与盒身实现分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圆台容腔的中央设置有圆柱轴,所述圆柱轴的侧壁上设置有倒钩,所述第一凸台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由一个圆型孔和一个方型孔组成,所述圆柱轴及倒钩分别对应所述圆型孔和方型孔,且所述倒钩穿过所述连接孔可绕圆柱轴旋转设置构成所述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圆柱轴与圆柱轴上的倒钩分别对应圆型孔和方形孔插入到连接孔内,且倒钩穿过所述连接孔,使得倒钩可以绕圆柱轴旋转,这样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盒身上与把手两端的连接端的铰接处均设置有所述圆形凸台,所述把手两端的连接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圆形凸台适配的所述圆台容腔。

采用上述方案,文具盒是经常使用的物品,也经常容易受到损坏,盒身侧壁上两个与把手两端连接的位置均设置有圆形凸台,两边同时设置锁扣使得即使在一边的锁扣出现损坏的情况下能够继续实现锁扣的功能,大大加大了本产品的实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把手两端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凸台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把手与第一凸台可拆卸连接使得把手能够与盒身实现分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两端所述的连接孔中圆型孔同轴设置,两端所述的方型孔在周向的位置略微错开。

采用上述方案,当把手采用的是塑料等柔性材料,能够扭转一定的角度,可以根据材料柔软性的不同扭转不同角度,而两侧的连接孔中方形孔在周向的位置略微错开可以使得把手上的倒钩通过扭转再套入连接孔,然后倒钩在周向上的位置恢复到相同,使得把手两侧上的倒钩在旋转时与方形孔周向的位置不会同时匹配,从而不易脱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盒身是矩形体,所述盒身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圆形凸台。

采用上述方案,使用是盒盖与盒身的盖合或分离更加方便,外形更加美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所述缺口的宽度小于第一凸台的高度且大于第二凸台的高度。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凸台的高度小于第一凸台的高度,可以使得盒盖与盒体之间的分离更加灵活,而且缺口宽度比第一凸台的高度小时锁扣更容易被圆台容腔包裹,隐形效果更好,更美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把手旋转至盒身的一侧且与盒身抵触时,所述盒盖与盒体能够分离。

采用上述方案,使用文具盒时,把手的位置处于盒身的一侧,不会影响盒盖的打开,同时设置成与盒身抵触时盒盖与盒体能够分离是方便使用时更容易得将第二凸台对准缺口。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等轴侧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爆炸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盒盖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把手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盒体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盒身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1;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2;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3;

附图10为附图9中A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5所示,包括盒身1、把手2,所述把手2包括握手部21、连接端22,所述盒身包括盒盖11、盒体12,所述把手2两端的连接端22分别铰接在盒身1上,盒身1上与把手2两端的连接端22的铰接处中至少一侧设置有圆形凸台13,所述把手1的该连接端设置有与圆形凸台13适配的圆台容腔23,所述圆形凸台13由大于半圆的第一凸台131、小于半圆的第二凸台合132并而成,所述第一凸台131和第二凸台132分设在所述盒盖11和盒体12上,所述把手2的该连接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凸台131上,所述圆台容腔23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二凸台132弧长或弧度匹配的缺口231,所述缺口231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凸132台的高度,当把手2处于提携状态时,所述缺口231与第二凸台132周向错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2的该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凸台131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台容腔23的中央设置有圆柱轴232,所述圆柱轴232的侧壁上设置有倒钩233,所述第一凸台131设置有连接孔133,所述连接孔133由一个圆型孔1331和一个方型孔1332组成,所述圆柱轴232及倒钩233分别对应所述圆型孔1331和方型孔1332,且所述倒钩233穿过所述连接孔133可绕圆柱轴232旋转设置构成所述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身1上与把手2两端的连接端22的铰接处均设置有所述圆形凸台13,所述把手2两端的连接端22均设置有与所述圆形凸台13适配的所述圆台容腔23。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让把手2与盒身1之间可以互相分离,优选地,把手2与盒身1可拆卸连接,所述把手2两端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凸台131可拆卸连接,所述圆台容腔23的中央设置有圆柱轴232,所述圆柱轴232的侧壁上设置有倒钩233,所述第一凸台131设置有连接孔133,所述连接孔133由一个圆型孔1331和一个方型孔1332组成,所述圆柱轴232及倒钩233分别对应所述圆型孔1331和方型孔1332,且所述倒钩233穿过所述连接孔133可绕圆柱轴232旋转设置构成所述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两端所述的连接孔133中圆型孔1331同轴设置,两端所述的方型孔1332在周向的位置略微错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身1是矩形体,所述盒身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圆形凸台1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台132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台131的高度,所述缺口231的宽度小于第一凸台131的高度且大于第二凸台132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2旋转至盒身1的一侧且与盒身1抵触时,所述盒盖11与盒体12能够分离。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